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类越冬池溶解氧含量过低会使鱼窒息死亡,但溶解氧含量过高是造成鱼类气泡病的主要原因;尤其在越冬中、后期池塘水质较肥的池塘,水中浮游植物含量过多,光合作用产氧能力高,使水中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气泡病一般发生在越冬中期和后期,由于前期一般  相似文献   

2.
鱼类气泡病的防治鱼类“气泡病”多发生在多年养殖、塘底淤泥厚的池塘或池水很肥的池塘。在夏秋季,若池水很肥,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下午通常出现溶氧过饱和现象,较小的鱼体吞食了氧气气泡后就容易得气泡病。冬季结冰后,阻断了水体和大气的气体交换,由池底淤泥、残饵、粪便分解产生的甲烷、氨氮和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大量富积,此时可看到水底冒出大量的气泡(气体过饱和),从而使鱼得气泡病。气泡病的预防:最好每年在秋放前清一次淤,将塘泥挖去15~20cm。在夏秋季每15天用“底净”25公斤/亩全池均匀泼洒…  相似文献   

3.
鱼苗气泡病多发生在"水花"下塘一周以内,可造成鱼苗大量死亡,严重时若处理不当可导致全部死亡。主要原因是由于水质过肥,日照充足,水中藻类光合作用过于旺盛,产生过量溶解氧,鱼苗误食或渗透进入体  相似文献   

4.
<正> 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常遇到因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肥料或池水中含氮、氧量过饱和引起气泡病,引起苗种大批死亡。但在饲养成鱼中,极少遇到因气泡病而引起死亡。1979年2月中旬,湖北省江陵县城关镇荆城鱼场有一口成鱼塘发生严重气泡病,造成成鱼大量死亡。现将调查情况和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一、河蟹池塘常见的影响水草生长因素1.蟹塘底质缺肥或水质过肥池塘缺肥一般发生在前期,水温低、基肥不足或投放的螺蛳过多,引起水质清瘦,或是新开的蟹塘,有机质少,水草难以生根生长。所以对于新开塘口,需在翻耕后进行曝晒形成熟土层,再加量使用有机肥后种草。水质过肥引起透明度降低,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造成水草难以生长。水质过肥的塘口可采用换水或者投放螺蛳的方法解决。养殖过程中可定期使用  相似文献   

6.
十四、气泡病▲病因:养殖池底质有机物含量过高,在高温时节发酵冒泡,蝌蚪误食过多的气泡,或气泡附着在蝌蚪的体表后,使之在水中不能平衡。▲症状:体表或肠道中有许多小气泡,使蝌蚪浮于水面而不能下沉,影响其活动和摄食,最后导致死亡。▲流行及危害:因该病由水质...  相似文献   

7.
十四、气泡病▲病因:养殖池底质有机物含量过高,在高温时节发酵冒泡,蝌蚪误食过多的气泡,或气泡附着在蝌蚪的体表后,使之在水中不能平衡。▲症状:体表或肠道中有许多小气泡,使蝌蚪浮于水面而不能下沉,影响其活动和摄食,最后导致死亡。▲流行及危害:因该病由水质...  相似文献   

8.
侯传宝 《内陆水产》2001,26(8):36-36
夏秋季节,水温高,鱼池投饵施肥量大,水中有机物和耗氧因子多,易发生鱼缺氧浮头现象,甚至造成死鱼事故的发生。防止鱼浮头是夏秋季养殖工作的重要内容,现介绍有关技术,供养殖者参考。 1鱼浮头的原因 1.1天气 天气不好,阴雨连绵,光照不足,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弱,溶氧供不应求,易造成浮头事故的发生;此外,下午或傍晚雷雨后,池塘水急剧对流,也易发生浮头。 1.2水质 因水质过肥或败坏,水中有机质耗氧多,也易造成浮头及死鱼事故的发生。 1.3鱼池条件 鱼池底质淤泥较多,残饵、粪便等物质腐烂消耗大量的氧气,也会使池水缺氧,鱼…  相似文献   

9.
浅谈鱼浮头     
鱼浮头一般是在4月中旬至9月下旬,其主要原因有:①下午或傍晚雷阵雨造成池塘水急剧对流;②光照不足,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差,溶氧供不应求;③水质过肥或败坏;④浮游动物繁殖过多;⑤亩存鱼量过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池塘精养技术的推广,鱼池的单产越来越高。一些随之而来的水质问题也不断出现。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便是水体过肥,甚致老化现象。其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养殖鱼密度大,排出的大量粪便促进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一但换水不及时,就易造成池水老化,一些鲢鱼不喜摄食的兰绿藻,如泥污颤藻、颗粒直链藻等的过度繁殖,使整个鱼塘的水质条件恶化,影响鱼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造成鱼类浮头的直接原因是缺氧或氨中毒。一、缺海造成的浮头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高温季节,半夜和清晨较为常见。引起池塘缺氧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池塘中鱼的放养密度过高,水中氧气供不应求。2.雷雨过后,由于地中表面水层和池底水层温差大,引起泡水上下对流,池底的腐败物随之翻起,加快其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3.饲料或肥料投入过多,造成水质过肥,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白天由于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使溶氧过他和;夜晚由于鱼类和浮游植物均因呼吸作用而耗氧,使溶氧大大减少,甚至降到临界点,导致鱼的…  相似文献   

