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研究以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技术为重点,结合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及气候特点,针对农村地区能源供给与消耗,分析当前农村住宅节能上存在的问题,利用现代节能建造技术,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等方面探究北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技术,旨在为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工程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以严寒地区2个农村的住宅为代表的寒地农村建筑的采光、照明现状,目的在于发现该类建筑的采光和照明的可行性设计策略。结果表明:目前此类建筑基本满足我国采光要求;照明光源主要采用普通荧光灯,但节能灯的使用不是很普遍。结论指出农村住宅应控制体形系数小于0.5;窗户设置宜南向开大窗,北向开小窗,并且在冬季...  相似文献   

3.
白银区农村住宅能源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国录 《甘肃农业》2009,(9):33-34,36
选择白银区四龙镇、强湾乡和武川乡为对象,运用典型调查和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以上三个乡镇农户的农村住宅能源消费状况和经济状况,对比分析了白银区各乡镇农户的住宅能耗状况及其产生原因。结果表明,以生物质能为主,多种能源并存的复杂能源结构在农村住宅能耗中占据主导地位,农户对能源的利用观念也逐渐倾向于清洁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对优化能源结构,降低总能耗量及农户经济支出和保护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农村住宅能源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本着构建节约型新农村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对今后白银区农村住宅能源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平潭县农村能源区划的基础上,分析该县农村能源资源特征和消耗特点及缺能所造成的影响,从而说明发展农村能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阐明该县农村能源需求的预测方法与结果;提出农村能源的利用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着眼于中国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中清洁能源应用的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阐述了中国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清洁能源应用的现状,分析了中国农村目前对清洁能源的应用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清洁能源应用于中国新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之中应该遵循经济原则、生态原则、实用原则和地域原则,揭示了中国新农村规划设计过程中清洁能源有效、合理应用所具备的经济意义。新农村建设要有前瞻性、合理性的住宅规划设计,住宅规划和清洁能源应用的基础设施规划要统一协调。通过完整统一的规划使清洁能源在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使其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作用,以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俊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18-11619
探讨太阳能保暖房屋和接地式房屋设计的可持续性,通过将可再生性能源和材料应用于农村景观建设中,达到改变传统农村住宅的能源利用的目的。该技术对提高农村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倡导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99-4900,4909
该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设现状及存在主要节能问题,从住宅建筑体型节能、住宅围护材料节能、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三方面对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华京君  张莉红  李郁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26-17127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使农民更有尊严的、更好的生活。在这个背景下,如何使农村能够可持续的发展,能源就是关键。在农村的能源利用中,住宅耗能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如何提高农村住宅能源利用率,尽可能减少耗能,并且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热舒适、提高空气品质等问题已经提上日程。对此作了一些探讨,对农村住宅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可再生能源在新农村住宅中的技术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泉  宣蔚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862-2863,2976
基于可再生能源在缓解能源危机方面所发挥的重要意义,认为在新农村住宅优化方面,运用可再生能源削减农村住宅能耗,降低传统能源的碳排放,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以较容易获得且使用成本较低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雨水资源为例,探讨了可再生能源在新农村住宅中的运用策略。重点研究了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热供能系统在新农村住宅中的运用;沼气、垃圾资源化利用等供能系统对实现生物质能与住宅的一体化应用的意义;雨水的中水回用和冷却效应。  相似文献   

10.
印度全国土地面积约3.05亿公顷。1981年底全国人口达到6.83亿,农村人口5.4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0%。三十年来全国总人口增长一倍,预测到公元2000年人口将达到11亿3千万。据统计,世界上有九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下,其中三分之一在印度农村。印度农村能源消费的构成中,以1978—1979年度为例,烧饭取暖占86.4%,照明2.2%,农灌1.6%,运输0.1%,农村工业9.3%,耕作0.4%。家庭消耗的能源,即做饭采暖以及部分农村工业消耗的能源,主要靠薪柴、牛粪和农作物秸秆等非商品能源。农村消费的商品能源,仅占全国的10.6%,人均只有十几公斤标煤。商品能源主要用于农田排灌、部分农村工业以及照明。显然,生物能是农村能源的主要支柱。农村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之一,同时也是能源生产的重要来源之一。不仅90%以上的农村生活燃料靠生物能供给,而且印度城镇所消耗的非商品能源也是生物  相似文献   

