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研究氨基多糖纳米微粒(CNP)对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影响,以巨噬细胞株RAW264.7为腹腔巨噬细胞模型,分别用CNP作用RAW264.7细胞12 h、18 h及24 h后,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CNP有明显的提高巨噬细胞分泌TNF-α、IL-1β的作用。表明CNP对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和纯化出BMEC。以不同浓度(0、1 ng/mL、5 ng/mL、10 ng/mL)重组人TNF-α作用BMEC,分别于不同时间(12 h、24 h、48 h、72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12 h TNF-α处理的各组及24 h,10 ng/mL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α-SMA 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升高趋势;48 h和72 h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TNF-α对BMECα-SMA mRNA的表达有一定促进作用。然而,α-SMA的蛋白表达量却很低,只有24 h 10 ng/mL处理组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研究表明,外源性TNF-α能够促进BMEC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仔猪腹腔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表达、白细胞介素-1(IL-1)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取仔猪腹腔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APS和LPS处理,分完全培养液组、APS组、APS LPS组和LPS组四个处理。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TNF-α基因表达,TNF-α和IL-1蛋白含量采用放免法,NO含量采用Griess法测定。结果:完全培养液组、APS组、APS LPS组TNF-α mRNA的表达显著或极显著低于LPS组(P<0.05或P<0.01)。完全培养液组、APS组、APS LPS组上清液中TNF-α、IL-1和NO的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LPS组(P<0.05或P<0.01)。结论:APS抑制仔猪巨噬细胞TNF-α表达及分泌炎性因子,这可能是APS维持仔猪健康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毛藤多糖对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L-2、IL-12、TNF-α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白毛藤多糖高(H组)、中(M组)、低(L组)3个剂量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连续ip 7 d后,用RT-PCR的方法检测脾脏IL-2、IL-12、TNF-α mRNA表达水平。结果:白毛藤多糖M组、H组可明显促进小鼠脾细胞中细胞因子IL-2、IL-12的mRNA表达,IL-2与C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IL-12呈极显著差异(P<0.01)。白毛藤多糖L组、M组2个剂量组能增加TNF-α的mRNA表达,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白毛藤多糖能有效提高IL-2、IL-12、TNF-α mRNA三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探讨刺糖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小鼠肝组织TNF-α和TLR4表达及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将42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水飞蓟宾阳性组、刺糖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以500mL/L酒精造模,空白对照组(15mL/kg生理盐水)、刺糖高、中、低(600、300、150mg/kg)、水飞蓟宾(300mg/kg)灌胃,每日药物处理后用500mL/L酒精(10mL/kg)灌胃2次(分别为药物处理后2h和药物处理后10h),连续3d,末次灌胃酒精12h后,取肝脏提取mRNA,制备肝脏标本进行HE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TNF-α和TLR4mRNA表达。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肝脏中TNF-α和TLR4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各刺糖给药组均抑制酒精引起的TNF-α和TLR4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增强。刺糖高、中、低剂量组均能够改善酒精所引起的肝脏病理变化。可推出刺糖对酒精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和TLR4基因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鼠重组白介素-1α(IL-1α)是否能独立于RANKL/RANK/ OPG机制之外直接刺激破骨细胞(OC)的形成和活化.提取4周龄C57雌性小鼠脾细胞,加入鼠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TNF-α(±IL-1α)进行体外培养,同时加入骨保护素(OPG)和可溶性NF-κB受体活化子配体(sRANKL)以区别RANKL/RANK/OPG机制.通过OC形态学观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骨吸收陷窝方法鉴定OC的形成和活化水平.结果显示:TNF-α(±IL-1α)能诱导睥细胞融合产生TRAP阳性的多核细胞并在象牙片上产生吸收陷窝,加入OPG不能阻断其诱导破骨细胞形成和产生骨吸收陷窝.结果表明:在MCSF存在的情况下,TNF-α以一种独立于RANKL/RANK/OPG之外的机制诱导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化,而且IL-1α能显著促进TNF-α的诱导作用(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的染色方法,检测趾叶炎小鼠趾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造模组在免疫后14 d TNF-α表达达到一个峰值,而后表达开始减弱,21 d后表达开始增强,极显著高于同一时相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其表达均极显著低于同一时相造模组,其中低剂量治疗组小鼠同一时相均极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中剂量治疗组小鼠除免疫后前3个时相显著外(P<0.05),免疫后35 d与正常组不显著(P>0.05),高剂量治疗组小鼠除免疫后14 d显著外(P<0.05),其余各时相均与正常组不显著(P>0.05),各治疗组小鼠的TNF-α表达水平并随药物浓度的提高和免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而肥大细胞及其脱颗粒和炎性细胞变化均与TNF-α的表达趋势相吻合.结果表明,Mizolastine可以显著抑制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重组蛋白UBC13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UBC13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UBC13(20、10、5μg/mL)在不同时间点(3、6、9、12、24h)对RAW264.7细胞产生的IL-6、IL-1β、TNF-α和COX-2 4种炎症因子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时间范围内IL-6、IL-1β、TNF-α和COX-2mRNA表达量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与细胞对照组组相比,在24h时IL-6、IL-1β、TNF-α和COX-2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重组蛋白UBC13作用于RAW264.7细胞24h时能够明显抑制RAW264.7细胞中IL-6、IL-1β、TNF-α和COX-2的mRNA表达,并且具有药物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考察枸杞多糖对雏鸡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水平的影响。