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选用国际水稻遗传评价网(INGER)的稻种资源75份,分别在福州和上杭茶地种植,考察其主要农艺性状和苗期稻瘟病抗性表现。结果表明:大部分供试材料表现为生育期长、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谷粒细长;苗期稻瘟病抗性0~5级的有16份,其中,抗性好的有3份。综合农艺性状和稻瘟病抗性评价,初步筛选出8份优异资源,可供基础研究与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2.
生产上应用的各类抗虫棉均采用混系繁殖技术育成,个别品种(系)在抗虫性、株型、叶型,铃型等性状上与群体不尽一致。与常规品种相比较抗虫棉苗期长势偏弱,株型偏紧,不同品种(系)抗虫棉其综合表现也不尽相同,根据近几年的试验及大田种植观察,为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和棉铃虫的综合防治,对抗虫棉的栽培管理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密度抗虫棉大多表现为个体偏小,果枝上仰,株型偏紧等特点,需要通过提高群体获得高产,密度比较结果显示,抗虫棉的密度一般应比同类常规品种增加5%~10%,春播密度应达到5 5万株/hm2左右,麦(油)棉春套抗虫棉以6万~6 5…  相似文献   

3.
利用4个不同类型水稻两系不育系与6个不同类型恢复系或常规品种组配F1代组合,通过对杂种一代株型性状间相关系数分析和F1代与亲本相同性状相关系数的计算,初步探索出北方两系杂交稻株型性状的遗传相关方式,为亲本株型选择和F1代株型塑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甜玉米闽甜6855春季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甜6855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闽甜系688×闽甜系0155杂交选育的鲜食型甜玉米单交种,2016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8年在大田县上京镇黄城村示范种植,平均每667m^2鲜穗(带衣)产量1245.6~1310.5 kg,产值2860~3140元。表现苗期长势强,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逆性较强,品质优,商品性好。总结其春季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利用4个不同类型水稻两系不育系与6个不同类型恢复系或常规品种组配F1代组合,通过对杂种一代株型性状间相关系数分析和F1代与亲本相同性状相关系数的计算,初步探索出北方两系杂交稻株型性状的遗传相关方式,为亲本株型选择和F1代株型塑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玉米P群自交系的生物学特征特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与温带骨干系相比,P群自交系苗期叶色、叶鞘特征特性明显,株型缺乏紧凑类型,生育期偏晚,单株产量低,抗性强,子粒百粒重和容重较高。P群自交系的光敏感反应主要表现在与营养生长相关的几个性状上,如株高、穗位和雄穗分枝数等。在生殖生长性状上光敏感反应比较迟钝。在温带玉米区适应性较好。但是一些P群自交系如沈137、齐319、1127等各项指标光周期敏感仍反应强烈。  相似文献   

7.
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是用纯的珍汕97A、V20A、V41A三个不育系及其对应的三个纯的保持系珍汕97B、V20B、V41B。试验方法:首先,鉴定不育系原种植株群体的育性,调查其杂株率。其次,在隔离的条件下,让不育系自交结实,其后代植株分为A型(株型及育性同不育系)、B型(株型及育性同保持系)、AB型(株型及育性介于不育系和保持系之间)、C型(株型及育性同恢复系)、AC型(株型及育性介于不育系和恢复系之间)和大青棵(不抽穗)。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择不同株型海岛棉品种4个(短果枝和长果枝各两个),设置4个密度水平(16.5、24.0、31.5和39.0株/m~2),研究密度对不同株型海岛棉品种其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影响,探讨和分析不同株型海岛棉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密度对不同株型品种(系)的衣分没有影响,而与单铃重和籽指呈负相关;在籽棉单产方面,松散型品种(系)较紧凑型品种(系)在高密度下能发挥更好的产量性状。密度与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呈负相关,而纤维长度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因此在棉花种植时需要考虑株型来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以保证产量和品质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蘖角度是水稻重要株型性状,合理的分蘖角度是培育理想株型、达到高产育种的一个关键因素。【方法】以控制水稻分蘖角度增大的显性主效数量基因TAC1为研究对象,构建不同品种背景下的TAC1近等基因系,通过单本栽插、多本栽插/高产栽培以及纹枯病菌接种鉴定,分析TAC1对其他农艺性状、纹枯病抗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同一背景近等基因系之间比较,TAC1使水稻品系分蘖角度增加,有利于减轻纹枯病危害,对其他农艺性状无不利影响。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不同背景TAC1系有效穗数均多于tac1系;籼稻特青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高于tac1系;美国稻Lemont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千粒重及单株产量均低于tac1系;粳稻武陵粳1号、镇稻88背景下,TAC1系结实率和千粒重均略低于tac1系,单株产量略高于tac1系,差异不显著。加工及外观品质方面,特青TAC1系优于tac1系,武陵粳1号、镇稻88以及Lemont背景TAC1系较tac1系有劣化趋势,差异均不显著。【结论】叶片较长的籼稻品种,适宜的分蘖角度范围较窄,叶片较小的粳稻品种,适宜的分蘖角度范围较宽。适当增加水稻品种的分蘖角度,有利于减轻纹枯病危害。TAC1可用于株型紧凑型籼稻品种及粳稻品种的株型改良。  相似文献   

