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龙山森丁公司营林处是集营林生产、更新造林,森林抚育、森林病虫害防治、母树林经营、管护为一体的经营实体。几年来,营林处积极建立适应现代林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体系,以大兴安岭人勤劳质朴的创业精神,为加速林区跨越式发展,默默地耕耘着。目前,更新造林340069亩,森林抚育68000亩,容器育苗26039.8万株,管护面积99100亩。被国家林业局授予营林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2.
更新造林是我国东北国有林区营林工作的核心。目前,营林工作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现实与形势要求差距很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营林生产成本偏低,职工收入低,作业条件差,职工无积极性,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更新方式不适应森林经营要求;林种结构不协调,林分结构不合理;阔叶树苗短缺,种苗生产不适应林业发展要求。做好东北国有林区更新造林改革工作,应该采取果断措施。首先,提高营林生产成本,实现按劳分配,使职工收入与当前经济水平相适应。根据1999年颁发的《营林生产统一劳动定额》和更新造林生产应发生的项…  相似文献   

3.
张同伟  苍松 《林业科技》1994,19(2):13-14
更新频度指标对提高人工更新造林成效张同伟,苍松,陈淑霞(黑龙江省森工总局营林局)随着成活率与保存率做为企业的考核指标后、特别是经过第四次企业更新造林普查,发现影响更新造林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密度不均,约占31.4%左右,占总失败面积的11.8%。分析...  相似文献   

4.
人工更新造林定包责任制,是结合营林生产的特点,把更新造林成果与广大林业职工、知识青年和家属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国家多成林,集体,个人多收入,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以经济办法管理营林生产的好形式。人工更新造林定包的对象是林业企业的职工、知青、家属和  相似文献   

5.
人工更新造林实行拨改买是把商品机制引入营林生产中的先期阶段。为推进营林生产商品化的进程,我们对部分地方的造林成果买卖进行了调查,并同时于1988~1990年在梅河口市吉乐林场进行了人工更新造林拨改买的试点。本文将对拨改买的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供在今后开展营林生产商品化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又添新绿乌晓梅“八五”期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力造林,人工更新造林共363.3万亩,使已开发施业区的森林覆盖率比“七五”期末提高7.4个百分点。重视营林科研,“八五”期间,林区广大营林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扎实地开展营林科研工作,共取...  相似文献   

7.
国有林场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关系着国有森林资源储备的增长和资源质量。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通辽市对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通过招商引资、职工承包、合作造林、转让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各方面造林的积极性。形成了多元化、多种资金投入的营林体系,在保证更新造林质量的同时,林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改革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经营管理方式的同时,通辽市林业局出台了新的国有林场森林采伐管理办法,即:采伐作业设计的编制、初审和批复,办理采伐证,分块管理,各负其责。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经营管理方式和采伐管理办法的改革,已初见成效,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更新造林是营林生产的一项主要工程,而建立健全更新造林技术档案,是加强林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更新造林技术档案,能够准确的掌握人工林的数量和质量,摸清林木生长规律,为林业局、林场制定长远规划和年度生产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建国以来,黑龙江省森工企业究竟造了多少林?保存率如何?还有多少荒山荒地,采伐迹地需要造林?营林管理体制与更新造林效果存在什么关系?这些都是营林工作者所关心的。本文就上述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不断减少,以营林为基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近年来,林区更新造林速度逐年加快,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质量管理工作不适应营林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更新造林质量上存在着忽视技术规程、作业粗放、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在当前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兴利除弊、革旧立新的形势下,产品质量已成为工业企业生存和振  相似文献   

11.
营林是林业的基础。营林机械化是培育森林、发展森林的手段,是改造荒山荒地、水湿地,加速更新造林的重要途径,是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条件。大兴安岭林区至1985年末已建苗圃24个,森林经营所11个,以营林为主的科研站1个,营林大队9个,无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以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多次召开大型营林工作会议,明确了森工内部造林指标:更新造林当年面积合格率100%、三年面积保存率100%。并为此出台了《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关于加强国有林区更新造林质量管理的规定》,采取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3.
辽宁造林树种抗火性能测定及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辽宁造林树种抗火性能测定及筛选的研究高国平,迟功德(辽宁省林科院森保室110032)随着造林和更新事业的不断发展,选择耐火造林树种是当前营林生产上一项急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近两年来,对主要造林树种进行了抗火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为实行科学营林,提高造林、更新质量,实事求是地反映造林、更新结果,根据辽宁省《造林技术规程实施细则》和林业部颁发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二、农村集体、农户个人、企事业单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在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营林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我国的营林生产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阻碍着林业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营林生产中的诸多问题,主要从营林生产经营措施、苗圃管理运营机制等多方面对营林生产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从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健全苗圃管理运营机制;完善更新造林管理,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生产投入;优化选择造林树种,实施集约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区每个企业都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从财力、物力、人力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给予营林工作大力支持,营林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营林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连年都较高质量地完成了更新造林任务,但离“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的生产水平还差得很远。本文就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阻碍我区营林生产发展的几个问题 1.对质量要求严,但质量标准水平太低。在形式上,厅、局各级管理部门虽然大力强调更新造林作业质量,严格考核更新造林地的当年成活率和三年保存率,并以此作为企业承包经营的否定指标,充分体现了各  相似文献   

17.
阿里河林业局认真贯彻执行”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方针,高度重视营林工作.不断深化营林体制改革,完善经营机制.强化管理.建局40年来,累计更新造林108.3万亩。一、完善措施加强基础工作随着可采资源的减少.林业局把营林工作做为林业企业的首要工作来抓。在营林工作上.这个局开展了全过程质量管理.推行现代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各种原始记录、台帐、报表、资源档案等c并把微机应用到营林生产管理中,软件开发也走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前列。开发了《更新成效管理软件》、《幼中龄林…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生产建设成绩显著,经济效益提高,营林工作不断加强,更新造林步伐加快。1982年更新造林和幼中林抚育间伐都比1978年增长1.5倍。1980年至1982年采伐迹地更新率达到95.9%,比1979年前提高了14.7%。1983年更新造林53万亩,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更新落后于采伐的局面开始扭转过来。一些老企业在营林工作上做出了新贡献,乌尔旗汉和克一河两个林业局在这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乌尔旗汉林业局自1956年以来营造人工林近  相似文献   

19.
1发展使用营林机械的必要性随着木材采伐量的调减及营林、更新造林生产任务量的加大,必须充分发挥营林机械的优势,坚持一机多用,提高其使用效率。当前林区普遍存在采育比例失调、营林机械比重少、发展缓慢的问题。据统计,苗圃机械化比重占6OO/o,造林抚育机械化比重占对%,大大低于木材生产gO%机械化的比重,故迫切需要解决采育机械比重失调的问题。营林工作季节性强,如苗圃作业时正是农忙(种地)季节,劳力争嘴,林时不等人,仅搞人海战术,用人力翻地整平、碎土,不但效率低,而且不能保证质量。森林抚育的清林、割灌作业用人…  相似文献   

20.
要适应入世,必须规范化经营和市场化运作。从2001年3月份开始,广西营林开发中心在营林生产和实验动物养殖生产中实施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使公司所有与营林工程质量有关的工作及实验动物的养殖生产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其中对营林工程的质量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林地选择、规范设计、物料采购(肥料、苗木)、造林工序(清理林地、整地、施基肥、定植、抚育、追肥)、林木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资源调查等)、采伐更新(伐区调查设计、伐区管理、更新设计、更新作业),每项工作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