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城市绿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人们提出了“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构想,然而对目前城市绿化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令人不安,有必要进行探讨。城市生态环境的话题在城市绿化的实践中,人们往往只着眼于绿化的美化功能和游憩功能,忽视了绿化的生态...  相似文献   

2.
无锡市政府及有关方面领导提出要加速“绿化无锡、美化家园”。这对于建设现代化的旅游城市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就此提几点建议。认识绿化的意义——思想上先种树 增强人们尤其是领导的绿化意识,不断提高人们绿化无锡的自觉性,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加速“绿化无锡、美化家园”活动。绿化是现代城市的生命,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要用科学数据和事实来说明。要生动活泼地讲搞好绿化是美化、净化、现代化的需要,是构筑无锡市自然景观特色的需要,是作为重要经济城市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需要,是创造优美环…  相似文献   

3.
居室绿化植物选择与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美的联想。”这是美学家阿恩海姆说过的一句话。绿色是一种柔和舒适的色彩,给人以安静凉爽之感,能消却疲惫,振奋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回归大自然”的呼声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滚滚节奏也越来越高,而居室绿化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最佳途径。居室绿化由于室内条件的限制,选用的植物必须是阴性或比较耐荫的。观叶植物大多数适应性强,养护管理粗放,且终年常绿,不少叶片奇特,色彩淡雅,观赏期长,在室内绿化中占有重要位置,“看叶胜看花”,早已为人们所偏爱。花叶万年青叶色暗绿、有光泽,具白色或黄绿色不规则斑点;虾蟆海棠…  相似文献   

4.
“绿色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美的联想。”这是美学家阿恩海姆说过的一句话。绿色是一种柔和舒适的色彩,给人以安静凉爽感,能消却疲惫,振奋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回归大自然”的呼声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滚滚节奏也越来越高,而居室绿化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最佳途径。居室绿化由于室内条件的限制,选用的植物必须是阴生或比较耐荫的。观叶植物大多数适应性强,养护管理粗放,且终年常绿,不少叶片奇特,色彩淡雅,观赏期长,在室内绿化中占有重要位置,“看叶胜看花”早已为人们所偏爱。南窗受光较多,可放置的植物有:凤梨类、天轮柱类、彩叶草类、一品红…  相似文献   

5.
草论与树经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城市园林绿化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大多采用单一的草坪绿化方式,有的小城市或南方城镇甚至刻意模仿一些大城市和高纬度草坪广场绿化造景的手法,砍掉原有的绿化树木重新栽种草皮,大有无“草”不绿之势。草坪有其简洁、明快、清爽、舒展的特点,比较符合现代城市人民快节奏生活的审美要求。但是作为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功能需求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符合我国“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快车道”,城市园林绿化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大多采用单一的草坪绿化方式,有的小城市或小城镇甚至刻意模仿一些大城市种植大面积草坪和广场绿化造景的手法,砍掉原有的绿化树木,重新栽种草坪,大有无“草”不绿之势。草坪有其简洁、明快、清爽、舒展的特点,比较符合现代城市人民快节奏生活的审美要求。但是作为城市绿地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功能需求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也不符合我国“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  相似文献   

7.
室内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绿化是现代都市生活的人们回归自然的有效方式,也是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科学选择室内绿化植物,合理的配置,可营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文章论述了室内绿化的重要性以及室内绿化植物选择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绿色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美的联想。”这是美学家阿恩海姆说过的一句话。绿色是一种柔和舒适的色彩,给人以安静凉爽感,能消除疲惫,振奋精神,给人以美的享受。“回归大自然”的呼声随着现代明的滚滚节奏也越来越高,而居室绿化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将绿化融入建筑设计中,让人们生活在绿色环境中,让人们感受到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还是治理污染的“清新剂”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的“纽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城市里高楼林立,别墅成群,利用绿色植物进行居室绿化、美化及装饰,已成为城市现代家居的时尚。 一、现代居室绿化的作用: 1.净化空气。环境学家称大地绿化是“城市之肺”,居室植物则被人们誉为家庭环境的卫士。这话是有科学依据的。一片叶子有成千上万的纤毛,能截留住空气中的飘尘微粒。植物叶面有无数的气孔,这些气孔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氟、氯等有害气体。植物把这些有害气体吸入体内进行新陈代谢,吐出新鲜空气,利于人们健康。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初,省政府作出了建设高效生态林业的决策,出台了《江苏省“九五”国土绿化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我省国土绿化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路子是“城乡一体,全面绿化”,即“城乡绿化一体化”。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住宅小区绿化为人们创造了富有生活情趣的生活环境,是居住区环境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因此,住宅小区绿化应从其绿化的作用出发,遵循绿化设计原则,使居住环境更适应现代人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了”的传统观念中,如何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而居住区的绿化及水景布置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因此,居住区的生态建设应从其绿化及水景布置出发,遵循绿化及水景规划原则,使居住环境适应现代建筑,满足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4.
当今城市建设中,提高绿化质量,发挥绿化独特的生态功能,创造城市第二自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追求。为此,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必须要“六个改变”、“六个做到”。  相似文献   

15.
住宅“风水”与绿化长期以来,“风水”两字被视为封建迷信的同义词而嗤之以鼻。其实,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与处理的一种学问,只是古代人们没有现代的科学知识,只能根据当时的认识来看待环境,解析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气、阴阳、五行、八卦等中国古...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着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传统美德。一些流传民间,朗朗上口的谚语,更是字字珠玑,句句哲理。如“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山上栽满树,等于修水库”,“书斋无花不成宅,农家无树不成户”,“要想富,多植树”,“培植一亩经济林,胜种十亩禾粮田”。从这些谚语中,看出我们的先辈们对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何等重视了。再造山川秀美的家园,造林绿化当先行。在人们心目中,绿化不但是一种社会公益性行为,而且也是人们勤劳致富的“摇钱树”。如“春到人间,绿化争先”,“植树造林,富国利民”。有些树木,劳动人民则像呵护庄稼一样精心呵…  相似文献   

17.
林木 《湖南林业》2008,(6):27-27
1.“绿化率”还是“绿地率”? 说到小区绿化,绿化率、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三个词就映入了人们的眼帘.这三个词都是衡量居住区绿化状况的经济指标.但三者的涵义却各不相同绿化率是规划指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因此.树的影子也可算八绿化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浅析北方生活小区的绿化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小区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生活小区绿化应从其绿化的作用出发,遵循绿化规划原则,使居住环境适应现代建筑,满足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9.
遵循生态规律 提高城市绿化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城市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都争先恐后大干快上。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无不例外地把城市植树绿化、扩大人均绿化面积、争创绿化模范城市(镇)当作突出项目和城市(镇)的重点工程。在这种大的背景下,由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或其他一些因素,导致城市植树绿化出现许多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突出的是违背树木花草自身的生理学、生态学的生长发育规律,使得城市植树绿化的综合效益大打折扣。首先,应遵循城市“宜居环境”的规律,做好城市植树绿化的总体规划和小区布局。现代城市的特点总体上是“三多一少”,即:…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许多城市“人多地少,寸土寸金”,要在水平方向上拓展绿地面积难度越来越大,而“立体绿化”是当前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好途径。所谓“立体绿化”,即是把裸露在日光中的地方,如屋面、墙体、阳台、假山、立交桥等,用绿色植物覆盖起来,以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立体绿化”是开拓、利用城市空间,扩大绿化面积,包装建筑物和城市的有效办法,也是美化城市、改善景观的一种好方法,是当今世界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当前,城市立体绿化一般有以下三类。屋面绿化包括平顶屋面和坡顶屋面绿化,是立体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最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