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和谐论理论渊源与和谐林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和谐理论的渊源,阐述和谐林业的内涵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和谐林业的对策,以推进我国和谐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存在决定着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和谐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恰恰体现和适应了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之所需。和谐思维具有科学内涵与合理外延,它强调了发展是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在内的全方位的的发展。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实现和谐。  相似文献   

3.
创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创建和谐校园,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论述了创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不和谐现象产生原因及危害,提出了创建和谐校园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沈中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41-19942
乡村旅游发展是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首先界定了乡村旅游的范畴并阐述了和谐新农村的内涵,继之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互动作用,最后提出了二者的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5.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人地关系,实现人地和谐发展;正确处理不同地区与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代内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当代与子孙后代之间的发展关系,实现“代际和谐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正确处理好了这三大关系,实现了三大和谐发展,就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和谐环境伦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环境伦理是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环境伦理观,它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和谐环境伦理推向实践,应当加强和谐环境伦理教育;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健全环境法律制度体系;发展绿色科技,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7.
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出发,阐述了和谐林业基本概念及特征,提出了构建和谐林业的发展思路.在深入分析发展和谐林业重要意义基础上,结合范县林业建设实际,提出了建设和谐林业助推绿色范县建设的四个策略,以供业内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悦庭 《现代农业科技》2009,(13):257-257,264
阐述了人水和谐发展的必要性,介绍了人水和谐发展的举措,包括转变治水理念、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开发与保护并重等内容,以实现人水和谐,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发展,是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建立和谐、完善和谐、升华和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人与自然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农业院校要大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加大对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论角度,运用逻辑推理、因果分析等方法对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影响因子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层次阐述,认为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系统总体运行效果,是农村体育和谐发展系统各影响因子相互协调程度,以及该系统的发展潜力和人为调控和谐发展的能力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武汉城市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为"两型社会"背景下武汉城市圈建设中如何实现集约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武汉城市圈1996-2008年土地利用结构及人口数据,以2008年为规划基期年,按照人均用地指标法,预测规划目标年2015年、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需求潜力和供给潜力,并据此提出高、中、低三种挂钩方案,分别测算出其挂钩潜力,选出适合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挂钩方案,并就挂钩开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在采取中、低挂钩方案时,武汉城市圈完全有能力开展挂钩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揭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重大贡献,围绕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探讨了和谐动力思想与矛盾动力论、生产力动力论、历史合力论和精神动力论的关系,强调了和谐动力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研究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和谐发展,社会的和谐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在于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武汉市1997~2006年的统计数据,从耕地资源变化的时间特征和空间差异入手,分析了武汉市耕地资源变化的规律与趋势,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了该市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武汉市耕地资源变化的时空特征明显,耕地资源呈现出减少的总体趋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武汉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3类因素。研究结论对武汉市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宜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096-2099
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诠释。该文以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从重庆市面临的基本情况、城乡统筹的目的和任务入手,探讨了重庆市城乡统筹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加快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任务之一。要在以人为本理念下,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基础性作用、凝聚作用、推动作用和思想政治作用,使基层党组织起到凝聚人心、推动发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和进一步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思维作为反映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内在要求的思维范式,具有自身的基本的特点即系统思维是开放性思维、整体性思维、复杂性思维和协调有序发展性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的系统思维范式为指导,使我国的和谐社会体现出开放性、人民主体性、整体协调发展性、区域发展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及其发展的有序调控性等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代林业的概念与内涵、森林的功能、现代林业的建设目标及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表述,着重阐述了发展现代林业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简要阐述了和谐图书馆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并提出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