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药敏试验筛选出的多重耐药猪霍乱沙门菌为宿主,经双层琼脂纯化法从健康猪粪便中获得裂解性噬菌体SP3383。电镜观察发现该噬菌体为长尾病毒科成员;酶切分析表明其基因组为大于47.4 kb的双链DNA,可被限制性内切酶Nco I和BamH I酶切;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SP3383对温度和酸碱环境耐受力较好;最佳感染复数为0.1,潜伏期约为30 min,爆发期约60 min,平均爆发量为48 PFU/cell。本研究可为应用噬菌体治疗耐药猪霍乱沙门菌感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旨在分离鼠伤寒沙门菌烈性噬菌体,为控制该病原菌感染或污染提供生物制剂。以1株从市售散装牛奶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性鼠伤寒沙门菌为宿主菌,采用人工诱导方法,连续1周每日给3只试验鸡饲喂宿主菌悬液,7 d后,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试验鸡粪便中分离培养噬菌体,并对其效价、核酸类型、宿主谱、热稳定性与酸碱耐受性以及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1株鼠伤寒沙门菌噬菌体,命名为KM104。该病毒在体外高效裂解同源宿主菌株及另1株受试鼠伤寒沙门菌,形成清晰透明、直径约1 mm圆形噬菌斑,核酸类型为DNA,基因组约为28 kb,最佳感染比(MOI)为1∶10,对宿主菌感染的潜伏期约为6 min,70 min时效价最高,达4.6×108 PFU·mL-1,在20~60℃、pH2.0~8.0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并有效减轻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小鼠十二指肠组织损伤。结果提示,噬菌体KM104能在体内外高效裂解鼠伤寒沙门菌,且增殖迅速,对环境适应性强,其耐酸特性利于抵御胃酸的分解,具有应用于生物防治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噬菌体在动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试验采用单层琼脂验证、双层琼脂噬菌斑纯化法筛选多重耐药猪源大肠杆菌的裂解性噬菌体。结果表明:从健康猪粪便中分离并纯化到了双链DNA、有收缩肌鞘的肌尾噬菌体EP-SY,该噬菌体含有限制性内切酶DraⅠ的酶切位点;可裂解宿主菌以外的耐药大肠杆菌,但不裂解猪肠道常在大肠杆菌;可耐受p H值3~12或40~65℃的环境;最佳感染复数为0.01;潜伏期约为10 min,爆发期约为70 min,平均爆发量为22.8 pfu/cell。说明筛选得到的裂解性噬菌体EP-SY可能会作为快速、安全防治猪大肠杆菌病的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4.
通过以鸡白痢沙门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鸡场粪样中分离噬菌体。结果获得1株噬菌体,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的鉴定,同时测定噬菌体对宿主的敏感性。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该噬菌体无明显尾部,头部大致呈六角形,直径约为27.3 nm,其噬菌斑清晰透亮,周围无晕环,具有宽噬菌谱的特性,不仅可强裂解宿主菌,还可裂解1株大肠杆菌。获得的这株噬菌体可用于家禽生产中鸡白痢沙门菌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应用ERIC-PCR法对鸭瘟病毒强毒株经皮下和口服感染20日龄鸭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中细菌菌群的结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对照鸭肠道内的菌群结构相对稳定,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的ERIC-PCR条带最少,盲肠最多;皮下感染24 h和口服48 h前,各肠段ERIC-PCR扩增条带没有明显变化,皮下感染48 h的鸭盲肠、口服感染72 h的鸭盲肠和回肠条带数量明显增加,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条带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死亡鸭各肠段的条带最少.对ERIC-PCR扩增条带中主带的测序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志贺菌、沙门杆菌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成为皮下感染鸭的直肠、口服感染鸭的盲肠(回肠和直肠)的优势菌群;口服感染鸭的回肠中一个未知菌成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6.
