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部大动脉彩色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TIA患者110例(TIA组),其中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55例,颈动脉系统TIA 46例,设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2组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椎动脉(VA)、颅外段和锁骨下动脉(SubA)斑块部位、大小等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TI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系统TIA患者CCA、ICA粥样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P0.05);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SubA粥样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颈动脉系统TIA患者(P0.05)。结论 TIA发病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部血管的病变特点及TIA与颈部大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100例诊断为TIA的患者为TIA组,69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测量受试者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颅外段、椎动脉颅外段及双侧锁骨下动脉管腔内径及血流速度、斑块部位、形态、大小及性质,有无管腔狭窄及其狭窄程度。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颈内动脉系统TIA组及对照组斑块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系统TIA组锁骨下动脉起始处斑块发生率低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监测TIA患者颈部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对预防TIA发生、发展及TIA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间关系的评定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TIA患者6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颈动脉超声诊断仪检查颈总动脉(CCA)、颈外动脉(ECA)、颈内动脉(ICA),对比2组颈动脉斑块情况,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斑块总积分,观察CCA、ICA、ECA斑块好发部位。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正常率低于对照组,斑块形成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颈动脉IMT及斑块总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好发部位依次为CCA、ICA、ECA。结论颈动脉超声可发现早期CAS病变,具有无创、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对TIA及缺血性脑卒中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β-HCG检测对早期异位妊娠(E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患者60例(EP组)、妊娠流产孕妇60例(流产组)、正常孕妇60例(对照组)例,观察不同组间孕妇血清β-HCG、P、E_2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结果对照组孕妇子宫内膜厚度、血清β-HCG、P、E_2水平均明显高于EP组及流产组(P0.05);流产组血清β-HCG、P、E_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高于EP组(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β-HCG检测对EP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查(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血清血清β-HCG检测可有效提高EP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及踝臂指数(ankle-brchial index,ABI)变化的价值。方法 78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1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病例组。对所有观察对象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是否有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测量颈内动脉管腔内径、内中膜(IMT)厚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同时测量踝部动脉和肱动脉血压,计算ABI。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颈动脉粥样硬化率增高(P<0.01),低踝臂指数率增高(P<0.01),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P<0.01),管腔内径及搏动指数减小(P<0.01),阻力指数减小(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高于踝臂指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及踝臂指数测量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预报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病变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30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存在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斑块组和对照组,斑块组200例,对照组患者10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关指标,分析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病变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2组患者性别、危险因素、治疗后复发情况等多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病变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脑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可增加治疗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老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对12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同时检测血脂、血糖含量,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正常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2.36±0.59)m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7±0.13)mm(P〈0.05)。脑梗死组的斑块检出的例数、个数及稳定、不稳定性斑块的个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梗死组患者的血TC、TG、LDL、FB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脑梗死组中有斑块组患者的血TC、LDL、FBG水平又明显高于无斑块组,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脂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9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45例,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上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脂蛋白[LP(α)]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IMT,比较2组患者IMT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C、TG、LP(α)、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MT值、斑块个数及斑块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IMT值,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14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加服阿托伐他汀钙,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变化,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压控制优于对照组(P0.05),TC、LDL-C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IMT及斑块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调节血脂,稳定血压,保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延缓动脉粥样硬化(AS)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发现至少有一侧卵巢前后径15mm患者血清基础性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5例卵巢体积偏小患者及27例卵巢大小正常的育龄妇女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双侧卵巢体积、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并检测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的血清浓度以及FSH/LH。结果:观察组卵巢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H、LH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彩色多普勒将至少有一侧卵巢前后径15mm判为卵巢体积偏小有一定临床意义,对因卵巢因素造成的疾病的检出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椎动脉的结构变化。方法:对1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椎动脉超声检测,并对其血管走行、动脉粥样斑块及颈总动脉内径(CCAD)、血流峰值(BF)、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阻力指数(R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毛糙者24例(18.2%),粥样斑块93例(70.5%),总体异常者117例(88.6%),椎动脉异常者51例(38.6%)。