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龙眼是原产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珍贵果树。我国是世界龙眼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龙眼生产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海南、云南、四川及贵州等省区,其中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是主产区,海南、四川、云南和贵州省为小规模栽培。2005年,广西的龙眼种植面积为17.3万公顷,产量为38.2万吨,种植面积跃居全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23日,泰国农业部长颂萨在视察清迈府龙眼种植园时表示,清迈府针对2007年龙眼大量上市而价格下跌的情况,调整了种植面积,2008年的产量预计比2007年减少20%,约为43.2万吨,处于过去5年来的低水平。目前泰国北部地区出现旱情,但龙眼长势仍然良好,没有受到旱情影响。而2008年中国南方龙眼产量在8万吨左右,供应缺口较大,估计会增加从泰国进口龙眼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储良龙眼从1986年起开始批量嫁接繁殖,1990年之后大面积推广种植。现已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云南、四川等6省区以及越南、缅甸等邻国。其中广东省茂名市储良龙眼面积超过100万亩,年产量达20多万t。至2005年底,茂名储良龙眼面积占广东省龙眼总面积的56.18%,产量占全省龙眼总产量的55%。随着本地及周边省市储良龙眼的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多,同品种龙眼的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而农药残留超标及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又对龙眼出口造成了较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海南的光、温、水等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极其适合发展荔枝、龙眼生产,为发展优质、早熟荔枝龙眼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至2006年,全省荔枝种植面积3.33万公顷,产量8万吨;龙眼种植面积1万公顷,产量2万吨,海南已成为中国荔枝龙眼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云南热区龙眼经过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发展,全省龙眼种植面积和总产量1998年为0.3万hm2、450t;2002年为0.51万hm2、1万t;2003年为0.77万hm2、1万t。[1]由于龙眼在云南发展较晚,大多数果农缺乏科学施肥的方法和知识,只凭经验对龙眼施肥。施肥不当易造成龙眼低产和烧伤。本试验旨在对龙眼园,特别是投产初期的龙眼园进行合理施肥探讨,以提高本地区龙眼产量,增加果农收入。对龙眼施肥的研究,在龙眼发展较早的福建、广西等地区有所研究。由于地区差异,土壤类型不同。为实现本地区龙眼园高产、稳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园经济收益,从2002~2004年…  相似文献   

6.
贵港市是广西龙眼生产的主要产区之一,2004年全市龙眼栽培面积3.66万公顷,产量3.24万吨,产值1.546亿元,最高年份产量达5.95万吨,龙眼产业已经成为贵港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龙眼产量的增加、市场营销手段滞后,以及我国加入WTO后,国外龙眼的冲击,致使龙眼价格大幅下跌,出现了龙眼卖果难等问题。我市两个优良的主栽品种“石硖”、“白露”,在鲜果大量上市时,每千克售价已跌至2元左右,极大地挫伤了果农的积极性和投资信心,龙眼销售已成为制约贵港市龙眼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7.
林桦 《福建农业》2011,(7):14-14
福安市是龙眼种植最北缘地区,下白石镇位于福安市南部沿海,拥有天然的种植晚熟龙眼的优势.2009年下白石镇龙眼果树种植面积近1万亩,种植农户达8100户,3.7万人,种植有立冬本、冬宝9号等晚熟品种2000亩.选用晚熟品种来发展本区的晚熟龙眼,能充分发挥晚熟优势,尽可能的延长龙眼鲜果供应期.近年来大面积改造全镇早熟龙眼,...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科技》2005,(5):57-57
泉州龙眼栽培已有1700多年历史,泉州龙眼的种植面积、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国内龙眼主产区。目前,全市龙眼种植面积达2.802万hm^2,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3,占全国种植面积的6.2%,全市龙眼总产量达4.7万吨。泉州龙眼的种植规模被誉称为“龙眼洋”,是泉州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晋江、鲤城(含丰泽、洛江)、南安三个县(市、区)被国家农业部、全国供销总社列入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县。1997年,南安市荣获“中国龙眼之乡”称号。  相似文献   

9.
晚熟龙眼高优生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安市是我国龙眼种植的最北缘地区,下白石镇位于福安市南部沿海,拥有种植晚熟龙眼的气候优势。2009年全镇龙眼果树种植面积近666.67hm^2。现有种植立冬本、冬宝9号等晚熟品种133.33hm^2。种植晚熟品种延长龙眼鲜果供应期能充分发挥晚熟优势。近年来全镇大面积改造早熟龙眼,初步形成晚熟龙眼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0.
泰国龙眼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眼是泰国最重要的亚热带果树作物之一。泰国的龙眼产量居世界第二。主栽品种为“Do”,该品种的优点是产量非常稳定。其它的主要商业品种还有“Haeo”。“BiaoKhiao”and“Chomphu”。2004年,泰国龙眼的种植面积5.7万公顷,总产量18.7万吨。70%的龙眼以鲜果、干果或罐头等形式出口,出口额9100万美元,其余30%以鲜果的形式在国内消费。泰国龙眼出口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花期从12月底至翌年的2月底,采收从6月底开始到8月底结束。土施氯酸盐以诱导反季节花果的技术已普遍应用。主要病虫害为龙眼丛枝病和荔枝蝽。  相似文献   

