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燕  高青海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218-2223
以黄瓜、 黑籽南瓜种子为试材, 研究不同浓度黄瓜叶片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黄瓜叶片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 黄瓜发芽率、 发芽指数、 α-淀粉酶活性及脱氢酶活性等均降低, 抑制了黄瓜根系、 胚轴的生长; 而一定浓度的黄瓜叶片水浸提液提高了黑籽南瓜 α-淀粉酶和脱氢酶活性, 促进黑籽南瓜种子萌发, 高浓度浸提液抑制黑籽南瓜种子萌发。 通过化感效应值可以得出, 黄瓜叶片水浸提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为负效应, 而对黑籽南瓜则一定浓度范围为正效应, 高浓度为负效应。 黄瓜叶片水浸提液抑制黄瓜种子萌发, 而对黑籽南瓜种子萌发表现为 “低促高抑”。  相似文献   

2.
圆叶牵牛对小麦种子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给入侵杂草圆叶牵牛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圆叶牵牛水浸提液对三个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叶牵牛内存在化感物质,浸提液处理降低了三个供试小麦品种的发芽率、根长、苗高、活力指数,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小麦幼苗生长对浸提液反应更为敏感,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相同浓度的浸提液对三个小麦品种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石麦18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巨尾桉挥发物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新鲜桉叶和桉油的挥发物对4种受试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巨尾桉挥发物对受试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强度,桉油挥发物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桉叶自然挥发物.桉油挥发物的作用强度有明显的浓度效应,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不同受体植物对巨尾桉挥发物化感作用的敏感性差异明显,其中甜菜心和白萝卜敏感性较强,水稻和热研2号柱花草敏感性则较弱.  相似文献   

4.
假臭草水浸提液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Lour.)Olsson),萝卜(Raphanus sativus L.),水稻(Oryzasativa L.),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作为测试植物,研究新鲜假臭草(Praxelisclematidea(Griseb.)King and Robinson)水浸提液对种子发芽,新鲜假臭草和风干假臭草水浸提液对幼苗早期生长的化感效应以及不同生长环境下的假臭草浸提液对萝卜幼苗早期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新鲜假臭草浸提液对4种测试植物的种子发芽都有抑制作用。假臭草叶和完整植株水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明显大于其它器官水浸提液化感作用,叶可能是假臭草释放化感物质的主要器官。风干和新鲜假臭草水浸提液在低浓度时抑制所有测试植物幼苗根系生长。在逆境(如干旱和养分胁迫)中,假臭草会释放更多的化感物质,从而导致其化感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不同浓度的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处理萝卜和生菜种子与幼苗,测定其对不同受体材料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植株保护酶系统的影响,探讨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对部分模式蔬菜植物的化感作用,推测其可能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对萝卜和生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化感抑制。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处理后,萝卜和生菜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被抑制,抑制程度随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强,对胚根的抑制强度大于胚轴。酢浆草植株水浸提液对幼苗各种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POD和CAT的活性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研究不同浓度玉米秸秆浸提液对玉米、大豆和小麦3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其幼苗叶片抗氧化物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以及根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浸提液促进玉米和小麦种子萌发,发芽率分别提高18.4%和7.6%;秸秆浸提液浓度为0.8 g/m L时,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发芽率降低11.3%。不同浓度秸秆浸提液处理,3种作物根系活力、抗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或促进作用,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衡水湖外来植物黄顶菊的入侵机理,采用黄顶菊根和茎叶不同质量分数的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研究黄顶菊对小麦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根长和苗高均有抑制效应。小麦种子相对发芽率与黄顶菊根、茎叶浸提液质量分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化感效应指数和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均随根、茎叶浸提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黄顶菊茎叶浸提液对小麦的抑制效应大于根浸提液。黄顶菊浸提液对小麦根部生长的影响大于对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小麦苗期对化感物质的敏感程度强于萌发期。  相似文献   

8.
采用种子吸涨试验、种子浸提液对萝卜种子萌发的抑制试验以及不同贮藏期种子的萌发试验,来探寻藏茴香种子休眠的原因。结果表明:藏茴香种子休眠与种皮的机械阻力无关;种子中存在的内源抑制物质和后熟作用是造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藏茴香种子的内源抑制物质,在35℃条件下的水浸提液对萝卜抑制活性最强,25℃下最弱;并且在同一温度下的抑制活性随着浸提次数的增加而减弱。藏茴香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逐渐提高,贮藏到18个月时,种子的发芽率达到61.3%。  相似文献   

