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屎肠球菌(SF68)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用适宜剂量的益生菌有益于人体和动物的健康。本试验旨在观察屎肠球菌(SF68)对BALB/c小鼠肠道定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给6周龄雌性BALB/c小鼠经口罐服屎肠球菌(SF68)。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屎肠球菌小鼠粪中总厌氧菌和乳酸菌增加(P<0.05),而粪便肠杆菌数量降低(P<0.05)。饲喂屎肠球菌后,小鼠外周血液双阳性(DP)细胞比例,血浆IgG浓度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显著增加(P<0.05)。通过本试验证明屎肠球菌SF68可影响小肠微生物菌群并可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说明屎肠球菌具有存活的益生菌特性,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针对粪肠球菌制剂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微胶囊法对粪肠球菌进行包埋,通过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干燥,制备微胶囊原菌粉,研究储藏温度、载体和残余水分等因素对微胶囊化粪肠球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胶囊技术能显著提高粪肠球菌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微胶囊化粪肠球菌存活率降低,4~25℃粪肠球菌存活率相对较高,当储藏温度达37℃后,存活率急剧下降;使用混合载体,水分为4%,载体比例为玉米淀粉∶沸石粉=2∶1时,粪肠球菌存活率最高,且较为经济;微胶囊化粪肠球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强的耐酸、耐高温和耐胆盐特性,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3.
禽类的肠球菌病是由各种肠球菌感染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研究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4株鸭源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球菌参考菌株的细胞壁蛋白,比较各菌株细胞壁蛋白的异同,旨在揭示同种不同株粪肠球菌的细胞壁蛋白有何共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羔羊肠球菌病是由粪肠球菌引起羔羊以神经症状和败血症为主的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20%~50%,给养羊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粪肠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水、空气、尘埃、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羔羊上呼吸道的常在菌,为条件性致病菌。但引起本病的粪肠球菌有较强的致病  相似文献   

5.
乳酸L-68型粪肠球菌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乳酸L-68粪肠球菌对肉鸡的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3 000羽1日龄的艾维菌肉用仔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1 500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实验组饲喂基础日粮并在饮水中加入微生态制剂乳酸L-68粪肠球菌,实验期为42 d.通过检测鸡群的健康状况、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探索该制剂对肉鸡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试验组鸡的抗NDV的HI效价、免疫器官指数均优于对照组鸡,差异显著(P<0.05);肉鸡饮水中添加乳酸L-68粪肠球菌,能促进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器官指数;能明显提高循环抗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禽类的肠球菌病是由各种肠球菌感染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研究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4株鸭源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球菌参考菌株的细胞壁蛋白,比较各菌株细胞壁蛋白的异同,旨在揭示同种不同株粪肠球菌的细胞壁蛋白有何共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不仅为禽类肠球菌病的病原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临床研究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索致脑膜炎粪肠球菌对体外血脑屏障功能的影响,寻求稳定的构建体外血脑屏障损伤模型的方法。选用1周龄ICR小鼠进行原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分离并通过BMEC特有的凝血因子Ⅷ(coagulation factor Ⅷ,Factor Ⅷ)进行荧光标记,鉴定分离的细胞并判定分离率。选用1~3日龄ICR小鼠分离星形胶质细胞并通过其特有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对进行荧光标记,鉴定分离的细胞并判定分离率。将原代细胞传至3代,用Transwell二维小孔分别构建单层BMEC和BMEC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的血脑屏障模型。选用致脑膜炎粪肠球菌、非致脑膜炎粪肠球菌和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分别与构建的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共培养,评估致脑膜炎粪肠球菌对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穿透性。通过4 h渗透试验、荧光素钠通透性试验和血脑屏障损伤相关标志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量的检测,评估致脑膜炎粪肠球菌对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到BMEC和星形胶质细胞,纯度分别达90%和95%以上。细菌穿透试验结果显示,所选的3株细菌只有致脑膜炎粪肠球菌可穿越体外血脑屏障模型。4 h渗透试验和荧光素钠通透性试验结果显示,共培养模型优于单层BMEC模型。与其他组相比,构建的体外血脑屏障与致脑膜炎粪肠球菌共培养组荧光素钠的穿透力更高,MMP-2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升。综上,BMEC与星形胶质细胞共培养的模型优于单层BMEC模型,致脑膜炎粪肠球菌可穿越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介导体外血脑屏障损伤,本试验结果为揭示致脑膜炎粪肠球菌对体外血脑屏障损伤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粪肠球菌明胶酶E(gelE)基因对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试验取鸡源粪肠球菌50株,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粪肠球菌毒力基因gelE;利用96微孔板结晶紫染色法在595 nm波长下测定其OD值,对gelE基因和生物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78%(39/50)的粪肠球菌呈生物膜阳性,22%(11/50)的粪肠球菌呈生物膜阴性;82%(41/50)的粪肠球菌呈gelE基因阳性,18%(9/50)的粪肠球菌呈gelE基因阴性,粪肠球菌毒力基因gelE和生物膜具有一致性。说明粪肠球菌gelE基因能够调控生物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饲料微生态制剂产品中粪肠球菌含量检测方法。采用生化鉴定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手段,建立了适用于饲料微生态制剂产品中粪肠球菌的确证方法;针对企业标准中常用的粪肠球菌培养基、肠球菌显色培养基、MRS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4种培养基开展了粪肠球菌分离计数对比试验,最终筛选出粪肠球菌培养基作为检测饲料微生态制剂产品中粪肠球菌含量的计数培养基。该方法准确性高、操作性强、适用性广,能够满足企业生产与市场监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高端微囊化前包被技术目前在国内属于高端包被技术,优点在于改变微生态制剂产品的形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容易与其他饲料混合均匀,便于运输、贮存和添加使用;微胶囊的保护,能够有效地防止粪肠球菌失活,提高微生态制剂产品的稳定性;可将配伍禁忌的各种成分在同一产品中隔开;使不溶于水的物质能均匀地分散在水溶性介质中。在生产过程中(包被、干燥等处理过程),由于“固定化发酵”使活菌得到保护,高端微囊化前包被粪肠球菌产量明显增加,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此,选择了两个试验场,在大块型肉鸡饲料中添加了高端微囊化前包被粪肠球菌优C100进行了效果观察试验,通过试验证明,高端微囊化前包被粪肠球菌优C100可以增加肉鸡增重和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1.
