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珊 《蚕学通讯》2012,(3):60-61
科学养蚕是蚕农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推行小蚕共育,是蚕桑技术推广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蚕农蚕茧产质量和实现增收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通过近年巴南区推行小蚕共育的实践,浅谈当前小蚕共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报告了近年来掘港镇小蚕共育体系中出现的共育室及设施老化、共育人员短缺、业务素质不齐,共育风险大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小蚕共育质量下降,共育体系难以维持。笔者认为小蚕共育是当前及今后稳定蚕桑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资金、技术扶持,确保小蚕共育体系的稳定,充分发挥小蚕共育在蚕桑生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小蚕(1~3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提高浙江省小蚕工厂化饲育水平和养蚕工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牵头,与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州市农科院等单位成立联合专家组,研究制定出《1~3龄小蚕人工饲料饲育技术规程》以指导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4.
“小蚕共育环境智能化控制技术”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研究和集成的蚕桑现代实用技术,2020年被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列为“四川省农业主推技术”.该技术适于四川省各主要蚕区及省外蚕桑主产区应用推广,特别适宜于小蚕共育面广、单个共育室共育40张蚕种以上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小蚕共育是蚕桑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小蚕专业化共育有助于提高养蚕质量、降低养蚕成本、推进蚕桑规模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海安县小蚕专业化共育的现状及意义,提出了小蚕专业化共育的发展前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搞好小蚕共育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几年来,我们从巩固小蚕共育体系着手,结合海门实际,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探索路子,创造自己特色,使小蚕共育工作逐步完善和发展.近20年来,小蚕共育率始终保持100%,共育设施、共育技术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使蚕桑生产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育好小蚕一半收”,“小蚕育不壮,大蚕没指望”。多年实践证明,抓好小蚕共育是促进蚕作安全、提高养蚕效益、稳定蚕桑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前几年,我县蚕桑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出现较大滑坡,蚕区的小蚕共育体系随着蚕农积极性下降和桑园面积的减少土崩瓦解,散发蚕种现象日趋严重,如不及时纠正,必然对蚕桑生产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井研县集益乡九龙村蚕桑重点户张蓝清,利用自己养蚕专长,担起共育重担。自1984年开始至今,为本县蚕农共育小蚕962张,由于量足质好,深受群众好评,参加共育蚕农越来越多,共育规模越来越大。1987年共育小蚕332张,养大蚕4.5张,蚕桑收入3028元。今年更上一层楼,春、夏共育小蚕380张,正秋、晚秋共育已落实650张,全年共育上1000张,加养大蚕6.5张,预计全年蚕桑收入8000元以上,占全家农副业总收入70%以上,成为全县蚕桑致富的典范。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射阳县蚕桑生产实际情况,就小蚕电气化共育、大蚕简易蚕房斜面条桑育、方格蔟室外预外室内营茧等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应用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正涪城区位于绵阳城市近郊,近年来,涪城区着力创新蚕桑产业技术推广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依托,构建了以蚕桑特色产业引领的龙头企业——天虹丝绸为主体、共育户为纽带、农技推广部门为指导的现代蚕业技术推广体系,让全区蚕桑业主大户充分参与和受益,形成了紧密型的技术推广命运共同体和产业发展利益共同体,不断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截至2017年底,涪城区建成标准化蚕业基  相似文献   

11.
为推动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示范推广工作,9月1日-9月11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宜宾综合试验站与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优质蚕品种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岗位专家、南充蚕种场、苏稽蚕种场在珙县底洞镇省级现代蚕桑示范园区共育室内成功开展4对品种共计14张蚕种的1-2龄人工饲料小蚕共育示范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2.
1 基本情况推广小蚕共育和方格簇上簇 ,能有效地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 ,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 ,多年来一直是我县蚕桑技术推广的重点 ,2 0 0 0年也不例外。全县 2 0 0 0年有共育点 5个 ,有专职共育员 2 0名 ,共育率 30 % ,其中联户共育 4 0户 ,商品化共育 1个。 2 0 0 0年小蚕共育  相似文献   

13.
围绕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进程与发展态势总结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状况,并叙述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基础良好、发展前景广阔。从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对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特色与优势、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在云南省适度规模化示范情况等方面分析了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是云南省商品化小蚕未来发展趋势。针对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提出了加强政府的规划与扶持、因地制宜打造典型示范、加快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制定相应标准规范等建议措施,以期推动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新技术新模式在云南省的推广应用,推进云南省蚕桑产业提质增效,促进云南省蚕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1991年德清县蚕桑生产减产主要是由于桑园树龄结构老化;肥培管理差;环境和农药污染日趋严重;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保证老蚕区的蚕桑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抓好蚕桑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蚕桑生产的有关政策;加强桑园的肥培管理,组织小蚕规模共育;加强技术网络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改善蚕种生产设施,提高技术素质;治理环境污染等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俗话说:“养好小蚕一半收”。这句话说明了搞好小蚕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南通市蚕桑生产发展的实践证明,抓好小蚕共育是  相似文献   

16.
《江苏蚕业》2013,(2):17
<正>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蚕桑生产技术制约了蚕桑产业的稳定与提高,人工饲料育养蚕技术可以实现蚕桑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高产、高效。如东县蚕桑站在国内率先开展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实用化研究与应用工作,人工饲料共育小蚕累计超过了7000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持制订了《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2012年省农委将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作为蚕桑主推技术。为了总结如东县推广小蚕人  相似文献   

17.
面对康县蚕桑生产发展的现状,特别是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蚕茧市场低迷、核桃树防虫影响及小蚕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康县实际,提出了加强管理、强化技术推广、健全共育机制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陈晟  苗道平 《江苏蚕业》2000,22(2):31-32
小蚕饲养好坏是决定蚕茧是否丰产、稳产的基础,而养好小蚕的关键在于能否组织好小蚕共育。见当前小蚕共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1共育规模萎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集体为主的共育体系基本解体。我县在80年代及90年代初,由上级投资扶持,在全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小蚕共育体系,全市平均小蚕共育率曾一度达到95%以上,但在蚕桑低潮中,共育体系几乎全面崩溃,大多数共育室被改作它用或无力维修而破陋不堪,致使散发种大量存在,小蚕共育率降到30%左右,蚕茧产量也由共育高峰时全年平均35公斤/张下降到27公斤/张。近年来…  相似文献   

19.
<正> 小蚕共育的形成,勃兴,趋于日臻完善,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现大面积蚕作高质量,高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以小蚕共育户为网络的蚕桑技术服务体系也在蚕桑基地区相继建成,近年来,特别是基地乡的蚕桑生产迅猛发展,而蚕茧单产和质量也同步增长和  相似文献   

20.
稚蚕人工饲料育具有省力省工、操作简便的特点,尤其是可以提高共育安全系数,杜绝因桑叶污染造成的共育事故,减少小蚕在共育室感染蚕病的机会,有利于保证小蚕健康无病。整个共育过程受外界气候环境影响小,从而有利于蚕茧优质高产。目前,在浙江蚕桑产业滑坡、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小蚕共育是蚕桑发展的必然趋势。稚蚕人工饲料育不仅是蚕桑省力化技术的重要措施之一,而且是小蚕共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技术。摄食性反映了蚁蚕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