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研究维氏气单胞菌胞外产物在青虾感染中的致病作用以及维氏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本试验以青虾源维氏气单胞菌QXF0711B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胞外产物,采用打孔法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对溶血活性进行溶血谱分析,同时分析其致病性。应用液相质谱与串联质谱相结合方法(LC-MSMS)对其胞外产物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利用Gene Ontology(GO)对已鉴定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分类分析。结果表明:QXF0711B菌株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其可溶解多种动物红细胞,尤以对鱼类红细胞溶血性更强,但对鸡、鸭红细胞无溶血活性。通过对菌株胞外产物蛋白成分分析显示有90种蛋白:共参与45种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运输等;共有46种分子功能,主要涉及DNA结合、ATP结合、金属离子结合等;为12种细胞组分,主要包括膜的有机组成、细胞质、细胞外膜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美人鱼发光杆菌胞外产物对大菱鲆的致病作用以及美人鱼发光杆菌的致病机理,本试验以大菱鲆源美人鱼发光杆菌为研究对象,提取其胞外产物,采用打孔法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对溶血活性进行溶血谱分析,同时分析其致病性。应用LC-MSMS方法对其胞外产物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利用Gene Ontology(GO)对已鉴定蛋白进行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分的分类分析。结果表明:美人鱼发光杆菌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蛋白酶活性、卵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其可溶解多种动物红细胞,尤以对鱼类红细胞溶血性更强,但对鸡、鸭红细胞无溶血活性。通过对菌株胞外产物蛋白成分分析显示,有45种蛋白共参与34种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运输等;共有41种分子功能,主要涉及脱氢酶、磷酸酶、氧化还原酶和金属离子结合等;包括15种细胞组分,主要有细胞质和细胞外膜等。  相似文献   

3.
胞外产物在细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索胞外产物在铜绿假单胞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首先从铜绿假单胞菌培养液提取其出其胞外产物,利用小鼠模型分析其致病性,并通过细胞证实了该产物对巨噬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测定其胞外产物的酶活性并利用LC-MSMS方法对铜绿假单胞菌胞外产物蛋白成分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胞外产物对小鼠有致病性,能够显著抑制巨噬细胞吞噬细菌活性,其具有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卵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LC-MSMS分析鉴定所提纯的胞外产物中有153种蛋白成分,涉及多种酶类、细胞结构蛋白和功能性蛋白。用低剂量胞外产物免疫动物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具有较明显的保护率,可达90%。本试验为揭示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机理,研制新型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嗜水气单胞菌胞外产物的生物活性及主要蛋白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血清学分型的基础上制备了23 株嗜水气单胞菌和1 株温和气单胞菌的胞外产物。分析这些菌株的溶血活性、蛋白酶解活性和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上述3 种生物学活性与菌株血清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SDS PAGE分析显示,胞外产物的SDS PAGE图谱主要包括35 ku,45 ku,53 ku 3个主要蛋白质条带。有别于此前的多数报道,35 ku的蛋白质条带为多数菌株(22/24)所共有。根据凝胶上主要蛋白条带在不同菌株中的分布,可初步将其中的18 株细菌分为3 个胞外产物ECPs蛋白型,该ECPs蛋白型显示与血清型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经蛋白酶K消化处理的ECPs,银染可见脂多糖(LPSs)的典型O 糖侧链结构,显示脂多糖是组成粗制ECPs的重要组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7,(10):1896-1899