9.
刚果12号桉对4种豆科植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采用室内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了刚果12号桉叶片自然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叶片水抽提物、叶片经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桉油、含挥发性水溶性物质的冷凝水和含水溶性非挥发性物质的渣汁3个组分以及桉树根际土壤水浸液对绿豆、大豆、柱花草与大翼豆4种受体植物的化感活性。结果表明:刚果12号桉叶片释放的挥发性物质对4种受体植物种子的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桉叶水抽提物与根际土壤水浸液对绿豆、大豆、柱花草与大翼豆4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不但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土壤水浸液对绿豆、大豆和柱花草幼苗的根生长还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处理分别比对照高出13%、2%、23%。从桉油、冷凝水与渣汁3个组分的化感活性来看,渣汁的最强,桉油次之,冷凝水最低,即单位叶片中水溶性物质的化感活性比挥发性的高。这表明水溶性化感活性物质可能是刚果12号桉的主要化感作用物质。  相似文献   

10.
以光叶紫花苕子为供体材料,采用生物测定法分析不同质量浓度(2.5、5.0、10.0、20.0、40.0 g/L)的光叶紫花苕子地上部和地下部浸提液对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格桑草(Cosmos bipinnata)4种常见杂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光叶紫花苕子的化感抑草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范围内,各光叶紫花苕子浸提液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狗尾草种子发芽率,对其它3种杂草发芽率的影响则表现不一。地上部浸提液处理对狗尾草苗高呈现“低促高抑”趋势,其他处理对4种杂草的苗高、根长、鲜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光叶紫花苕子浸提液处理对4种杂草幼苗的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效果不同。光叶紫花苕子的地上部和地下部水浸提液对4种杂草均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其中,40.0 g/L的光叶紫花苕子地上部水浸提液处理显著降低了狗尾草的发芽率、苗高、根长、鲜质量、叶绿...  相似文献   

11.
磷胁迫对不同桉树品种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土培试验对磷胁迫条件下不同桉树品种酸性磷酸酶(APA)活性和桉树苗高、地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缺磷条件下桉树叶片和根际的APA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供磷处理,而且随胁迫程度时间的延长,APA活性逐渐增大.不同桉树品种APA的变化规律不同,其中巨赤桉、尾赤桉、邓恩桉在磷胁迫条件下APA活性增加较快;巨桉和巨细桉增加缓慢;而缺磷环境对其根际和叶片APA活性不造成显著影响;尾细桉和尾巨桉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磷胁迫强度与不同桉树品种APA活性显著相关.2)磷胁迫对不同桉树品种苗高、地径影响表现为巨赤桉、尾赤桉、邓恩桉最大;尾细桉和尾巨桉次之;巨桉和巨细桉最小.这充分说明在磷胁迫条件下,桉树可通过叶片及根际APA活性的增强来适应缺乏磷环境,但不同桉树品种对磷缺乏的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能否将APA活性作为评价桉树耐低磷特性的指标仍需结合大田试验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2.
三裂叶蟛蜞菊对花生化感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L.)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杂草和园林绿化植物。本文研究了三裂叶蟛蜞菊水提液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过程中一些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各器官水提液浸种显著降低了萌发花生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脂肪酶活性,提高了质膜透性,进而使萌发花生种子的活力和呼吸速率显著降低。其中三裂叶蟛蜞菊根、茎、叶和全植株水提液使萌发花生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2.80%、39.48%、32.37%和34.40%,使脂肪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1.19%、26.69%、24.15%和22.88%。在花生植株幼苗生长过程中,喷淋三裂叶蟛蜞菊各器官水提液极显著地降低了花生根系干物重、单株根瘤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重;其中三裂叶蟛蜞菊叶水提液分别使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重降低31.95%、32.65%和37.93%。喷淋三裂叶蟛蜞菊各器官水提液还极显著地抑制了花生氮素代谢中两种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使叶片全氮含量有所下降。三裂叶蟛蜞菊各部分水提液对萌发花生种子化感作用的大小顺序是:茎>叶>全株>根系;而对花生幼苗,化感作用的大小顺序则是:叶>茎>全株>根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比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配比对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高氮处理下尾巨桉幼苗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中氮和低氮处理,低磷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尾巨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着氮水平的提高而升高,而随着磷、钾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时间的变化(4~6月),尾巨桉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反,高氮磷钾能够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中氮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不同营养液配比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分析表明:高氮低磷中钾处理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小麦合理轮作倒茬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高粱不同组织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高粱秆、穗、叶的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均有极强的化感作用,浸提液在低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高浓度抑制小麦生长,且对根的化感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的化感作用.高浓度高粱浸提液降低了小麦的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了小麦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小麦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等酶活性均显著下降.综合来看,高粱不同组织水浸提液对小麦的化感作用表现为秆>穗>叶.  相似文献   