10.
龚淑英 《茶叶》2006,32(1):61-61
2006年2月,由韩国韩瑞大学食品与营养学院茶学学科郑仁梧教授带领20多名学员到浙江大学茶学系培训、考核“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中级评茶员”。学员由该学院茶学科的硕士课程学生、韩国国际茶叶研究会以及各地茶礼院、茶道协会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组成。这批学员均从事茶工  相似文献   

11.
在棉花的长势长相诊断中,主茎的生长迅速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指标,它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整个植株的生长状况。株高采用日增长量(或称日生长量,系两期株高差除以间隔日数)作为诊断指标,由于没有考虑当时的株高基数,对苗期、初蕾期的旺长就不能很好的反映,特别是高密度栽培的棉花,对株型控制较严,打顶较早,更不可用最大  相似文献   

12.
北方杂交粳稻株型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株型与稻米品质的关系,将株型育种与优质育种有机结合,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及典型冗余分析等方法,以10个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配组的100个杂交粳稻为材料,研究了株型与稻米品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株型与部分米质性状之间关系密切;倒2叶基角、单穗重在株型性状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直链淀粉含量及粒长在米质性状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倒2叶基角、株高和单穗重对米质性状影响较大;直链淀粉含量、糙米率和透明度受株型性状影响较大。选择指数模型表明米质较优的北方杂交粳稻的株型为:剑叶、倒2叶较宽,倒3叶较短且窄,株高偏矮,秆长较短,穗子较长,穗数较多且单穗重较轻。  相似文献   

13.
籼型优质超级稻中浙优1号育成的若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超级稻中浙优1号及其亲本选育的技术要点及创新点,提出在低纬度稻区筛选理想亲本转育不育系,与国内具理想株型的恢复系配组,可培育出株型、品质兼优的杂交籼稻组合.  相似文献   

14.
张战  李明 《北方水稻》2003,(4):9-10
简述了理想株型的发展历史及株型育种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阐述了理想株型的形态特征、理想株型育种的理论基础、应用这一理论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水稻的高产潜力是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1.茶苗的始苗期,催芽的一般为4月中下旬,不催芽的推迟至5月中旬,催芽較不催芽的提早21—27天,冬播較春播提前3—8天; 2.茶苗的齐苗期,不論冬播春播,催芽的六月分可以齐苗,不催芽的齐苗期要延迟至七月分,甚至推迟至八月初旬; 3.催芽的茶苗生長强度較高,整齐度一致;不催芽的茶苗生長强度較低,生長表現参差不齐; 4.催芽的茶苗出土后的死亡数仅5%,不催芽的达16%,不催芽的其出苗后死亡数皎催芽的大于兩倍; 5.茶苗的成苗率,以催芽的成苗率高10—25%;多播校春播成苗率高6—10%; 6.在当前我省具体情况下,茶子播种以冬播为宜,各播既节省貯藏人工,保証茶子品質,又符合茶树的生物自然特性。  相似文献   

16.
松嫩平原春小麦耐盐碱性鉴定及品种(系)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松嫩平原春小麦品种(系)耐盐碱性鉴定的适宜盐碱浓度,同时筛选耐盐碱小麦材料,以黑龙江省试种的30个春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HCO3溶液分别在春小麦萌发期和苗期进行盐碱胁迫处理,筛选适合耐盐碱性鉴定的胁迫处理浓度,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0个春小麦品种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0mmol·L-1 NaHCO3为小麦耐盐碱性筛选的理想鉴定浓度;30个春小麦品种(系)中,九三09-1933等7个品种(系)萌发期高度耐盐碱,北麦9号为萌发期盐碱敏感品种;九三08-51271、龙麦36、7767为苗期高度耐盐碱品种(系),克旱14号、九三08-7127为苗期盐碱敏感品种(系);综合评价萌发期与苗期鉴定结果,其中高度耐盐碱的品种(系)为龙麦36和09-9933,盐碱敏感品种(系)为九三08-7127和克旱14号,克旱7号等其他品种(系)中度耐盐碱。  相似文献   

17.
浅谈水稻理想株型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理想株型的发展历史及株型育种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阐述了理想株型的形态特征、理想株型育种的理论基础、应用这一理论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水稻的高产潜力是理想株型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麻业》1984,(4):4-4
1985年度《中国茶叶》将于11月1~20日征订,请各订户按时前往当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中国茶叶》系茶叶科技刊物,着重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教育、财贸战线的新成果和先进经验,刊登茶业论文、述评、基础理论、实验方法以及茶史、讲座、茶与生活、  相似文献   

19.
白化转绿型水稻三系不育系白丰A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丰A是用60Coγ射线诱变保持系Ⅱ-32B干种子,筛选叶色突变体并与Ⅱ-32A杂交和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苗期携带白化叶色标记的不育系.白丰A苗期第1~3叶表现叶缘白化,从第4叶开始转绿.利用这一特性在苗期即可鉴别并剔除杂交稻种子中的不育系自交种,从而有效地提高杂种纯度.白丰A的不育性、开花习性、主要农艺性状、稻米品质性状、抗病性、配合力均与Ⅱ-32A相似.该不育系已于2003年8月通过浙江省鉴定.  相似文献   

20.
西星黄糯3号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选育的糯玉米一代杂交种。株型半紧凑.夏播全生育期95d,苗期叶色深绿,叶鞘紫色.全株20片叶.穗上6叶半紧凑型.中早熟。株高250cm.穗位90cm.果穗长22cm左右.穗粗5.5cm,穗行数14~16行,白轴,穗粒数570粒左右,偏硬粒,品质优良.千粒重403g,容重720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