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仔猪腹泻影响养猪业的发展,给养猪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试验针对不同品种断奶仔猪腹泻的因素,进行多因素的研究。试验根据品种和体重相近的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4组均喂养试验日粮,试验期为14 d,前1周为预饲期,后1周为正式试验期。试验结果发现:(1)在重度腹泻方面,滇南小耳猪腹泻率为2.57%,迪庆藏猪腹泻率为2.14%,杜洛克腹泻率为11.43%,滇南小耳猪、迪庆藏猪与杜洛克差异显著(P<0.05),滇南小耳猪与迪庆藏猪差异不显著(P>0.05);轻度腹泻率、中度腹泻率和总腹泻率方面,滇南小耳猪、迪庆藏猪和杜洛克差异不显著(P>0.05);腹泻指数方面,滇南小耳猪腹泻指数为10.14%,迪庆藏猪腹泻指数为8.43%,杜洛克的腹泻指数为19.43%,滇南小耳猪与迪庆藏猪差异显著(P<0.05)。(2)在气候因素的影响下,随着每日温差的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也随之降低,呈显著差异(P<0.05)。(3)其他因素未显示明显差异。本试验中断奶仔猪腹泻主要是由品种和温度引起的,未发现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  相似文献   

2.
猪消化道传染病是养猪生产中仔猪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仔猪腹泻一直困扰着养猪业的发展,在我国养猪业中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营养性腹泻和一般条件因素引起的腹泻,其中传染性腹泻包括细菌性腹泻和病毒性腹泻,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1流行特征 腹泻一般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主要有大肠杆菌、仔猪副伤寒、猪痢疾、仔猪红痢;病毒性腹泻主要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寄生虫性腹泻主要为猪孢子球虫。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2):94-97
2016年春季山西部分种猪场乳猪暴发腹泻,通过在山西太原、祁县、介休、昔阳、临汾、翼城、离石、朔州8个地市的10个临床表现腹泻症状的规模化种猪场进行调研,对乳猪病死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采集39份病死猪的小肠内容物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检测;同时采集109份血清和85份乳汁进行PEDV IgA抗体检测。结果显示:1—3月份10个猪场共有8 326头乳猪发生腹泻,死亡6 266头,死亡率为75.26%;病原检测PEDV阳性率为64.1%,TGEV阳性率为2.56%;血清中PEDV IgA抗体的阳性率为32.11%,乳汁中PEDV IgA抗体的阳性率为96.47%。病原检测结果表明,2016年春季山西省规模化种猪场乳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为PEDV,乳汁中PEDV IgA抗体水平与PEDV疫苗免疫效果或野毒感染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腹泻总的来说是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粥样或水样的症状。1病因及基本表现在生活中,根据引起犬腹泻症状的几种原因一般将其分类如下:一般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营养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下面将从每种腹泻的原因及表现来进行分析[1]。1.1一般性腹泻1食物原因:如饲喂脱水狗粮、生冷或变质食物等都可能引起犬腹泻症状;2气候变化、长途运输、洗澡受凉等应激性因素引起犬腹泻病也是常见的。  相似文献   

6.
猪腹泻性传染病常见于仔猪 ,其次是母猪 ,特别是近年来 ,在群养仔猪中 ,腹泻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多 ,已成为仔猪生长受阻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主要有病毒性、细菌性和寄生虫性 ,临床上以细菌性和病毒性腹泻最常见 ,危害最重。下面主要介绍仔猪常见的几种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病的鉴别及其综合防治措施。1 病毒性腹泻1 .1 传染性胃肠炎本病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寒冷季节及饲养管理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的猪群极易暴发流行 ,死亡率较高 ,幼龄猪死亡率可达 1 0 0 %。鉴别要点 :1病原为冠状病毒 ;…  相似文献   

7.
乳猪腹泻是当前影响沂水县养猪业发展的顽症之一 ,它是生猪的多见病。该病发病急 ,传播快 ,病程短 ,致死率或僵猪率都较高 ,往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病因 乳猪腹泻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而又较复杂。分病原性腹泻和非病原性腹泻两大类。病原性腹泻 由致病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如仔猪白痢、黄痢、红痢、黑痢、副伤寒、坏死性肠炎等均为细菌性腹泻 ;病毒引起的腹泻主要有肠型猪瘟、传染性胃肠炎 ;寄生虫性主要是猪肉孢子虫引起。从乳猪初生几小时到断奶前后的几十天中 ,由于乳猪抵抗力低 ,致病性大肠杆菌乘虚而入 ,引起乳猪黄痢、白痢 ;因…  相似文献   

