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丙环唑属唑类杀菌剂,主要用于小麦白粉病、根腐病、锈病、纹枯病以及水稻纹枯病、香蕉叶斑病等多种作物病害的防治,近年来登记产品数较多。截至2010年2月8日,共有32家企业在我国登记了丙环唑原药产品,其中国外企业4家,国内企  相似文献   

2.
采用GC法测定了湖南、浙江和吉林三地苯醚甲.丙环唑乳油在水稻植株、水样以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为制定苯醚甲.丙环唑乳油在水稻上的合理使用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样品用丙酮提取,二氯甲烷萃取,气相色谱仪检测。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植株、水样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4.3%~97.9%,变异系数分别为2.89%~6.78%;丙环唑在植株、水样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3.6%~104.7%,变异系数分别为4.02%~6.57%。测定方法对水样、土壤、植株中的苯醚甲环唑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02、0.01、0.02mg/kg,丙环唑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0.001、0.005、0.01mg/kg。苯醚甲环唑在三地的稻田植株中的半衰期为6.92~13.66天,水样中的半衰期为0.37~0.76天,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3.98~33.49天;丙环唑在稻田植株中的半衰期为2.55~6.31天,水样中的半衰期为0.28~4.33天,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7.59~35.91天。建议中国对水稻中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MRL值都暂定为0.10mg/kg。在中国自然环境条件下用苯醚甲.丙环乳油施药4次,收获的稻米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江苏省水稻纹枯病发生较重,南京南农农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15%井冈·丙环唑可湿性粉剂,由井冈霉素A和丙环唑混配而成,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由于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发生较重,因此我们做了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出苗率影响的药效试验,以期明确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拌麦种的适宜用量,从而为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小麦病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邢光耀 《种子科技》2008,26(1):44-45
三唑酮等三唑类药剂防治病害的机制是抑制真菌体内CytP450单加氧酶的活性,破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损伤而死亡。但它同样也能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合成过程中的C-14位脱甲基酶CytP450单加氧酶,使促进细胞伸长的赤霉素不能合成。目前,生产上基本上采用高效、广谱性的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预防小麦病害的发生,但用药量过大时会严重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出苗。由于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和全蚀病发生较重,采用高剂量可增强对两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为此,我们做了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拌种对小麦出苗率影响的药效试验,以期明确三唑酮和苯醚甲环唑拌麦种的适宜用量,从而为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治小麦病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比较环丙唑醇和三唑酮对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物活性,试验设先接菌后施药(治疗作用)和先施药后接菌(保护作用)两种处理,结果表明:环丙唑醇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治疗和保护效果均好于三唑酮,两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均随接菌与施药间隔期的增长而增大。在接菌后1d施药和施药后1d接菌,环丙唑醇、三唑酮的治疗效果好于保护效果,在间隔期为4d、7d时,环丙唑醇、三唑酮的保护效果好于治疗效果。环丙唑醇、三唑酮浓度在1~20μg/mL对小麦株高、鲜重无影响,但在5~20μg/mL时,部分小麦叶片叶尖出现发黄现象。  相似文献   

7.
邢光耀 《种子科技》2008,26(3):50-51
三唑酮等三唑类药剂防治病害的机制是抑制真菌体内CytP450单加氧酶的活性,破坏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导致细胞膜损伤而死亡。它同样也能抑制植物体内赤霉素合成过程中的C-14位脱甲基酶CytP450单加氧酶,使促进细胞伸长的赤霉素不能合成。目前,生产上基本上采用高效、广谱性的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预防小麦病害的发生,但用药量过大时会严重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出苗。  相似文献   

8.
9.
香蕉叶斑病常用杀菌剂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香蕉叶斑病是由不同菌物引起的多种不同症状类型叶部病害的总称。在我国主要有褐缘灰斑病、灰纹病和煤纹病等。该类病害在国内各香蕉产区普遍发生,是香蕉生产中最为严重、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之一,可使病株减产30%~50%。因生产上尚无抗叶斑病的香蕉品种,所以在防治上仍以药剂防治为  相似文献   

