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热研7号柱花草 申报者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牧草研究中心。蒋昌顺、刘国道、何华玄、韦家少、蒋侯明 品种来源 1982年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引入,编号为“CIAT136”柱花草材料。 品种特征特性 热研7号柱花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豆科植  相似文献   

2.
热研5号柱花草选育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热研5号柱花草是1987年从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引进的CIAT184柱花草群体中,经过对早花、耐寒、抗病性状的单株选育而成,经鉴定于1990年开始进行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热研5号柱花草既保持了CIAT184柱花草高产优质的特点,鲜草产量51805.8kg/hm2,粗蛋白质16.21%,并具有早花、抗病、耐寒等特点,花期比CIAT184柱花草提前25~30d,种子产量359.3kg/hm2,提高45.24%左右,耐寒性明显增强,可在纬度较高的南亚热带地区有效地避开低温寒害的影响,适合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接种后柱花草防御酶活性变化及PAL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病Mineriao和感病CIAT2312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叶片接种炭疽病病原菌后,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接种后两种柱花草种质3种酶活性均先升后降,其中抗病株高于感病株,酶活性与柱花草对炭疽病的抗性密切相关;从Mineirao柱花草中克隆出PAL基因,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其表达量高于CIAT2312柱花草,初步推测柱花草PAL基因对柱花草具有抗炭疽病作用。  相似文献   

4.
优良牧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格拉姆柱花草学名:Stylosanthes guianensis Sw.cv.Graham. 一、品种来源柱花草属是原产巴西玻利维亚的热带豆科牧草,在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格拉姆”为澳大利亚在1979年7月宣布选育成的栽培品种。1980年广西黔江示范牧场首先引进,其表现与早年引进试种的斯柯菲、库克、恩迪弗等柱花草比较,具有更耐寒,耐旱耐劳、开花早、青草和种子产量高、草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柱花草(Stylosanthes Guyanensis)又名笔花豆,是豆科柱花草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热带型草本牧草。柱花草原产于拉丁美洲各地而主要在巴西北部。多年来,引种到许多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1964年以来,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省区陆续从澳大利亚引进柱花草试种。现已在家畜饲料生产、果园复盖、水土保持等方面推广应用,且是广东目前最主要的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6.
幼龄荔枝园间作热带豆科牧草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园中间作8个不同豆科牧草品种的3年试验,结果表明:8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GC1480间作鲜草平均产量居最高,达到15 400 kg/hm2;平托落花生Arachis pintol对荔枝的茎围增长促进作用最强,达到11.0 cm,82号柱花草达到了10.7 cm,这些豆科牧草间作对荔枝茎围影响差别不显著;对荔枝冠幅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有钩柱花草S.hamata cv.Verano冠幅达到5.866 7 m2,其次为爪哇葛藤Pueraria phaseoloides,达到5.733 3 m2;对荔枝花梢影响与55号柱花草S.guianensiscv.CIAT1044呈极显著差异,82号柱花草达到34.6簇,其次是爪哇葛藤,达到30.5簇,均优于55号柱花草.  相似文献   

7.
我国热带牧草育种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热带牧草育种取得了可喜成就,主要表现在柱花草、银合欢、臂形草、狼尾草、坚尼草等方面.但目前热带牧草育种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了今后热带牧草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184柱花草,原产南美洲,1973年由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农艺学家采集并保存于种子库中,编号CIAT184。1982年引入我国,1988年由广西牧草工作站引入我区种植。该草喜潮湿的热带气候.在南宁以北为一年生,南宁以南为多年生。耐酸性瘦上,能在pH5~5.5的各类土壤生长。耐干旱,抗炭疽病能力强。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是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重要的蛋白质饲料,为了科学利用和探讨184柱花草在家兔中的饲用价值,为家兔的日粮设计提供依据,本试验进行了家兔对184柱花草消化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从1977年开始,巴西农牧业调查工程的国家遗传资源中心(EMBRAPA-CENARGEN)对原产巴西的、有希望成为牧草的豆科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发掘、收集、特性评定以及保存的研究。15个资源收集考察团对巴西大部分热带地区进行了资源的收集工作,其中的7次是和国际农业中心(CIAT)合作的。大约收集了4600份豆科材料,其中的1/3是柱花草属(Stylosanthes)种质材料,其它被收集的重要的属有丁葵草属(Zoriona),山蚂蝗属(Desmodium),Centrosema和田皂角属(Aeschnomene)。  相似文献   

10.
灌溉对柱花草和坚尼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与坚尼草(Panicum maximum CIAT 9)2种热带牧草在旱季进行人工灌溉后刈割,测定灌溉和不灌溉对生物量的影响。分析了2种热带牧草在人工灌溉条件下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人工灌溉条件下生长的2种热带牧草,生长速率快,刈割周期短,其产量和营养价值也有所不同。坚尼草在灌溉条件下其鲜生物量为不灌溉的1.4倍,生长周期缩短34%;柱花草在灌溉条件下其鲜生物量为不灌溉的1.06倍,生长周期缩短27%。  相似文献   

