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小球藻概述小球藻是一类普生性单细胞藻类,属于绿藻门、绿藻纲、小球藻属,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多生活于淡水浅水处,海产种类少。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小球藻有十几种,加上它的变种可达数百种之多。我国常见的种类有蛋白核小球藻、椭圆小球藻、普通小球藻等,其中蛋白核小球藻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居各种小球藻之首。  相似文献   

2.
小球藻(Chlorella)为绿藻门、小球藻属、普生性单细胞绿藻,是一种球形或椭圆形单细胞藻类,直径3~8微米,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之一,出现在20多亿年前,基因始终没有变化,其光合作用能力非常强,是其他植物的几十倍。  相似文献   

3.
小球藻属于绿藻门小球藻属的一种单细胞藻类,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小球藻对光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很高,其光合作用比其它植物高10倍以上,生长和繁殖速度都很快.小球藻的快速繁殖和生长特性使得其在水体净化中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在养殖水体中,小球藻对溶解氧改善以及亚硝酸盐氮吸收均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海产珍稀经济动物幼体的适口饵料小球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产珍稀动物幼体的生物饵料适口是人工育苗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人工培养的优良饵料生物应具备下列条件:1.个体大小及在水中的运动和分布应适于养殖动物摄食;2.营养丰富且容易被养殖动物消化吸收;3.饵料生物的代谢产物对养殖动物无毒;4.对环境的适应力强,生长、繁殖迅速,易于大量培养。小球藻属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小球藻科、小球藻属。适生于海水环境中的代表种如盐生小球藻(ChlorellasalinaButcher),该藻藻体为圆球形,单细胞,细胞直径为4~7微米,具有明显的细胞壁,壁薄而光滑。叶绿体杯形,几乎充满整个细胞,…  相似文献   

5.
小球藻(Chlorella)是一种单细胞真核藻类,属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小球藻科、小球藻属[1].作为最早开发的真核微藻之一,具有高营养价值、生长快速、结构简单、易工业化集成等显著优点.其细胞形态为球形或椭圆形,直径 3~12μm,呈单生或聚集成群状生长[2],分布广泛,多见于淡水、咸水和土壤中.作为地球上最早的...  相似文献   

6.
小球藻为绿藻门、绿球藻目、小球藻科类单细胞浮游植物,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在10~35℃、盐度5~45以及光照3000~10000勒克斯内均可繁殖。传统的小球藻培养是在专门的饵料室,严格遵循保种、接种、扩种和生产性培养的程序,保证了小球藻的纯种生产,避免了原生动物等有害生物的干扰。然而,小球藻  相似文献   

7.
<正>绿藻广泛分布于淡水中,在海水中也有少量分布,种类繁多,包含小球藻、衣藻和团藻等。大多数绿藻都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自养,将二氧化碳、氮、磷等无机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变为高价值次生代谢物,如衣藻富含淀粉和油脂、小球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因此绿藻可作食品、饲料、化妆品以及药业的重要原材料。  相似文献   

8.
微藻的应用与封闭式培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卫明 《齐鲁渔业》2000,17(5):22-25
微藻是一种微型单细胞植物,通常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个体小、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容易培养等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自1890年荷兰细菌学家 Beijerrinck用培养细菌的方法进行小球藻(Chlorella)和其他单细胞绿藻的分离培养以来,微藻的培养研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曲折历程。Warburg(1919)曾报道过高密度培养小球藻来研究植物和光合作用,并由此发现某些种类的微藻其生物量每天可以增加几倍,并且粗蛋白的含量可达到50%以上。德国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微藻培养,其目的…  相似文献   

9.
小球藻     
小球藻是一种低等植物,分布很广,从热带到温带都能生存。在温暖季节里,任何池塘、沟渠等淡水中,都可找到。常见的有淀粉核小球藻和普通小球藻两种。小球藻是单细胞的绿藻类,身体很小,需用400倍以上的显微镜才能看到它的内部构造。淀粉核小球藻的直径只有3—5微米,普遍小球藻有5—10微米。细胞内看得最明显的是一个杯状的带色体,有时也会变成半月形或板状,内含叶绿素和一个球状而无色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物对藻类的影响,为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用常见沉水植物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研磨液为培养液,对常见绿藻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卵囊藻(Oocystis sp.)开展室内模拟试验培养,通过绿藻生长和形态特征的变化,了解新鲜菹草是否对普通小球藻和卵囊藻存在一定的化感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菹草对普通小球藻和卵囊藻的生长均未呈现显著抑制效应;普通小球藻对菹草具有形态响应,一次性添加的菹草研磨液在试验初期显著促进普通小球藻群体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群体普通小球藻逐渐裂开转化为小群体或者是单细胞;试验结果还表明,菹草对卵囊藻形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江苏陆上养殖池塘与南黄海绿潮源头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2年12月~2013年5月对江苏沿岸陆上养殖池塘内绿藻的调查,通过分析陆上养殖池塘绿藻成体和显微繁殖体的分布、种类组成,结合养殖池塘的社会调查结果,讨论陆上养殖池塘作为绿潮源头的可能性。结果显示:从区域分布上看,养殖池塘中出现绿藻和绿藻显微繁殖体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的南通地区。从时间上来看,蓄水河道中的绿藻出现在3月、4月以及5月;养殖池和蓄水河道的绿藻显微繁殖体出现在2~5月。在池塘养殖工艺中,进水后养殖户会对池水进行消毒,这一措施将抑制甚至杀灭绿藻显微繁殖体,显微繁殖体不会长成绿藻。养殖活动结束后,排水时养殖户在取排水的闸口处放置筛网,绿藻会被过滤在筛网上,很少被直排入海。本研究结果表明,陆上养殖池塘不可能是绿潮灾害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单细胞藻种的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细胞藻类是广泛分布于海洋、湖泊水域中的生物。由于它们都是以单个细胞为生物体,故以单细胞称。单细胞藻类中的饵料种,大多数具有生长繁殖快,  相似文献   

