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催生了草木文化,加速了全面绿化,迎来满目葱茏,此乃科学发展之举。草木文化,源远流长。《诗经》以草木入篇的,至少有九成。信手一翻,《芣苢》、《卷耳》、《何草不黄》、《摽有梅》……琳琅满目。首篇《关睢》便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用普通植物,那样早便入了诗,足见草木与文化结缘之深。屈原诗  相似文献   

2.
<正>生态文明建设催生了草木文化,加速了全面绿化,迎来满目葱茏,此乃科学发展之举。草木文化,源远流长。《诗经》以草木入篇的,至少有九成。信手一翻,《芣苢》、《卷耳》、《何草不黄》、《摽有梅》……琳琅满目。首篇《关睢》便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用普通植物,那样早便入了诗,足见草木与文化结缘之深。屈原诗  相似文献   

3.
荠菜     
荠菜虽是一种野菜,但历来都受到人们的赞美。《诗经·邶风·爷风》里,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骚人墨客对它更是揄扬备至。晋人夏侯湛作过《荠赋》,宋代陈达叟写过《甘荠赞》。苏东坡谓荠菜:“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  相似文献   

4.
草木解读     
草木文化,在我国古代早已出现。《诗经》以草木人篇的至少有九成。信手一翻,《苤莒》、《卷耳》、《何草不黄》、《票有梅》……琳琅满目。首篇《关睢》便是“参差荇莱,左右流之”。“荇菜”乃普通植物,那样早便入了诗,足见草木与文化结缘之深。  相似文献   

5.
修行的菖蒲     
正菖蒲,古意缭绕的两个字,念起来极庄重,隐隐有些孤清的气息。从字面上,就能看到一幅水波澹澹、草色青青的乡间图画。读《诗经》时,惊喜地看到"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句子。果真,菖蒲是从《诗经》中长出来的植物,和蒹葭、荇菜、卷耳、桑一样,带着诗的特质,词的优雅,曲的流畅,青翠了千年,惊艳了时光。初识菖蒲,只因小时放牛时,  相似文献   

6.
荠菜虽是一种野菜,但历来都受到人们的赞美.《诗经·邶风·谷风》里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骚人墨客对它更是揄扬备至.晋夏侯湛作过《荠赋》,宋代陈达叟写过《甘荠赞》.苏东坡谓荠菜:“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陆游对荠菜的留恋,竟然到了“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的地步.明朝高濂推崇荠菜“若知此味,海陆八珍皆可厌也.”清朝郑板桥亦有名句:“三冬荠菜偏饶味.”  相似文献   

7.
<正>一首又一首,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演唱了60多首《诗经》作品,我还想继续唱下去,让大家知道《诗经》是可以唱的。我相信美能流消到别人心里,不是我们做得多么好,而是传统文化本身就有这样的力量。——于文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清脆的声音和古典诗词融为一体。不久前,在陕西合阳,17000名中小学生身着汉服齐聚广场,共同吟诵《关雎》入看着孩子们朝气蓬勃的脸庞,我感到自己传播传统文化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观众熟悉我大多是因为活泼亲切的《纤夫的爱》,却很少有人知道我和古典文化早  相似文献   

8.
草木解读     
草木文化,在我国古代早已出现。《诗经》以草木入篇的,至少有九成。信手一翻,《卷耳》、《何草不黄》……琳琅满目。首篇《关睢》便是“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莱乃普通植物,那样早便入了诗,足见草木与文化结缘之深。屈原诗文遍及草木,以“香草喻“君子,借“萧艾讽“小人,以至后人曾写《屈原草木考》专著。孔子纵论学《诗》意义时,念念不忘的也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当一名华夏少女在河边痴情热恋心上人,低吟《匏有苦叶》,借匏(葫芦)倾情时,西方的“奥德赛还漂荡在万里大洋。古代诗人不仅多以草木入诗,更以播绿为荣。诗圣杜甫安史之乱后来…  相似文献   

9.
手可摘星辰     
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出自《诗经》的首篇《关雎》,诗中的女子,文静美丽,听起来都是一幅画,一幅景中涵情,情中蕴景,意境优美隽永的画,如果说这是爱情诗之祖,那么这样的菇凉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美貌于一身的美丽女子的代表,"芸芸众生赞,飘飘仙子舞"。然,人生如白驹过隙,一蹉跎,便两鬓苍苍。这样的女子虽美、虽妙,却还是经不起太瘦的时光,太宽的指  相似文献   

10.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第一章以“鸠”作为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比兴物,可见先民们于“鸠”对爱情的追求与忠贞早有观察。自然界许多鸟类都忠于爱情。它们比翼双飞,互相厮守。而斑鸠尤甚,雌雄一经结合,便形影不离,“夫唱妇随”...  相似文献   

