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发酵玉米秸秆简易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洁白细腻,内质鲜嫩,含有丰富的营养,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所喜爱。笔者经过多次试验,利用玉米秸秆作为主要原料,总结出一套适合北方地区的简易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枝荣  师文斌 《食用菌》2001,23(6):13-14
本文首次报道用纯玉米秆做主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表明,利用现有的日光温室生产双孢蘑菇,生物效率可达35%以上,产值达到20000元/667m^2,纯收益12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高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首次报导用纯玉米秆做主料,利用北主日光温室栽培双胞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现有的日光温室生产双孢蘑菇,生物效率可达到40%以上,每一亩栽培面积产值可达到2万元以上,纯收益在1.5万元以上。该项技术在玉米产区的推广应用将会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4.
利用青鲜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青鲜玉米秸秆做主料,秋冬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结果表明:北方玉米生产区秋收后,利用青鲜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不但可及时发酵,适时播种,节省劳力,而且青鲜玉米秸秆具有更丰富的营养成分,可提高产量,鲜菇在元旦春节市场旺季时上市,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5.
室外前发酵变传统的单堆大堆料为贴堆小堆,室内二次发酵的基础上,分床整料后再次通蒸汽,进行第三次发酵;覆土处理采用管道式蒸汽消毒,结合水、光、气等配套技术的管理,能显著提高双孢蘑菇单产(10.5~11.5 kg/m2)和品质,并节约用工成本。  相似文献   

6.
辛颖 《食用菌》2017,(2):61-62
<正>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蘑菇,菇体洁白细腻,肉质鲜嫩,适合大多人的口味,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辽宁省凌源市双孢蘑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现将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安排双孢蘑菇属中低温型菌类,播种期一般安排在外界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20~24℃的季节,一般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配料建堆期依照播种期向前推20~30 d为宜。以辽宁省凌源地区的气候特点为例,应该  相似文献   

7.
摘要:针对泰州地区早期双孢蘑菇生产培养料堆腐发酵用工量大、发酵堆腐不彻底,导致播种后不发 菌或杂菌污染的现象,特引入利用小麦秸秆+鸡粪发酵料的双孢蘑菇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通过将浸泡过 的麦草、鸡粪进行机械搅拌、添加石膏、补水、间隔送风、巴氏灭菌消毒等操作,不仅能使培养料缓慢 升温,平衡料温,而且便于机械化操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同时产生的污水可引入混料池得到重复使 用,对周边生态环境几乎没有影响,同时实现较高产量双孢蘑菇产量达26~32 kg/m2 ,且生产过程不使用 化肥和农药,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全程绿色生产。  相似文献   

8.
双孢蘑菇堆肥发酵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广宇  周国英 《北方园艺》2007,(12):237-239
双孢蘑菇堆肥发酵是双孢蘑菇氛沟墓丶方?堆肥发酵水平决定了双孢蘑菇生产ⅱ水平.对当前国内外双孢蘑菇堆肥发酵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其优缺点,以期对改善我国双孢蘑菇堆肥发酵模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蘑菇培养料酵素菌发酵与二次发酵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琴  王海旺  张福元 《食用菌》2005,27(5):23-24
目前,采用二次发酵栽培蘑菇比原来常规一次发酵提高了产量,主要是二次发酵通过人工控制料温,增加了培养料的有益菌,减少了有害菌,优化了培养料。但该法耗能、费工、产量低、成本高。为此,本试验采用酵素菌发酵法与二次发酵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酵素菌发酵和二次发酵技术制备蘑菇培养料对培养料内温度变化,各种营养成分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但在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一次发酵物质能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发酵过程中,外中内3层温度变化趋势都是上升的,第3d至第6d发酵堆温度上升明显,从第6d到第18 d,温度变化变化不太明显,呈稳定趋势;碳氮比、有机质、粗蛋白外中内3层成起伏变化,波动比较明显;木质素含量一开始缓慢下降,一次发酵结束至隧道式发酵开始前,含量迅速下降,是木质素降解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蘑菇线虫的发生种类及其发生特点。介绍了蘑菇线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几种化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雅梅 《北方园艺》2011,(21):149-151
锡林郭勒盟位于中国的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该文介绍了在当地寒冷、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利用得天独厚的羊粪和青干草资源栽培双孢菇的技术,并对其特点和优势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隧道发酵技术,以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菌渣为原材料,进行双孢蘑菇培养料的制备.通过一次及二次隧道发酵的工艺控制,检测堆制过程中温度、含水量、pH及电导率等理化成分的变化,并结合出菇结果评价金针菇菌渣培养料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在隧道一次发酵过程中最高温可达74℃以上,整个发酵...  相似文献   

