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琦  李鹏波 《现代园艺》2013,(21):53-55
城市景观只有传达给公众系统的、良好的景观意象才能引起公众的共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继而产生对城市环境的亲切感、满足感乃至归属感。景观形象识别系统就是通过规划和设计城市景观的理念、行为、视觉、触觉、意境等识别系统,构建城市景观的综合形象,不仅从物质要素方面给公众美好的景观体验,而且注重环境意境等思想文化层面的表达,给公众以境胜的陶冶。本文通过分析和梳理企业CI和城市CIS理论,以城市滨河区域生态结构、功能需求为基础,结合城市的地域风格特色、历史文化及风土人情,通过学科交叉整合,研究了适合滨河区域形象特色塑造的识别系统,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触觉识别、环境意境识别五个要素构成,塑造系统、整体的滨河区域形象特色。  相似文献   

2.
作为城市的主要景观,城市内河是体现城市风貌的一个主要载体。通过对城市内河景观进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识别性,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基于此,以六安市大雁河为例,对城市内河地域性景观的整治与生态恢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保护的渭河西安城市段综合治理工程南岸绿化景观设计,以“生、息、绿、脉”为主体和题材,以“项目的可持续”和“项目的互动性”为设计准则,以“文化”为主要设计要素,在保护、优化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创造能充分体现自然景观特征并且符合人游憩心理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河地带是打造城市特色生态景观的重要区域,利用千姿百态的植物景观营造滨河特色风景,改善生态环境,达到提升人居生活质量的目的。以城市滨河地带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滨河植物的种类、观赏特性及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滨河植物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提升城市滨河景观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滨河城市的堤岸空间是水陆域之间所形成的城市服务设施,它具有的特殊地位以及在城市滨河景观中的重要性,使城市堤岸景观成为整体河道景观的关键节点。目前我国滨河城市水系堤岸侧重堤岸的防护性能,堤岸空间功能单一、缺乏特色,科学合理地优化堤岸景观设计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宏观和微观2个角度把握堤岸景观设计的实质,在堤岸作为防洪防汛工程设施的传统思维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滨河城市堤岸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规划城市滨河绿地景观,提出切实有效的设计手法,需要找到正确的切入点。针对城市滨河绿地这一特殊场地特性,在规划设计上要合理控制场地,特别在对微观细节的处理中,在遵循宏观规划原则的指导下,提出具有针对性及代表性的微观设计元素,打造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7.
刘星 《现代园艺》2023,(6):161-163
绿道是城市景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够有效提升城市品质、重塑城市形态。城市绿道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运动、观光旅游、体验自然等多功能的景观空间,同时也为城市绿色生态环境的构建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我国绿道理论研究及设计实践现状,结合LID理念提取典型措施,对武汉滨水绿道生态修复方式进行了探索。以武汉东湖绿道为研究对象,从驳岸、亲水设施、绿化、硬质景观、小品和环境设施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得出挖掘区位特色、保留原始形态、利用历史人文遗迹、形成节点空间等绿道地域性景观营造方法。以期重塑山、水、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关系,缓解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表现,而城市的不断发展也势必会促进城市附属绿地的开发,它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科学合理地规划并开发城市滨河绿地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城市滨河绿地的作用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对城市滨河绿地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潘珏 《现代园艺》2014,(20):99-99
滨河地带可说是万物生命的重要源头,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同时滨河地带也是城市当中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产业不断发生调整的同时,城市滨河公园景观改造这一话题也逐渐在人们的关注下成为了焦点。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城市滨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的现状,及其发展做了详细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雪莹 《现代园艺》2013,(18):110-110
