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浙东白鹅种蛋人工孵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东白鹅是我国著名的优良地方鹅种,具有早期生长快,肉质好,经济性状优等特点。经试验,采用人工孵化技术,可使每羽种鹅提供的雏鹅数由原来(自然孵化)22-25羽,提高到34-37羽,且在雏鹅的整齐度等方面,人工孵化略优于自然孵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茶渣对浙东白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浙东白鹅公鹅1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茶渣、15%茶渣、20%茶渣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15%茶渣组平均日采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但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差异;15%茶渣组胸肌率、20%茶渣组腿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15%茶渣组、20%茶渣组的IgA、IgM均高于对照组(P<0.05),20%茶渣组IgG高于对照组(P<0.05);茶渣组白细胞介素(IL-1β)、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15%茶渣组、20%茶渣组IL-4高于对照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添加15%茶渣改善了浙东白鹅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提高了浙东白鹅的免疫性能及机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设计两疫苗各5组单次免疫方案,测定相应的抗体消长规律。在单免试验基础上设计双次免疫试验,检测不同方案的抗体消长规律,建立合理、适用性强的免疫方案。试验结果显示,浙东白鹅禽流感H5亚型免疫较为可行的方法是:在禽流感威胁小的区域和季节采用3周单次免疫,每羽鹅颈部皮下注射0.5 mL;在禽流感威胁严重的区域和季节采用1周首免,每羽颈部皮下注射0.5 mL,3周加强免疫,每羽颈部皮下注射1.0 mL。  相似文献   

5.
浙东白鹅屠宰试验和若干肉质的物理化学性状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对70日龄浙东白鹅进行屠宰试验,并测定了各组的若干肉质物理和化学指标。结果表明:母鹅活重小于青年公鹅(p〈0.05);半净膛重母鹅大于公鹅(p〈0.05);半净膛率母鹅小于青年公鹅(p〉0.05);胸肉率、腿肉率、胸腿肌率公鹅大于母鹅(p〉0.05)。剪切力值公大于母,公鹅屠宰性状优于母鹅。粗蛋白质含量胸肌大于腿肌,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含量腿肌大于胸肌(p〈0.05),粗灰分腿肌小于胸肌(p〈0.05)。  相似文献   

6.
浙东白鹅原产于浙江省东部地区,是我国优秀地方品种.象山县是浙东白鹅的主要饲养地,2004年,全县饲养量达到200万羽,其中种鹅存栏9万羽,年生产苗鹅210万羽以上.我县已成为浙江省畜禽种苗工程浙东白鹅繁育基地、宁波市种苗工程基地.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不同光照通过褪黑素(MLT)对浙东白鹅肌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长光照和短光照2种饲养模式下随机选取4只40周龄浙东白鹅进行屠宰,提取腿部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Pax3、Pax7、Myf5、Myf6、MyoD、MyoG基因在腿肌中的表达规律.同时发现不同光照下浙东白鹅体内MLT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9.
浙东白鹅生长曲线及拟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Logistic、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 3种非线性模型对浙东白鹅0~8周龄的生长曲线进行分析及拟合比较。结果表明,浙东白鹅公、母鹅在3周龄前生长曲线基本一致,之后一直到8周龄公鹅明显高于母鹅;3种曲线模型拟合度均达到0.99以上,其中Gompertz曲线模型在拟合度和预测极限生长量拐点周龄和最大周增重等方面相对较好。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浙东白鹅公鹅的拐点体重高于母鹅,拐点周龄性别间差异不大。本研究对不同性别浙东白鹅的生长模式及其对营养环境的需求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开展浙东白鹅的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菜籽粕对7~9周龄浙东白鹅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60只7周龄浙东白鹅,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 Y0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 Y1、Y2、Y3组)分别饲喂以4%、7%、10%的菜籽粕代替基础饲粮中豆粕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试验组鹅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 P>0.05)。 Y1、Y2、Y3组鹅平均日采食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各组鹅料重比差异不显著( P>0.05)。2) Y2组总能、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磷利用率均达到最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粗脂肪利用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钙利用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Y2组甘氨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Y1组色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利用率显著( P<0.05)或极显著( P<0.01)低于对照组,Y3组甘氨酸利用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各组血清总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三碘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素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Y3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Y1、Y2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用7%~10%的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能够提高7~9周龄浙东白鹅大部分养分利用率,有利于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旨在通过测定豁眼鹅、皖西白鹅、浙东白鹅肌肉纤维直径、横切面积和肌纤维的密度,探讨不同鹅品种的肌纤维特性差异.