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10~2013年在马关都龙曼家寨锌铟矿山采用墨西哥柏、旱冬瓜、川滇桤木、小叶榕、滇朴、湿地松、黄杨、小叶女桢、木豆、类芦、苇状羊茅、黑麦草12个树(草)种进行10种配置模式试验,对其3年生各树(草)种生长量及不同模式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充分考虑试区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及植被恢复的目标,筛选出了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高、生长旺盛的川滇桤木、木豆、旱冬瓜、类芦4个树(草)种作为矿区初期、终期植被恢复的造林物种,采用川滇桤木+类芦和木豆+类芦2种乔草、灌草配置的模式进行植被恢复,可加快植被正向演替的进程,并能形成良好的乔木、灌木、草本层次错落具异林复层的林分结构,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87%以上。3年生川滇桤木平均树高为4.79 m、平均胸径为4.5 cm;木豆平均株高为2.16 m、平均地径为2.8 cm;类芦平均株高达2.18 m以上。在植被恢复的初期,适宜的造林物种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仅能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形成良好的群落层次结构,且对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谭惠瑜 《绿色科技》2014,(3):177-178
介绍了川滇桤木生长适宜的环境、其生物学特性、川滇桤木的用途,指出了发展川滇桤木的重要性,从整地、选种、育苗等方面探讨了川滇桤木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从川滇桤木漂浮育苗材料及准备工作、播种、苗期管理、炼苗、栽植、效益分析等方面探讨了漂浮育苗技术在川滇桤木繁殖中的应用。通过对川滇桤木漂浮育苗与常规育苗的比较,得出川滇桤木漂浮育苗是一种比常规容器育苗成本更低、更省工时且便于管理、育苗周期短,土地利用率高、移栽成活率高的技术,适宜更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川滇桤木漂浮育苗材料及准备工作、播种时间、遮荫、炼苗、穴盘选择、成本对比等进行了试验,探讨了川滇桤木漂浮育苗技术中一些关键问题,为川滇桤木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2002~2005年,在通海县河西、九街、四街镇人工营造以旱冬瓜、川滇桤木为主栽树种的生物防火隔离带,共计21条,宽25m,总长36km.对所营造防火林带的防火效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认为,防火林带树木生长讯速,抗火、耐火性强,有较好的阻火、隔火、断火功能,且节约经费,营造技术较为成熟,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川滇桤木的生物学特性,从川滇桤木的采种、育苗、栽培、抚育等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以达到其速生、丰产的效果,为四川滇桤木的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施肥对川滇桤木苗期生长的影响,以1 a生川滇桤木幼苗为研究材料,通过施用不同量氮肥、磷肥、钾肥的正交组合施肥试验,测定其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对川滇桤木幼苗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有不同的影响,对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大最适宜的氮磷钾肥比例为0~0.2∶0.6∶0.1~0.4。  相似文献   

8.
黎强 《绿色科技》2014,(1):100-101
分析了川滇桤木的生物学特性,从川滇桤木的采种、育苗、栽培、抚育等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以达到其速生、丰产的效果,为四川滇桤木的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别名:西南桤木、桤木、蒙自桤木、旱冬瓜。我省土名:旱冬瓜(兴义、兴仁、安龙、册亨、望谟)、秋毛(威宁)、冷绿树(钠雍)、赖皮树(黔西)、落拐树(册亨)。经济及生态价值尼泊尔桤木属桦木科桤木属,其木材淡红褐色,心边材界线不明显、纹理直、材质轻软、结构细、不开裂变形,木材气干容重0.503克/厘米~3,易干燥、易加工、切面光滑、胶粘  相似文献   

10.
对玉溪市大山和大栗园川滇桤木和藏柏人工林分进行生长量调查.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差异显著,川滇桤木生长量明显高于藏柏.说明川滇桤木在干旱瘠薄、土壤地力较差的立地条件下比藏柏生长好,具有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沈炜生 《绿色科技》2023,(3):115-118+123
为了解川滇桤木幼苗的施肥情况,以1a生川滇桤木幼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不同比例的N、P、K肥进行正交组合试验,对川滇桤木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不同的水肥管理条件下,对幼苗的萌条生长量有较大影响,喷灌和施肥对幼苗的数量、长度、基径的生长量均有较大提高,萌条的生物量最大,为最佳的管理措施。川滇桤木幼苗在不同的施肥条件下,其叶绿素和光合作用均有一定的差异。N、P、K肥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以0~0.2∶0.6∶0.1~0.4为最优。  相似文献   

