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东方红-75拖拉机转向离合器主、被动摩擦片是靠六组转向离合器弹簧压紧的。每组弹簧在负荷高度时的弹力为125~137公斤力,这么大的弹力,要想拆掉内、外弹簧,取出摩擦片,在没有专用设备的农村大队,那是不容易的。用手压压不动,用锤敲,不但容易打坏零件而且弹簧蹦  相似文献   

2.
<正>链式车转向离合器,经常因摩擦片和被动鼓表面粘油而打滑,影响机车的正常作业.为此,我们进行了简单的改装.1.在左、右转向离合器室底部两个放油孔上,各安装一片10毫米的接头.  相似文献   

3.
我局有一台清江—504型拖拉机,专供技术推广工作使用。由于原机车的横拉杆设计不太合理,下乡跑山路,转向机构经常出毛病,拉杆的球头连接经常磨损而导致机车“趴窝”。为此我们对该机车的横拉杆进行改装。采用北京212小汽车的拉杆经缩短、加固和角度校正,并把转向臂上的销孔加大,镶上锥形钢套。改装后操作轻便,转向灵活,比原装的牢靠,改装四年来没有出现任何故障。清江—504型拖拉机横拉杆的改装@赵玉海$布尔津县农机局  相似文献   

4.
<正>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由转向油罐、转向油泵、转向管路、动力转向器组成。转向系统工作时,转向油泵不停顿地随发动机转动而工作,把油从油罐吸出向动力转向器控制阀供油。无转向动作时,控制阀处于常开中间位置,油通过控制阀直接回到转向油罐。动力转向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液压随动系统,所有的过程都是在动态下实现的。车辆转向系统对行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要重视转向系统的技术状态完好性,学会动力转向系统的检查与调整方法。一、转向系统的检查1.检查转向操纵力  相似文献   

5.
刘雪珂  王斐  蒋林 《农机化研究》2017,(10):246-250
以东风1204拖拉机为原型,通过分析拖拉机自动导航与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S)的异同,以LDWS转向控制模型为基础,推导出拖拉机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液压转向机构工作原理,制定了液压自动转向机构的改装方案,并利用Sim Hydraulics工具箱搭建了液压自动转向系统模型,且基于此转向模型设计了自动导航拖拉机液压转向系统模糊控制器,在Mat 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转向系统模糊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转向跟踪精度,其最大跟踪误差小于1°,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四轮驱动小方拖是在手扶拖拉机的基础上设计改装的,改装的部位、部件主要有:将手把式改为方向盘式,前轮驱动改为前后四轮驱动,增加了后桥变速箱动力输出装置,将机械刹车改为油压刹车,配备脚踏油门、液压自卸、辅助转向等装置,具有操作简单、省力、安全、爬坡力强等优点,特别适合丘陵地带、山区泥泞路况运输作业。  相似文献   

7.
<正> 拖拉机和悬挂农具三点联结的国家标准规定:拖拉机额定牵引力大于500公斤力、小于或等于1000公斤力的配用Ⅰ类联结;大于1000公斤力、小于或等于2500公斤力的配用Ⅱ类联结。新水田650拖拉机牵引力值大于1000公斤力,配带旋耕机或铧式犁时,根据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种农业机械,前轮驱动,折腰转向,拉上重载或下陡坡还要反操向!你见过这种车型吗?它就是由手扶拖拉机改装的"四不像",又叫"硬连接".  相似文献   

9.
在一种商用车型的基础上,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结构特点进行改装设计,以适应其自动化驾驶的要求。在分析了原有车型的刹车和转向机构后,确立了包含自动刹车机构、自动转向机构和线束布置的改装设计。最终对改制后的车辆进行总线报文读取,验证了改制满足无人驾驶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机具介绍     
玉丰牌2BD—5型人力水稻直播机由广西玉林市石和乡沙坑村农民李良南发明,并由玉林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改进的玉丰牌2BD—5型人力水稻直播机最近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机结构简单,造价低(220元/台左右),性能可靠。播种行数为5行,行距25厘米,株距(可调)13.2厘米;每穴播种粒数(可调),杂交稻为2~3粒,常规稻为6~7粒;亩用种量,杂交稻为1.5~1.6公斤,常规稻为2~2.3公斤。操作轻巧灵活(该机进行质量检测时,测得的操作力为90牛顿—合9.17公斤力),一人操作作业,1小时可播1.5~3亩。  相似文献   

11.
一、液压转向助力器转向力不足或不均匀液压转向助力器转向力不足或不均匀的主要原因有:油泵驱动皮带过松;油泵油箱内油面过低;转向助力器管路中有空气或水;转向齿轮啮合过紧;密封环磨损或折断;转向助力器中漏油;转向螺杆的止推轴承螺帽没有旋紧;油泵内有积污,使油泵方通阀忽而卡住忽而复活。  相似文献   

12.
平衡吊车     
平衡吊车是根据吊重在力臂系统中力的平衡原理设计的。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 我们在学习兄弟厂的先进经验后,自己动手制造了一台起重能力为140公斤的平衡吊车(图1),目前,在我车间应用,效果良好。这种平衡吊车在使用中只要一个人按电钮,轻轻推拉操作杆臂,130公斤重的柴  相似文献   

