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善提高生存环境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快造林绿化的步伐,而苗木造林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用的主要造林方法。为提高造林成活率,笔者就苗木造林技术及管理要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掖市甘州区兔儿坝滩是河西走廊北部生态屏障的重要地段,气候干旱,造林立地条件差,加之技术措施单一,导致多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很低,为此,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了河西走廊北部风沙区困难立地条件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顶凌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0~20个百分点,截干造林与全苗栽植相比,造林成活率提高10个百分点。因此,在干旱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综合应用抗旱造林技术,不但可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造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干旱山地由于水热关系不协调 ,造林难度很大。采取覆盖措施造林可极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地膜覆盖造林 ,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保持土壤湿度 ,提高土壤温度 ,而且覆盖地膜造林可较对照提高造林成活率 2 4 2 % ,同时乡土灌木移栽后穴内覆盖草皮可较对照提高造林成活率 6 %~ 9%  相似文献   

4.
干旱风沙区退耕地树种选择和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奇台县退耕还林树种单一、品质低、效益差的问题,以适宜树种选择和林种配置,提高林地经济效益,培育林地后续产业为目的,开展了干旱风沙区退耕地树种选择、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研究,主要结论:干旱风沙区造林成活率较传统造林方法成活率提高20%-30%,保存率提高40%-50%;林草、林粮、林园(果)、林药等造林经营使林地直接经济效益提高达50%以上;梭梭更新复壮与节水灌溉造林组装配套,造林成活率提高了30%,造林成本为普通灌溉造林的20%;山杏嫁接更新改造直接经济效益提高50%以上;文冠果直播造林不仅提高了干旱区人工造林成活率加%以上,而且降低成本50%以上。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我县大量应用推广抗旱造林实用技术,从而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由过去50% -60%,提高到现在90%以上,现将近几年在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抗旱造林技术介绍给大家,供参考应用。一、覆膜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湿度,形成的小气候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近两年来,通过对比试验,覆膜造林比不覆膜造林成活率可提高  相似文献   

6.
该文结合生产试验,对提高塞罕坝地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原理与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塞罕坝地区造林,采用机械开沟整地方式,比人工穴状整地造林成活率提高3.7个百分点,造林保存率提高19.3个百分点。提出选择适当的整地方式、造林树种,采取有效的苗木处理方法和抚育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7.
枫香苗木短截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枫香苗木短截与未短截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其生长量明显提高,造林当年新梢平均高提高了70%,平均地径提高了28%;造林后第4年平均树高提高了37%,平均胸径提高了34%。方差分析表明,造林当年的新稍高、造林后第4年的树高与胸径3个调查项目的枫香苗木短截造林与不短截造林间生长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只有造林当年的地径调查项目生长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目是在以往困难地常规造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经验,选择耐旱耐瘠薄防火树种五角枫,在西峡县的浅山丘陵区粗马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困难地造林,通过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最终探索出提高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证明,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8.5%,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1%,截干深栽当年新梢平均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1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4.7 cm。该试验的成功,为其他树种困难地造林提供了依据和经验,攻破了西峡县困难地造林技术瓶颈,合理有效地提高了困难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更为西峡今后困难地造林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
提高干旱阳坡造林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几年来对怀安县干旱阳坡的造林结果观察表明,对石质山地干旱阳坡造林采取抗旱造林技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唯一途经。抗旱措施除选择耐干旱瘠薄树种外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容器苗造林及高吸水性保水剂等都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减少造林损失,节约管理成本,采用集中管理的4年生芽苗砧嫁接良种油茶苗进行了大苗移栽造林试验,并以1年生、2年生小苗造林试验作对照。结果表明:大苗移栽的造林成活率可达97%以上,比用1年生、2年生小苗造林的成活率几乎提高了1倍。造林试验结果说明,大苗移栽技术是提高油茶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新型深栽钻孔机"造林不受地形限制,并且适应在高低起伏的沙丘(地)上作业。与传统造林相比不仅解决了起伏沙地造林难的问题,而且增加了造林深度、提高了造林速度、降低了造林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干旱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造林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河南省造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造林成活率低 ,造林保存率低 ,树种、林种结构不合理 ,造林形成的林分质量不高等 ,并对产生造林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制定科学规划 ,合理配置树种 ,提高科技含量 ,强化管理措施 ,完善造林机制 ,增加资金投入 6项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抗旱造林粉在民勤干旱沙区沙丘"双眉式"麦草方格沙障和丘间低地上分别进行梭梭、沙拐枣裸根苗浸根法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抗旱造林粉在民勤干旱沙区造林能够稳定提高造林成活率,也可以提高植物体自身抗性,控制水分丧失,维持植物体水分平衡,延缓植物生命周期,抑制林木生长状态,延长生长期,降低造林成本,促进梭梭、沙拐枣等苗木生长发育。抗旱造林粉是干旱、半干旱沙区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对于环境保护意识工作的重视,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一些干旱地区的造林工作,需要采取相应的干旱造林技术,改善干旱地区的环境,提高造林面积。辽宁省西部地区年降水量比较少,蒸发量大,在杨树造林过程中,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利用抗旱造林技术,提高杨树的存活率,提高造林效果,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滨海县因缺雨水冲刷,盐分板结在土壤表层上,形成严重的土壤盐碱化,给造林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探讨了在立地条件差的盐碱地,要保证造林效果,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采用适宜于盐碱地的造林技术和模式,以提高造林效率,为盐碱地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沙区气候环境条件恶劣,特别是近年气候变化异常,致使沙区造林成活率较低。试验得出:整地比未整地地块造林成活率提高17.09个百分点;整地秋季埋根造林比翌年春季植干造林成活率提高6.3个百分点;未整地秋季埋根造林比翌年春季植干造林成活率提高9.3个百分点;实施林农复合经营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抚育方式;采伐迹地造林,整地是造林成败的关键环节,通过农事活动整地,可及时清除伐根,改善地力。  相似文献   

17.
抗旱造林方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工作的成败与否,主要是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西北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干旱少雨,根据多年造林的方式方法得到的结果证明,在干旱地区采取如下几种抗旱造林方法可相应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杨树造林方法主要是植苗造林和截于植根造林.单纯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多提倡截干植根造林,仅从提高造林成活率角度分析,截干植根造林因成活时需水量少,较植苗造林成活率高一些,但是对生长影响尚无报道.本试验通过在相同立地条件下,进行截干植根和不截干植苗造林进行对比试验,主要研究其对生长量(材积)的影响,提出更能提高杨树生长量的造林方法,以期达到最佳济经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该文针对河北省沙河市如何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这一问题,通过调查分析基层乡村工程造林成功与失败案例,总结了工程造林成功的关键,提出了一些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马俊梅 《绿色科技》2015,(1):142-143
指出了提高干旱地区的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方式,从自然因素、造林技术、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具体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