12.
夏花培育阶段鱼苗的气泡病发病率高、危害大已经被大家充分认识到,易在夏季池塘大规格鱼种和成鱼养殖过程中发生的气泡病往往不被大家注意和重视。实际上通过生产实践观察这一时期的气泡病发病率非常高,只是造成急性大量死亡的情况不多见,更多的情况是加重患病鱼的死亡和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危害不小。  相似文献   

13.
大坝泄洪可携带大量空气进入水中,导致下游河道出现溶解气体过饱和,给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生存造成威胁。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了影响溶解气体过饱和度的因素及不同鱼类对气体溶解过饱和的敏感性。鱼类暴露在溶解气体过饱和环境中易出现突眼、充血和气泡等气泡病症状。鲢、鳙和鳊在溶解气体含量高的水体中容易患气泡病,草鱼和鲫稍次,基本可以忽略溶解气体过饱和对黄颡鱼和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夏季持续高温,导致池塘水温过高,水体缺氧,氧化分解功能下降,水质变坏,鱼虾混养池塘浮头频繁,一旦管理不当,很易造成鱼虾死亡,严重时,青虾会全部死亡。为此东台市顺大水产发展公司科技示范户周永才经过多年的鱼、青虾混养,总结出鱼虾混养夏季管理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加强水质调控管理1.移植种养水草青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透明度要在30~40厘米,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8,水质要清新,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其方法是沿池塘四周埂边,适当移植生长1~2米宽水  相似文献   

15.
鱼类气泡病是由养殖水体中溶解的过饱和气体析出气泡引起鱼苗失去游泳能力或失去消化功能,可致鱼苗大量死亡.通过目检、鱼体解剖、显微镜检、水质检测等方式对一起死鱼案例调查,分析了因高压和机械作用产生空气气泡致鱼死亡原因,提出解决方案,为水产养殖场建场和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气泡病症状:鱼苗大量漂浮在水面,腹部膨胀如银白色小泡,头部虽然极力往下钻,也难下沉。如不急救,当天能使鱼苗大批死亡,甚至死光。病因:鱼塘中施放了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生肥沉积池底,渐渐分解,遇到温度升高,分解加速,一方面消耗水中大量氧气,同时,释放出甲烷和硫化氢细小气泡,鱼苗误食肠内,积累多了,便成一个大泡。初夏久雨,忽然转晴,水温骤增,最易发生。防治方法:1.不用未经发酵的肥料施肥;2.发现气泡病,迅速灌注清新水入塘,可防止病情恶发,病情稍轻的鱼能在清新的水中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曾党胜 《内陆水产》2000,(10):31-31
近期,作者走访了珠江三角洲的养虾区,发现在罗氏沼虾养殖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现对较为普遍的问题总结如下。 1水质管理的误区 1.1投苗早期水质不肥 清塘后,水质还没有培肥,就急于投苗。由于池塘水体偏瘦,可供幼虾摄食的生物饵料缺乏,影响幼虾的生长和成活率。 1.2换水不科学 养殖的中后期,池水过肥,虾农常常一次性大量换水 (特别是换水方便的地方 ),引起池塘的水温波动太大,影响虾的摄食和生长。 1.3 盲目加深水位 罗氏沼虾养殖的最适水深为 1.5~ 1.8 m,水体过浅,则水温波动较大,溶氧量减小,易影响虾的的生长;水体过深…  相似文献   

18.
鱼类气泡病的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北方地区,气泡病是池塘养殖鱼类的常见病,鱼苗养殖期、鱼种养殖期、成鱼养殖前期及鱼类越冬后期常有发生,发病后可造成鱼类大批死亡,甚至全军覆没。一、病因由于养殖水体过肥,水体溶解氧过饱和引起。当养殖水体溶解氧过饱和时,过饱和的氧气通过鳃经血液循环进入鱼体,血液  相似文献   

19.
<正>池塘养殖实践证明,池底保留15~20cm厚的淤泥,能起到保肥、供肥、缓冲、调节水质肥度等作用,过多淤泥水质易恶化、酸性高、病害多、效益低等。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由于长期重效益轻投入,  相似文献   

20.
正生物渔肥是一种营养全面、配比均衡、应用方便、高效无残留的水产专用肥,作为新一代渔用肥料,在我国水产养殖业应用已有10余年的历史,在南方省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生物渔肥应用效果优于有机肥和无机肥,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水体饵料生物量(主要是浮游生物量),增加鱼产量,还可有效改善水质,防治鱼类病害。近些年,北方地区也开始应用生物渔肥,并已见成效。以下介绍北方地区池塘苗种培育、池塘成鱼养殖和湖泊(水库)增殖应用生物渔肥的方法。一、池塘苗种培育(一)鱼苗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