13.
<正>J—7型多用中耕追肥机追肥装置由于结构不合理,漏肥严重。据测定漏肥达6%—7%,即追肥1公顷地漏肥量达22.5—30公斤,造成肥料严重浪费。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对追肥装置作了改装。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多模式液压转向系统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高地隙喷雾机的机动性能和作业效率、减少压苗损伤,设计了基于PID控制算法的多模式液压转向系统。采用AMESim软件建立了机械-液压系统耦合模型,采用序列二次组合优化算法确定PID参数的最佳组合,并对不同负载力和负载质量下的系统控制精度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比例系数为19.087、积分时间常数为2.008、微分时间常数为0.032时,系统误差最小;前后液压缸负载力差值或负载质量变大,位移误差随之增大,最大误差为-2.18 mm,PID控制算法和压力补偿系统确保了变载荷下系统的控制精度。研制了多模式液压转向系统,进行了坡地和田间转向试验,田间试验时,前后轮转向液压缸之间平均位移误差为4.07 mm,最大误差为-17.59 mm;在坡度15°的路面上,前、后轮转向液压缸之间的平均位移误差为4.89 mm,最大误差为21.34 mm;在前轮转向和四轮转向模式下,不同外前轮转向角田间转向半径的实测值略均大于理论值,误差率均小于4.0%。试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转向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设计研制了检测农业机动车安全技术状态的可移动式成套装备——检测车。该检测车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光、电、力传感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不解体检测技术和车辆改装技术等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运用到农业机动车的检测中,可检测柴油发动机的功率、油耗率、排放污染物、噪声、车辆的左右轮制动性能及其差值、转向性能、灯光、踏板力、手刹力等14项安全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农用拖拉机在工作过程中转向操作费力、驾驶员劳动强度高的现象,在原拖拉机人工驾驶液压转向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动控制的液压转向系统。该系统通过电磁换向阀及反馈信号的通断实现拖拉机转向定量与变量系统的转换,进而实现人工操作和无人驾驶的自由切换。自动控制系统的导航信号采用具有GPS、GLONASS和北斗三个导航系统的基站,在工作时控制系统自动选取信号较强的导航系统,实现了位置信号准确。  相似文献   

17.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由于其工作压力和灵敏度较高,外廓尺寸较小,所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其结构相对复杂,消耗较大的功率,而且易泄漏,转向力大小也得不到最佳控制。而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能弥补传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不足。介绍了一种典型的反力控制式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结构,并详细分析了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8.
约翰迪尔AutoTrac自动导航系统通用性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约翰迪尔AutoTrac自动导航系统不适用于普通车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XUV825i型全地形车的机械改装方法,主要解决AutoTrac自动导航系统中ATU(AutoTrac universal)方向盘无法在全地形车上安装的问题。该机械改装方法为:在全地形车转向轴与ATU方向盘之间加装一个特制的万向节,利用万向节的特性避免两者之间因同心度精度过低导致导航精度下降的问题,使得全地形车在AutoTrac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能够进行自动导航。XUV825i型全地形车结构与普通车辆一致,所以该机械改装方案也适用于一般车辆。最后基于改装后的全地形车,进行自定义路径导航试验。试验过程中全地形车自动导航的路径轨迹与初始路径基本重合,而且在路况良好以及系统经过调试的情况下,其自动导航横向偏差平均值小于2 cm,说明该机械改装方法并未降低该套系统的导航精度,该机械改装方法正确,安装在全地形车上的AutoTrac自动导航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同时说明该机械改装方法适用于普通车辆,AutoTrac自动导航系统能够在普通车辆上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9.
我连的几台东方红—60拖拉机,春耕时,经常由于制动带油污而造成转向失灵,严重影响了机车的工作。为此,我们将转向离合器室底部和边减室内侧面上部各钻一孔,并用铁管将其联通,使中央传动室漏至转向离合器室内的黑油及时排入边减室内。经一年多的使用证明效果良好,基本解决了由于制功带及转向摩片油污而造成的转向失灵和离合器打滑的现象,同时减少了边减室的用油。适用于中央传动室漏油不易解决的机车。此改装方法简单适用。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升山地拖拉机的工作效率及作业过程中转向系统的运转平稳性与准确性,采用电机控制技术,针对山地拖拉机的电控液压转向系统进行设计分析。基于转向控制的内部形成机理,建立了电控液压转向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对转向系统的核心部件进行参数选取,实现机身转向平稳机构设计。利用SolidWorks构建电控液压转向系统的物理模型,并结合3Dmax提供山地作业场景,从转向系统转矩控制与拖拉机行进速度变化角度进行转向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选取转向角度与转向平稳性作为评价分析参数,在角度范围-25°~25°之间变化时,每次变化角度误差在-0. 64°~+0. 94°的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转向试验过程中机身的转向平稳性控制在79. 8%以上,大于75%的设计指标,说明仿真试验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