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提高出壳雏鸡的成活率,是养鸡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市练塘乡食品站孵鸡场,在提高雏鸡成活率方面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值得推广应用。多年来,该场每年孵化小鸡12万只以上,出壳率达93%以上。他们将孵出的幼雏全部嘌养,10天后经过滴鼻防疫,只只免疫,再卖给社员或专业户饲养,并发给种鸡防疫证明,次年凭防疫证明收购种蛋。该场出售的雏鸡,发病、死亡少,成活率高。 练塘乡食品站孵鸡场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2.
在育雏的过程中,有的养殖户为避免鸡新城疫病的发生,在雏鸡出壳后的第2天或第3天,就给其进行滴鼻接种,殊不知这种做法是违背科学的。母源抗体产生的最高峰是雏鸡3~5日龄,到7日龄时消失。如果在雏鸡出壳7天以前接种  相似文献   

3.
<正> 春末夏初,是鸡(蛋鸡、肉鸡)育雏的黄金季节。在育雏的过程中,农牧民和专业户大多数把鸡新城疫病(俗称鸡瘟)的接种防疫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但有的养殖户认为雏鸡出壳后接种(滴鼻)新城疫苗越早效果越好,在雏鸡出壳后的第2天或第3天,就给其进行滴鼻接种,这种认识和做法是违背科学的。  相似文献   

4.
5.
一般认为在其它条件相似情况下,鸡蛋的长、宽、重与雏鸡出壳体重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紧密程度、性质,在各品种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究竟如何,很有必要进行科学的测定,逐步积累这方面的资料,作到胸中有数,以便为鸡的选种工作与孵化前挑选种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雏鸡的一些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观察。试图从遗传学“自然选择,生存竟争”的角度对雏鸡的一些行为加以解释。并从机体的生理适应方面,为雏鸡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适宜时期提供了初步依据。首次使用了“雏鸡生理睡眠适应期”这一概念。总之,对雏鸡行为的观察,旨在为生产(孵化与育雏)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依据,用以指导生产,以期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正>1雏鸡的行为信号行为是一切自然演变的重要表达。雏鸡的行为表现也能反映出鸡舍温度是否适宜雏鸡生长。每隔数小时就应该观查雏鸡的行为,不止是在白天,夜间也同样需要进行行为观察。1日龄雏鸡的正常行为是鸡群均匀地分布在鸡舍内各个区域,说明温度是合适的;鸡群扎堆在某个区域,行动迟缓,精神不振,说明温度过低;鸡总是避免通过某个区域,说明那里有过堂风;鸡两翅展开,趴在地上,张口喘息并发出叽叽叫声,说明温  相似文献   

8.
对19例自然感染禽脑脊髓炎病毒的发病雏鸡大脑、小脑、脊髓、肝脏、脾脏、胰腺、心脏、肺脏、肾脏、腺胃、肌胃、小肠12种器官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发病鸡的眼观变化主要为脑膜及切面的出血点和腺胃壁灰白色病灶,其它器官均未有可见病变.显微结构则表现为急性非化脓性脑炎和腺胃淋巴细胞增生的变化:脑实质出血,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形成管套,神经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并形成小软化灶,小胶质细胞增生集聚于软化灶;脊髓的背侧和腹侧神经元不同程度变性、坏死;腺胃淋巴细胞增生主要见于腺胃固有层深部复管腺间质中;其它器官仅出现轻度的变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鸡白痢是由鸡的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年龄的鸡均易感染,尤其对雏鸡危害更严重,患鸡残废、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10.
<正> 雏禽出壳后能否顺利地进入育雏,是个重要的环节。虽然所占的时间很短,前后仅三天左右,但在生产、运输和育雏等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涉及的问题,一是健康的初生雏如何脱离出雏器和孵化室;二是初生雏怎样才能顺利到达育雏场;三是雏禽的育雏前的检查和护理。这些统归为雏禽出壳后的管理,长期以来尚未引起养禽者的重视,而在生产实践中却出现过大批健雏因管理不善而发生缺氧闷死,脱水和受寒感冒、脐炎、胎带鸡白痢等病。一般死亡率可达30%左右。因此,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10日龄家鸡雏鸡和贵妃雏鸡进行急性冷应激(12h、24h)、慢性冷应激(3d,7d)实验(比常温低10℃),宰杀后比较两种雏鸡消化器官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冷应激期间,两种雏鸡消化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及溃疡现象.冷应激3天到7天后,家鸡雏鸡消化器官出血、溃疡现象仍比较严重,而贵妃雏鸡消化器官充血、出血以及溃疡现象基本消失。结果提示贵妃雏鸡比家鸡雏鸡抗冷应激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13.
110只二日龄白洛克健雏随机分为三组,喂以缺硒(0.0065ppm)、补维生素E(100IU/kg)和补硒(0.2ppm)日粮,进行了系统临诊观察。缺硒雏鸡三周龄开始发病,四周龄达到高峰,发病率为100%,死亡率达71.79%。病雏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损或废绝,生长缓慢,消瘦或呈恶病质。特征性症状-渗出性素质(发生率达74%),皮下明显水肿,尸检见皮下充血出血并积有多量兰绿色胶样水肿液。补维生素E能明显推迟发病时间,降低发病率(20%)、死亡率(10%)和预防渗出性素质。补0.2ppm硒可预防发病且促进了雏鸡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蜂胶对雏鸡霉菌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20%蜂胶乙醇浸液,1.5ml/只(含蜂胶0.3g)拌人日粮挥干乙醇,治疗300例(自然感染200例,人工复制100例)感染曲霉病,毛霉病的3日龄雏鸡,5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愈率为80%-82%,与1/2000硫酸铜饮水,2万单位/只制霉菌素治疗组(82%)相比,疗效相近,蜂胶治疗组雏鸡死亡率为18%-20%,与不用药治疗的对照组雏鸡死亡率(70%)差异极显著,因此认为,蜂胶将是一种抗霉菌新药,蜂胶除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外,对致病细菌,病毒和原虫也有广谱杀菌和抑菌作用,它又是一种抗霉菌新药,蜂胶除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外,对致病细菌,病毒和原虫也有广谱杀菌和抑菌作用,它又是一种天然免疫刺激剂,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作用,将成为兽医临床应用前景广阔的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38例雏鸡实验性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变化,发现其主要特征是各脏器出现亚急性浆液--纤维性炎症,有大量嗜异性白细胞浸润并形成化脓灶,局部组织水肿、坏死,同时淋巴细胞增生,炎症迁延到慢性阶段时,脏器表面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发生机化,重要病变为纤维素性化脓性气囊炎,浆液性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肝周炎,脾肿大,肺肉芽肿结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0~2周龄拉萨白鸡雏鸡的一些行为作了较系统的观察。通过对雏鸡行为的观察,为高海拔地区人工孵化和育雏,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依据,为雏鸡禽流感、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适宜时期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82年3月初,保定市畜牧场红育鸡群发生了呼吸困难、甩鼻、眼睑肿胀以及神经症状的疾病。发病率40%左右,死亡率约25%,曾用磺胺,土霉素治疗无效,最初疑为呼吸道传染病或非典型新城疫,但经临床病理解剖和微生物学诊断确诊为曲霉菌病,现将对此病的临床观察和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