结果表明,豁眼鹅胸肌肌纤维直径、横切面积显著大于浙东白鹅、皖西白鹅(P< 0.05),而肌纤维密度表现为相反的趋势.豁眼鹅的腿肌肌纤维直径和横切面积显著大于皖西白鹅(P< 0.05),而豁眼鹅的腿肌肌纤维密度显著小于皖西白鹅(P< 0.05).品种内不同性别之间部分指标也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皖西白鹅和浙东白鹅的肌纤维横切面积和直径上.相关性分析表明,肌纤维的直径与肌纤维横切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肌纤维直径和横切面积与肌纤维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由此可知,不同品种间肌纤维特性存在差异,同品种间不同性别间的肌纤维特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羽绒采收对浙东白鹅绒用性能、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20只同批饲养、体重相近的120日龄浙东白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仅在试验末期(45 d)采绒1次,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初期(1 d)和试验末期(45 d)各采绒1次.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羽绒采收可促进鹅羽绒生长,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同时也对鹅机体产生短时间的应激.羽绒采收4 d后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葡萄糖(GLU)、钙(Ca)、磷(P)含量较羽绒采收前1 d呈显著性变化(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在羽绒采收4 d后基本恢复到羽绒采收前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BUN)含量及转肽酶、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在羽绒采收前后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综上所述,120日龄浙东白鹅羽绒采收在生产中具有可行性,同时应加强采绒鹅1周内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光照时间对就巢期浙东白鹅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盲肠挥发性脂肪酸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16只220日龄、体重相近且健康正常的浙东白鹅,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长光照组和短光照组每日分别给予15 h(15L:9D)和9 h(9L:15D)的人工光照,饲养管理条件相同,试验期60 d.试验结束后采集鹅血清...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菜籽粕对4~6周龄浙东白鹅体增重、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此阶段肉鹅日粮中菜籽粕的合理添加水平。试验选用4周龄健康的浙东白鹅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以3%、6%和9%的菜籽粕代替基础日粮中豆粕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①3%、6%和9%组鹅体增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3%组总能(GE)、粗蛋白质(CP)和总磷(TP)的利用率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粗脂肪(EE)利用率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随着菜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肉鹅对粗纤维(CF)和钙(Ca)的利用率降低,且6%和9%组较对照组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③3%组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色氨酸(Ser)、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组除缬氨酸(Val)、赖氨酸(Lys)外,其余氨基酸利用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9%组色氨酸(Ser)、甘氨酸(Gly)、组氨酸(His)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随着菜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血糖(GLU)、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9%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4~6周龄浙东白鹅日粮中用3%~6%的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以四川白鹅(Anser cygnoides)为研究材料,探讨了1、10、13、14和16周龄肝脏、小肠、脑、胸肌、腹肌、腹脂、皮脂和心脏等组织中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1周龄,MTP基因只在小肠组织中表达;10周龄,除在肝脏、小肠组织中,首次发现脑组织为MTP基因特有表达组织;MTP基因在肝脏和小肠中的表达量随周龄增加呈逐步上升趋势;1~13周龄,小肠>肝脏(P<0.05);14~16周龄,小肠<肝脏(P>0.05);填饲期,肝脏组织中MTP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而小肠组织MTP表达水平却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MTP基因在四川白鹅脂肪沉积和转运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低于常规预混料中无机微量元素添加量的小肽螯合铁、铜、锰、锌与纳米硒复合使用对蛋鸡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指标、蛋黄中微量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减排效果的影响。