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玉1号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课题组选育的高产、多抗、高淀粉、中熟玉米新杂交种。该品种是1997年以自交系858作母本.自交系409做父本组配的杂交组合。1998年参加新杂交组合鉴定试验.1999—2001年以组合代号5107参加杂交组合复鉴和品种比较试验,2002—2003年参加甘肃省中(中晚)熟组玉米区域试验,2003—2004年进行高产栽培试验。2004年12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丰源优29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源优299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丰源A与自选恢复系湘恢299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湖南省审定,审定号为湘审稻2004011,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新品种。该组合在江西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16d左右,表现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米质较优,该组合已连续2年在江西省宜黄县春制。2004年制种面积21hm^2,平均单产3.04t/hm^2,2005年制种面积80.6hm^2,平均单产2.93t/hm^2。  相似文献   

3.
该品种是四川农业大学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02年和2004年先后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2004年在江汉平原试种和大面积示范种植,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针对该组合自身特性并结合本地稻区的耕作特点、栽培习惯,  相似文献   

4.
天优128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测配而成的感温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4年12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琼审稻2004004)。2004年早季引进文昌市试种1.33hm^2,2005年早季示范种植33.33hm^2,2006年推广种植333.33hm^2,2007年推广种植1500hm^2。该组合在区试、生产试验及几年示范种植表现为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好、抗性较强、米质优等特点,是一个适宜文昌市早造种植的杂交稻新组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王春 《种子》2006,25(5):99-100
富优4号是四川省嘉陵农作物研究中心与四川省中正科技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嘉恢978组配而成的重穗型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于2004年引进在赤水试种,具有高产、品质较优、再生力强的特点,2005年继续引进试验示范,并申报贵州省认定,适宜赤水市低海拔地区种植,本文主要介绍该组合在赤水种植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再生稻蓄留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杂交中稻新组合湘华优7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华优7号是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2006年用自育抗稻瘟病三系不育系华37A和自育的抗稻瘟病优质父本华恢7号选配而成的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2004年参加湖南省区试,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06039)。该组合在湖南省区试中,表现比对照增产显著,2006年在湖南省隆回县的百亩连片示范.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每667m^2产量达786.6kg,在中方、靖州、祁阳等地示范种植,表现丰产稳产、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7.
杜才富  侯国佐 《种子》1997,(1):34-36
1990年春在低芥酸品系207的株行中发现了两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3年5代育成了生长发育整齐度好.性状一致,育性分离达到1:1的核不育两用系。遗传研究表明:该不育系是由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的一与S45AB、117AB属相同类型,它具有恢复源广,易测配强优势组合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大豆杂种优势高优势组合筛选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过1996-2000年5年的研究,共配制杂种优势测定组合199个,通过第一次产量鉴定表明,大豆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并筛选出F1超高亲,超对照优势率均为正值,且二者平均值大于10%的较强优势组合161个,占全部组合的80.9%,F1超高亲,超对照优势率均大于20%的高优势组合69个占全部组合的34%,并通过第二次产量鉴定进一步筛选出稳定的高优势组合4个,即合9661,9672,9731,97143,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大豆杂种优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不同年度,不同地点优势率变化不大,且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姚立生  丁克信 《种子》1999,(5):40-42
特优559系我所用龙特浦A与盐恢559配组有成的三系杂交舢稻新组合,1996年通过江苏省农诈物品种审定.1997年被列为国家”九五火技成果重并推广计划项日。1996~1998年.在苏、皖、豫、鄂、桂、黔、粤、则作省示范推广90多万公顷,普遍获得高产,受到一致好评。1999年,推广面积可达100万公顷以上,已成为江苏、安徽、广西等省(区)杂交稻的主要栽培组合,在湖北、贵州、广东、福建亦有较大推广面积。1998年,江苏宿迁市特优559种植面积已占该市杂交稻种植面积的81.78%;洒阳县特优559种植面积占全县杂交稻面积的95%。1999年,广西南宁…  相似文献   