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veronii)胞外产物的合成及其功能,本试验采用超滤浓缩法提取Aeromonasveronii TH0426的胞外产物,通过平板琼脂扩散法对其主要酶成分进行初步研究,对蛋白酶、脂酶、卵磷脂酶、淀粉酶、脲酶、明胶酶和溶血活性进行测定,对斑马鱼腹腔注射胞外产物测定其致病性,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菌株胞外产物具有脂酶、淀粉酶、蛋白酶和溶血活性,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菌株胞外产物对斑马鱼具有致病性,其半数致死量为3.355 0μg/条。SDS-PAGE表明,ECP由19条蛋白带组成,利用鲤鱼抗ECP血清进行Western blot显示,组成ECP的19条蛋白带中有5条具有免疫原性,能够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产生抗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别为110 000,47 000,45 000,42 000和38 000,为Aeromonasveronii胞外产物亚单位疫苗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是严重危害草鱼的一种病原。本研究从电镜观察、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游动能力、胞外产物活性、细胞黏附性、对草鱼致病力和毒力基因等方面,比较草鱼源A.veronii菌株GZ09007和FS12001的表型特征和致病性差异。结果显示,两株细菌菌体均呈短杆状或弧形、两端钝圆,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单鞭毛。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仪鉴定结果显示菌株均为A.veronii,两株细菌均具有游动能力,胞外产物具有溶血活性、溶蛋白活性和脂肪酶活性,但GZ09007的游动能力、溶血活性、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强于FS12001 (p<0.05)。GZ09007对EPC、CIK细胞黏附性弱,FS12001的细胞黏附性强,两株细菌的细胞黏附性差异显著(p<0.05)。菌株GZ09007具有aerA、act、lip、ser、exu、fla毒力基因,但未检测到ast、alt、gcaT、ahyB等毒力基因;菌株FS12001具有aerA、act、alt、ast、lip、ser、ahyB、exu毒力基因,但未检测到gcaT、fla毒力基因。两株细菌均可以造成草鱼发病死亡,GZ09007对草鱼的LD50为5.6×10~6cfu,而FS12001的LD50则高于1.5×10~8cfu。表明GZ09007为强毒株,FS12001为弱毒株。推测A.veronii胞外产物的溶血活性和溶蛋白活性在其感染和致死草鱼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A.veronii菌株的致病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溶血素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测序后分析,结果表明,维氏气单胞菌的溶血素基因片段序列与气单胞菌属的不同菌种的溶血素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预测:α螺旋与β转角占有很高的比例,可能有4区域形成B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8.
以迟缓爱德华菌(E.tarda)胞外产物(ECP)为研究对象,通过饱和硫酸铵法从E.tarda培养上清中纯化得到其ECP,利用动物模型分析其致病性,并通过细胞试验证实了该产物对巨噬细胞功能影响,进一步测定其ECP的酶活性,并利用LC-MSMS方法分析E.tarda ECP蛋白成分。结果表明:迟E.tarda ECP对斑马鱼具有致病性,其具有淀粉酶、脂肪酶、卵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除此之外,E.tarda ECP还能够显著增强巨噬细胞吞噬细菌活性的能力。LC-MSMS分析鉴定所提纯的ECP含有110种蛋白成分,涉及多种酶类、细胞结构蛋白和功能性蛋白。本研究为揭示E.tarda致病机理,研制新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蟹源致病性拟态弧菌的编码鉴定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病蟹体内分离到 1株致病菌 (H4株菌 ) ,经细菌编码鉴定法确定为拟态弧菌 (Vibrio mimicus)。对 H4株菌及其胞外产物的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显示 :(1) H4株菌对弧菌抑制剂 O/ 12 9、多粘菌素敏感 ,能在无盐胨水中生长 ,拉丝试验阳性 ,氧化酶阳性 ,VP阳性 ,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这些生物学性状符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中对拟态弧菌的描述 ,证实了编码鉴定结果的正确性 ;(2 ) H4株菌能粘附人及多种动物红细胞 ,使红细胞发生凝集 ,且该凝集现象不能被 D-甘露糖所抑制 ,推测红细胞膜上存在的血凝素受体不含有甘露糖结构 ;(3) H4株菌的胞外产物具有致死性、溶血性和蛋白酶活性 ,表明胞外产物中至少存在溶血素和胞外蛋白酶 2种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0.