经与CT或MRI比较,侧向符合率为82.0%。两组单侧脑梗死患者相比较,其CCAD、BF、RI部分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相比较而言,椎动脉对于脑梗死的预测意义不如颈动脉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186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与167例非脑卒中患者作比较。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内膜异常的检出率为8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软斑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硬斑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混合斑所占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出现异常率达88.7%,且颈动脉斑块中软斑、硬斑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56例,随机分为综合组及常规组各128例,分别给予综合干预方案及常规干预方案进行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及干预1年后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性质变化,并监测各时间点血脂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及斑块性质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颈动脉斑块面积、IMT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6),不稳定斑块向稳定性斑块逆转增多(P0.05);干预后综合组颈动脉斑块面积、IMT及斑块性质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2组TC、TG、HDL及LD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TC、TG、LDL较干预前下降(P0.05),HDL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综合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方案可稳定或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检测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EC (EC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增生组)的患者各30例,设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均行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检测,检测指标包括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搏动指数(PI)、血管指数(VI)、血管血流指数(VFI),分析EC组、增生组与对照组子宫内膜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EC组PSV、EDV、RI、PI均低于增生组及对照组(P0.05),VI、VFI则明显高于增生组及对照组(P0.05);增生组PSV、EDV、RI、PI均低于对照组(P0.05),VI、VFI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检测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及与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接受主动脉弓与颅内、颅外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与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均存在相关性(P0.05);所有患者中,颅外颈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47例,颅内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60例。结论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是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且主动脉弓粥样硬化与颅内、颅外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不孕患者子宫超声图像和血流动力学表现进行分析,观察妇女内生殖器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患者不孕的关系,从而对该类疾病病因进行探讨,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信息.方法选择30例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月经正常的20~40岁健康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应用TVCDS于增生期、分泌期分别进行检测:观测子宫内膜厚度,检测子宫动脉及分支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不孕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人群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Gonen,Casper的分型标准:不孕组子宫内膜A型占26.67%,B型占30%,C型占43.33%;对照组子宫内膜A型占60%,B型占26.7%,C型占14.33%.组间比较,不孕症组的C型内膜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不孕组的螺旋动脉RI,PI及S/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子宫动脉、弓状动脉及放射动脉各血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血流灌注减少可能是导致患者不孕的原因之一.TVCDS在评价子宫内膜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明显优势,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线索和帮助,因此,可将TVCDS检查列为该类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358例,术后均通过超声检查下肢静脉,主要观察双侧下肢深静脉的结构及形态,静脉内部回声、多普勒血液流动频谱,以及彩色血流影像图。结果:358例中经超声检查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者139例(血栓组),未发现任何血栓者219例(对照组),均诊断为周围性血栓;两组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基于股、腘静脉管内直径、血流变情况,血栓组患者分别高于或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下肢静脉血栓敏感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著优于D-二聚体检测,临床检测准确率较好。结论:妇科肿瘤术后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明显判断是否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者,还能判断血栓形成程度、阻塞波及范围情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颈动脉斑形态及狭窄程度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医院收治确诊脑梗死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颈动脉超声检测出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测定患者认知功能,并按照MMSE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44例)与认知障碍组(56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以及颈动脉斑形态与颈动脉腔狭窄程度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发生认知障碍与患者性别、年龄、甘油三酯的水平以及颈动脉斑块形态无关(P0.05),与高血压病程、血糖水平、胆固醇水平、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双颈动脉斑块总面积有关(P0.05),剔除高血压病程、血糖水平、胆固醇水平等因素,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双颈动脉斑块总面积仍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r=-0.369,r=-0.741,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双颈动脉斑块总面积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颈动脉斑块大小与形态给与相应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判定的价值。方法60例肝硬化患者依据肝功能Child-Pauh分级分为I、II、III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各组患者门、脾静脉内径、血流量、血流速度,计算DSV/DPV比值并与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I、II、III组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内径(DSV)、静脉血流量(QSV)及DSV/DPV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门静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均低于对照组(P0.05);DPV、DSV随Child-Pauh分级升高呈逐渐增宽趋势,VPV、VSV随Child-Pauh分级升高则逐渐降低,QSV随Child-Pauh分级升高逐渐增大,DSV/DPV比值亦随Child-Pauh分级升高逐渐升高,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致主动脉弓发生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与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的有无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有斑块为研究组,无斑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吸烟、高龄、糖尿病、高血压、(高)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等与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卒中高度相关。结论导致主动脉弓粥样硬化发生的高危因素均是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