先给1日龄雏鸡腹腔注射马立克强毒株(0.2 m L/只),后注射不同浓度枸杞多糖悬液,最后一次给药后48 h,采集雏鸡脾组织,分离淋巴细胞,分别以生物法和ELISA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枸杞多糖能提高雏鸡脾淋巴细胞中TNF-α和IFN-γ含量,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银汤对TNF-α、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豚鼠耳部银屑病皮损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消银汤干预,14d后,采用ELISA法检测豚鼠血清TNF-α、IFN-γ的含量。结果:消银汤组豚鼠血清中TNF-α、IFN-γ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消银汤高剂量组对豚鼠血清中TNF-α、IFN-γ表达的改善作用优于甲氨蝶呤(P<0.05或P<0.01)。结论:消银汤对银屑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凋亡的影响。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以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株H37Rv cDNA为模板,PCR扩增Rv2626c基因并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EGFP中,包装慢病毒并感染RAW264.7细胞,使用Western blotting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Rv2626c蛋白表达水平和RAW264.7细胞凋亡率变化。结果显示,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pLEX-EGFP-Rv2626c;成功包装慢病毒并感染RAW264.7细胞;Rv2626c蛋白在RAW264.7细胞中高水平表达显著促进了细胞凋亡。本试验结果表明,在RAW264.7细胞中过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2626c蛋白能显著性增加其凋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16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凋亡和免疫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以OMP16处理RAW264.7细胞为模型,通过MTT以及Hoechst法检测OMP16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GRP78、CHOP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OMP16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RT-PCR检测免疫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表明,OMP16能够影响RAW264.7细胞的活力,且有浓度依赖性;添加OMP16后能够显著增加凋亡标志因子Caspase-3的表达(P<0.001),并促进RAW264.7细胞的凋亡;作用24、36 h之后,显著引起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GRP78、CHOP的表达;并且能显著上调IL-1β、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布鲁氏菌OMP16能够诱导RAW264.7凋亡,OMP16显著引起内质网应激CHOP通路的激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Toll样受体(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在马链球菌马亚种(S.equi)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的作用,收集S.equi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RAW264.7细胞,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Toll样受体1、2、6(TLR1、TLR2、TLR6)、接头蛋白骨髓分化蛋白88(MyD88)及细胞因子IL-1、IL-6、IL-10、IL-12、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S.equi感染RAW264.7细胞后6h时,TLR1、TLR2、TLR6与MyD88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感染后12h时,TLR1、TLR2和TLR6mRNA表达量未出现明显上升(P>0.05),而MyD88mRN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感染后24h时,TLR1、TLR2和TLR6mRNA表达水平出现极显著升高(P<0.01),MyD88mRNA表达没有显著变化(P>0.05),且IL-10和IL-12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IL-1、IL-6和TNF-αmRNA水平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TLRs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S.equi感染RAW264.7细胞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RAW264.7的抗凋亡作用,试验采用二苯胺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了针对RAW264.7细胞凋亡百分率及凋亡抑制蛋白CIAP-1、CIAP-2和XIAP的mRNA表达影响。结果显示,剂量为0.05、0.10和10 μg/mL TCDCA可以极显著地对抗地塞米松(DEX)诱导的RAW264.7细胞系凋亡(P < 0.01)。1 μg/mL TCDCA对正常RAW264.7细胞系CIAP-1和XIAP表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 < 0.05);10 μg/mL TCDCA对正常RAW264.7细胞系CIAP-1、CIAP-2和 XIAP表达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 < 0.05)。TCDCA给药后对DEX诱导的RAW264.7细胞系CIAP-1、CIAP-2和 XIAP表达均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P < 0.01),但不同给药剂量的TCDCA作用有所差异。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CDCA具有对抗DEX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凋亡作用,且与上调凋亡抑制蛋白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旨在探究脂肪酸氧化(fatty acid oxidation,FAO)对BCG介导的RAW264.7细胞自噬和促炎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用BODIPY染色和游离脂肪酸定量试剂盒检测BCG感染后RAW264.7细胞中脂滴聚集情况以及脂肪酸含量;Western blot检测BCG感染对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 (CPT-1A)表达的影响;Etomoxir (100 μmol·L-1)预处理细胞2 h后,BCG感染细胞6 h,检测RAW264.7细胞中BCG存留量,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II)和溶酶体蛋白(Rab7)的表达情况;用免疫荧光方法和mRFP-GFP-LC3荧光双标腺病毒分别检测自噬小体聚集和自噬流;荧光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情况以及在细胞培养上清中的含量。