屎肠球菌属于肠球菌属中的一类,肠球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目前已发现的肠球菌种已经增至近32种,常见的是粪肠球菌(E.fae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鸟肠球菌(E.avium)、坚韧肠球菌(E.durans)等,其中具有临床意义的主要是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肠球菌在动物和人的肠道中属于正常存在的菌群,但是异位寄生于各器官时也会引起相应的感染.肠球菌属中的粪肠球菌(旧称粪链球菌)以及屎肠球菌(旧称屎链球菌)一般情况下没有致病性,并且多年来一直用于微生态制剂加以利用,主要配合益生菌制成,可以替代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动物的一些消化道疾病.但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某些菌株以及肠球菌的某些成员与动物致病性有关,如禽肠球菌(E.avium)、粪肠球菌(E.fa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鸡肠球菌(E.gallinarum).肠球菌可以感染各种年龄阶段的禽,其中屎肠球菌临床上能引起禽的败血症.屎肠球菌在鸡的饲养环境中也普遍存在,能够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发病[5].本次屎肠球菌感染鸽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机体消瘦、腹泻、零星死亡,可初步断定为慢性感染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合比例、菌剂和压实密度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分为2部分,试验1研究混合比例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5个混合比例(4∶0、3∶1、2∶2、1∶3、0∶4)进行混合,每个比例下设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喷洒无菌生理盐水)、植物乳杆菌组(LP组,喷洒1×106CFU/g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EF组,喷洒1×106CFU/g粪肠球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组(LP+EF组,喷洒5×105CFU/g植物乳杆菌+5×105CFU/g粪肠球菌),每组3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试验2研究压实密度和菌剂对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将玉米秸秆和花生秧按3∶1比例混合后,按不同压实密度(300、450、600 kg/m3)进行发酵,每个压实密度下设4个组(同试验1),每组3个重复,厌氧发酵60 d。试验1结果表明:1)随着花生秧比例的提高,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13.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引起猪感染发病的优势肠球菌种,以肠球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属特异性引物,利用SodA基因多态性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同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测定猪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重PCR方法。通过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该方法能扩增出肠球菌属特异性片段及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种特异性片段;对粪肠球菌敏感性为0...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SF68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90头21日龄体重[(6.57±0.08)kg]相近的"杜洛克×长白猪×大约克"三元杂交去势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ANT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07 5%的金霉素和0.02%的硫酸抗敌素,抗生素+低剂量屎肠球菌组(ALEF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07 5%的金霉素、0.02%的硫酸抗敌素和0.01%的屎肠球菌SF68,低剂量屎肠球菌组(LEF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1%的屎肠球菌SF68,高剂量屎肠球菌组(HEF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的屎肠球菌SF68。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各组之间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腹泻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ALEF、LEF组腹泻指数相比CON组分别降低了65%和67%。2)LEF组血液中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ON组(P0.05或P0.01)。3)ALEF组血清中总胆汁酸(TBA)含量显著低于HEF组(P0.05),ALEF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HEF组(P0.05),LEF组血清中胆碱酯酶(CHE)活性显著高于CON组和HEF组(P0.05)。4)ALEF组和LEF组血清中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ON组、ANT组和HEF组(P0.05或P0.01),ALEF组和HEF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CON组(P0.05)。ANT组、ALEF组、LEF组和HEF组空肠中H_2O_2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ON组(P0.05或P0.01),ALEF组空肠中SOD活性显著高于ANT组、LEF组和HEF组(P0.05)。ANT组、ALEF组、LEF组和HEF组回肠中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ON组(P0.05或P0.01),丙二醇(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CON组(P0.05或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屎肠球菌SF68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减少腹泻,改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增强动物机体氧气运输的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脂代谢和能量代谢,增强机体的抗氧化性能,并且LEF组作用效果要优于HEF组,但是混合添加抗生素和屎肠球菌SF68要比单独添加屎肠球菌作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烘箱干热法,对比包被粪肠球菌与普通粪肠球菌,在不同温度(70、85及100℃)下,分别处理不同时间(0、5、10、15、30及60 min)后的存活率,发现包被后的粪肠球菌存活率分别上升13.6%、13.7%和17.0%,可见微囊包被技术的确可提升粪肠球菌的耐高温性能。对比饲料制粒过程中不同制粒温度(65及75℃)与饲料中的包被粪肠球菌烘箱干热处理后的存活率发现:制粒温度为65℃时粪肠球菌存活率相当于饲料在烘箱75℃下热处理28 min,85℃热处理21 min或100℃热处理13 min;制粒温度为75℃时粪肠球菌存活率相当于饲料在烘箱75℃下热处理53 min,85℃热处理41 min或100℃热处理28 min;因此,将饲料中包被粪肠球菌添加至烘箱干热处理试验可快速对制粒过程中粪肠球菌的耐受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调查四川地区兔场中粪肠球菌对恶唑烷酮类药物的耐药性,检测恶唑烷酮类耐药基因。