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盐胁迫对不同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2个高粱品种吉杂123(JZ123)和龙杂11(LZ11)为材料,设置5个不同盐浓度(0、0.3%、0.4%、0.5%、0.6%)处理,探讨了盐胁迫对不同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形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盐胁迫下,高粱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且盐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与对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2个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随盐浓度的升高均表现出以下变化:相对成苗率下降,出苗时间延迟,株高变矮,茎粗变细,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下降,尤其穗粒重和产量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综合2个高粱品种的性状表现,LZ11的耐盐能力较强于JZ123,更适于盐碱地栽培.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不同耐碱性大豆响应碱胁迫的生理及干物质差异,以耐盐碱杂交大豆品种杂交豆5号和盐碱敏感常规大豆品种吉育256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混合盐碱溶液水培处理25 d苗龄的大豆幼苗,研究碱胁迫后大豆生理和光合特性等指标的变化,分析大豆生长对碱浓度耐受的上限以及各性状与大豆耐碱性关系。方差分析表明:低浓度盐碱胁迫对杂交豆5号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吉育256抑制不明显;在浓度高于60 mmol·L^-1的盐碱胁迫下,2个大豆品种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低于对照,且杂交豆5号下降幅度小于吉育256,该浓度可能为大豆耐盐碱胁迫临界点;相关性和通径分析表明:盐碱胁迫下,干物质的积累与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 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但与SPAD值和脯氨酸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除Ci、Pn和Tr外,其余各性状均对干物质积累有直接积极影响。研究表明,盐碱地种植大豆应选用碱浓度低于60 mmol·L^-1的耕地,同时避免使用Ci、Pn和Tr能力较差的品种,可有效提高盐渍土地利用,增加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培育和筛选耐盐碱花生品种,扩大盐碱地利用面积,以50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利用盆栽方式设置0,0.4%,0.8%,1.2%等4个盐碱梯度,进行耐盐碱品种筛选。结果表明,在萌发期0.8%盐碱胁迫下,50个品种种子在耐盐碱特性上分化明显,有8个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苗势仍保持在90%,85%以上。对苗期各生理指标评价结果显示,根部指标和地上部性状在低浓度(0.4%)盐碱胁迫下变化不大,但在中(0.8%)、高(1.2%)浓度胁迫下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降低幅度分别为22%~54%,30%~56%。此外,叶绿素指标随着盐碱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12%~13%。采用优异指数对花生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0.4%,0.8%,1.2%浓度的盐碱胁迫下,分别有23,5,0个品种表现为优异。从相关性上分析,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碱胁迫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表明萌发期和苗期抗性分属不同的耐盐碱机制。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在盆栽条件下,中等浓度(0.8%)盐碱适合用于花生耐盐碱能力的筛选;根据综合优异指数,筛选获得5份耐盐碱花生品种,分别是:冀花572、唐3432、冀农花31、易花16和豫花191,为耐盐碱花生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4.
土壤盐碱胁迫是限制作物生产力的世界性问题。很多研究关注盐分胁迫或者碱胁迫单因子对作物的影响,盐碱混合胁迫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按照研究区自然土壤盐碱主要成分和组成比例(NaCl、Na2SO4、Na2CO3质量混合比例为1∶0.5∶0.5),设置了不同浓度的盐碱处理(0,100,200,400 mmol/L),模拟无胁迫、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试验材料为2个葡萄品种克瑞生和摩尔多瓦的3年生实生苗。研究结果表明,轻度盐碱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2个品种的光合能力。高浓度盐碱胁迫条件下,两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数值均比对照提高,光合-光响应曲线趋势表现一致。对于克瑞生,光合速率的提高得益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提高,但是较低的PSⅡ光化学效率降低了这种惠益。对于摩尔多瓦,较高的PSⅡ光化学效率帮助了其保持较为稳定的净光合速率。2个品种显示了对盐碱胁迫的不同适应性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选择合适的农艺性状指标用于评价水稻耐盐碱性,以日本晴、9311杂交衍生的127份染色体代换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滨海盐碱地大田试验,分析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在全生育期淡水灌溉(对照,CK)和咸水灌溉(盐碱胁迫,ST)处理下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亲本和染色体代换系的盐碱胁迫反应存在明显分化,不同农艺性状在CK和ST生境下的遗传率以及盐碱胁迫敏感性指数(SSI)分布有明显差异。其中,株高、穗重、百粒质量在2种生境下的遗传率较高且稳定,结实率、主穗颖花数在盐碱生境下的遗传率明显下降;主穗颖花数、株高、穗长、穗重SSI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小,一次枝梗数、结实率SSI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较大。根据性状的遗传率和盐碱胁迫敏感性指数分布特征,株高、穗重、百粒质量等性状可以作为抗性指标,用于遗传分离群体中抗性株系的初选标准,一次枝梗数、结实率可以作为敏感性指标,用于抗性株系的再次评价,综合这些农艺性状可以作为水稻全生育期耐盐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6.