15.
艾蒿对大豆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0,12.5,25.0,50.0 g·L~(-1))的艾蒿水浸提液处理5个大豆品种鹤丰、辽鲜、沪宁、毛豆29-2和韩国-45,通过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主根长、根毛区宽度和根毛密度等指标,研究了艾蒿对不同品种大豆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艾蒿水浸提液对大豆化感效应的总体趋势为浸提液浓度越高,对大豆种子萌发和根系分化的抑制作用越强,且艾蒿对大豆生长的化感作用大小与品种有关,大豆不同品种对艾蒿化感作用的敏感程度不同,5个供试品种以鹤丰最不敏感,而毛豆29-2和韩国-45较为敏感。此外,大豆各发芽和根系生长指标对艾蒿的敏感程度也不同,以发芽势和根毛区宽度对艾蒿较为敏感,可以作为衡量艾蒿对大豆化感作用的品种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砂培的方法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比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液配比对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高氮处理下尾巨桉幼苗苗高、地径和总生物量显著高于中氮和低氮处理,低磷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生长促进作用明显;尾巨桉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随着氮水平的提高而升高,而随着磷、钾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时间的变化(4~6月),尾巨桉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相反,高氮磷钾能够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中氨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不同营养液配比下尾巨桉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分析表明:高氮低磷中钾处理下尾巨桉幼苗在生长及生理特性方面均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17.
胶茶间作的他感作用现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曹潘荣  邹元辉 《茶叶科学》1997,17(2):193-195
研究了橡胶叶片水浸出液对茶树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叶片水浸出液含有对茶树生长有他感作用的物质,其抑制作用效果与抑制物的浓度有直接关系,即高浓度时,抑制茶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低浓度时则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巨尾桉、尾叶桉成熟种子和茎段为组培苗初始材料进行继代培养,利用ISSR标记对不同无性系、不同继代次数(1~30代)的巨尾桉、尾叶桉组培苗进行遗传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ISSR分子标记在桉属植物鉴定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检测到巨尾桉和尾叶桉种间和种内的遗传差异。而对同一无性系不同继代次数的个体进行扩增时则未发现其在带型和带的强弱上的差异,证明组培苗在经过多次继代培养后,在DNA水平上未发生变异,多代培养后的实验材料仍能保持遗传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蟛蜞菊对花生和其它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蟛蜞菊对花生和水稻等作物生长及对花生、水稻、菜心、大豆、白菜等作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蟛蜞菊浸提液使植株变得矮小 ,生长缓慢 ,叶子枯黄 ,出现病斑和虫害 ;对作物种子的萌芽也具有抑制作用 ,使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 ,胚根和胚芽变短 ,甚至使种子腐烂。蟛蜞菊不同器官的浸提液对作物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有相同的效果 ,但影响程度却各不相同 ,效果最明显的是叶片浸提液 ,其次是茎 ,再次为植株 ,最后为根  相似文献   

20.
桉树枝瘿姬小蜂(Leptocybe invasa Fisher & La Salle),是2000年新发现的一种专一危害桉属植物的害虫。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于2011年7月对3种不同品(系)遭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的桉树按照全株取样法进行系统调查观测,以期为桉树枝瘿姬小蜂的防治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虫瘿数量和羽化孔数量主要分布在树冠枝条的上层以及中层。3种不同品(系)桉树上危害、形成虫瘿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尾巨桉(广林9号)上桉树枝瘿姬小蜂主要在枝条上形成危害、出现虫瘿。窿缘桉与尾赤桉(湛201)上主要在叶柄以及枝条上形成危害、出现虫瘿。同时,对遭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的尾巨桉(广林9号)桉树进行系统调查,并计算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分布型。结果表明,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在尾巨桉(广林9号)的叶片以及枝条上均成聚集型分布,尾巨桉(广林9号)树干和侧枝上的桉树枝瘿姬小蜂虫瘿分布更为密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