细菌分泌的明胶酶、蛋白酶、淀粉酶、磷脂酶等均属于胞外酶,在细菌致病机理中可以和溶血毒素一起进行协同作用,分解并破坏宿主组织成分,对河蟹的生长不利。为了研究南四湖河蟹养殖区水体中气单胞菌胞外产酶的情况,对该养殖区的水体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和分离,得到了气单胞菌菌株。该菌产胞外酪蛋白酶、淀粉酶、磷脂酶、明胶酶和溶血素,不产胞外脲酶。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study the pathogenicity of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in the vertical scale disease of Tilapia,one strai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a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the diseased Tilapia,named as GXKJDX01.Then the methods of 16S rDNA gene sequence analysis,bacterial morphology observation,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drug sensitivity test and artificial infection test were u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hogenic strain GXKJDX01 was Aeromonas veronii,strain GXKJDX01 was not sensitive to 5 medicines,including penicillin G,erythromycin,vancomycin,and had a strong pathogenic effect in yellow-head catfish meat,Tilapia,loach and Procypris merus.11 kinds of drugs,including of enrofloxacin,levofloxacin,ceftriaxone,could be effectiv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This study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case of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of the lepidorthosis,which was the Aeromonas veronii,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was provided for the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竖鳞病病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罗非鱼竖鳞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本试验从出现竖鳞症状的患病罗非鱼不同部位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命名为GXKJDX01,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细菌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人工感染试验的方法对其研究。结果显示,致病菌株GXKJDX01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该菌株对青霉素G、红霉素、万古霉素等5种药物有高度的耐药性;对罗非鱼、黄颡鱼、泥鳅和禾花鲤均有较强的致病性。使用恩诺沙星、左氧沙星、头孢曲松等11种药物可有效对其进行防制。本试验首次报道维氏气单胞菌作为竖鳞病的案例,为其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江苏某养殖场种鸭突然发生散发性死亡,为了探究其死亡原因,本研究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病原分离、生化试验、药敏试验、雏鸭人工感染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和LB培养基中呈现圆形灰白色菌落,在血琼脂培养基中呈现出β溶血;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氨苄、氨苄西林等10种抗生素敏感;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菌可造成雏鸭的死亡;小鼠的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对小鼠的LD50为5.0×10^6.5cfu。总之,本实验从病鸭中分离到1株A.veronii,并筛选出敏感药物,为A.veronii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寻找防治鲟鱼病害的有效中草药药物。用水煎煮法提取天然物中草药有效成分,采用试管法测定各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4种中草药提取物体外抑菌的最优组方。33种中草药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五倍子,其MIC为0.97 μg/mL;其次是地榆和黄芩,两者MIC均为1.95 μg/mL;马齿苋和苦参抑菌效果最差,MIC为250 μg/mL。选取五倍子、地榆、地锦草和连翘进行正交试验,其最优组方为1∶2∶4∶8,该组方对维氏气单胞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应用中草药防治水产养殖病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马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蛋白组成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选取12匹5岁左右、平均体重为450~500 kg的健康纯血母马作为试验动物,主要饲喂干牧草,所有马匹饲养和管理条件均相同。将12份样品以每组4份进行混合,分离提取产后第60天马乳中MFGM蛋白,进行高分辨质谱仪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马MFGM组分中共鉴定出310种表达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为生物调节、刺激应答、定位、多细胞生物过程、运输、信号、细胞通讯、发育过程、细胞分化和免疫系统过程等;细胞成分主要为胞外区域、膜、囊泡、核仁和线粒体等;分子功能主要为催化活性、蛋白质结合、碳水化合物衍生物结合和小分子结合等。KEGG通路分析表明,MFGM蛋白主要参与血小板活化通路、内吞、脂肪酸生物合成和Ras信号通路等。马乳MFGM蛋白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图中共包含215种蛋白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马乳MFGM蛋白质组的复杂性,为解析其营养和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6.
中华鳖几种常见疾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从患“穿孔病”、“腐皮病”、“溶血性腹水病”等濒死鳖的肝、心血和腹水中分离到20株细菌,其中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5株,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3株、凡隆气单胞菌(A.veronii)2株、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2株、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2株、无色杆菌(Achro sp.)3株、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2株、黄杆菌(Flavobacterium sp.)1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运动型气单胞菌的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是其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新霉素、菌必治、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榨汁法、水煮法和醇提法制备库拉索芦荟提取物,通过K-B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3种方法芦荟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用3种方法制备的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维氏气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榨汁法、水煮法和醇提法得到的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3株维氏气单胞菌的平均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1、0.5和0.125 g/mL,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为1、1和0.25 g/mL。库拉索芦荟提取物对3株维氏气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芦荟提取物浓度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其中醇提法的抑菌效率高,水煮法的抑菌作用其次,榨汁法的抑菌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18.
Antigenic sharing among the most commonly bacterial pathogens such as Aeromonas hydrophila, Edwardsiella tarda and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of Indian major carps has been studied using immunological reactions such as cross-agglutination, disc diffusion and indirect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data were analysed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SAS), version 6.12. The results showed high antigenic similarities among the bacterial whole cells, whole cell lysates, somatic 'O' antigens, lipopolysaccharides (LPS) and extracellular products (ECP). However, few or no similarities were observed in ECP components of <20kD. The present study indicates a need to develop differential diagnostic methods based on serology by choosing the highly specific less cross-reactive ECP antigen.  相似文献   

19.
对引起丁鲑鱼发病的菌株——XN602进行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经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16SrDNA序列与GenBank中多株维氏气单胞菌相似性高达99%,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簇。因此,分离菌株XN602在分类学上应属于维氏气单胞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