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华鳖俗称甲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甲鱼人工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养殖品系包括台湾鳖、泰国鳖、日本鳖、黄河鳖和黄沙鳖等。根据不完全统计,10余年间甲鱼产量增长了将近10倍。然而,在产量激增的背后,是产业发展的严重失序。养殖业严重过剩,大量甲鱼滞销,其中温室甲鱼有40%左右,外塘甲鱼有20%~30%,未来可能将有20%甲鱼养殖户遭淘汰,不利于甲鱼养殖产业的稳定。此外,病害和养殖过程中的污染也成为制约甲  相似文献   

2.
养鳖效益好     
养鳖效益好跋山水库管理局水产技术人员从1988年致力于甲鱼人工养殖的技术攻关工作。经过7年多的试验,在甲鱼的常规养殖、解除冬眠快速养殖、人工繁殖孵化、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等方面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探索出了人工养殖甲鱼成功经验。今年,2亩水面存塘稚鳖38...  相似文献   

3.
吉安市甲鱼养殖起步较早,九十年代初已初具规模,但在其养殖发展过程中,曾发生了多起较为严重的流行病害,特别是1996年,亲鳖的死亡率有的达30%以上,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从1996年夏开始了甲鱼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并针对吉安市中华鳖几种主要病害进行了专项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A、鳖鳃腺炎的防治鳖鳃腺炎在人工集约化养鳖的病害中是目前危害最大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来势凶猛,传染蔓延快,而且一旦发病可造成几乎所有的鳖死亡。1996年我市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鳃腺炎…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要求吃到优质、安全的商品鳖,因此,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产品质量是今后养鳖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途径。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投喂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等特点,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甲鱼温室健康养殖主要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鳖池的清整消毒经过上一年养殖的温室鳖池已经富集了各种致病菌及残饵、粪便等污物,清理与消毒鳖池极为重要。鳖池中的沙最好换掉,不能换掉或无…  相似文献   

5.
甲鱼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鳖属。我国有三种:中华鳖、北鳖和山瑞鳖,其中分布最广的是中华鳖,也是目前人工养殖的主要品种。甲鱼肉味鲜美、且具有滋补健身的特殊功能,深加工后的系列产品更是国际市场的畅销货。近年来,甲鱼人工养殖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成为目前方兴未艾的产业。甲鱼饲料动物蛋白目前以进口白鱼粉为主,价格昂贵,我所发现生化制药的下脚料猪肝渣,营养价值丰富,并且价格低廉。在畜禽饲料中添加报告已有多篇,但在甲鱼饲料中使用尚未见报道。为此,我所用猪肝渣替代白鱼粉,对稚鳖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甲鱼市场的复苏,温室养殖甲鱼在各地发展较快。由于温室内养殖水体小、温度高、放养密度大、水质富营养化,甲鱼的病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稚鳖苗体小、抗病力弱,易感染病原体造成病害暴发流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2008年8月10日笔者接到一养殖户报告,称温室中稚鳖发生严重病害,经过现场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人工养殖与污染对鳖病的影响外塘饲养甲鱼,虽然是生态养殖,但毕竟是谋求生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生产活动。养殖密度必定会大大高出野生状态。高密度养殖直接威胁着水产动物的健康。一旦鳖病发生,病原、病因往往并不清楚。好多种甲鱼疾病缺乏学术上一致认可的鉴别诊断。在疫  相似文献   

8.
甲鱼又称鳖,在动物学上属于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无弓亚纲、龟鳖目、鳖科、鳖属,是一种名贵水产品。然而,由于甲鱼的自然栖息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缩小和严重破坏,以及乱捕滥杀等原因,致使甲鱼资源日益减小,天然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进行甲鱼的人工养殖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鳖又叫甲鱼、王八、团鱼等。它的人工养殖是近两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个养殖项目,根据初步总结,目前其常见  相似文献   

10.
邓志武 《水利渔业》1999,19(5):16-16
近年来,对甲鱼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1998年7月笔者指导帮助岩福甲鱼养殖场,把农业“滴灌技术”应用于甲鱼的人工养殖中,取得了该场建场以来甲鱼养殖最好效果。1998年7~9月所投3万只台湾稚鳖苗,1999年3月5日第2次分选统计,幼鳖为2-71万只,成活率90-3%,平均规格167g,400g以上2960只,占总数的10-9%,生长速度比1998年同期约快1个月,且水质易调控,病害少,基本上未见性早熟现象。1 甲鱼池的改造主要为池底结构的改造,目的是在冬季温棚内既保温,又能达到排出较…  相似文献   

11.
甲鱼养殖形势简析当前许多养殖场正在分析预测1999年甲鱼养殖形势。根据国内生产发展,对甲鱼蛋、稚鳖、商品鳖价格作如下分析,供养殖单位参考。1、甲鱼蛋、稚鳖价格有上涨的可能。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甲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鳖苗种供求将起变化;二是国家宏观打击非...  相似文献   

