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水稻—红螯螯虾共作和红螯螯虾传统池塘养殖两种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稻虾共作模式下红螯螯虾回捕率高于传统养殖模式,传统养殖模式红螯螯虾平均亩产量略高于稻虾共作模式,种养成本高于稻虾共作模式。虾苗放养时间早、平均放养密度低的南3#稻虾共作田块红螯螯虾生长规格明显高于其它田块(池),至10月底,该田块虾平均体长、体质量分别比南2#稻虾共作田块高15.1%、60.5%,比北1#传统养殖池高18.5%、66.6%;经济效益以及投入产出比也最高。相近苗种放养模式下,稻虾共作模式红螯螯虾生长速度高于传统养殖模式,两种模式投入产出比例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红螫螫虾(Cherasqlla’Illcndlltlllls),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在分类上属甲壳纲、十足国、长臂虾科、光壳虾属。因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所以又称澳洲淡水龙虾。自八十年代起,澳大利亚对红螫螫虾进行商业开发养殖,由于其自身优点,在澳洲和美国掀起一股养殖和消费热潮。日本、法国、西班牙和东南亚许多国家先后从澳洲引种试养,并显示出很大的发展潜力。我国1992年开始引进,在全国多个地方试养。但目前报道,大多集中在澳洲淡水的生物学特性方面,关于池塘养殖试验至今还不多见。作者于1998年5月5日至… 相似文献
8.
9.
从澳大利亚直接引起红螯螯虾1万尾,放入1.5亩土池,进行鱼虾混养,池底投放隐蔽物,定期测定水质和生长情况,投喂颗粒饵料,螺蛳,小杂鱼虾,豆渣,使用塑料薄膜防逃,经过118天饲养,出池对虾165.92kg,平均尾重30.9g成活率64.98%,试验证明,红螯螯虾最适生长水温22~32℃放养密度20尾/m^2不影响生长,混养品种以中上层滤食性鱼类为宜,北方地区因适温期短,应放养尾重2g以上的苗种。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红螯螯虾又名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大洋洲,其外形似海水中的龙虾,雄性成虾2螯足的前端有一鲜红的膜质斑块,故称红螯螯虾。该虾生存水温为5~42℃.水温20℃以下基本不生长,常见个体50~150g。为摸索红螯螯虾的生长规律,我们于2003年在吴兴区东林镇东明村进行了池塘主养澳洲红螯螯虾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鱼种池套养红螯螯虾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螯螯虾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出肉率多等优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摸索红螯螯虾在长江流域养殖的生长习性,我场于1997年5月至12月在鱼种池内进行小面积、低密度套养红螯螯虾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池塘选择本场进排水方便的三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红螯螯虾属拟螯虾科,光壳虾属,俗称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北部,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为热带淡水虾类。我国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引进,其有别于其它螯虾之最大特征是头胸甲前部有4条隆脊,2条位于额剑侧沿,2条位于左右眼眶后缘。1997~1998年我们在浙江鄞县合众养殖场、石矸养鱼场进行了池塘养殖与水泥池保温越冬试验,初获成功。1条件与方法1.1养殖池:土池总面积10.1亩,其中单养5.8亩,4口塘,混养4.3亩,3口塘。池深1~1.5m,四周围栏。1.2放养前准备:清塘、培水、投放栖息物、移养水葫芦等水… 相似文献
19.
<正>红螯螯虾原产于大洋洲,作为淡水养殖虾的新品种,目前在我国南方地区已形成养殖规模,在江苏,特别是在苏北地区,还处于养殖起步试验阶段。由于它外形酷似小龙虾,且雄性成虾的2个螯足的前端外侧有一鲜红的膜质斑块,故称红螯螯虾,又名澳洲淡水小龙虾。该虾肉质鲜嫩,出肉率高,全身可食比率是克氏原螯虾的2~3倍,营养丰富、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投喂杂粮也会有好的生长,且抗病能力强、耐低氧,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