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卫星遥感TM成像技术近几年在资源监测、灾害预报、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多领域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和利用。为了全面掌握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防治荒漠化和沙化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家林业局组织全国各省区完成了三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监测工作。监测中广泛运用‘3S’技术,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
3S技术在辽宁省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全面查清辽宁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为国家及地方制定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依据。文章对RS(遥感)、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辽宁省第5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3S技术降低了调查人员工作强度,提升了调查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荒漠化监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在荒漠化相关领域所进行的资源调查和理论研究,这些工作是现在开展荒漠化监测的基础;介绍了以抽样和“3S”为基础的荒漠化宏观监测主要技术方法;阐述了荒漠化监测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3S”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S”是实现数字林业的基础技术。文章介绍了什么是“3S”。“3S”在林业工作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及“3S”技术具体在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荒漠化防治技术体系包括荒漠化防治技术构建的理论基础、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从沙漠物理学、荒漠化的生态学机制、沙漠生物学3个方面,对荒漠化防治技术构建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明;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湿润4个气候地带的区域范围,分析了我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分析发现我国荒漠化防治技术及模式表现出3个特点:综合性、多样性、兼顾性。荒漠化治理应加强荒漠化土地承栽力、荒漠区水分平衡与植被覆盖度的关系;荒漠化防治模式的效果与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研究。我国南方湿润地区岩溶荒漠化、风蚀荒漠化等现象也较严重。且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相关防治技术及模式也不多,因此还应加强对南方湿润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6.
荒漠化是干旱环境下的土地退化,中国有面积广大的荒漠化土地。对荒漠化土地面积的现状和动态进行监测,应用遥感和抽样技术是很有效的。试验表明,用GPS帮助进行样地定位和复位是可行的,特别是在相邻地块差别很小的地区尤为便利。S/A是影响GPS定位精度的主要原因,利用基准站进行差分校正是消除S/A影响的唯一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2年对全球荒漠化做出的最新评估,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9亿人口,陆地面积的1/3受到荒漠的危害。我国是世界受荒漠化危害较重的国家之一。1996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将近1/3的人口面临荒漠化的危害,并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荒漠化发展的形式除限于本地区潜在荒漠化土地变为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外,荒漠化也正在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在干旱、半干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土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规定,依据《全国荒漠化监测主要技术规定》,区划界定了内蒙古荒漠化潜在发生的范围,并对内蒙古的土地荒漠化状况进行了宏观监测。监测工作中充分利用了"3S"技术,现地调查与遥感解译相结合获取地面信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计算各类荒漠化土地面积并进行了程度分级。同时在弄清《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限定范围的土地退化的基础上,调查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范围外的土地退化情况。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面积为74.39×104km2(约合11.16亿亩),占自治区总面积118.3×104km2的62.88%,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盐渍荒漠的地理分布和成因,把我国盐渍化土地分为三种类型:即内陆及平原区盐渍土、滨海盐渍土和次生盐渍土。总结了我国盐渍化防治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及特点。综述了我国盐渍荒漠化综合治理的技术和措施体系,同时对盐渍荒漠化领域研究、技术特点和进展状况进行了总结。通过资料研究,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分析了"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生3S技术理论基础薄弱、应用案例难于理解、实践项目较少、教学模式创新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提出实时更新与优化教学内容、引入科研和企业项目实践、改进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教学改革方案,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更深层次地掌握"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课程内容。教学评价对比结果显示,该教学改革效果提升明显,也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1.
浅析3S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3S技术在林业资源调查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防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首先从有害生物灾情测报、监测管理、数据的存档与管理、决策与灾害损失评估等方面阐述了目前3S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防治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其次,展望了未来研究的3个方向,即监测评估有害生物的遥感影像预处理研究、有害生物发展时空动态模拟和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成效预案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是全球独特的生态地域,也是我国沙化土地最严重的三大地区之一,西藏地区荒漠化沙化一直以来是我国防沙治沙的重点和难点。选取西藏地区定结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防沙治沙新途径研究,以建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结果表明,封禁3年后,封禁区植被盖度提升7.25%,主要由原生植被西藏锦鸡儿和人工植被藏沙蒿贡献,两者分别占总重要值和总优势度的86.1%、83.0%,对固沙作用贡献最大;流动沙地和露沙地减少16.6%,半固定和固定沙地面积增加5.9%,平缓区沙丘移动速度更快,平均速度15.5 m/a。以期为探索高原地区沙化土地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防沙治沙技术与模式回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防沙治沙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所以采取什么样的生物、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以适应当地情况成为实际工作中的一个问题。本文对治沙工作中的成功技术经验进行了总结,并介绍几种经典的模式,希望为今后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森林火灾预测与监控、病虫害监测与防治、荒漠化监测、野生动物保护与湿地监测、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六大工程"等方面分析了3S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现状,并对3S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3S技术是实现数字林业的基础核心技术,3S技术的发展必将带动数字林业乃至整个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石漠化防治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石漠化防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科学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减轻生态压力、预防预警和防治保障的对策与措施,为科学地开展石漠化防治提供有效指引.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定期掌握广东省沙化土地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于2004年9~11月对全省沙化土地进行了第3次监测,其沙化土地面积为109527.5hm^2,与1999年的第2次监测相比,沙化面积减少了4209.8hm^2。分析了各沙化土地类型的变化情况、变化原因,提出了今后继续作好防沙治沙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我国北方地区现代风蚀荒漠化土地成因的基础上,指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激增及过度放牧、滥垦乱樵、水土资源过度开发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为了有效地防治土地荒漠化,提出如下建议:合理规划利用水土资源,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综合治理与综合经营相结合,注重生态效益;把林草植被建设作为防治荒漠化的主体,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重视应用推广先进治理技术,坚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防沙治沙。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监测中林业3S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林业3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林业新科技革命的突破口之一。在阐述国内外森林资源监测中应用3S集成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总结了3S技术的应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作了探讨,并结合目前我国的应用状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是全国岩溶分布最广、石漠化危害程度最深、治理难度最大的省区之一。自2008年以来,云南省在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区域陆续开展了石漠化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各治理县多年来石漠化防治方面的资料,结合石漠化土地分区,从中提炼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成功的、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典型石漠化治理模式,希望对今后的石漠化防治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