8.
张金辉 《猪业科学》2014,(6):138-139
<正>2013年5月中旬在美国中西部首次暴发的猪流行性腹泻(PED)疫情仍在继续蔓延,目前已经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国暴发。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以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为基本特征,各年龄段的猪均易感,1~7日龄仔猪感染率高,感染后2~4d出现腹泻症状,死亡率高达50%~100%。猪流行性腹泻于1971年首次在英国发现,  相似文献   

9.
<正>引起仔猪腹泻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饲料因素引起的腹泻、气候突变及其他应激因素引起的腹泻。1病毒性腹泻如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病、轮状病毒感染、猪瘟病毒等都可引起仔猪的严重腹泻。  相似文献   

10.
<正>秋冬季节的仔猪腹泻是常见病,多因感染轮状病毒而引起。在发病初期仔猪表现为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等,接着出现呕吐、腹泻,严重时有脱水、心力衰竭、酸中毒等症状。抗生素仅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对病毒性腹泻无效,因此仔猪腹泻后不能乱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1.
仔猪腹泻的综合防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十分普遍,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率降低,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可归纳为非传染性腹泻与传染性腹泻两大类,非传染性腹泻发病原因多为饲养管理不当,防制措施不完善;传染性腹泻的病因包括病毒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为防治仔猪腹泻,本文根据作者的生产防治经验提出: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建立有效的防制体系,加强饲养管理,针对性疫苗和中西药结合是防治仔猪腹泻的基础和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2.
腹泻是家兔常见的症候之一,究其病因可概括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两大类。虽说腹泻症的症状基本相似,不易区别,但只要掌握好各种腹泻的诊断要点,其实也不难进行鉴别。1 传染性腹泻1.1 大肠杆病菌病原主要是 O 型血清群的埃希氏大肠杆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春秋季多发,40~70日龄的幼兔易感。病兔胃肠内充满气体和液体,腹围增大,剧烈腹泻,排胶冻样粘液,机体严重消瘦、脱水,  相似文献   

13.
1病因 仔猪腹泻大致可分为营养性腹泻、应急性腹泻、病源性腹泻。病源性腹泻又可分为病毒性腹泻(如传染性胃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肠炎等)、细菌性腹泻(如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寄生虫性腹泻(主要有艾美尔属球虫引起的球虫病)。  相似文献   

14.
仔猪腹泻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可分为细菌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寄生虫性腹泻、饲料性腹泻、应激性腹泻和断奶后腹泻等。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本文仅就仔猪细菌性腹泻及断奶引起的腹泻做以总结,仅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编者用中医辨证法将猪腹泻分为寒湿腹泻、湿热腹泻和伤食腹泻三种。  相似文献   

16.
<正>犊牛腹泻是牛的常见病之一,其病因较为复杂,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单纯性腹泻和中毒性腹泻。该病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呈稀汤或水样,发生脱水和酸中毒,死亡较快。近两年,笔者先后共诊治该病60例,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进行治  相似文献   

17.
刘进  高雁  刘素洁 《饲料工业》2007,28(12):50-52
<正>1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1.1传染因素主要表现为腹泻症状的传染病病原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RV)、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C型魏氏梭菌、痢疾螺旋体。  相似文献   

18.
非传染性腹泻主要是仔猪的生理机能,营养因素缺乏,环境变化造成的腹泻,包括环境性腹泻和营养性腹泻。主要症状为大便失禁、呕吐、粪便稀薄成水样,食欲消退、精神萎靡,被毛粗乱等。1病因1.1季节转变、温度变化冬季刚刚转入春季,甘肃永靖地区的昼夜温度变化较大,温差值为12℃,由于保温工作的疏忽仔猪经过一夜的低温环境,导致第二天出现腹泻症状。这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N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RT-PCR)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进行了研究。该一步法RT-PCR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扩增结果为阳性,对照毒株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的灵敏性为100 pg总RNA量。以上结果表明,该一步法RT-PCR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可用于猪流行性腹泻的早期确诊和病毒鉴定。  相似文献   

20.
<正>蒙脱石在动物应用上以止泻、脱霉菌、止血消炎等为主要功用,而且该药具有无抗生素成分、不产生耐药性的优点。目前蒙脱石对动物腹泻治疗的报道主要是仔猪,而对犬腹泻的治疗并未有报道。笔者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