镉胁迫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重金属镉(Cd)胁迫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吉烟9号为供试品种,采用盆栽方法,模拟土壤不同浓度Cd胁迫对烤烟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Cd胁迫下,烤烟叶长、叶宽、株高、茎围在Cd>3mg/kg时随Cd浓度增加而下降(Cd20处理叶宽除外)。CAT、SOD活性随Cd浓度增加先升后降;Pro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POD活性和MDA含量持续升高,而Chl含量则持续下降。总氮、蛋白质、总糖、还原糖含量均随Cd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烟碱含量随Cd浓度升高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
以混合盐碱模拟盐碱胁迫环境,设置0.0%(对照)、0.3%、0.6%、0.9%、1.2%浓度梯度的混合盐碱溶液胁迫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幼苗,通过对株高、根系等生长及叶片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研究紫花苜蓿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苜蓿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先增后降,均在0.3%盐浓度处理下最高,0.6%、0.9%、0.0%下依次降低,1.2%处理下最低,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根粗、根长均在1.2%盐浓度处理下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生理指标在苜蓿品种间变化不同,但在1.2%处理下,多数品种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最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有的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在0.3%处理下最高、1.2%处理下最低,有的品种变化无规律。苜蓿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在1.2%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由此得出苜蓿苗期相对耐盐碱,当盐浓度为1.2%时,生长和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变化较大,此浓度可作为苜蓿苗期耐盐碱性鉴定的适宜浓度。  相似文献   

8.
薛莲 《种子世界》2016,(1):34-35
正盐碱胁迫抑制种子的正常萌发,妨碍作物在盐碱地的生长。内蒙古赤峰地区盐碱地较多,如能充分利用这些盐碱地,选择适合栽培的作物品种,就能更好的解决牧区粮饲问题。高粱有一定的耐盐碱性,筛选一些耐盐耐碱的优良品种,保证播种后发芽率、出苗率,解决生长不整齐、缺苗断垄等一系列问题,是提高产量的前提。为此本试验以3种不同基因型高粱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混合盐碱胁迫,通过发芽试验系统的研究了解不同  相似文献   

9.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5):5062-5070
饲用高粱作为酿酒和牲畜饲料的重要原料,拥有众多优良的农艺性状,其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广泛应用于高粱育种工作中,影响高粱农艺性状的数量基因位点已被定位得到。分蘖作为一项重要的株型性状,对高粱的耐密性、抗倒性、光吸收效能等生理特性有重要的影响。当前饲用高粱株高、穗长、叶部形态等性状的基因定位工作已有相当顺利的进展,而分蘖性状因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难度较大,对分蘖的基因定位工作进展则较为缓慢。本研究总结了近期对高粱分蘖性状以及其他农艺性状QTL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在不同农作物品种进化的过程中,具有一部分同源性高的保守序列保留下来,证明同一物种不同性状之间具有关联性这一观点。在高粱的育种研究中,将基因工程育种与实验统计、数量遗传学结合,能更好地揭示各项因素对高粱农艺性状的贡献程度,提高育种效率,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适合黄河三角洲种植的优良耐盐碱水稻品种,以盐丰47和盐粳456为材料,探讨盐胁迫对2个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率、幼苗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个品种的生长均受到抑制,导致种子萌发率降低、植株变矮和叶片枯萎等,但是盐粳456表现出更强的耐盐性。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盐粳456具有较强的过氧化物清除能力、渗透调节和维持Na~+/K~+平衡能力。结合2个品种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生育期和其他农艺性状,认为2个品种均适于黄河三角洲种植,但盐粳456具有更强的盐碱胁迫耐性,因此,盐粳456在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域具有更大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1.