11.
吕勇明 《油气储运》2012,31(1):31-32,35,83
相比于单管环状掺水和电加热工艺,单管通球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基于成熟的单管通球工艺,开展了高寒地区单管通球工艺应用研究。通过分析大庆油田某区块单井产液量、井口出油温度、含水率和井口回压等参数,验证了该工艺在大庆油田应用的可行性。在敖古拉油田开展了工艺应用前期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安排通球周期,该工艺可应用于高寒地区较高产量的油井;以齐家油田为例,通过水力计算验证了该工艺在低产油田的应用可行性。单管通球工艺在高寒地区油田中的应用,对于进一步优化集输工艺、节能降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云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22(3):30-32,41
对广南县森林资源现状及消耗量动态分析得出:广南县森林资源的消耗主要是农村薪材的低价值消耗,且消大于长,通过进行农村能源建设,调整能源结构,利用沼气、水电等清洁能源代替薪材,可减少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3.
陈倩宜  李伟  林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908-20910,20927
对采用附加阳光间的天津某农村被动式太阳房围护结构的全年动态能耗及附加阳光间的全年太阳得热量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比较分析了采用附加阳光间前后该住宅的全年围护结构能耗。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采用了保温材料的墙体和Low-E玻璃的阳光间的全年动态能耗进行了模拟,并与未采用保温材料和Low-E玻璃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Low-E玻璃的附加阳光间能耗降低了80%,采用保温材料的围护结构墙体能耗降低了43.5%。通过经济效益比对分析,采用保温材料和Low-E玻璃增加的投资约97 396元,约5年内即可收回。  相似文献   

14.
贺建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656-11657,11660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住宅建筑迅速增加。针对西北地区农宅建设中存在的高能耗等问题,通过对农宅的庭园布置、围护结构(墙体、屋面、门窗等)进行节能设计,以提高其舒适度,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不同的食物消费模式对虚拟水消费的影响,对全国1990—2014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食物虚拟水消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都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城镇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增长速度快于农村,是农村居民的1.12倍左右;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多样性指数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引起城乡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未来随着食物消费量的不断增加,食物虚拟水消费量也将持续增长,势必对水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这就需要倡导城乡居民均衡膳食和健康的消费习惯,改善食物消费模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对策(摘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实现西藏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述了西藏能源资源情况,分析了西藏农村生物质能利用的特点及潜力,并提出了西藏薪柴替代成略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结果]西藏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水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和以薪柴和畜粪为主的生物质能,而常规化石能源资源稀缺,石油、煤炭资源比较少,能源消耗以生物质能为主。这种低水平的传统的能源消费结构使脆弱的高原生态植被遭到破坏,致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结论]西藏未来的能源发展战略迫切需要改变目前能源的消费结构,积极实施薪柴替代战略,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农村小水电替代目前以生物质能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小城镇化进程,重点发展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减少因能源消费对西藏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了福建省农村居民能源消费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农村居民能源消费主要存在着能源消费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由此引起的环境约束和消费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根据福建省的农村能源资源特点和经济、环境、社会状况,遵循经济、环保、协调的原则,提出“提高现有消费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优质、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即“节流开源”的方法解决福建省衣村居民能源消费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农村家庭能源可持续消费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重庆市域内14个村565户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及相关问题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水平和结构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调查地区农村人均家庭能源消费为1332.0 kgce,能源消费水平与温饱型经济水平基本一致;在农村家庭生活用能结构中,生物质能占总消费量的82.8%,煤炭占12.0%,农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仍主要依赖当地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活观念相近的条件下,农村家庭人均能耗与家庭经营人均收入和人均生猪饲养量正相关,与户均人口负相关;电能在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较小,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呈适上升趋势,而天然气是未来农村居民的首选能源.  相似文献   

19.
大庆市进入工业化后期,休闲产业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基于对大庆休闲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揭示大庆农村区域发展休闲产业的优势,根据大庆市休闲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构建农村区域特色组合休闲产品供给体系,形成环城休闲游憩带,成为重点发展方向,确定发展模式是农村区域休闲产品组合型和资源组合平台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