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甘薯是我国北方四大粮食作物之一,作为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已经成为丘陵、山区农民创收的重要途径。鲁西南地区是山东省甘薯重要产区,种植面积逐年递增,与此相关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不断涌现,甘薯产业步入良性发展阶段。但在甘薯产业发展中,还存在高产与优质、高产与效益、产业与市场等问题。笔者以鲁西南地区甘薯生产现状为例,提出甘薯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以利于甘薯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一、甘薯产业发展现状1.引进新品种,示范推广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夏甘薯是指在麦收后栽插的甘薯,其生育期仅有120天左右。近年来,随着甘薯的深加工产业链的飞速发展,甘薯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尤其  相似文献   

3.
甘薯不同茎蔓节段栽培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茎蔓节段的栽培效果,以4个甘薯品种1 m长的茎蔓为材料,按30 cm平均分为一(尖)、二(中)、三(近基部)3个苗段,分别测定其种植效果。结果表明,一段苗、二段苗的分枝数高于三段苗,产量也显著高于三段苗。所以,在甘薯生产上应尽量选用近顶端的一段苗、二段苗来进行栽培;提倡分段栽插,第三段苗不宜与第一、二段苗混合栽插,以便采用不同的栽培措施,提高甘薯的产量。通过试验为南方地区采用老茎或宿根育苗的甘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兼用型甘薯品种苏薯15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与氮、钾肥配施对甘薯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钾肥施用量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经济产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薯干产量与干物率、基部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蔓薯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茎粗呈显著负相关;薯块干物率与最长蔓长、茎粗、基部分枝数都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18种处理组合中低氮低钾低密度处理经济产量最高,蔓薯比最佳;在对块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效应中,施钾量>栽插密度>施氮量,且施钾量和栽插密度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施氮量和栽插密度是影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因此,生产中保持合理的栽插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欲通过增加栽插密度来获取超高产的可能性不大。从本试验来看,纯氮120 kg/hm2、K2O180 kg/hm2与栽插密度4.95×104株/hm2的肥密组合有利于苏薯15号发挥其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甘薯的栽插技术,是甘薯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栽插方式对甘薯抗旱能力和结薯特点及产量、品质有明显的影响。现将5种甘薯  相似文献   

6.
甘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蒲自国 《作物杂志》2007,23(3):90-93
甘薯是云阳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长期以来不能获得丰产。通过对甘薯育苗方式、栽插时间、栽插深度、栽培方式与发根速度、块根增重动态、叶面积变化、T/R比值变化、块根产量等关系的研究,发现双层膜育苗、早栽、浅插、垄作有利于甘薯生长、薯块形成和膨大,增产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壮苗、早栽、浅插、垄作等甘薯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甘薯移栽方式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采用甘薯生产中常用的直插法、料插法、钩型栽插法、水平栽插法、船底型栽插法5种移栽方式对甘薯品种遗字138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插与水平栽插方式产量性状指标综合表现良好。同时,为推进甘薯机械化移栽的发展,改变现有生产中甘薯移栽环节费工费力的现状,料插与水平栽插方式更有利机械化移栽的仿形与操作。  相似文献   

8.
以姜堰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南梗9108为供试材料,研究栽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以人工栽插最高,机插次之,直播最低。在产量构成因素上,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表现为人工栽插机插直播,穗数则相反。同时,人工栽插稻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多,单茎干重大,籽粒灌浆前中期有较多的光合物质,满足籽粒充实,后期茎鞘再度充实,保持茎秆支撑强度;籽粒灌浆后期有较高茎鞘贮藏物质的输出与转运,满足籽粒库容的有效充实。直播稻和机插稻在前中期茎鞘贮藏物质少,灌浆后期光合物质生产主要提供籽粒灌浆,茎鞘再充实强度小,影响后期抗倒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常年甘薯种植面积较大,约占世界甘薯种植面积的70%~75%。甘薯生产及其加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据调查,我国甘薯消费比例为:工业加工用约45%,饲用35%左右,食用28%。近年来加工用的比例有所提高。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薯已由粮食作物转为经济作物,其加工产品也变成保健食品。国际上对甘薯的营养保健作用倍加重视,在中国也正被人民所认识。因地制宜发展甘薯生产,对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促进畜牧业和轻化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推广优良品种,特别在茎线虫病严重危害的地区,如…  相似文献   

10.
脱毒甘薯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极易感染和积累病毒,致使品种生产性能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实践证明,因甘薯病毒病影响,可减产25%左右,有的品种减产超过50%。目前,尚无特效药剂防治甘薯病毒病,而通过甘薯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脱毒苗,则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有效途径。招远市1996年开展脱毒甘薯推广工作,累计推广0.67万hm2,增收2000多万元。同时把覆膜栽培应用于脱毒甘薯生产,在辛庄镇寺口村开展的脱毒甘薯覆膜栽培高产示范田,经山东省市专家实地验收,产量达到77325kg/hm2,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1脱毒甘薯的增产因素1.1改善了营养生长状况甘薯脱毒苗栽插后,地上部表现生长势强,出苗早,缓苗快……  相似文献   