13.
盐藻的培养及培养条件对β—胡萝卜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玉 《齐鲁渔业》2003,20(11):8-9
盐藻在分类上属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盐藻科。盐藻属中,主要培养种类是盐藻(Dunaliella salinaTeod),又称杜氏藻,是一种单细胞的海洋经济藻类,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海洋、盐池、咸水湖和淡咸水中,是已知唯一能在接近淡水至饱和盐溶液中生长的真核生物。盐藻对于极端环境有极好的耐受性,在高盐、高光、高  相似文献   

14.
海藻     
海藻,顾名思义,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藻类,是含有叶绿素和其他辅助色素的低等自养型植物。植物体为单细胞、单细胞群体或多细胞。多细胞的藻类一般构造也比较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开花结果。常见的藻类有蓝藻、绿藻、褐藻、红藻、硅藻、甲藻、金藻等。其中蓝藻、绿藻、褐藻、红藻的大多数种  相似文献   

15.
刘英杰  王春生 《海洋渔业》1991,13(5):214-216
<正> 甲藻为一大类鞭毛藻的总称。其个体微小,呈圆形或卵圆形,体内多含有色素体。多数种类营植物性营养,少数营动物性营养。繁殖较为迅速,大量繁殖时,可改变其生活水域的颜色。甲藻中的多数种类生活于海水之中,少数种类生活于淡水或半咸水之中。有些甲藻由于其个体微小,营养丰富,繁殖迅速,可以作为某些水产动物幼体(如滩涂贝类)的适宜饵料,其效果可与单细胞绿藻相比,甚至更优之。但甲藻中的有些种  相似文献   

16.
一、螺旋藻的生物学特性 螺旋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科、螺旋藻属,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属于原核生物,在世界上已命名并有记载的有30多种,目前最有开发价值的有两种:钝顶螺旋藻和巨大螺旋藻。 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其细胞内富含叶绿素、β—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具有繁殖快、光效高、适应性强的特点。藻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丝体。无鞘、圆柱形,呈疏松或紧密的有  相似文献   

17.
<正>小球藻是一种普生性单细胞真核微藻,生长繁殖迅速、光合效率高,单位面积光合作用产出率为高等植物的10倍以上,被誉为“罐装的太阳”。小球藻体内富含高达总体重58%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维生素等(黄燕娟等,2013),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无残饵污染,是高效、天然、健康的鱼、虾、蟹、贝类幼体优质的开口饵料,也是滤食性鱼和杂食性鱼成体的食物源。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海水越冬池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对四口海水越冬池的主要理化因子及浮游生物状况进行了监测。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7种(属),其中常见或形成优势种群者主要有蛋白核小球藻、椭圆小球藻、布氏棕鞭藻、小环藻、前沟藻、海洋原甲藻、多甲藻、裸甲藻、光甲藻以及绿裸藻10种(属)。浮游植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49.96mg/L,绿藻门所占比例最多,达97.87%,其分布状况是中、下层明显大于表层。原生动物和轮虫种类较少,前者主要为侠盗虫,平均数量为2737.3个/L,后者主要是喜冷疣毛轮虫和喜盐疣毛轮虫,平均数量为583个/L,分布特点均表层明显多于中、下层。桡足类种类主要有指状许水蚤、细巧华哲水蚤和近亲真宽水蚤等,数量上呈典型的下多上少的梯形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浮游生物种、量及其分布状况是影响海水越冬池溶氧状况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海水小球藻营养丰富.生长条件要求不低.是河蟹幼体(zl~Z5)、轮虫和卤虫的理想饵料。作为一种优质单细胞饵料.海水小球藻已经实现人工培养生产。与人工室内培育小球藻相比,室外土池培育小球藻操作程序简单、培育成本低、产量高,现将海水小球藻室外土池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光合细菌是一种高效生态环保制剂,具有分解吸收水中有害气体、氨氮、硝酸盐等有机污染物,能抑制池底腐败细菌生长,净化水质,保水养水,有防病的效果。能调节对虾的营养结构,促进生长,缩短养殖期,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减少发病率,增加产量,降低养殖风险等功效。能稳定水质,对促进绿藻、褐藻的生长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优质光合细菌每毫升含活菌50亿,含单细胞蛋白60%,是对虾的天然饵料,每次按2%拌料投喂效果良好。现将养殖中使用光合细菌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