选择225只50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兰褐壳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饲料级无机微量元素6 mg/kg铜、75 mg/kg铁、60 mg/kg锌、60 mg/kg锰、0.3 mg/kg硒,为无机组,试验组为70%有机组、60%有机组、50%有机组、40%有机组,其微量元素添加量分别为无机组的70%、60%、50%、40%。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无机组相比,60%有机组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并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各组在蛋品质上无显著差异(P0.05)。2)与无机组相比,70%有机组显著提高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有机组均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70%和60%有机组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 DA)含量(P0.05)。3)各组蛋黄中铜、锰、铁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无机组相比,60%有机组显著提高了蛋黄锌含量(P0.05),而50%与40%有机组在显著提高蛋黄锌含量(P0.05)的同时,显著降低了硒含量(P0.05)。4)有机组粪中铜、锰、锌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无机组(P0.05)。综合考虑,为保证蛋鸡正常生产和生理功能,在5056周龄,按常规预混料中无机微量元素添加量的60%添加小肽螯合铁、铜、锰、锌与纳米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添加VA、VC和VE混合物(1.5 kg/t饲料)对浙东白鹅繁殖性能、血浆激素浓度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饲喂维生素混合物可显著提高浙东白鹅第1产蛋周期蛋重和受精率(P<0.05),但对第2产蛋周期产蛋量、蛋重、受精率和孵化率影响有限;饲喂维生素混合物可提高浙东白鹅第2产蛋周期内血浆FSH、P4、HCG和赖抱期、恢复期E2的浓度,降低LH浓度,改变浙东白鹅产蛋周期内FSH波动规律(P<0.05),降低下丘脑内PRLR、垂体内PRL和卵巢内PRLR基因的mRNA水平(P<0.05),提高卵巢内ESR2基因的mRNA水平(P<0.05),对下丘脑内GnRH、垂体内PRL和FSHβ、卵巢内PRL、ESR1和FSHR基因的mRNA水平影响不显著。因此,VA、VC和VE混合物可以通过影响繁殖期内部分血浆激素浓度变化,下调生殖轴PRLR mRNA水平以减弱PRL信号,从而改善浙东白鹅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减少铁、锰、锌、镁和铜5种矿物元素添加量对育肥猪后期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以及骨骼肌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选用体况良好、体重接近[(76.17±1.58)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300头,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减少30%或60%矿物元素的饲粮。预试期3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减少30%和60%矿物元素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减少30%和60%矿物元素,育肥猪血清氨含量显著升高(P0.05);减少60%矿物元素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P0.05),同时有降低血清总蛋白含量的趋势(P0.10);3)饲粮减少30%矿物元素对育肥猪骨骼肌中各矿物元素含量并无显著影响(P0.05),而减少60%矿物元素使得骨骼肌铜、铁和锰元素含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知,育肥猪饲粮中铁、锰、锌、镁和铜元素的含量可减少NRC(2012)推荐量的30%,而不会影响育肥猪后期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产蛋期种鹅生产性能、繁殖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3周龄体况相近的种鹅12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鹅(1公4母)。各组(Ⅰ~Ⅵ组)饲粮铜添加水平分别为0、4、6、8、10、12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10周。结果表明:1)Ⅲ、Ⅳ和Ⅴ组的周产蛋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组(P<0.05或P<0.01),Ⅲ组的产蛋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Ⅳ、Ⅴ和Ⅵ组(P <0.05或P <0.01),Ⅴ和Ⅵ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和Ⅵ组的料蛋比显著或极显著低于Ⅰ和Ⅳ组(P<0.05或P<0.01)。2)Ⅲ、Ⅳ和Ⅴ组的种蛋合格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Ⅵ组(P <0.05或P <0.01),Ⅲ、Ⅳ、Ⅴ和Ⅵ组的种蛋受精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P<0.01),Ⅲ、Ⅳ和Ⅴ组的种蛋孵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或P<0.01),Ⅲ、Ⅳ和Ⅴ组的健雏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和Ⅵ组(P<0.05或P<0.01)。3)饲粮铜添加水平对蛋重、蛋形指数、蛋比重、蛋壳厚度、蛋黄比率、蛋白高度、哈氏单位、蛋黄颜色影响不显著(P>0.05)。Ⅱ、Ⅲ、Ⅳ、Ⅴ、Ⅵ组的蛋壳强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4)Ⅲ组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和Ⅵ组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Ⅰ、Ⅱ、Ⅲ和Ⅳ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铜对产蛋期种鹅生产性能、繁殖性能、蛋壳强度有显著影响,建议产蛋期种鹅饲粮铜添加水平5.75~7.17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