旨在为研制沙门菌特异性抗菌制剂提供试验数据和参考,以禽源沙门菌为宿主菌,从鸡场污水中分离纯化沙门菌噬菌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沙门菌烈性噬菌体S5,透射电镜下该噬菌体头部直径约50 nm,尾部长约200 nm,头部呈正二十面体对称,属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该噬菌体对20株沙门菌的裂解率为75%,效价为8×109PFU·mL-1;在30~60℃作用30 min和1 h的效价基本不变;pH 4.0~11.0对噬菌体活性影响不明显;最佳感染复数为0.000 1,一步生长曲线显示其感染宿主菌后5 min内(潜伏期)效价基本保持不变,暴发期约为95 min,平均裂解量为50 PFU·cell-1。噬菌体S5是双股DNA病毒,基因组全长为72 519 bp,GC含量39.45%,含有9种tRNA,预测到109个ORF,未发现任何编码细菌毒力因子等有害产物的基因。沙门菌烈性噬菌体S5,裂解效果较好、对环境适应性强、遗传背景清楚,以期成为防控沙门菌的抗生素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机会性病原体,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噬菌体在防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应用前景。本试验以实验室保存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PA31为宿主菌,通过点滴法和双层琼脂平板法从水样中分离纯化噬菌体;以PA31和实验室保存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菌(Salmonella)、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临床分离株作为宿主菌,通过点滴法分析噬菌体的裂解谱;利用负染法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噬菌体形态,双层平板法测定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和一步生长曲线,测定pH和温度对噬菌体稳定性的影响;采用Illumina NovaSeq平台测定噬菌体的全基因组序列,利用A5-MiSeq、SPAdes、GeneMarkS、Rfam、Diamond、BLASTp和MEGA 11.0生物信息软件进行拼接、注释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出1株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vB_PaeM_Ty,其仅能裂解宿主菌PA31和Escherichia coli-39、Enterococcus faecal...  相似文献   

8.
此前本实验室从健康猪肠道及粪样中分离纯化得到57株大肠杆菌噬菌体,发现其中有12株噬菌体可裂解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本研究旨在探究这些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宿主谱及抑菌效力,以期了解肠道内大肠杆菌噬菌体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以89株大肠杆菌为宿主菌(其中包括5株ETEC),采用点滴法、双层平板法和液体扩增法测定噬菌体的宿主谱,利用浊度法测定噬菌体对ETEC的抑菌效力,并对噬菌体分类进行鉴定。12株噬菌体均能裂解一种或多种ETEC,但是均无法通过感染ETEC而增殖。S143_1、S143_2、S144_2、S35、S86_1、L86及S172等7株噬菌体虽然无法通过ETEC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在感染复数(MOI)为10或100时仍对ETEC具有显著的抑菌效力。12株噬菌体中有8株为T4样噬菌体,其他4株噬菌体均属于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本研究从猪肠道内分离到12株大肠杆菌噬菌体,虽然无法感染ETEC,但仍可裂解ETEC,其中,7株在MOI为10或100时可有效地抑制ETEC生长。  相似文献   

9.
张玉宇  张敏  黄赞  林焱 《畜牧兽医学报》2020,51(8):2032-2038
从健康猪肠道内容物分离鉴定猪霍乱沙门菌(Salmonella choleraesuis,S.choleraesuis)的烈性噬菌体,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以S.choleraesuis 13122为宿主菌,用双层平板法从猪肠道黏膜和食糜样品中分离噬菌体,用电镜形态观察和基因组测序确定其分类,用点滴法和双层平板法测定其在大肠杆菌上的宿主谱,用浊度法测定其裂菌效力。分离到1株猪霍乱沙门菌噬菌体,命名为沙门菌噬菌体L6jm(Salmonella phage L6jm)。L6jm头部呈正多面体直径约75 nm,具有非收缩性的尾部,长约190 nm,其基因组无整合酶基因和细菌基因组,故判定为烈性噬菌体;L6jm可感染S.choleraesuis 13122并跨属感染1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244,同时,可裂解9株大肠杆菌,包括1株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L6jm在S.choleraesuis 13122和E.coli 244上的最佳感染复数分别为0.01和0.001;潜伏期均为15 min,暴发期分别为145和125 min;L6jm在≤50℃,pH为3~11时稳定;L6jm在液体培养基中对S.choleraesuis 13122有显著(P<0.05)的抑菌效果,对ETEC104在MOI 100时也可产生显著(P<0.05)的抑菌效果。L6jm可跨属感染S.choleraesuisE.coli,且能裂解1株ETEC,具有防治沙门菌和大肠杆菌感染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旨在建立3株不同血清型沙门菌的小鼠感染模型,为抗沙门菌疫苗或药物的研发提供动物评价平台。分别用鸡白痢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腹腔注射4~6周龄ICR雌鼠,根据不同剂量下小鼠的生存曲线来确定最适感染剂量。小鼠按最适感染剂量攻毒后20 h处死,测定脾脏、肝脏、空肠、回肠和盲肠部位细菌载量,并对脾脏和肠道进行病理学观察。鸡白痢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对ICR小鼠腹腔注射的最适剂量分别为5.6×10~8、3.2×10~7和2.5×10~6 CFU/只。鸡白痢沙门菌主要定殖小鼠的肠道,而另外2种血清型沙门菌定殖的脏器更为广泛,可引起肝脏和脾脏病变。本研究成功建立了3株不同血清型沙门菌的ICR小鼠感染模型,为沙门菌疫苗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小鼠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