11.
广西南部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冬季有一段低温干旱期,很适宜龙眼的生长发育。因此,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调整了果树生产布局,大力发展名、优水果,龙眼种植面积增加迅速,到1997年,全区龙眼种植面积已达22.4万公顷,然而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果树种质资源丰富。李、柑橘、橄榄、枇杷、龙眼为福州市五大主要果树,简要介绍了五大果树的品种资源,调查五大果树在福州市的生产种植分布,李主要分布在永泰县大樟溪两岸(海拔200~500m),种植面积1.35万hm~2,产量为12.4万t;柑橘主要分布在闽清县、永泰县、闽侯县、连江县等,种植面积0.97万hm~2,产量为12.3万t;橄榄主要分布在闽侯县、闽清县等,种植面积0.82万hm~2,产量为7.2万t;枇杷主要分布在福清市、永泰县、连江县等,种植面积0.71万hm~2,产量为4.7万t;龙眼主要分布在长乐市、福清市、闽侯县等,种植面积0.47万hm~2,产量为2.9万t。最后阐述了五大果树果实采后的加工现状。  相似文献   

13.
广西龙眼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眼又名桂圆、龙目,是我国南方特产佳果。我国龙眼分布在北纬18~31°,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为主产区。在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广西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突飞猛进,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区,龙眼被列为全区大宗水果之一。然而自2002年以来,全区龙眼市场的开拓跟不上投产面积和产量增加的步伐,导致目前整个龙眼产业进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本文从广西龙眼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困难原因,提出发展对策,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今年第一季度,广西新种各类水果60多万亩,保花保果1100多万亩。目前全区水果开花坐果态势良好,预计今年总产量将达到750万吨,比上年增长13.6%。广西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区,香蕉、柑橘、龙眼、荔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中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泰国木薯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和区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薯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全国年种植面积约700万亩。广西是我国木薯生产的第一大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70%,目前种植面积400万亩,年产鲜薯380万t。多年以来,我区木薯品种单一,主要种植品种仍是三、四十年代从南洋等地引进的南洋红(华南201)、细叶(华南205)。随着木薯生产和加工的发展,生产上迫切要求引进和选育高产、高淀粉、适应性广的品种。为此,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从泰国引进了一批木薯优良品种和种质资源,从中筛选出5个品系与目前一些国内选育品种以及当家品种一起…  相似文献   

16.
龙眼是我省的特产水果,驰名中外。1997年全省龙眼种植面积达9.366万hm^2(采摘面积达2.65万hm^2),总产为1.17969亿kg,比1949年分别增20.05倍和6.37倍,但我省龙眼的单产低,每666.7m^2仅297.3kg,比1949年的264.3kg略有提高。上世纪90年代以前,我省的龙眼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冠,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则屈居第二位。我省龙眼单产低,面积上不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气候异常、品种退化、管理粗放等因素外,遭受龙眼鬼帚病的严重危害是主要因素之一。现就龙跟鬼帚病危害引发的低产园改造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具体操作方法.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广东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荔枝龙眼属于典型的南亚热带水果。2008年,广东荔枝的种植面积为27.58万hm2,产量为91.72万t,分别占全国荔枝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6.0%和71.1%;龙眼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2.9万hm2和57.48万t,分别占全国荔枝总面积和总产量的28.0%和61.1%。近几年来广东荔枝龙眼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产量不稳定。由于果品价格下跌,市场需求疲软,供需矛盾加剧,种植效益滑坡,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未来广东荔枝龙眼应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大对荔枝龙眼产业的宏观指导和扶持力度;支持合作生产经济组织发展,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推进采后处理、储运、加工技术现代化;抓住机遇,增强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  相似文献   

18.
发展荔枝龙眼深加工增创水果产业新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茂名市水果生产发展迅猛,面积大、产量多,其中荔枝、龙眼是茂名市的主栽果树,2003年全市荔枝面积11.77万公顷,产量32万吨;龙眼7.9万公顷,产量23.35万吨;荔枝、龙眼产值(现行价)分别为21.5亿元和12.8亿元。2004年荔枝产量又超历史,达40万吨,龙眼因开花期天气欠佳影响座果,产量也有2277吨。“果多难卖”、“果贱伤农”的现象随之出现。为此,茂名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工业化思维办果业,在优化品种结构、推广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广西剑麻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产业现状 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中国最适宜种植剑麻的地区之一。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全区剑麻种植面积约38万亩(其中地方30万亩,农垦7.8万亩),纤维产量4.5万吨(其中地方3万吨,农垦1.5万吨),分别占全国的81%和74%。剑麻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桂西南、桂东南的扶绥、龙州、大新、武鸣、百色、邕宁、灵山、浦北、博白、陆川等地。现有27家剑麻制品加工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随着N、P、K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和有机肥施用量的减少 ,土壤中镁元素逐渐减少 ,植物缺镁现象在各地陆续出现 ,已成为限制植物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龙眼 (DimocarpuslonganaLour)是中国著名的亚热带名优特产果树。广西是我国龙眼生产发展最快的地区 ,种植面积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