12.
春节前夕,一种精美的小纸盒里装着雌雄两只、各为500克左右的小甲鱼,外有绿色食品标识的年货礼物,在浙江温州悄然走俏,成为新时尚。据了解,近些年来,由于甲鱼养殖迅猛发展,以致甲鱼价格一路下跌,从最高价每千克二三百元,跌至四五十元,其中养殖甲鱼的质量也是导致跌价的原因之一。为提高甲鱼的品位,温州盛大发水产养殖公司采取仿生态和半生态养殖方式,改原先工厂化全人工养殖为“人放天养”,即将人工繁育的幼鳖放养在接近自然生态的鱼虾塘或加拦网设施的河流中,基本不投饵让其自然成长。这样甲鱼生长期延长,但鳖体结实、肉…  相似文献   

13.
据湖南省《水产信息》报道,湘阴县甲鱼人工养殖历史悠久,养鳖实践经验丰富,该县现有甲鱼生产基地400多亩,可提供大量优质种苗和亲  相似文献   

14.
山瑞鳖不同密度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瑞鳖是我国优良的甲鱼品种,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广西境内,虽然原产地有关单位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养已基本掌握了繁养技术,但因山瑞鳖繁殖力较低,所以国内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养殖的群体都还较小。为了加快在华东地区山瑞鳖的增殖速度和养殖推广,我们从原产地引进后采用了人工控温和野外池塘常温养殖试验,以期为今后在华东地区人工养殖山瑞鳖,提供可行的方法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宾贤 《内陆水产》1996,23(1):28-29
为了配合当前甲鱼养殖生产,普及推广甲鱼养殖技术,本刊从本期起,邀请国内知名甲鱼养殖专家王宾贤先生撰写《甲鱼人工养殖技术》系列讲座,拟在本刊1996年1-6期依下述题目刊出:一、甲鱼人工养殖概况及其养殖生物学特性;二、甲鱼的繁殖及其人工孵化技术;三、甲鱼的越冬育种及其商品养殖;四、甲鱼的营养需要及解决饲料的途径;五、甲鱼的病害及其防治技术措施;六、甲鱼养殖生产的经营技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王宾贤 《内陆水产》1996,21(6):28-29
第六讲甲鱼养殖生产的经营技巧王宾贤(湖南省水产研究所413100)所谓甲鱼人工养殖,完整的概念应该是从亲鳖饲养、产卵繁殖、苗种培育到商品甲鱼养成这一生产过程;在追求良好经济效益前提下,孵得出。育得肥、养得大是从事甲鱼养殖者所渴望的。但是,由于整个甲鱼...  相似文献   

17.
甲鱼是我国传统的美食补品,在刚兴起养鳖热时,当时有限的野生资源不但市场消费需要,一部分还要作养殖的种源,所以市场上货缺价贵,消费者买甲鱼很少顾及品种与质量,只要是活的买了就走。而今随着养鳖业的迅猛发展,养殖产量越来越多,加之境外鳖的大量流入,市场上货足价廉,出现了产销两旺的好势头。特别是消费者对鳖的价值认识也有进一步提高,市场消费也越来越注重甲鱼的品质,并以质论价,合理消费。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一、养殖方式和养殖时间不同价格不同   我国的人工养鳖,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养殖方式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8.
甲鱼的营养需要及配合饲料研究的综合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鱼又称鳖,在动物学上属于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无弓亚纲、龟鳖目、鳖科、鳘属,是一种名贵水产品。然而,由于甲鱼的自然栖息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缩小和严重破坏,以及乱捕滥杀等原因,致使甲鱼资源日益减小,天然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进行甲鱼的人工养殖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黄武联 《内陆水产》1996,23(1):24-25
近年来,随着甲鱼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人工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加以及恒温集约化养殖的推广,鳖病日趋增多,生产上损失日益严重。为此,笔者于1995年8月对益阳市部分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进行了一次鳖的病害调查,发现生产上鳖病的防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养殖生产者对综合预防工作的不够重视是造成鳖病流行的首要原因。资阳区养殖户谢某在6月份的防洪操作中,造成鳖体严重受伤,后因入池前没有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导致鳖死亡近400公斤,死亡率近90%。另外,目前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鳖病综合症以及某些鳖病的鉴别诊断都给鳖病的控制和治疗带来了一些困难。基于此,下面就以上几个问题分别作一些探讨,以供养鳖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鳖,俗称甲鱼、团鱼、元鱼等。鳖因营养丰富、肉味鲜美而驰名中外,近年来成为一种重要的人工养殖的水生经济动物,常见的饲养方式有囤养、单养或鱼鳖混养和温室快速养殖等,养殖过程中鳖病发生比较普遍,有流行季节长和传染快等特点,给养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