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采用MTT分析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研究了无机硅壳类纳米颗粒,包括无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iNP)、二氧化硅壳荧光纳米颗粒(FSiNP)以及二氧化硅磁性纳米颗粒(MSiNP)对COS-7细胞、HNE1细胞和MCF-7细胞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无机硅壳类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对细胞的生长和代谢没有明显的影响,从而为无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纳米二氧化硅水体系、纯丙乳液-纳米二氧化硅混合体系的ζ电位,确定了在纯丙乳液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的最佳pH值条件,即pH值为6,29~7.49,通过红外光谱证实了在混合体系中纳米二氧化硅与纯丙乳液发生了接枝交联,从而提高了混合乳液的储存稳定性和成膜性能。文中还以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的纯丙乳液制备了高性能的建筑涂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提高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耐水性,依据仿生学原理,采用疏水效果好的纳米二氧化硅和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疏水改性,明确最佳改性配比及机理,进而制备出缓释效果好的环境友好型包膜氮肥。【方法】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试验设计,探究添加不同比例的壳聚糖(0.5%、1.0%、1.5%)、淀粉(0.5%、1.0%、1.5%)和聚乙烯醇(PVA)(2%、3%、4%)对水基共聚物膜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吸水率及极差分析筛选出疏水效果好的最优配比。在优选的水基共聚物包膜材料中分别加入0.5%、1.0%、1.5%、2.0%、2.5%、3.0%、3.5%和4.0%的纳米二氧化硅进行疏水改性,通过测定纳米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吸水率和渗透率明确最佳纳米二氧化硅用量。随后,将优选的纳米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分别置于含0.5%、1.0%、1.5%和2.0%的1H,1H,2H,2H-全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FAS)的正己烷溶液中进行自组装改性,探究组装浓度对膜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疏水性及透性等变化明确其改性效果,通过改性前后膜材料红外光谱特征、表面微观结构变化探讨其疏水改性机理。并通过土壤培养试验探究所制备的仿生改性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的养分释放特性。【结果】 当壳聚糖含量为0.5%、淀粉含量为1.5%、PVA含量为4.0%时所制备的水基共聚物膜材料吸水率最低,为42.50%。与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相比,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纳米二氧化硅和FAS双重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吸水率分别降低了38.54%和55.98%,铵离子的渗透率分别降低了24.14%和44.58%,水分子渗透率分别降低了36.14%和60.98%。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OH数量减少,并且观察到了Si-O-Si摇摆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纳米二氧化硅和FAS双重改性后水基共聚物材料表面观察到了C-F键。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表面发现Si元素,纳米二氧化硅和FAS双重改性水基共聚物膜材料表面发现F元素,并且观察到粗糙的表面结构,其水接触角由62.5°提升到118.6°,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效果。此外,土壤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NWCU)、纳米二氧化硅和FAS双重改性水基共聚物包膜尿素(SNWCU)的养分缓释期明显延长,SNWCU养分累积释放80%所需时间由改性前的10 d左右提升了28 d左右。【结论】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和FAS对水基共聚物膜材料进行联合改性可以显著改善水基共聚物膜材料的耐水性及透性,所制备的仿生改性水基共聚物包膜氮肥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4.
硅气凝胶在木材-纳米无机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气凝胶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多孔结构材料,具有可在纳米尺度控制和剪载的连续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案。结合气凝胶的制备过程,阐述了气凝胶的概念、性能、CO2超临界干燥工艺,探讨了硅气凝胶与木材的结合方式,随着二氧化硅气凝胶在木材科学与技术中的应用,必将给无机质复合木材的研究带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改性方法及其与涂料作用的结合方式和机理做了详细概述。重点介绍了纳米二氧化硅在各种涂料中的应用现状,根据纳米二氧化硅能有效改善涂料的性能,提出了纳米二氧化硅增强木材表面涂饰特性的设想,最后就纳米二氧化硅涂料应用于木材表面改良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参58  相似文献   

6.