分析了城市河滨景观的重要性和个性特征,以天津塘沽河滨公园为例,具体阐述了城市内河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多方面作用,强调了城市河滨景观作为城市的首道风景线,对于城市给外来人员留下的印象及城市的自身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城市河滨景观应该和人相互联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从城市滨河景观概念入手,总结归纳规划设计要点,并以南京高淳区石固河码头节点景观概念规划设计为例,探究与当地发展相融合的景观规划设计途径。从石固河现状出发,以上位总体规划为指导,对整条河流进行功能定位研究,再由规划层面转向景观节点的概念设计,从节点问题入手,综合考虑文化、生态等方面,给出规划策略和设计指引,创造舒适宜人的景观,同时引导周边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滨河景观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涉及建筑、规划、市政、河道管理、航道交通和沿河动植物保护等诸多领域,也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城市滨河景观的发展现状,对城市滨河景观中文化和地域特点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分析,旨在探究出一种融入地域性文化元素的最佳滨河景观设计方式,以期为河道滨河景观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座城市的景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座城市的历史,反映这座城市的人文思想,反映这座城市的追求.湘乡市滨河读书长库,集中固有的文化脉络和空间脉络,重塑湘乡滨河景观,以一部关于文化的书,以励志为主题的景观书抒写湘乡历史.文章以湘乡市滨河读书长廊景观设计为例,分析湘乡的文化底蕴,阐述城市景观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滨河景观服务于两岸生活,是城市的重要名片。本文从城市滨河景观概念入手,总结归纳规划设计要点,并以南京高淳区石固河码头节点景观概念规划设计为例,探究与当地发展相融合的景观规划设计途径。从石固河现状出发,以上位总体规划为指导,对整条河流进行功能定位研究,再由规划层面转向景观节点的概念设计,从节点问题入手,综合考虑文化、生态等方面,给出规划策略和设计指引,创造舒适宜人的景观,同时引导周边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地域性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要大量应用乡土植物。本文主要就乡土植物在地域性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应用做了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滨河绿地植物配置的分析,将不同形态、结构、特性的植物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层次、多景观且适合滨河绿地的植物配置模式,使植物景观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滨河植物景观分为3个部分:陆域植物景观区、水陆交界带植物景观区、水域植物景观区.陆域植物景观区分为生态密林区、疏林草地区、开敞植被区、林荫广场区,另将4种植物配置模式进行搭配并找出最佳植物配置组合模式;水陆交接带植物景观区以生态驳岸为主,分别为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水域植物景观区从植物生活型、色彩运用、质感搭配、季相变化4个方面对水生植物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以达到净化、美化水体景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健怡 《花卉》2019,(12):38-39
作为城镇最具有活力的滨水区,不仅起着生态廊道作用,同时还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如何营造和谐自然、有魅力的滨河景观,是园林工程师共同关注与研究的课题。基于此,笔者通过结合滨河景观改造项目,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滨河景观改造策略,通过滨河景观更新,以营造人与自然共生滨河景观。  相似文献   

18.
结合虹桥商务区滨河景观提升改造项目设计与实践,围绕如何建设既兼顾防洪、防护又以绿色生态、休闲游憩为重点的可持续发展的滨水景观,让其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其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应用提供案例参考和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尔康 《现代园艺》2022,(12):59-61
尊重场所精神,有助于展现出城市景观的独特韵味、精神内核和社会价值。然而,在全球化发展和商业利益驱使的共同影响下,当前,我国城市景观的设计趋于雷同、缺乏创意和内涵,而且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情感距离亦渐行渐远。为了在景观设计中更精准、更充分地尊重、表达场所精神,城市景观设计师应更多地将在地特色元素和城市文化凝结于设计创意之中,并在设计中提高城市居民的参与度,注重人与景观之间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20.
在特定的地域空间中,植物形成了一系列有序的空间结构和文脉相连,然而好的植物营造出的空间,能给人们带来一种场所精神,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格,令人们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丰硕人们的心理世界。以武汉大学樱园为例,描述了植物带来的场所精神,更进一步说明在本国本地域中利用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中延续谱写特殊风格与主题的史诗,延续原有的文化传统,焕发个性魅力的同时也能够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