10.
<正>丙环·咪鲜胺在水稻区的市场前景水稻纹枯病是南方稻区的主要病害,每年发生面积在2.9亿亩左右。多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气温18~34℃都可发生,以22~28℃最适。发病相对湿度70%~96%,90%以上最适。水稻稻曲病又名伪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及青粉病,我国与日本还称其为"丰收病",气温24~32℃病菌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金银花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问题,以金银花为试验对象,选用广谱杀菌剂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采用常量、倍量、二次和三次灌根处理,对最终的残留含量进行分析。头茬花各处理中苯醚甲环唑均未检出,而二茬花中戊唑醇的残留量为0.14~0.22 mg/kg,存在残留超标风险。建议使用10%苯醚甲环唑4000倍液灌根处理,防治金银花土传病害,灌根2~3次,安全间隔期15天。  相似文献   

12.
<正>氟环唑是一种新型植物源杀菌剂,自2000年有国外企业登记产品以来,到2006年年底共有10个产品登记。  相似文献   

13.
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种子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药液浸种法研究了两种药剂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处理种子对出苗率没有影响,但对玉米幼苗的株高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戊唑醇处理明显抑制玉米幼苗株高,但戊唑醇处理浓度低于300μg/mL时,其显著增加了玉米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并明显增加了玉米幼苗的可溶性糖的含量.与戊唑醇相比,苯醚甲环唑处理浓度大于300μg/mL时才表现出对玉米幼苗的抑制作用,苯醚甲环唑处理更有利于玉米幼苗的生长,苯醚甲环唑处理提高了玉米幼苗根系的呼吸作用.以上结果说明,苯醚甲环唑处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安全性好于戊唑醇.  相似文献   

14.
<正>先止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的325克/升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含苯醚甲环唑125克/升、嘧菌酯200克/升,登记用于防治西瓜蔓枯病和炭疽病、香蕉叶斑病、水稻纹枯瘸和稻瘟病。该药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97.5~146.25克,折合每亩用制剂20~30毫升;用于防治稻瘟病,每公顷纯药推荐用量为146.25~243.75克,折合每亩用制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12月15日,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了我国第18个苯醚甲环唑原药产品。这也是自2008年4月19日以来的近32个月时间里,获批登记  相似文献   

16.
苯醚甲环唑与戊唑醇混配对水稻稻曲病菌联合作用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苯醚甲环唑与戊唑醇不同比例混配对水稻稻曲病菌联合作用的类型,采用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及其5种配比对水稻稻曲病菌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戊唑醇对水稻稻曲病菌的EC50分别为1.568、21.487 mg/L,苯醚甲环唑对水稻稻曲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明显优于戊唑醇。在苯醚甲环唑与戊唑醇的5个不同配比中,4:5配比的EC50最小,为1.858 mg/L。1:8、2:7、3:6、4:5混配组合的SR均大于1.5,表明上述4种混配组合对水稻稻曲病菌均表现为增效作用;(2~4):(7~5)配比的SR均大于2.0,增效作用最强。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对水稻稻曲病菌均有较高的室内生物活性,二者按(2~4):(7~5)的比例混配对水稻稻曲病菌有增效作用。建议用药浓度为117~375 mg/L。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解化学药剂对水稻稻叶褐条斑病病菌的抑制作用,广东省植保科技人员近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稻黑孢霉菌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各药剂对稻黑孢霉菌的毒力差异显著。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50%咯菌腈可湿性粉剂对稻黑孢霉菌毒力居前列,EC50分别  相似文献   

18.
<正>氟环唑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合成,阻碍病菌细胞壁的形成,并能提高作物的几丁质酶活性,导致真菌吸器收缩,抑制病菌侵入,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真菌性病害,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小麦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小麦赤霉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该药内吸性强,可迅速被植株吸收并传导至感病部位,使病害立即停止侵染危害。  相似文献   

19.
<正>(接上期)(二)三唑类杀菌剂市场分析三唑类杀菌剂目前是全球体量第二大的杀菌剂品种,空间与容量都不容小觑,且特定产品国产化率较高,其路径或称为甲氧基类未来的发展样本。2011年全球三唑类杀菌剂市场规模2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1.3%(详见图9、10)。其主流产品包括丙硫咪唑、戊唑醇、氟环唑、苯醚甲环唑以及丙环唑等。  相似文献   

20.
<正>海南省农业科技人员近期通过浸果处理,研究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对采后芒果的防腐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有效成分质量浓度为200和300mg/L的苯醚甲环唑处理后,经常温(25℃)和低温(13℃)贮藏的芒果均表现出发病率降低、好果率增加、转黄时间被推迟及果实失重率下降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