10.
协优728系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苏协青早A组配育成的高产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试表现突出,区试中高产点达734.8kg,平均667m^2产625.1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3%,居参试组合首位。经江苏省种子站统一抽样分析,米质达国标二级,出糙率82%,精米率70.6%,整精米率60.7%,垩白度1.8%,直链淀粉含量21.7%,胶稠度78mm,粒长7.3mm,长宽比达3.3,透明度2级,碱消值5级。2005年破格进入生产试验,2006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并进入全国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1.
杜才富  秦信蓉  高志宏 《种子》2007,26(12):92-94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基础材料117A转育的多个双隐性核不育系复交育成的黄籽高油份双低不育系4655AB作母本,引进的双低材料942经粒选和定向五代选择成42R作父本,于2003年配制成杂交油菜组合绵新油19。2003~2004年度在贵州省思南县进行品比试验,单产183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6.75%。在2004~2006年四川省区试中,两年平均单产159.02kg/667m2,比对照增产6%;以产油量计算,两年平均比对照增产11.8%。在2006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在绵阳、资阳、广安和双流4点试验一致增产,平均单产169.683kg/667m2,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5.43%。两年四川省区试品质分析结果为:芥酸小于0.13%,硫苷19.3μmol/(g.饼);含油率达45.5%,居44个参试组合的首位。该组合区试中生育期226d,与对照蜀杂6号相当。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腺体陆地棉(G.hirsutum)品系石7ll和H237为母本与显性无腺体海岛棉(G.barbadense)品系海1杂交,以轮回亲本陆地棉作父本或母本与无腺体株回支4次。结果发现:①以陆地棉作回支母本,效果好。株高趋向亲本的速度快,铃大,衣分高,霜前花多,特别是产量大幅度提高,各世代表现趋势一致。这可能是对父本配子选择作用的结果。②组合1(石711×海1)转育三至四代产量和品质基本符合要求。组合Ⅱ(H237X海1)与组合I的趋势一致。因此,在棉花陆海杂种回交育种中,用轮回亲本陆地棉作母本,杂种为父本优于用轮回亲本陆地棉作父本的传统做法。  相似文献   

13.
元华116杂交种2001、2002年从引入的300多份国内基础种质材料和欧洲种质基础材料中筛选.确认北京市农科院玉米组合京玉88和欧洲杂交种L203的选系材料.具有明显的高配合力.继续加代选育出元华116的母本系WFC0142和父本系WFC0296。2003年冬组配测交种。2004年鉴定初试.2005—2007年在河北围场、黑龙江九三农场、内蒙古农科院、新疆康地公司五一试验站及山西等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4.
陈大伦  张瑞茂  李敏  汤晓华  曾章丽 《种子》2007,26(6):112-113
2004~2005年,利用RM5637A广恢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相应的质核双重不育系ZCL801A作母本进行了小面积试制。结果RM5637A×5862R组合的制种产量为53.6~58.0kg/667m^2;种子纯度为87.3%~88.2%,达到国家二级种子83%的纯度指标;组合ZCL801A×893R的制种产量为59.7~61.3kg/667m^2;种子纯度为91.2%~93.2%,达到国家一级种子90%的纯度指标。  相似文献   

15.
晋西葫芦5号(西葫芦98.1),是由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葫芦课题组新育成的西葫芦杂交一代新品种。2004-2005年参加山西省种子站全省区域试验获得农户及专家一致好评。2006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届九次会议认定。  相似文献   

16.
1东农254简介玉米新品种东农254是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以自选系东65003为母本,公用系K10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09026。1.1产量表现该组合在2003年和2004年的校内鉴定试验中表现优良,平均产量9556kg/hm2,比对照龙单13增产12.9%。  相似文献   

17.
宜香937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进优质香型不育系宜香1A和自育高配合力恢复系绵恢9937杂交配组而成的中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04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筛选试验,5个试点平均667m2产519.6kg,比对照特优63增产1.1%;2005年早稻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667m^2产482.6kg,比对照特优63增产1.9%;2005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667m^2产471.5kg,比对照特优63增产3.9%。  相似文献   

18.
于2004年晚季进行了10个超级稻组合的对比试验,筛选出特优175、特优航1号、特优13等表现突出的超级稻组合。  相似文献   

19.
DTOPSIS分析法对青贮玉米新品种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TOPSIS分析法是将各参试品种的所有性状综合为一个具有可比性的量化指标,对农作物的品种试验结果分析更为科学、合理,且计算简单。以2004年国家北方青贮玉米品种区域试验资料为例,时参试品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H5554品种评价值最高为0.9325,其次为精饲736和晋单42品种,评价值分别为0.8656、0.8614,适合北方种植,与当前生产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20.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2003年以不育系7050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组合于2004—2005年在所内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006年进行多点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春播晚熟组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国家高粱品种生产试验。完成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