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贮玉米的市场前景与高效利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桂娟  王建国 《杂粮作物》2006,26(3):244-245
从青贮玉米的特点、辽宁发展青贮玉米的机遇及发展潜力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青贮玉米的市场前景,并简要介绍了青贮玉米的种植技术及加工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当前青贮玉米在国内外的生产现状以及我国青贮玉米的发展前景,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青贮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鲜食玉米—青贮玉米复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一些地区种植作物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自然资源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种植模式。即上茬种植鲜食玉米,下茬种植以营养体为收获对象的青贮玉米。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筛选出垦粘1号为上茬鲜食玉米首选品种,郑单958为下茬青贮玉米首选品种。两茬可获得鲜穗16.34 t/hm2,鲜秸秆103.3 t/hm2。这种复种模式有利于解决畜牧业发展带来的饲草短缺的现实难题,是适应当前农业产前结构调整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总结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小区品比试验,从24个品种中筛选出生育期较早的适宜做青贮的玉米品种有东农9905、莫吉、中原单32,其中以东农9905表现最为突出;生育期较晚的有户单2000、东单8号、四单69,其中以户单2000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
青贮玉米平衡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用对青贮玉米的影响。通过主因素、单因素效应分析,定量地评价了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与青贮玉米产量的关系,提出了目标产量的最优氮磷钾组合方案。从青贮玉米最大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其最优氮肥(N)用量范围为308.4~365.0 kg/hm2,最优钾肥(K2O)用量范围为65.5~89.8 kg/hm2,磷肥(P2O5)用量最佳范围为100.1~117.0 kg/hm2。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青饲青贮玉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7个分蘖、高油和高蛋白型青贮玉米特性和品质的比较。结果表明:独秆晚熟品种中北410、青试01和农大647适宜作为春季播种的青贮玉米,解决冬春季饲料不足;多蘖型的新育01和新育02适宜作为春夏季青饲玉米种植,供给夏秋季青饲料;独秆中熟的高蛋白玉米中原单32品质优,适宜作为在6月底到7月上中旬播种的青饲或青贮玉米种植;同时根据品种的生理特性研究栽培技术,指导各类型青贮玉米种植,满足不同青饲青贮需要。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黑龙江省青贮玉米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泉 《杂粮作物》2009,29(4):296-298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畜牧业将成为黑龙江省特色农业和主导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必须与饲草、饲料业的发展同步,确保草畜平衡。因此种植业结构必须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积极推进饲料种植。青贮玉米作为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大力发展青贮玉米,是调整种植结构,开辟玉米多种用途,拓宽玉米加工转化渠道,服务于“精品畜牧业”的需要,不仅可充分利用黑龙江省适于种植玉米的区位优势,又可促进草食家畜快速、高产、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8.
青贮玉米的育种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青贮玉米育种的分类、主要性状、种质资源及当前的育种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原理和方法,并讨论了在青贮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青贮玉米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简要地介绍了青贮高油玉米的特征特性、研究进展及加工利用状况,并简明地指出了青贮高油玉米的发展前景,为今后青贮高油玉米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中出现的优质青贮玉米需求量大、品种缺乏、鲜草产量低、品质差的现状,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院玉米及杂粮作物研究中心总结国内青贮玉米的发展方向、育种目标、评价体系和杂优模式,于2008年选育出青贮玉米杂交种青贮808.介绍了青贮808的选育背景及过程,总结了青贮808的特征特性和高产配...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高产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河套灌区春小麦高产节水灌溉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2006-2007年在内蒙古河套平原浅层地下水灌区,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下春小麦产量形成、耗水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特点.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小麦生育期总耗水量明显增加,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总耗水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灌溉水消耗增多所致,地下水补给量则随灌水量增加呈明显减少趋势.小麦生育期总灌水量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抛物线关系,产量达峰值时的灌水量大于水分利用效率达峰值时的灌水量.综合两年试验结果得出,在秋季浇足底墒水的基础上,春浇2水是实现春小麦节水与高产相统一的最佳灌溉模式,即在小麦分蘖至拔节期、抽穗至开花期灌2次水,每次灌水750~1050 m3·hm 2,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分别达到6750 kg·hm-2和1.75 kg·m-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