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2.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7,(18)
柑橘酒作为一类高营养、低酒度的果酒,其发展和工业化生产对果酒行业的兴起具有支柱作用,而抑制其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苦味物质。从柑橘酒中含有的柠檬苦素类似物、类黄酮等苦味物质出发,对吸附脱苦、酶法脱苦进行梳理,最后对柑橘酒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4.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7,(7)
油脂是组成人类膳食结构的主要成分,也是食品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原材料之一。亚麻籽含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如α-亚麻酸、木酚素、亚麻籽胶等。同时,亚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占到主要脂肪酸组成的91%,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良好效果。针对亚麻籽油在食品工业、畜禽饲料、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阐述亚麻籽油在贮藏过程中形成苦味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并探讨亚麻籽油去除苦味后的营养价值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柑橘果实风味物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糖、酸及芳香物质等。贮藏过程中,柑橘果实的风味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从异味物质的生成、酶系统、呼吸代谢、膜质过氧化等方面,综合概述了柑橘果实在贮藏过程中发生风味劣变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同时论述了果实采后风味劣变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姜辣素是姜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和风味成分。综述了姜辣素的化学组成、性质、功效作用及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8.
果蔬及其制品中维生素C测定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维生素C是评价是蔬产品质量的重要的客观参数之一,综述了果蔬中维生素C测定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为测定维生素C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柑橘果皮果胶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综述了柑橘果皮中果胶含量与性质(酯化度、胶凝度以及半乳糖醛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旨在为柑橘果皮有效贮藏以及柑橘果皮果胶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蛋白质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武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1):80-82
在食品检测中,经常用到对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概述食品中蛋白质检测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以便研究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体外和体内评价法分析苦杏仁油的抗氧化能力。以VC为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测定苦杏仁油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及对Fe3+的还原能力;以VE为对照进行体内抗氧化试验,将5组小鼠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苦杏仁油,连续灌胃4周后灌注50%乙醇造成氧化损伤,6 h后摘眼取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经过体外抗氧化试验证明,苦杏仁油对DPPH·、O2-·、·O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为0.215、0.378、0.679 mg/mL,对Fe3+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体内抗氧化试验显示,苦杏仁油可以提高小鼠血清中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其中以0.15 mL/g mb剂量效果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苦杏仁油在抗氧化方面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苦瓜的加工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允 《农产品加工.学刊》2006,(7):41-43,46
苦瓜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近年来有关苦瓜功能特性及加工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综述了苦瓜的功能特性、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不同育苗方式对苦瓜育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营养钵育苗、穴盘育苗、营养基质块育苗对苦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苦瓜育苗方式。调查不同方式育苗条件下苦瓜出苗速度、株高、茎粗、节间长、叶数、叶长、叶宽、地上部干鲜重、根干鲜重等生长指标,分析壮苗指数。3种育苗方式中,以营养钵育苗最好,幼苗的茎最粗,为3.02 mm;叶片最大,长、宽分别为5.77 mm和6.23 mm;根系最发达,鲜、干重分别为1.45 g和0.08 g;生长量最大,地上部鲜、干重分别为4.14 g和0.35 g;壮苗指数最高,为0.18。采用营养钵育苗,幼苗生长稳健,株高适中,茎粗,叶片宽大,根系发达,壮苗指数高,有利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苦瓜番茄汁复合饮料研制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以鲜苦瓜和番茄为原料,经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优选制得的苦瓜与番茄复合汁饮料,兼得苦瓜和番茄的营养与风味。 相似文献
16.
我国柑橘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柑橘品种繁多,用途广泛,果品既是鲜食佳品,又是优良的加工原料。论述我国柑橘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柑橘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展望了柑橘业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以苦菜为原料,采用水浸提法制备苦菜粗多糖.结果表明,苦菜粗多糖的制备工艺为物料颗粒大小160目,料液比1∶15 (g∶ mL),于100℃条件下浸提7.5 h,所得苦菜粗多糖提取率为2.74%.以VC和茶多酚作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苦菜粗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