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战略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新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刚 《北京农业》2007,(15):44-4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因、内容、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政策建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高丽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7):162-163
从加强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开展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存在问题和创建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开展社会实践的新模式3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力量的决心。  相似文献   

4.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措施及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三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围绕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就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地方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和调整优化农村布局,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56-6257
介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内涵,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1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必须坚持制度创新,破解“二元经济结构”;坚持系统思维,做到高屋建瓴;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创新建设。  相似文献   

8.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农业支持工业的历史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基本成熟。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着力增加农民就地务工收入;选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有步骤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体制创新,改革政府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究竟如何抓?现在已经形成农业产业模式、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特色农业发展带动模式、工业带动模式、中心城市带动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模式等六种途径和模式。本文通过对铁厂镇新农村建设的分析,提出了肤浅的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和再动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党中央在20世纪50年代、80年代、90年代都曾提出过。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提出新农村的标准为2020年前后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全会建议将新农村建设列为"十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浚县农村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了“五新一强”,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抓好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郑容  郑刚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28-29,9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理论作指导。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哲学观点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发挥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的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大职能,结合河北农业大学的实际,对高等农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行了探索。河北农业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高等农业院校,以服务“三农”为己任,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起了立体现代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实施空间的拓展和服务方式等转变,拓宽了服务领域,不断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方向;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大了科技创新力度;通过创新机制,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通过弘扬“太行山精神”,传承优秀特色校园文化,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伦  李慧  赵欢 《农业考古》2007,(3):121-1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对于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再次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新农村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  相似文献   

17.
彭博 《吉林农业》2011,(6):56-57
吉林省始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三农"工作的统领不放松,认真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积极努力、共同奋斗,不仅实现了试点阶段开好局、起好步,而且目前正朝着深入实施、扎实推进的方向发展,呈现出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社会事业进步、基础设施改善、干群关系融洽、农村安定有序的特点。文章浅谈了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8.
潘吉良 《现代农业科技》2010,(10):398-398,400
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以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谭文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49-695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措施。目前,我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农村生产力比较落后,农村人口的素质普遍不高,以实现农民根本利益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发展小康社会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工作全面的根本性的问题。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