11.
植树造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春秋时代,就有植树传统,如《诗经·小雅·巧言》“荏染柔木,君子树之”;《诗经·风·定之方中》也记述了“树之棒栗,梧桐律漆,琴瑟”,说明当时已在庭院植树。在我国古代,植树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紧密相联。传说黄帝的妻子嫘相发明了春蚕织丝的方法。为了养蚕制衣,就要植树。至迟在围代,中原地区就已出现大片桑园。(诗‘魏风·十亩2阎》载:“十亩之间合,桑者阐闲兰”,“十亩2外生,桑者泄池兰”。白的不仅田团植桑,家与分也常植树。孟子说:“五亩2宅,树立以柔。”《诗经·小雅·小并》…  相似文献   

12.
广告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广告出现在西周,只不过是以音响形式出现的。在《诗经》的《周颂·有瞽》一章里就有"萧管备举"的诗句。据汉代郑玄注说:"萧,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吹也。"唐代孔颖达也疏解说:"其时卖饧之人,吹萧以自表也。"可见在西周时,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  相似文献   

13.
艺海咏鸟多奇葩○鲁莽鸟儿美丽的羽毛、婉转嘹亮的歌声、候鸟南来北往地迁飞,都是文人墨客吟颂的主题,历代留下的大量名诗佳篇,为文苑增添了无数绚丽的奇葩。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诗经》,提到了30多种鸟,其开篇《关雎》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以水鸟...  相似文献   

14.
诗经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今天草长莺飞鱼肥水美的泸沽湖虽然比不得“窈窕淑女”,但也深受各地游客钟爱。但在20年前,泸沽湖镇受“围湖造田”和人为耕作的影响,并不是今天这般美景。当地曾经流传着一个段子:不到泸沽湖,后悔一辈子,到了泸沽湖,一辈子后悔。言语中包含的遗憾,我想更多表达的是现实景观与理想的一种差距。  相似文献   

15.
飞蓬     
<正>《诗经》里面的植物鲜艳明媚的并不多,除了灼灼其华的桃花、情人互赠的芍药、朝开暮谢的木槿等少数花木,花朵多是细小清淡的,实在不起眼。比如路边的飞蓬,水里的荇菜,制衣的野葛,充饥的薇菜。而等到《离骚》吟唱时,各种香花兰草争奇斗艳,蓬草们何尝有立足之地?《红楼梦》面世时,艳丽的花朵从深深  相似文献   

16.
廣告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广告出现在西周,只不过是以音响形式出现的.在《诗经》的《周颂·有瞽》一章里就有"萧管备举"的诗句.据汉代郑玄注说:"萧,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吹也."唐代孔颖达也疏解说:"其时卖饧之人,吹萧以自表也."可见在西周时,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得用吹萧管之声招徕生意. 我国最早的文字广告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子所著的《韩非子》记载:"宋人有诂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著."其中,悬帜就是酒旗,即酒店招徕客人的广告.《水浒传》里也有这样的描绘:"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三碗不过岗’."可见,"悬帜"广告类似于现在的"招牌"广告.  相似文献   

17.
漫说葡萄     
葡萄的历史与文化葡萄是一种古老的果树。据考证,大约在几百万年前,葡萄就已遍布欧洲、亚洲及北美大陆。我国最早关于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约3000年前,就有了葡萄栽培。《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国人之场圃,而树之果、珍异之物,以时敛而藏之"。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中亚地区各国的睦邻关系,故史上有"葡萄自西域来"的说法。  相似文献   

18.
正《诗三百》里提到了植物130多种、动物100多种,其中有鸟类30多种,翻开《诗经》,几乎每一页都能看到草木鸟兽之名,这曾经令我惊奇:难道我国古代诗人都是生物学家?反观现在,我们处在科技如此昌明的时代,仿佛一切都了如指掌,一部手机就能走天涯,可为何语言却如此苍白,人们只会说"无名的野花""不知名的小鸟"。  相似文献   

19.
臭椿又名樗,因枝叶有恶臭,俗名臭椿,有的地方直呼为椿树。臭椿分布较广,在中国南至两广,北至辽宁,为山东的乡土树种。树名屡见经传,《诗经·豳风》有“采荼新樗”,《诗经·小雅》里有:“我行其野,蔽芾其樗”,《左传》、《庄子》里都有樗树的记载。因臭椿有恶臭,《左传》里说它是“恶木”。  相似文献   

20.
故乡的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就想起了故乡河滩里汪洋般的芦苇。河北岸那片苍茫的芦苇,长大后才在《诗经》里,知道了它有一个很拗口但很诗意的名字叫“蒹葭”,它是《诗经》里最令人心痛和心醉的草.组成一片茂盛的“森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