结果显示,BCG感染促进RAW264.7细胞中脂滴聚集和CPT-1A的表达,而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Etomoxir预处理抑制了细胞中BCG存活,并上调了Beclin1、LC3-II和Rab7表达,且细胞中出现大量自噬小体聚集,自噬流增强,却抑制了促炎因子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与分泌。综上表明,抑制FAO可促进BCG感染诱导的RAW264.7细胞自噬,并抑制BCG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旨在解析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与巨噬细胞RAW264.7免疫互作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阐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调控宿主免疫反应及寄生适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24 h,收集原头蚴和RAW264.7细胞,提取总RNA,构建cDNA文库,利用RNA sequencing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与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24 h后,和0 h对照组相比,原头蚴处理组分别有435个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差异变化,其中,上调表达的基因为227个,包括HSP70、HSP10、Eg95前体分子、AgB、FABP和囊泡运输蛋白SC22B等;下调表达的基因为208个,包括EF-hand蛋白、Cathepsin、跨膜蛋白144、内固醇类受体和MAPK7等。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血红素转运、铁配位实体运输、细胞外间质、核糖核酸酶MRP复合物、丝氨酸型内肽酶抑制剂活性以及α-半乳糖苷酶活性等过程。KEGG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参与剪接体、内吞作用、内质网的蛋白质处理、吞噬体、MAPK信号通路以及钙信号通路等。当巨噬细胞RAW264.7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共培养24 h后,和PBS对照组相比,原头蚴处理组的RAW264.7细胞共有3 745个基因的表达出现显著变化,其中,1 159个基因出现上调表达,2 586个基因出现下调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内组分、细胞内、细胞器以及膜结构细胞器等。KEGG信号通路的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参与代谢通路、核糖体通路、剪接体通路、RNA转运以及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等通路。同时研究随机选取了部分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了qRT-PCR验证,结果表明,其表达趋势与RNA-seq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当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面对宿主巨噬细胞免疫压力时,可引起其基因的差异表达,其中,原头蚴中的AgB、FABP1和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分子表达明显上调,推测其可能参与宿主的免疫调控,进而有利于虫体在宿主的寄生和免疫逃避。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研究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member A,Rhoa)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Ptgs2)分子在布鲁菌逃逸机体免疫中发挥的作用,试验对RAW264.7细胞RhoaPtgs2基因进行扩增与克隆,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预测生物信息学功能。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RAW264.7细胞RhoaPtgs2基因CDS区序列(登录号:JN971019.1和NM_011198)设计引物,提取RAW264.7细胞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经RT-PCR扩增Rhoa和Ptgs2片段并测序,将纯化的Rhoa和Ptgs2片段分别与线性化pcDNA3.1质粒相连接,对重组质粒进行测序分析和双酶切鉴定后,利用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293T细胞,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验证RhoaPtgs2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RhoaPtgs2基因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显示,试验成功构建了RAW264.7细胞RhoaPtgs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均在转录水平上表达;Western blotting可见Ptgs2蛋白在70 ku处有一明显条带,而Rhoa蛋白未出现条带。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RhoaPtgs2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较高,在不同物种之间较为保守;Rhoa不具有信号肽,为不稳定蛋白,而Ptgs2在第17-18位氨基酸处存在信号肽,为稳定蛋白;Rhoa和Ptgs2蛋白分别有12和53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均以无规则卷曲为主。本研究成功构建了RAW264.7细胞RhoaPtgs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均在转录水平上表达,并分析了其生物学功能,为后续开展RAW264.7细胞RhoaPtgs2基因在布鲁菌免疫机制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解析巨噬细胞RAW264.7在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时其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规律,为进一步揭示巨噬细胞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免疫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将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和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6、24、72 h,收集RAW264.7细胞,提取总RNA,构建cDNA文库,利用R...  相似文献   

19.
将年龄、胎次相同,年产奶量大于7000kg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低能量组(Ⅰ组)按中国奶牛营养标准2000年版减少20%日粮(能量摄入80%),高能量组(Ⅱ组)则按此标准增加20%日粮(能量摄入120%),对照组(Ⅲ组)按标准日粮(能量摄入100%)饲喂,试验从产前28d到产后56d结束,分娩后各组均按标准配制相同的泌乳日粮。分别于产前28、14d及产后1、14、28、56d采取肝活体组织。应用内对照RT—PCR方法检测肝脏组织MTPmRNA丰度。结果显示,各组奶牛肝MTPmRNA丰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产后均高于产前,且产后1~28d差异显著(P〈0.01或P〈0.05),而后回降,至56d趋于平稳(P〉0.05);Ⅲ组肝MTP mRNA丰度在产后1d达到峰值,而Ⅰ组和Ⅱ组在产后14d达到最大值(P〈0.01);Ⅱ组产后1~28d显著高于I组。产后14d显著高于Ⅲ组(P〈0.01);Ⅲ组产后1d和28d显著高于Ⅰ组(P〈0.01或P〈0.05)。这些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能量摄入水平对肝MTP mRNA丰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