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茶叶出口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消费圆和出口国之一。2003年中国茶叶的生产量为7681401.位居世界第二;出口量是259914t.占世界总出口量的第三位,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国际市场茶叶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的茶叶出口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呈下降趋势。国际贸易壁垒的加强更进一步限制了中斟茶叶的出口.使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大幅度地降低.而且出口量和出口金额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受到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文章先对中国茶叶生产成本—出口价格进行了国际比较,接着对中国茶叶企业竞相出口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红茶出口亏本;绿茶出口价格与成本持平,没有利润;越南成为中国绿茶潜在竞争对手,日本对中国绿茶不构成威胁。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价格低廉是促销的一种方式。斯里兰卡红茶品质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中国茶叶出口企业获取赢利主要是从流通领域的“垄断定价”着手,其中绿茶赢利高于红茶。  相似文献   

3.
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茶叶产业一直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虽然中国的茶叶出口量不断增加,但是创汇能力表现疲软。通过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CA)测算中国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并比较中国和世界茶叶出口量前5位国家的差距,同时从成本、质量、组织化和国际化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最终提出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肯尼亚茶叶发展局(KTDA)与联合利华(Unilever)达成协议以提高茶叶质量。联合利华拥有世界最大的茶叶品牌立顿,Unilever是KTDA的最大客户,每年购买大约5万吨茶叶。该协议包括一个耗资1.6亿先令的计划(该计划部分由英国国际开发部(DflD)赞助)该计划有助于降低小茶园的成本和保持茶叶在传统市场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5.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0,(4):298-302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中国当代茶学泰斗陈椽先生所著《中国茶叶外销史》一书(以下简称《外销史》),早于1993年由台湾碧山岩出版社出版。承蒙江西上饶茶厂吕维新先生鼎力帮助,1997年夏天我从他那里借到了这本书,立即予以全书复印、装订珍藏起来。这部著作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有系统的记录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史实的著作。该书运用丰富的资料、数字、统计表格和图片,翔实充分阐述中国茶叶外销的轨迹,并揭露隐藏在茶业贸易背后鲜为人知的种种其他目的,加以批判、针砭得失,提供足以为茶业今后发展的殷鉴,同时,也为研究茶业历史的学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也是重要的出口国,但茶叶大市场小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中国茶叶国际地位提出了挑战。基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立足全球茶叶市场,运用UN Comtrade链接WITS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测算中国茶叶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出口价格,将测算结果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茶叶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但优势不如早期明显;茶叶出口价格呈现出先下降后稳定上升的走势,茶叶价值在国际市场得到了认可;经过绿色贸易壁垒磨炼之后,茶产业形成了新的资产所有权优势,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的产业内贸易模式。研究表明,中国茶叶的优势与不足并存,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品质提升与品牌创建。因此,提出了建立以茶企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加快茶叶技术立法、大力实施品牌提升战略、提升茶叶组织行业自律水平和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国等都非常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政府在各个管理环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起着主导作用,建立和形成了一整套结构完善、机制合理、运行有序、成效显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该体系对农产品市场实施有效调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促进农业发展,保护生产者利益,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文献、调研茶企、走访茶农、咨询专家等方式,比较分析福建省三大茶叶主产区(安溪县、福安市、武夷山市)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模式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视,目前大多数茶农自觉放弃高毒、高残农药。政府茶叶主管部门对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过程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建立了比较全面的茶叶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但是,在散户茶农监管、茶叶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等领域还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此,本文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菠萝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干军  王举兵 《世界农业》2007,(7):20-22,46
为了解中国菠萝竞争力状况,本文首先从产量、种植面积、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比中国与其他主要菠萝生产国生产情况,然后分析世界菠萝贸易格局,并从外贸角度对比中国与世界鲜或干菠萝、菠萝罐头、菠萝汁等菠萝产品贸易大国竞争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菠萝产品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与其他菠萝贸易大国相比竞争力相对较弱。文章最后提出中国菠萝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茶叶贸易的概况,然后利用出口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并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茶叶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出口对象国的GDP和人口数、出口对象国农药残留最高限量以及是否为WTO成员国是影响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最后,就提高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的现状与茶叶质量安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茶叶卫生质量:农残含量、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及非茶异物(包括磁性物等)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茶叶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科学合理施用肥料;茶园病虫害实行综合治理,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学农药;减少茶叶加工中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从EUREPGAP-TEA到中国茶叶良好农业规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种茶历史悠久,茶叶种类丰富,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产业更是成为不少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而中国出口茶叶却要接受西方标准,常导致出口受阻,甚至遭遇退货,对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提高极为不利。为此,急需引进吸收国际通行的良好农业规范(GAP),提升中国茶产业。本文介绍了GAP的背景知识、欧盟茶叶GAP标准和中国茶叶GAP标准的比对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标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茶叶一直是世界各国人们的日常饮品,我国是产茶大国,同时又是出口大国.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茶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世界各国对茶业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特别对我国茶叶中农药残留以及含铅量问题,纷纷制定或修改相应的标准进行严格限制.本文以浙江省茶叶为例来探讨应如何构建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I)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标对我国茶叶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茶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是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却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各省区茶叶生产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勇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7):375-377
在分析方法上继承了对称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思想,针对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效率比较优势指数未能反映发展变化情况,提出了发展比较优势指数及其计算公式。通过对我国各省区茶叶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显示出目前我国茶叶生产整体具有比较优势,江北茶区发展迅速,出现了明显的东茶西移。通过规模、效率和发展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为各省区茶叶生产在全国的定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英、欧、美、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或组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进行国际比较,认为国外技术体系相对成熟,注重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机制能做出有效安排。基于此,提出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品种细分的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是我国农产品出口中的特色产品。在对中国出口茶叶的种类及包装细分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国家对比,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RCA指数指标,分析了中国出口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及变动趋势。结果表明,绿茶依然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优势类别,但大包装绿茶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下降,小包装绿茶及红茶的竞争力则有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豆竞争力国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世界大豆总产量达到20641万t,比1980年增长1.55倍,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巴拉圭、加拿大、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美国是世界上大豆产量最大的国家,其次是巴西和阿根廷,中国是世界第四,亚洲最大的大豆生产国,从世界主要大豆生产国产量变化的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