11.
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薯茎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徐德坤,王琪,张玉东,李敬瑞,段希运(山东省临沂市农业局276001)(沂水县农业局)甘薯茎线虫病是危及甘薯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近年来在我市危害十分严重,已成为发展甘薯生产的主要障碍,影响甘薯的产量和...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栽插方式对脱毒甘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毒甘薯具体抗性强,种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随着桐梓县畜牧业的发展,对脱毒甘薯生产越来越重视。为提高脱毒甘薯产量,特对脱毒甘薯的栽插方式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找出最佳的栽插方式,为脱毒甘薯的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点与品种试于2006年一至11月在桐梓县楚米镇胡克强的责任地中进行,供试品种为脱毒甘薯“甘薯1号”。1.2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A剪枝5个节斜插(45°角)入土3个节;B,剪枝5个节平插入土3个节;C节枝7个节斜插(45°角)入土3个节;D剪枝5个节平插入土(ck)。小区长5m宽4m,面积20m2,3次重复。…  相似文献   

13.
徐茜  黎华  宗洪霞  但方  王祖民 《作物杂志》2016,32(6):142-591
为优化叶菜型甘薯薯苗越冬的栽培技术,提高叶菜型甘薯薯苗越冬栽培留种供应的种源量,突破留种障碍,采用L9(3 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种苗、底肥及栽插时期对鄂菜薯1号薯苗越冬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9组合为本试验最优薯苗越冬组合,即密度28.5万株/hm 2、茎尖苗栽插、底肥(45%复合肥750kg/hm 2+过磷酸钙450kg/hm 2),栽插期9月下旬,第二年3月至6月中旬薯苗产量可达88 500kg/hm 2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杂交稻金优527为材料,分别在中低海拔地区雅安(600 m)和高海拔地区西昌(1 590 m)进行了以氮肥水平为主区,栽插密度为副区的田间裂区试验。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茎秆基部节间变细长,茎壁变薄,秆型指数降低,茎鞘中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含量降低,充实度变差;氮肥水平和栽插密度还影响茎秆中氮、钾、硅、钙、镁、铁、锌、铜、锰等矿质元素的含量,从而影响茎秆的倒伏指数和抗倒伏能力。水稻基部茎秆的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和基部各伸长节间的长度及氮、镁含量正相关,与茎粗、茎壁厚、比茎重、秆型指数及淀粉、纤维素、木质素和钾、钙含量负相关,与茎秆硅含量呈二次函数关系,适宜的硅含量为4.5~4.8 mg kg-1。由于生态条件不同,两试点水稻茎秆抗倒能力和受氮肥水平与栽插密度影响的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高产、抗倒栽培要因地制宜。金优527基部节间的临界倒伏指数为200。  相似文献   

15.
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部分地区曾一度成为人们的主要口粮.随着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的稳步增长,甘薯面积急剧下降,水稻、小麦在人们的日常食物中占据了主导.然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曾一度被人们冷落的甘薯,又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脱毒甘薯山川紫在凯里市的不同栽插时期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在凯里市的最佳栽插时期为6月上旬以前为宜。  相似文献   

17.
鲜食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甘薯在我国栽培历史已有400多年,其产量高、适应性强、用途广,既是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饲料和工业原料之一,茎尖可作为蔬菜,在我国被广泛种植.20世纪70年代鲜食甘薯种植面积占邹城市耕作面积的50%以上;80年代以后,由于种植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鲜食甘薯种植面积逐年锐减:90年代鲜食甘薯仅在邹城市东部土地较为贫瘠的香城、城前、张庄、田黄、大束等镇种植,种植面积远远少于花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8.
甘薯茎基部腐烂病调查及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12年以来浙江省台州市及其周边市县甘薯产区发生了大面积的甘薯茎基部腐烂病,导致当地甘薯种植面积大幅度下滑。为明确浙江省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发生情况、病原组成及种类,本团队于2015年至2018年对浙江省11个县市区进行了田间调查并采集127份病样分离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浙江省甘薯茎基部腐烂病主要存在4种主要症状,根据病菌的致病性、形态特征、ITS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主要鉴定到达旦提狄克氏菌(Dickeya dadantii)、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拟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腐皮镰刀菌(F. solani)、尖镰刀菌(F. oxysporum)、甘薯间座壳菌(Diaporthe batatas)、毁坏性拟茎点霉(Phomopsis destruens)和爪哇镰孢(F. javanicumS)等8种致病病菌,各地区病原菌组成分布均有所不同,采集的样品普遍为多种致病菌复合侵染危害。  相似文献   

19.
邹城甘薯茎线虫病流行的原因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甘薯作为保健食品,越来越受青睐。山东省邹城市具有种植甘薯的传统,常年栽培面积在15万亩左右,产品远销东北、上海等地。然而,近些年茎线虫病对甘薯的为害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地块由  相似文献   

20.
湘菜薯1号品质较好,适应性、抗逆性强,综合性状较好,是菜用(茎尖)甘薯的首选品种。该品种茎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钙、磷、铁等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生产上一般在薯苗栽插成活后40天可开始采摘茎尖,全年采摘10次,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一般每亩可采摘茎尖1000千克以上,同时还可收挖薯块1200千克左右。湘菜薯1号喜温暖气候,耐高温不耐霜,耐旱,耐碱,以收获块根为主时,适于种植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