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ISSR标记分析了中国62份甘薯主要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明确了其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17个ISSR引物共检测出490条多态性谱带, 平均每条引物检测出28.8条多态性谱带, 说明ISSR标记是评价甘薯遗传多样性的有效途径之一。62份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距离为0.158~0.924, 平均为0.574, 通过UPGMA法, 可以聚为2大类, 一类为国内自育亲本, 一类为外引亲本, 说明中国甘薯主要亲本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其中自育亲本与外引亲本之间遗传距离较远; 亚洲亲本遗传多样性高于非洲和美洲亲本, 并且与其他亲本间遗传距离较远; 亚洲品种中, 中国大陆亲本遗传距离最小, 为0.419, 与来自中国台湾的亲本差异较小, 但与外引亚洲亲本遗传距离较远。因此, 中国在未来甘薯育种中, 可以国内自育亲本与外引亲本以及外引亚洲亲本与外引其他亲本配制组合, 拓宽中国甘薯品种的遗传背景。 相似文献
2.
3.
嫁接砧木与甘薯亲本的交互亲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嫁接砧木与甘薯亲本的交互亲和性李秀英,马代夫,朱崇文,郭小丁(江苏省徐州甘薯研究中心221121)育种上许多甘薯亲本的优良性状基因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与其在北方地区难以诱导开花有关。因此,研究改良甘薯亲本诱导开花技术,在杂交育种上至关重要。国内前中国农... 相似文献
5.
早熟优质迷你型甘薯高效育种程序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鲜食用甘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培育早熟优质结薯数多的迷你型甘薯品种符合甘薯生产与市场的需求。通过育种实践的总结,提出一种高效的早熟优质迷你型甘薯的育种技术体系,操作步骤为每个实生系种植晚夏薯3株,120d左右收获,选择结薯数多、薯块大小和产量均匀的高产品系;第2年多点鉴定品质、早熟性和丰产性;第3年通过企业生产试验与市场前景评价。以该育种程序选育出的新品种心香符合育种要求,并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验证了该项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甘薯育种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甘薯育种的发展方向刘庆昌,陆漱韵(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100094)甘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据国家农业部统计,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每年甘薯种植面积保持在620万hm2左右,年总产量超过1000亿kg,仅次于水稻、小麦和...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本文通过对收入《云南烟草品种志》中的我国目前烤烟推广品种亲缘关系进行追踪和分析,得知目前推广的烤烟优良新品种常常来自质量优异。抗病性强的少数几个较为原始亲本及组合。作物育种的突破性进展,通常是发现并利用行异的种质资源所取得的,没有优质的,抗病的烟草品种资源作后盾,要育出优良的新品种是不可能的,通过分析,提出烟草育种中亲本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甘薯高光效育种技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本课题组近年来所选育的高光效类型系列品种(品系)的特征特性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甘薯高光效育种技术。结果显示:甘薯高光效育种的开展非常必要且切实可行,其育种目标为在杂交后代早期选拔减小种植密度,使其杂交后代无性系充分发育,减少株间和行间竞争,并且应主要鉴定质量性状;另外甘薯高光效品种应具备的优良性状为短蔓多分枝,株型半直立,经济系数高,同时具备优质、抗病、早熟等优良性状。高光效品种具有更高的增产潜力和实现机械化收获的特性,容易被企业和种植户所接受,在今后育种中我们应当加大该类型品种的选育和开发。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更好地服务和推动甘薯产业发展,筛选出适应性广、抗病性突出、市场接受度高、综合表现好的鲜食加工型甘薯品种,向福建省龙岩市甘薯种植户和企业重点推荐,征集 12 个甘薯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适应性等综合表现进行观测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济薯 33 农艺性状表现最好,鲜薯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明显,薯型和结薯习性较好;其次是齐宁 31 和广薯 87,鲜薯产量较高,结薯集中、整齐;干物率最高的是龙紫 140,其次是绵薯 27;食味评分最好的为龙紫 140 和绵薯 27,其次是南绵薯 028、赣薯 8 号、齐宁 31 和桂薯 6 号;商品薯率较高的是绵薯 27 和济薯 33。综合评价在龙岩市表现较好的、市场接受度高的加工型品种为济薯 33,鲜食型品种为齐宁 31、南绵薯 028 和龙紫 140。 相似文献
16.
1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9):6453-6459
为了分析18份辣木育种亲本间的亲缘关系,以期为辣木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从40条SCoT引物中筛选条带清晰、多态性好、杂带少的引物,应用SCoT分子标记对18份辣木育种亲本进行PCR扩增,统计分析电泳图谱,利用NTSYS 2.1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通过SHAN程序进行UPGMA聚类分析,并绘制出树状聚类图。研究结果表明,从40条SCoT引物中筛选出了14条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并扩增出清晰条带114个,其中具有多态性的条带有78个,平均每条引物获得多态性条带5.57个,多态性比例达68.42%;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66 1,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70 9,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88 5;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份辣木育种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1~0.96;在遗传相似性系数0.61水平上,18份辣木可分为两大类群,来源于非洲卢旺达的狭瓣辣木自成一类;系数为0.732处,其余种质资源又聚为两大类群。SCoT标记能较好地反映辣木育种亲本间的遗传关系,辣木育种亲本种质资源间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19.
国内外甘薯育种现状及今后工作设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甘薯兼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特点,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用途广泛等优点。国际上近年来对甘薯的营养保健作用倍加重视,有些发达国家已形成了食用甘薯热。因地制宜稳定甘薯栽培面积,提高甘薯生产水平,大力开发高附加值的综合加工产品,有助于提高我国粮食产量,促进……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