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武定狮山为样点,对红托鹅膏的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红托鹅膏以聚群生长为主,其子实体分化发育的周期为12 d,从扁球期至成熟期为7 d左右。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鹅膏菌属分类、毒素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毒素应用、菌丝体培养及菌根的人工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灰花纹鹅膏的毒素及毒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抑酶法测定灰花纹鹅膏(Amanita fuliginea)子实体内的毒素,结果表明,灰花纹鹅膏菌所含毒素与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所含毒素相近。小白鼠肌肉注射毒性试验表明,每只小白鼠注射1ml浓度为0.05g/ml的灰花纹鹅膏菌子实体水提液,6h内被测小白鼠全部死亡;若注射浓度在0.01g/ml以下,小白鼠有中毒症状而无死亡,说明该菌是一种剧毒鹅膏菌。  相似文献   

4.
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测定了鹅膏属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结果表明,47个鹅膏属种群,有1/4属于集群分布类型,有3/4属于随机分布类型。随机分布的种群其聚集强度指标扩散型指数、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标和平均拥挤度多对1.0没有显著的偏离,负二项参数则较大;而聚集分布的种群其聚集强度指标则符合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几种剧毒鹅膏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鹅膏属 (Amanita)真菌中 ,有的是重要的食用菌 ,有的有一定的毒性但误食并不致命 ,而有的则是剧毒的 ,误食常会危及生命。绿盖鹅膏〔A .phalloides (Fr.)Link .〕、春生鹅膏〔A .verna(Bull.:Fr .)Lamarck〕和鳞柄鹅膏〔A .vi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次数、超声波处理时间、甲醇体积浓度、超声波功率和料液比对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α-鹅膏毒肽提取得率的影响,获得关键因素及其最佳条件,再采用Box-Benhnken响应面法优化α-鹅膏毒肽超声波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致命鹅膏α-鹅膏毒肽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超声波处理15...  相似文献   

7.
红托竹荪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振兰 《食用菌》2002,24(2):32-32
红托竹荪其气息清香 ,味道鲜美 ,质地脆嫩、爽口不腻 ,具有极佳口感。被外国人誉为真菌皇后山珍之王。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选择场地和季节 根据竹荪生活习性宜选择山腰以下 ,通气良好 ,典型沙性壤土 ,夏季凉爽平整的缓坡地。栽培季节 ,在气候温和的地区 ,常年都可播种栽培 ,但为了有效利用土地面积 ,缩短栽培周期 ,一般分为秋季栽培 (农历 8~ 10月 )和春季栽培 (农历正月~ 3月 )。2 备 料 竹荪原料较多 ,但以阔叶树枝、小径材及竹枝叶混和栽培效果最佳。 1堆酵法 :10 0 m2 约需 2 2 5 0 kg培养料 ,其中杂木片 15 0 0 kg,投入…  相似文献   

8.
鹅膏菌是一类真菌的总称,其含有的肽类毒素,常引起人和动物中毒与死亡。概述了鹅膏菌肽类毒素种类、毒素作用机理、毒性及中毒症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在新药物开发、生物防治及其它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概述红托竹荪生物学特性和栽培现状,研究目前红托竹荪产业发展瓶颈。介绍了红托竹荪工厂栽培研究的一些进展,包括了工厂化品种选育、红托竹荪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菌棒配方优化、培养温度优化、覆土材料的研究、原基形成综合控制、工厂化生产常见病害的物理控制。结合研发成果与实践经验,指出工厂化培育红托竹荪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致命鹅膏菌的菌种分离及人工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致命鹅膏(Amanita exitialis)是一种产于中国南方的剧毒蘑菇.本研究首次用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得了该菌的菌种。来自子实体上不同部位的组织都能用于分离.但用幼子实体上的菌褶分离效果最佳。试用六种培养基培养其菌丝体,其中以改良PDM为最佳。最佳培养温度为26℃。最适DH值为5.0,在1000mL的培养基中添加20g葡萄糖对菌丝生长最为有利。菌丝产量在培养到70d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1.
采集贵州省部分分布区域内野生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 Zang, Ji et Liou.)健壮子实体为育种亲本,经系统选育,贵定县石板村红托竹荪成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该菌株菌丝在5℃~28℃均能生长,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8℃~24℃;菌丝萌发后形成原基能力强;生长季节为3月到10月,平均单产量为0.15 kg·m-2,生物转化率为32%。采用阔叶木屑及腐殖土覆土栽培。该品种红托竹荪在不同海拔试验中产量稳定,菌株表现出均一性、稳定性,因此具有较好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湖南莽山自然保护区鹅膏菌属(A-manita)真菌25种,其中裸柄鹅膏(Amanitagymnopus)、锥鳞鹅膏(A.sychnopyramis)、A.hemibaphaSubspsimilis、小托鹅膏黄色变种(A.farinosavar.flava)4种为国内新纪录种,湖南首次记录9种,有毒鹅膏13种,并讨论了其分类与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3.
对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olvata)腐烂病发病部位感染的真菌菌丝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出的12个菌株中,11个属于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1个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真菌,引起红托竹荪腐烂病后期侵染导致二次病害的真菌主要是木霉属真菌,也是腐烂病发生后红托...  相似文献   

14.
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 并从农业综合、生物及工程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良措施,同时还对今后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实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