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库养鱼一般采取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根据笔者十年从事水库养鱼及渔政管理经验,冬放鱼种具有如下优点: 一、鱼种培育到冬初,膘肥体壮,鳞片较为紧凑,生长速度随水温降低而减缓,此时投入水库适应能力强。二、水温较为适宜。放养时间选择在水温5-10℃拉网起鱼,机械损伤小,长短运输适应性强,运输成活率高。三、运输密度大,能减小劳动强度,减少运输费用。四、水库水位较深,鱼种从小  相似文献   

2.
当前,成鱼养殖即将进入冬捕冬放阶段,俗话说,"放好鱼种半塘鱼",可见鱼种冬放技术掌握的好坏与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关系重大.笔者认为,要搞好池塘鱼种冬放工作应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3.
水库养鱼一般采取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养殖方式。根据笔者十几年从事水库养鱼实践,认为:水库养鱼鱼种秋末、冬初放养为最佳,具有如下优点:1、鱼种培育到秋末、冬初,鱼种膘肥体壮、鳞片较为紧凑、生长速度随水温降低而减缓,此时投入水库适应能力强;2、水温较为适宜,放养时间最好水温选择在5——10℃,拉网起鱼,机械损伤小,长短运输适应性强,运输成活率高;3、运输密度大、能减少劳动强度,减少运输费用;4、水库水位较深,鱼种从小水域投入较大水域水库中,越冬条件比池塘优  相似文献   

4.
唐玉华 《水产养殖》2014,(12):37-38
<正>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模式也不断创新。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通过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积极引导养殖户将"春放冬捕"的传统模式创新为"冬放冬捕"的新模式,即于头一年的冬季放养鱼种养殖至翌年的冬季将成鱼捕出,然后紧接着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成鱼养殖。选择冬放鱼种具有早适应、早摄食、早生长、早受益等优点。笔者根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模式也不断创新。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通过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积极引导养殖户将"春放冬捕"的传统模式创新为"冬放冬捕"的新模式。即于头一年的冬季放养鱼种养殖至翌年的冬季将成鱼捕出,然后紧接着进行下一个周期的成鱼养殖。选择冬放鱼种具有早适应、早摄食、早生长、早受益等优点。笔者根据当地的养殖实践,现将相关技术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敦化市马号乡大安屯,朝鲜族农民严秀峰,为解决自己养鱼春放秋捕所需的二龄鱼种,去年入冬前,将当年池塘养鱼中没有达到上市规格的944尾(主要是一冬龄草鱼)进行窖藏越冬,历经156天密封越冬,于今年4月10日安全出窖,转入  相似文献   

7.
当前,成鱼养殖即将进入冬捕冬放阶段,俗话说:"放好鱼种半塘鱼",可见鱼种冬放技术掌握的好坏与池塘养殖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关系重大,笔者认为,要搞好鱼种冬放工作应注意抓住以下几项要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北方地区淡水养鱼产量在逐年增加。鱼多了,渔民们不再限于春放秋捕,而是秋、冬、春甚至夏季,一年四季将商品鱼均衡上市,所以不但鱼种需要越冬,而且商品鱼也需要越冬。如何保证养殖鱼类安全越冬,就成为生产中一个极为引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不少养鱼户养鱼一般采用“春放冬捕”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实践征明,最好的方法是冬季放鱼种冬季捕捞,即在头一年的“冬至”前后投放鱼种,第2年的冬季捕捞上市。正是“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  相似文献   

10.
南方不少养鱼户一般采用"春放冬捕"的养殖方式养鱼。实践证明,最好的方法是冬季放种冬季捕捞,即在头一年的"冬至"前后投放鱼种,第二年的冬季捕捞上市。"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  相似文献   

11.
秋放鱼种相对"春放",可大幅度增产增收,其好处是: (1)"春放"是指在 4月投放鱼种, 10月捕捞,生长期只有 7个月。而"秋放"是在 10月投放鱼种,次年 10月捕捞,生长期 1年,鱼个体增重 1倍。 (2)如鱼种都集中到"春放",就会给鱼种越冬池造成压力。而成鱼塘养的鱼,都在秋季捕捞,水域空闲。实行"秋放",不仅可使鱼种池和成鱼塘得到充分利用,还可提高鱼种成活率。 (3)"春放"的鱼种,因冬季活动少、摄食少、体力弱,运输中易患水霉病。而"秋放"鱼种正处于生长旺期,体格健壮,不易擦伤患病。 (4)"春放"鱼种,处于农忙季节。"秋放"鱼种…  相似文献   