14.
以双孢蘑菇为原料,用热水浸提双孢蘑菇多糖并研究其在抗衰老方面的功效;首先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双孢蘑菇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进一步将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到的多糖进行浓缩、醇沉,冻干得到双孢蘑菇多糖干品,最后,测定双孢蘑菇多糖的抗氧化功效,包括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表明:热水浸提双孢蘑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为1∶50,温度为79.79℃,提取时间为2.6 h,提取率可达到2.25%。得到的双孢蘑菇多糖干品为棕色粉末,易溶于温水,平均分子量为1.697×106(±1.992%)Da,并且双孢蘑菇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当多糖浓度为2 mg/mL时清除率达70%。  相似文献   

15.
桑黄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桑黄菌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内外多糖产量变化趋势,碳源、氮源以及接种量、摇床转速、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桑黄菌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碳源,豆饼粉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0%、豆饼0.5%、KH2PO40.1%、MgSO4.7H2O0.05%;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6℃,摇瓶转速130rpm,pH值6.5,接种量15% ̄20%,培养时间7d。  相似文献   

16.
双孢蘑菇褐变的酶学机理研究(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图谱可以看出,从蘑菇开始扭结成小米粒大到开伞整个过程中,其PPO同工酶图谱基本相似,但褐变程度却有些不同。在生长的开始阶段,电泳迁移率大的快泳区域(Rf0-68~0-70)具有较强的PPO酶活力,褐变程度亦深,但随着蘑菇生长,其活性强带主要是集中的Rf中等区域(Rf0-23~0-53),而随着蘑菇的成熟开伞,其活性强带主要是在Rf中慢泳区域(Rf0-23~0-37)。开伞菇薄菇始薄膜扣菇中菇小菇中豆菇小豆菇图2 蘑菇表层组织在常温中放置的PPO同工酶图谱2-5 蘑菇采后PPO酶活性变化 一般情…  相似文献   

17.
用18个随机引物对3个双孢蘑菇生产菌株进行RAPD扩增,通过计算供试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及聚类分析,构建供试双孢蘑菇菌株的系统树状图谱。结果表明,所用18个引物中有8个能对双孢蘑菇菌株扩增出清晰、稳定的DNA谱带。供试菌株2796与F56的相似程度较高,相似系数为0.8571,菌株2796、F56和菌株176的平均相似程度较低,平均相似系数只有0.4728。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2796菌丝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双孢菇2796菌丝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NH4)2SO4;最适温度为20--25℃;培养基最适含水量为60--65%;最适pH为6—7;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生长良好,光照抑制菌丝生长;适宜的CO2浓度可刺激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梨树腐烂病病原菌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梨树腐烂病病原菌 (Valsa mali var.pyri)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结果显示 :病原菌生长温度为 5~ 4 0℃ ,最适为 2 5~ 30℃ ;该菌生长需要营养 ,在没有营养的水琼脂上不能生长 ,在 PDA、PM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病原菌在 p H值 1.5~ 6 .0的条件下均能生长 ,最适 p H值为 4 .0 ,在中性和偏碱的条件下不能生长。该病原菌可利用多种氮源 ,其中对蛋白胨的利用最好 ,对有机氮的利用比无机氮好 ;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 ,其中对蔗糖、葡萄糖、淀粉、麦芽糖的利用都很好 ;光照条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