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农业》2011,(2):27-28
<正>为推动我国种业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深度融合,大力宣传种业科企合作成效,做大做强民族种业,2010年11月30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了种业科企合作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和交流了种业产学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我国种业科研教学单位与企业深度融合,大力宣传种业科企合作成效,做大做强民族种业,2010年11月30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了种业科企合作经验交流会。会议总结和交流了种业产学研合作经验,展示了种业产学研合作成果,研究和部署了深入推进种业产学研结合的重点工作,以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大突破,提升民族种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生产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我国种业规模为500亿元,潜在市场达900亿元,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种子市场。面对中国种业的巨大市场,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国种业集团,凭借其在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快速抢占我国种业市场,已经对我国民族种业形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4.
加强种业科企合作是推动种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种企研发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科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以及种业科企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从合作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完善深度合作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风险防控机制等有利于提升种企研发能力和种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正>除了商业性的公司法、合同法外,科企合作在目前罕有可操作的国家法律法规,使知识产权拥有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证。目前我国种企中,除了少部分企业有育种机构支持外,大部分还都要走科企合作的路,要与我国的400多家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合作。谁找到正确的合作对象,谁就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发展潜力。如今我国5200多家种企与各级科研机构正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合作,合作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与成长。育种资源、技术优势以及新品种是种子企业  相似文献   

6.
加强科企合作发展农业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近年与柑桔、稻米、茶叶等加工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提出了下一步加强科企合作的工作设想,即要注重抓好优势学科与企业特色、科技创新与企业生产、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学术交流与招商引资等四个结合。同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科院作为国家农业科研的排头兵,当然要在发展种业方面带个好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所长万建民介绍说,在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等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共同成立"中玉科企联合种业技术公司",通过协同创建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平台、生物技术育种研发与应用平台、品种联合测试平台,共担投入、共享成果,共同推进种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加强科企合作,要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科技人员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根据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寻找服务企业的方法和途径;并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政府或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及企业应建立多项保障措施,激励科技人员能够长期服务企业。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国政协农业界小组讨论会上,委员们拿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探讨三农话题,当谈到科技和种业发展时,一下激发了委员们的兴趣和讨论的热情。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研究员薛亮委员发言:我是搞农业科研的,比较关心和农业相关的东西。有个现象必须说明一下,跨国种业公司进入中国,对我国民族种业形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和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相继发布,种子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从新品种研发到新品种市场推广和制种生产,由上游到下游的强强联合,已经成为众多种子企业的取胜之道,也是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首选捷径。科企合作是中国种业界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之间"两张皮"的问题,两者之间没有很好的合作和互动。国务院2011年的《国务院关于加  相似文献   

11.
种业科企合作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的实践证明,农业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紧密合作,实现了优势互补,企业找到了科技支撑和依托,科研单位也拥有了成果转化的途径,对加速农作物良种的推广应用、促进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要进一步深化科企合作,现阶段首先是要协调和处理好科研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利益分配上要尽量做到平衡眼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中国种业市场的开放和规模的迅速增长,世界各大跨国种业集团快速抢占我国市场,已经对我国民族种业形成严峻挑战。虽然目前国内种业界已达成共识:民族种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繁推一体化"育种体系。然而,人们也意识到,就我国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现状而言,这个体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还需要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7月15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与北京龙耘种业有限公司科技合作签字仪式"在北京市密云县举行。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任宗刚、北京市农科院副院长唐桂均、密云县副县长蒋学甫等领导到会并致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是集玉米新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种业自诞生之日就是育、繁、推脱节。要把种子企业建成科技创新主体,关键是商业化育种逐步退出科研院所。有关部门不是从宏观政策方面努力推进科研体制改革,依靠市场合理配置资源,而是致力于提倡"科企合作"、"研发联盟"等等。有关部门召开"科企合作"会议官员调研"科企合作"形式,媒体报道"科企联合"经验,出谋献策,撮合姻缘,说白了就是科研单位向企业"卖品种",企业向科研单位"买品种"。理念的落后带来了实践的落后,而实践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山东种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商业化育种过渡期内实行科企合作的必然性,剖析了深化科企合作面临的困境,如政策支持不配套、商业化育种机制不完善、缺乏完善的种业科研成果评估体系和交易平台、现有科企合作模式不能满足现代种业发展需要等,针对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完善商业化育种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创新合作模式等角度提出了深化科企合作的发展对策,以期为促进山东种业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吴涛  张远 《北京农业》2013,(2):52-53
<正>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邓光联等专家近日在广州举行的"现代种业发展新机遇及商业化育种研讨会"上表示,对于种子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社会团体应形成合力,在种业中提高科研单位和企业合作的层次和紧密度,培育"育种繁种推广一体化"的企业。邓光联说,我国种子企业呈现"多、少、散、弱"的  相似文献   

17.
开展种业科企合作 加快商业化育种步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常规育种一直是我国种业育种的重要手段,为了满足我国种业发展需求,提升我国种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应对国外种业的冲击,必须开展科企合作,进行资源重组,将我国种业的人才、资源有效整合,加快我国种业商业化育种步伐。  相似文献   

18.
科企合作模式与品种权保护利用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目前我国种子行业商业化育种的主力军仍是科研单位、企业通过与科研单位品种权交易获得种子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科企共建平台、协议约定、整体入注、兼并重组的合作模式及知识权保护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科企合作是产学研合作的特殊表现形式。国外产学研合作的实践表明,真正的产学研合作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科企合作是企业降低风险和缩减成本的重要战略,也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点已经取得众多企业的共识。然而,如何能够使科企合作保持有效性和持久性却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究的深层次问题。在资金、人才和实验设备短缺的情况下搞技术研发,只能寻求通过合作借助外力来壮大自己,与科研机构或高校进行合作组成"创新联盟"就成了  相似文献   

20.
正这些天,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心情很不错:由于采用了新的科企合作模式,他率领团队精心选育的国审玉米新品种京科968去年一年就生产种子1000万千克。眼下,我国从南到北正逐渐进入玉米春播期,这些种子今年可推广种植40万平方米,是去年播种面积的1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