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拓 《甘肃农业》2003,(4):51-52
一、概述 引洮工程是解决甘肃省中部地区干旱缺水问题,改变该地区贫穷落后面貌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甘肃省"十五"期间计划立项建设的重要基础项目,为我省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该项目2002年得到了国家的立项批准.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祁东县缺水问题,在县域西部兴建一座中型水库,并建设输水管渠,完成50 km距离调水。文章从泄洪、河势稳定性、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对祁东县郭家嘴调水工程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祁东县郭家嘴调水工程对下游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但对河道行洪和河势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会宁县长期以来水资源不足,干旱频发,工程性、区域性缺水严重,导致供需矛盾突出,制约经济发展;外调洮河水资源,将从根本上解决会宁干旱山区长年缺水的被动局面。而一般调水工程成本和运行费用较高,因此,受水区外调水的足额高效利用是影响调水工程运行成败的关键,通过引洮工程使会宁县受水区水资源的有效调整,确保河水调得来,用得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们生态环境意识不强,对水利工程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认识不足,有些水利工程在兴建后给渔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亟待深刻认识其对渔业资源的影响并制定相关对策措施.在分析水工建筑对渔业资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水工建筑建设的长江渔业资源的保护建议,包括工程性措施:修建过鱼设施、更新水工程建设理念、实施水库的生态调度;非工程措施:建立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保护江段)、实行人工增殖放流、加强环境监测与科研、建立补偿机制、健全法制建设强化渔政管理、提高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5.
渑池县地处豫西丘陵山区,水资源贫乏,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现以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为切入点,对改善城区及涧河生态环境,再现碧水清波,提升城市品位的规划方案略作探讨。水系连通工程通过三门峡市槐扒黄河提水工程补充水量,维持涧河生态流,实现良性循环,助力推进"三县一城"建设和"四城联创"工作。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临泽县把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通过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善基层河湖管护工作体系,兴建了一批水源工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生态补水工程和高效灌溉节水工程,着力修复水生态环境,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逐步建立了"天蓝、地绿、河畅、水净"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7.
杨生斌 《甘肃农业》2011,(12):35-35,37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是为解决革命老区陕西定边、甘肃环县和宁夏盐池、同心县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防治地方病,发展农业灌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而兴建的一项扬水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工程分三省区共用工程和各省区专用工程。共用工程于1988年7月正始开工兴建,1996年9月竣工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引洮供水工程是甘肃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引水渠线最长、覆盖范围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对于从根本上解决甘肃中部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近年来投身于陇西县引洮工程的建设管理,对引洮支渠及配套等小型水利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了深入的了解,为保证引洮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水利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针对这些问题具体提出了一些有关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重要措施。山东省黄水东调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和胶东调水工程是缓解胶东地区潍坊、青岛、烟台、威海四市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跨流域调水工程。为充分发挥调水工程社会和经济效益,在考虑受水区缺水量、工程输水能力及沿途分水口门设计流量等基础上,以受水区四市综合缺水率最小和调水工程经济效益最大为双目标,构建了胶东地区跨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哈里斯鹰优化算法(HHO)求得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在50%、75%和95%频率时3种不同目标协调机制(以综合缺水率最小为主导、以调水工程经济效益最大为主导及两目标均衡)16个分水口门的调水方案。结果表明(:1)通过调水工程调引黄河水和长江水,使四市缺水量大幅减少(;2)当经济效益目标所占比重越大时,计量水价越高的分水口门供水量越大;(3)从三个调水工程利用程度来看,黄水东调工程利用程度最高,其次为引黄济青工程和胶东调水工程。本文为山东省胶东地区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引调水工程建设复杂,其实施过程中需要考量的技术因素比较多。多元网络环境下,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逐渐被应用到引调水工程建设中,使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更加顺畅,利于保障引调水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及效率。该文简要介绍引调水工程信息化建设目标,从多个方面阐述信息化技术在引调水工程中的应用,为新时期工农业生产引调水工程建设提供保障,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中,工程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运行质量及稳定性直接关乎整个工程的安全运行。本文主要探讨了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工程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2.
农村水利节水工程是指在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工作,主要包含水资源、水工程以及水环境,甚至包括河流、站、堤坝、沟渠以及配套设施。农村水利实施又包括引水、蓄水、输水、配水、田间灌溉以及防洪除涝等抵御水灾害以及生活供水的实施。本文结合我国农村水利节水工程,对当前农村水利节水建设面临的形势以及应用建议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阐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和治沙工程的开展,黄土丘陵区林草覆盖率已大有增加。但从整体上看,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很脆弱,水土流失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农业发展仍然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旱涝灾害频繁,人民生活水平较低,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加速这一地区的生态林业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举世瞩目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开工建设,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以连云港疏港航道结合送水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工程在施工期、运营期对陆域生态环境、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工程施工占地共302.13 hm2,地表裸露,自然系统生产能力遭受一定的损失;工程实施使区域自然体系的生物量减少了10 855.8 t,占整个研究区生物量总量的0.51%;工程建设完成后,河道流量增大、流速增大,水体自净能力加强,水质有所改善,整个工程区的植被可恢复率达97%,林草覆盖率达22%。通过增加地表植被、改良土壤性质,可增加土壤渗透率,减轻土壤侵蚀。  相似文献   

16.
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许多方面,着重从水质、水量、土壤潜育化及肥力、生物等方面进行阐述。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就其影响的本质来看,主要通过直接影响水环境及地形地貌环境,间接影响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气候环境等,使局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工程概况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是一项利用已建成的景电二期的灌溉间隙和空闲容量向民勤调水,缓解民勤水资源日趋减少、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应急工程.工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新建沙漠输水渠道99.04公里,将黄河水从二期总干渠末端开始,通过新建输水渠道,输入红水河天然河道,进入红崖山水库;二是将景电二期总干渠13座泵站原有的30台(套)小机改为中机,适当增加提水能力,保证向民勤调水.  相似文献   

18.
临泽县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文章通过探索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对改善灌区水利基础条件,带动群众积极投资、投劳新建小水工程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引洮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问题的大型跨流域水工程。它不仅成为甘肃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更在建设"陇上都江堰"过程中破解了多个国内乃至世界难题。洮河水来了,为陇中大地无数百姓带来希望,而这盛世梦圆,不仅靠建设者的热情,更靠的是新时期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作为引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引洮工程比喻为一条巨龙,九甸峡水利枢纽就是"巨龙之首",是决定引洮工程成功的核心项目。这是甘肃省首次组织这样宏大、高难度、高科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对于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并未出台一个适合广泛应用的指标体系。在进行构架一套完善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时需要对跨流域调水工程进行充分的调研,从工程输水区、水源区及受水区等多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影响出发,在科学性、独立性、系统性、定性定量相结合、客观性及代表性的原则下,从社会经济系统、生物系统及化学系统等多个方面进行跨流域调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此外,在构建跨流域调水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与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灌溉以及城市供水等水资源利用的不同目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进行对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