以四川多个地区兔场分离鉴定的79株粪肠球菌为研究材料,开展分离株对恶唑烷酮类的药物敏感性试验。运用PCR技术检测分离株中恶唑烷酮类耐药基因c、poxtA和optrA。结果显示,在分离出的79株粪肠球菌中,有19株对利奈唑胺耐药(MIC≥2mg/L),耐药率为24.05%。PCR结果表明,有16株含有optrA基因,其余基因未检出。16株携optrA基因粪肠球菌分为13个ST型,其中分离自峨眉山市某兔场的CSC1菌株可能是一个新的ST型。结论:兔源粪肠球菌对恶唑烷酮类耐药率为24.05%,由optrA基因介导,optrA基因在粪肠球菌中检出率为20.25%,兔场与兔场之间分离的菌株之间存在密切进化关系,耐药菌株的广泛交流可能造成多重耐药基因optrA传播。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粪肠球菌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择137日龄海兰褐壳蛋鸡45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10~4、1.0×10~6、1.0×10~8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CGMCC1.2135T)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68 d。结果显示:1)试验第113~140天和第141~168天,1.0×10~6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蛋鸡的产蛋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141~168天,1.0×10~4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2)试验第56天,各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壳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1.0×10~6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1.0×10~4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试验第84天和第140天,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1.0×10~4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试验第56天,1.0×10~6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哈夫单位极显著高于1.0×10~4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84天,1.0×10~6和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哈夫单位显著高于1.0×10~4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5)。试验第28天,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10~4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56天,1.0×10~4、1.0×10~6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第112天,各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1.0×10~6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试验第140天,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蛋黄颜色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蛋黄颜色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3)试验第56天和第112天,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蛋鸡的蛋黄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1.0×10~4和1.0×10~6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粪肠球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试验第84天的血清总胆固醇(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1)和第168天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P0.05)。4)1.0×10~6、1.0×10~8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回肠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空肠大肠杆菌数量随粪肠球菌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降低(P0.05)。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回肠粪肠球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4和1.0×10~8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P0.01);1.0×10~8和1.0×10~10~CFU/g粪肠球菌添加组的盲肠粪肠球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饲粮添加粪肠球菌能提高蛋鸡的产蛋量、蛋白高度和蛋黄颜色,降低血清和蛋黄的总胆固醇含量,调节肠道微生物数量;粪肠球菌在蛋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0×10~6或1.0×10~8CFU/g。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丁酸梭菌和粪肠球菌)对惠阳胡须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选取6 000只健康、体重均匀的70日龄的胡须鸡仔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粪肠球菌组、丁酸梭菌组、粪肠球菌和丁酸梭菌混合组。试验鸡饲养于同一鸡舍中,所有试验肉鸡均采用相同饲养管理方法,在相同环境下进行饲养,自由饮水和采食。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组平均总增重有所增加,混合组在12、13和15周龄的体重显著提高(P <0.05),平均总增重高于其他组,饲料转化率有较大提高;在屠宰性能方面,丁酸梭菌组的宰前体重、半净膛重和胸肌重显著提高(P <0.05),混合组胡须鸡的宰前体重、屠体重和半净体重有极显著提高(P <0.01),而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脚重有显著提高(P <0.05)。由此可见,在胡须鸡的日常饮水中添加丁酸梭菌制剂和粪肠球菌制剂对胡须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及实验室病原分离等方法,从一例鸭死亡病例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染色镜检、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质谱检测、16S rDNA测序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的细菌为粪肠球菌,并最终确诊该起鸭死亡病例由粪肠球菌感染引起。通过实施新霉素等药物治疗,鸭群逐渐恢复健康。该病例提示,要提高对鸭粪肠球菌感染的重视程度,加强鸭群日常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科学合理用药,这样可有效防范鸭群粪肠球菌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0.
饲用抗生素的规范使用促进粪肠球菌等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粪肠球菌的益生作用已被研究证实,但是其生物功效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粪肠球菌在畜牧生产中应用效果的报道不一。对粪肠球菌生物功效、其畜禽生产性能、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