11.
184柱花草,原产南美洲,1973年由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农艺学家采集并保存于种子库中,编号CIA T184。1982年引入我国,1988年由广西牧草工作站引入我区种植。该草喜潮湿的热带气候,在南宁以北为一年生,南宁以南为多年生。耐酸性瘦土,能在pH5~5.5的各类土壤中生长。耐干旱,抗炭  相似文献   

12.
我国热带牧草育种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热带牧草育种取得了可喜成就,主要表现在柱花草、银合欢、臂形草、狼尾草、坚尼草等方面,但目前热带牧草育种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提出了今后热带牧草育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试验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优良豆科牧草柱花草的营养价值进行了测定,并将柱花草用于热带地区泌乳奶牛生产中,研究柱花草对泌乳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柱花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钙含量分别为15.21%、3.39%、28.38%、32.68%和1.02%;②用柱花草饲喂奶牛,可以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  相似文献   

14.
几种亚热带牧草的营养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种植较广泛的三种优良牧草品种象草、皇竹草和柱花草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这三种亚热带牧草的营养价值。试验结果表明:(1)柱花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钙含量分别为15.21%,3.39%,28.38%,32.68%和1.02%;(2)象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钙含量分别为12.66%,3.94%,29.48%,31.91%,0.55%;(3)皇竹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钙含量分别为9.05%,2.52%,30.02%,40.73%,0.68%;(4)三种牧草的粗蛋白含量和钙含量以柱花草为最高,从饲料品质角度来讲,柱花草的营养价值高于其他两种,但无氮浸出物含量高,象草和皇竹草适口性好,因此,实际使用时,可将三种牧草搭配饲喂。  相似文献   

15.
<正> 俯仰臂形草(Brachiaria decumbens cv.CIAT 606),又名旗草。原产热带非洲乌干达,是一种优良的热带禾本科牧草,4X=36。我国于1982年引自哥伦比亚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该品种具有粗生耐干旱,冬季青绿不干枯,耐践踏、耐放牧、耐火烧、再生竞争能力强,能有效地抑制杂草,年平均鲜草产量达63847 kg/hm。该品种在澳  相似文献   

16.
研究13种豆科牧草与桉树(Eucalyptus spp.)间作的适应性筛选.结果表明:产草量以GC1581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Aubl.) Sw. cv. GC1581)最高(376.73 kg/hm2),与其他参试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 (DC.) Urb.)、有钩柱花草(Stylosanthes hamata (L.) Taub. cv. Verano)和热研12号平托落花生(Arachis pintoi Krapov.et W.C. Greg.)不适合在桉树林间种植;参试品种的抗旱等级相差不大,其中以GC1581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Aubl.) Sw. cv. GC1581)最耐旱,抗旱等级为1.16;在6龄桉树林间种植豆科牧草,抗病性和抗虫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7.
柱花草是一类优良的热带豆科牧草,适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种植.炭疽病是柱花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引起柱花草炭疽病的病原菌存在高度的遗传和致病多样性.柱花草抗病育种需要将具有多种抗性的基因导人栽培品种中,才能获得广谱的持久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8.
热带禾本科牧草区域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年的区试测产结果表明 ,王草鲜草产量最高 ,为 95 .91t/hm2 ,极显著高于其他 8个牧草品种。危地马拉草与象草差异不显著。CIAT690 1坚尼草鲜草产量极显著高于青绿黍 ,但与CIAT6172坚尼草差异不显著。俯仰臂形草产量与网脉旗草差异不显著 ,但显著高于珊状旗草。王草、危地马拉草、CIAT690 1坚尼草、CIAT6172坚尼草、网脉旗草等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 柱花草(Stylosanthes spp.)是热带豆物牧草中重要的属,是改良热带高酸、低肥草地的优良草种,且具有很大的潜力。柱花草炭疽病自从1987年首次在巴西发现以来,随着柱花草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其为害广泛而严重。在美洲、澳大利亚、亚洲和非洲都有柱花草炭疽病的报道。一、症状及为害情况柱花草炭疽病的症状随着不同的柱花草及环境条件而有所变化。一般地说,在高温  相似文献   

20.
6种热带亚热带豆科牧草抗寒性及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华南地区适宜的优质冬季青饲料草种,本研究比较了旋扭山绿豆(Desmodium intortum)、大叶山蚂蟥(Desmodium laxiflorum)、异果山绿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显脉山绿豆(Desmodium reticulatum)、糙毛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 var.strigosum)和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6种热带亚热带豆科牧草在广州越冬期的抗寒性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除柱花草外,其它5种豆科牧草均能保持青绿越冬,其中旋扭山绿豆和大叶山蚂蟥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牧草(P0.05)。旋扭山绿豆的净光合速率最高(P0.05),其次是大叶山蚂蟥(P0.05),因此这两种牧草具有相对较强的抗寒性;与其它牧草相比,旋扭山绿豆在冬季能保持较高的粗蛋白含量(15.99%~20.26%)(P0.05)以及较低的洗涤纤维(NDF 27.92%~30.89%、ADF 23.96%~27.06%)和缩合单宁含量(6.05~11.95mg·g~(-1))(P0.05),因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旋扭山绿豆可以作为华南地区冬季豆科青饲料的潜在优选草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