12.
2003年7月在石林林场紫云林区选择15种1~2年生乡土树种的苗木进行荒山造林,通过5年的造林效果对比分析,对参试树种进行生长量、抗旱性、抗寒性、抗病虫害能力等的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宜滇中地区荒山造林的优良树种。结果表明: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是云南松、麻栎、滇青冈、旱冬瓜、冬樱花、川滇桤木、球花石楠7个树种,各项指标综合表现相对较好,可以作为滇中地区荒山造林优选树种。在持续干旱连年发生的情况下,以第3年的保存率来评价造林成效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3.
旱冬瓜 Alnus nepalensis D.Don 别名蒙自桤木、水冬瓜、冬瓜树,系桦木科 Betulaceae 桤属一种落叶乔木。一、旱冬瓜的分布旱冬瓜是典型的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成分。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贵州和广西西部。在云南分布很广,除南部低海拔地区外,几乎遍及全省各地,其中以滇西、滇中各地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4.
在普洱市澜沧县芒景村的新建茶园中,种植黄樟、云南樟、黑壳楠、冬樱花、肋果茶、滇皂荚、降香黄檀、云南栘木衣、桤木、西南桦、旱冬瓜共计11个树种,以当地乡土树种黄樟为对照。观测3.5年生各树种的生长量、百叶虫口数、百叶病率、病虫危害程度,从中筛选出构建芒景村林下茶园的适宜遮荫树种。结果表明,各树种间在树高、地径、胸径、冠幅生长量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11个参试树种的生长表现并结合病虫危害程度,初步筛选出芒景村林下茶园较适宜的遮荫树种是西南桦、旱冬瓜、冬樱花、云南樟;适宜的遮荫树种是肋果茶、黄樟、云南栘木衣;不适宜的遮荫树种是黑壳楠、桤木、滇皂荚、降香黄檀。  相似文献   

15.
昆明地区面山造林乡土树种的定量选择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昆明地区绿化造林的优良乡土树种,于2003年5月在石林林场紫云林区设计了14个乡土树种的随机区组造林试验,包括5个重点区组,14个树种处理,于2007年2月进行调查.通过5年的观测调查,对14个参试树种的树高、地径、冠幅、冠高等的生长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存在极显著差异.并用定量的方法筛选出冬樱花、石楠、麻栎、川滇桤木、旱冬瓜、云南杉等6个树种为入选乡土造林树种,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文章研究了攀西地区(攀枝花市和西昌地区)无底营养袋与托盘培育川滇桤木的苗木生长状况及适宜规格和育苗基质配方。研究结果表明:①托盘育苗能解决川滇桤木无底营养袋(无底塑料薄膜筒)育苗的根系盘绕现象;②本地区培育川滇桤木适合采用的容积为150m l以上的导根线类托盘;育苗切根方式以空气切根为好;③本地区适合采用的育苗基质配方由燥红土、泥碳土和牛粪组成,体积比为25%红土、37.5%泥碳土和37.5%牛粪(体积比)组成。  相似文献   

17.
以珠江上游的流域地区为研究区域,选择6个树种进行树种对比试验,并对水土流失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参试树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旱冬瓜生长最为迅速,其它树种生长情况依次为圆柏>藏柏>柳杉>川滇桤木>云南松.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地类上有一定差异,其表现依次为退耕地阴坡>荒草地>退化林地>阳坡耕地.经过5年的造林恢复植被,土壤养分得到改良,土壤的结构得到了改善.试验区的土壤侵蚀减少了38.48%,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4.32%.  相似文献   

18.
旱冬瓜,又名桤木。它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成材早、材质较好;其根具根瘸菌,叶为优质绿肥,树皮可作栲胶原料。旱冬瓜是荒山造林速生用材树种及土壤改良树种,性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适生于年平均气温12—18℃,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带。由于旱冬瓜树具有上述生物学特性,提倡在适宜地区进行旱冬瓜育苗造林,以尽快绿化荒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介绍旱冬瓜育苗造林的具体方法: 经两年的采种育苗实践,我们感到,旱冬瓜育苗成功与否,一要抓住早冬瓜种子的采收,脱粒及贮藏环节;二要加强苗期管理。 1.采种:应选择生长健壮,15—20年生的中近熟林木作为采种母树。一般旱冬瓜种子在每年12月中旬成熟,种子宿存时间很短,果熟后会很快开裂飞散。因此,当果序大部分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要及  相似文献   

19.
川滇桤木是一个生态经济型的纸浆原料林树种,适于在亚热带地区重点发展,或与桉树混交及作桉树林退化后的替代种植树种,以实现纸浆原料林的可持续发展。川滇桤木的生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除干旱的阳坡不宜种植外,对各种立地环境都较适应,其人工林林木高和径的年均生长量都在1以上。川滇桤木木材的造纸性能良好,其木材密度为0.48 g/cm3,纤维长度1.19 mm,纤维长宽比91.47,综纤维素87.17%,苯醇抽出物2.56%,细浆得率43.6%,黑液残碱7.0 g/mL,撕裂指数8.2 mN.m2/g,抗张指数48.79 N.m/g,耐破指数3.31 kPa.m2/g。川滇桤木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营造人工林后,林分生物多样性增加,林地的水湿条件得到改善,其人工林群落特征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致,改良林地土壤的效果良好,能提高林地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20.
旱冬瓜育苗技术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旱冬瓜(亦称桤木),由于种子成熟度不易掌握,苗期管理比较困难,育苗不易成功。马龙县林业局在1986年开始进行旱冬瓜采种育苗实验,通过4年的实践,摸索了一套育苗技术措施,并育苗0.35亩,造林500多亩,成活率达96%,长势喜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