12.
陈志平 《内陆水产》1994,(12):17-17
目前,大多数渔场和养鱼专业户都已形成一种共识,冬放鱼种比春放鱼种好处多,冬放鱼种不仅易于捕捞和运输,降低鱼种的死亡率和减轻鱼种的发病率,而且有利于鱼种的及早疏散精养,适应环境,早开食生长,延长鱼的生长期,从而提高鱼产量。那么,冬放鱼种之际应做好哪些工作呢?  相似文献   

13.
《内陆水产》2005,30(12):43-43
饲养食用鱼的池塘,鱼种在一次放足的基础上,1年分数批将达到食用规格的鱼捕出.同时补放一部分鱼种。这种养鱼措施可以使池塘在饲养期间保持较合理的载鱼量,避免由于鱼群密度过大而影响生长,最主要的是可以提前在夏季补放部分夏花鱼种,又可以为来年提供部分优良的1冬龄鱼种。  相似文献   

14.
<正> 1984年冬,我们在怀德县水产良种场用生物增氧法做了冰下高密度鱼种越冬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鱼池条件和鱼种放养越冬池5口,共31.2亩。越冬前未清塘,水源为卡伦水库的水。2、3、4号池均全部注新水,而1号和5号池新老水各一半。越冬鲢秋片龟种平均全长11.7厘米,尾重21.7克;鲤秋片鱼种平均全长11.3厘米,尾重22克,多为丰鲤。 2.日常观察  相似文献   

15.
轮捕轮放     
轮捕轮放是指鱼种“一次放足,分期捕捞,捕大留小,捕大补小”。一、轮捕轮放的优点(1)有利于活鱼均匀上市,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采用轮捕轮放可改变以往市场淡水鱼“春缺、夏少、秋挤”的局面,做到四季有鱼,不仅满足社会需要,而且也提高了经济效益。(2)有利于加速资金周转,减少流动资金的数量,为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一般轮捕轮放上市鱼的收入可达到总收入的50%左右。(3)有利于鱼类生长在饲养前期,因鱼体小、活动空间大,年初多放一些鱼种,可充分利用水体。随着鱼体的长大,采用轮捕轮放方法,及时减少鱼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正>投放有收无收在于放,多收少收在于管。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腊水放鱼,鱼种猛长。一草养三鲢,三鲢带一鳙。混养品种多,苗种规格齐。青鱼不脱莳,草鱼不脱暑,鲢鳙不脱伏,宜早不宜迟。鱼种放下塘,驯化有声响。轮捕轮放,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 一、放养鱼种成活率的估算一冬龄之前的鱼种,死亡率较高。经过一个冬期之后,鱼种开始新年度的生长,在体质和对环境适应力方面均有增强,成活率也随之提高。所以分析一冬龄前鱼种死亡的相关因素,对提高鱼种成活率具有重要意义。1.标志回捕估算成活率依据资源量与渔获量和标志尾数与重捕尾数之间关系近似的原理,以标志回捕方法估算鱼种成活率。1979年9月剪腹鳍标志了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连城县是闽西北地区养鱼大县,2004年养鱼产量7619t,其中草鱼占总产70%,达5400t。近年来,随着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方式有较大的改进,县城郊各村一部分池塘养殖形式改为一年二茬,即春放秋收、秋放春收;一部分池塘则一次放养多次捕大留小,即轮捕轮放。经过4个月-6个月的养殖,草鱼规格达到1kg以上即捕捞上市,而后需补放数量不等的大规格鱼种,因此,草鱼秋片大规格鱼种在当地供求矛盾十分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几年来小范围网箱草鱼生产经验,2004年进行水库较大规模网箱培育草鱼秋片鱼种生产,取得较好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市场鱼价偏低,传统的春放秋捕养殖模式利润不高。为增加池塘产出率,笔者于2014年指导科技示范户进行了异育银鲫"一年两茬"池塘精养技术试验,第一茬育成商品鱼,第二茬育成鱼种,获得了亩产1252千克、亩利润7314元的养殖成果,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第一茬商品鱼养殖1.池塘条件试验池面积7.3亩,东西走向,池深3米,池底平整,淤泥厚20厘米左右;水源为河  相似文献   

20.
夏季是鲜鱼上市青黄不接的季节,为满足市场需要,大岩湖养殖场利用部分冬闲鱼种池养成鱼,实行冬喂养、春催膘、夏起捕的试验,获得了成功.在108亩的冬闲鱼种池内,共获得鲜鱼28,500斤,净产22,300斤,平均亩产206斤.这个试验的成功,既为增加夏季市场鲜鱼供应量开辟了新的途径,并在理论上突破了冬春季一般鱼类不吃不长的概念.1981年冬,该场把挖深扩大的鱼种池,在冬季鱼种出池后继续养成鱼(翌年6月前成鱼起捕后仍作培育大规格鱼种的育种池).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