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改性方法及其与涂料作用的结合方式和机理做了详细概述。重点介绍了纳米二氧化硅在各种涂料中的应用现状,根据纳米二氧化硅能有效改善涂料的性能,提出了纳米二氧化硅增强木材表面涂饰特性的设想,最后就纳米二氧化硅涂料应用于木材表面改良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苗云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63-11465,11491
对金属纳米材料、氧化物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纳米粒子等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采用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和有机蒙脱土3种纳米材料对环氧树脂结构胶进行改性,改性后环氧树脂结构胶的粘接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实验表明:含5%纳米二氧化硅、20%纳米碳酸钙和10%蒙脱土时,环氧树脂结构胶的钢钢抗剪强度比基体分别提高了23.2%,39.3%和63.0%.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碳酸钙的组合产生叠合效应使结构胶的钢钢抗剪强度在25℃下固化达29.3 MPa.XRD衍射实验表明,有机蒙脱土和环氧树脂能进行插层复合,其晶面间距从2.4 nm撑开至8.8 nm以上.SEM实验表明3种纳米材料在基体中能诱发大量银纹,是结构胶粘接强度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静电纺丝被认为是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有效技术,所得纳米纤维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等优良特性。因此,静电纺丝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壳聚糖、魔芋葡甘露聚糖、纤维素、透明质酸等几种主要的天然高分子静电纺丝纤维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它们在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纳米技术在木材科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木材-纳米复合材.在介绍气凝胶材料的性质及其应用的基础上,重点从树木天然生物结构出发,对木材细胞壁的微观构造、所含凝胶物质及木材的智能效应等进行分析,并将木材的结构和物理性质与气凝胶材料进行对比,提出了气凝胶型木材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廉价的无纺布为基膜,采用抗坏血酸还原法制备了Ag/TiO2-PVA复合膜,研究Ag/TiO2-PVA复合膜膜生物反应器的膜组件的抗污染性能和处理性能。结果表明,Ag/TiO2-PVA复合膜能明显降低跨膜压力和膜污染阻力,提高膜通量,特别是对滤饼层表现出很好的抑制作用,显示出较好的抗污染性能,但是也导致出水浊度增加。Ag/TiO2-PVA复合膜还显示出一定的光催化性能,其出水CODcr值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对G+菌、G-菌、霉菌、螺旋体、病毒、癌细胞和寄生虫等均具有很强的杀伤活性,而且还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畜牧、农业、食品和化妆品等各个领域。本次实验针对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的新型复合抗菌肽在肉鸡生产中的抗菌效果及生产性能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肽在肉鸡生产过程中提高了料肉比,增加出栏时的体质量,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论长白山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源保护是建设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生态旅游与环境、旅游开发与自然保护、旅游景区与保护区的功能区、旅游与科研四个方面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纳米SiO_2-壳聚糖复合膜对甲基橙的吸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婷  王华丽  朱华跃  蒋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344-2347,2392
[目的]评估纳米SiO2-壳聚糖复合膜对甲基橙的吸附脱色效果。[方法]研究不同吸附剂、复合膜投加量、甲基橙初始浓度、pH值、无机盐类等条件对甲基橙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在复合膜质量浓度为1 g/L条件下,对10 mg/L、pH为2.88的甲基橙的最高脱色率可达100%。无机盐类(Cl-、NO2-、NO3-、PO43-、CO32-)对脱色效果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整个吸附过程,分子内扩散模型是其中一个限速步骤;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结论]将壳聚糖负载于纳米SiO2表面,对壳聚糖吸附甲基橙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提高壳聚糖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糖蛋白生物活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蛋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它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某些微生物中,甚至还存在于单细胞有机体和病毒中糖蛋白可分别以可溶性和不溶性形式存在干细胞外液和细胞间质中几乎所有合成蛋白质的细胞都会合成糖蛋白,随着糖生物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使长期被忽视的糖蛋白已成为生物化学研究的中心,它吸引着许多学科,包括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兔疫学、细胞生物学、医药学以及食品科学的工作者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生命科学发展趋势与现代生物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科学是当代发展最快,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带头科学,其中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前沿学科和带头学科,分子生物学对生物学的各学科如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重组DNA技术和细胞融合技术为标志的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上改良生物的遗传性状和创造新的物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代生物技术已在基因工程医药生产,基因治疗,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动物等方面展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7.
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它是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生命科学最新成就为基础的现代综合性技术。生物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世界生物技术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通过纸床培养,研究了在不同尺度(20.3、49.8和80.0nm)不同浓度Si02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抑制率与多尺度纳米SiOz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得出20.3、49.8和80.0 nm Si02的IC25分别为8.82、5.09、3.62、0.58、1.85、4.96 g·L-1;10.25、8.45、4.66、2.34、2.69、5.11 g·L-1和13,89、7.72、4.71、2.97、3.01、4.83 g·L-1.对各指标影响的敏感性大小为:活力指数>根长>发芽指数>芽长>发芽势>发芽率.按最敏感指标的IC25可以判断多尺度纳米siO2对水稻的毒性大小为:20.3 nm>49.8 nm>80.0nm.临界指标分析结果表明,20.3、49.8和80.0 nm SiO2的临界值分别为:38.9、257.9和764.1 mg·L-1,表明纳米SiO2的直接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寻求γ-PGA/CS复合膜中γ-聚谷氨酸与壳聚糖的最佳合成比例,并对复合膜吸附性、吸水性和保水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添加了γ-聚谷氨酸的复合膜,金属离子吸附力、吸水力和保水力皆有所增加,而聚谷氨酸和壳聚糖的比例为1:6的复合膜体现出更为明显优势,具有较强的保水性、吸水性和金属离子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木纤维/回收塑料复合材料的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氧指数测定仪、锥形量热仪测定了木纤维/回收塑料复合材料的燃烧性能,并与普通纤维板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①和普通纤维板相比,木纤维/回收聚氯乙烯复合材料从点燃时间和平均质量损失速率上表现为热稳定性很差,而热释放速率和平均有效燃烧热等性能较好;木纤维/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相对较好,但其他燃烧性能都表现很差;②回收聚丙烯和聚氯乙稀作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相比,前者热稳定性好,但总体表现为火灾危害性更大;③木纤维/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在加入偶联剂PAPI后改变了的燃烧特性,表现为点燃时间延长、有效燃烧热降低、热释放速率提高. 如将木塑复合材料用作室内建筑装饰材料,须考虑对其进行阻燃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