人工模拟盐、碱环境对向日葵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刘杰  张美丽  张义  石德成 《作物学报》2008,34(10):1818-1825
以向日葵品种白葵杂6号为试验材料, 中性盐NaCl和Na2SO4混合模拟盐胁迫、碱性盐NaHCO3和Na2CO3混合模拟碱胁迫(两者摩尔比均为9∶1), 设计各6种处理。研究盐、碱胁迫下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的相关生理表现。结果表明, 种子能够萌发并成苗的最高盐胁迫强度是pH 6.98, 电导率为1.311 dS m-1(培养介质的pH和电导率); 碱胁迫强度是pH 9.71, 电导率为0.360 dS m-1。在能够成苗的盐碱条件下, 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强出苗率、成苗率下降, 出苗时间明显延迟; 而随着碱胁迫强度的增加, 成苗率下降, 出苗时间并不延迟。同时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强, 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均下降, 下降幅度以碱胁迫明显大于盐胁迫。试验结果证明, 盐胁迫和碱胁迫对白葵杂6号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成的影响机制不同, 向日葵在这两个阶段对盐碱两种胁迫的耐受能力及响应特点也不同。这一结论进一步证实了盐、碱胁迫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胁迫。  相似文献   

12.
詹秋文  叶泗洪 《种子》2005,24(6):59-60,67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了4份苏丹草品种、6份高粱品种和2份高粱-苏丹草杂交种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性t测验表明,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在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间反应不同,高粱在处理与对照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苏丹草和杂交种在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在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指标上,高粱、苏丹草及其杂交种反应一致,处理与对照间差异均不显著.利用全部生理生化指标对12个参试品种进行聚类,结果4个苏丹草品种与杂交种11号被聚成1类;高粱5号与6号,7号与8号各聚成1类;高粱10号自成1类;杂交种12号与高粱9号被聚为1类.因此,苏丹草各品种生理特性的差异较小,高粱和杂交种内品种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干旱对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制灌溉法对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的83个大豆品种在2015年和2016年进行全生育期干旱处理,分析全生育期干旱处理对各品种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分枝数和百粒重等农艺性状的影响,并且对丙二醛、叶绿素含量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57%~95%大豆品种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主茎分枝数、百粒重有所下降。与正常供水下相比,大部分材料丙二醛含量上升,叶绿素含量下降。通过对这些农艺性状在在干旱处理后的变化幅度分析,发现这些农艺性状对干旱响应敏感性强弱依次为单株粒数、单株荚数、株高、百粒重、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变异系数变化较大,最易受到干旱影响。绝大多数大豆品种在干旱处理下,部分农艺性状相关性发生改变,但也有少数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在条件下未发生变化,说明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大豆品种对干旱的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DNA甲基化参与调控马铃薯干旱胁迫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生物胁迫下表观遗传对调控植物基因表达起重要作用,但是有关马铃薯干旱胁迫下的表观遗传研究甚少。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费乌瑞它、C119、C16和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以MS培养基为对照以及分别添加200 mmol L~(-1)甘露醇、60μmol L~(-1)甲基化抑制剂(5-azadC)和60μmol L~(-1)甲基化抑制剂+200 mmol L~(-1)甘露醇,处理24 d后对试管苗表型性状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品种马铃薯对甘露醇和甲基化抑制剂响应程度趋势类似。在干旱和DNA甲基化抑制剂分别处理下,马铃薯植株干鲜重、株高、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 SOD、POD、CAT活性和Pro、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分枝数、根长、平均根粗均无明显变化,表明马铃薯不同性状指标在响应干旱胁迫和DNA去甲基化时,受到的调控通路可能不同。进一步比较干旱胁迫和DNA去甲基化共同处理与分别处理下表型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差异发现,共同处理使马铃薯植株表型性状受到进一步抑制,同时活化了SOD、POD、CAT,并且使Pro、MDA含量增加,表明马铃薯在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部分表型的形成与DNA甲基化调控相关。这将为深入研究马铃薯干旱胁迫响应与表观遗传学之间的调控网络通路提供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蓖麻杂交种耐盐碱能力评价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明确混合盐碱胁迫对蓖麻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评价不同蓖麻杂交种耐盐碱胁迫的能力,为盐碱地蓖麻栽培提供依据,选择‘淄蓖麻7号’、ZB-6和‘淄蓖麻8号’3个蓖麻杂交品种(组合),采用不同浓度的人工混合盐碱土壤进行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杂交蓖麻品种在0.2%~0.6%的土壤含盐量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但高浓度的混合盐处理对蓖麻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盐碱胁迫造成蓖麻株高降低、茎秆变细、叶片变小、主茎穗及主茎分枝穗蒴果数量变少、单株产量降低。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的土壤含盐量对蓖麻产量的影响极为明显,在0%、0.2%、0.4%和0.6%盐碱处理区,‘淄蓖麻7号’、‘淄蓖麻8号’和ZB-6的平均产量分别为4276.95、4146.45、3613.80、2678.85 kg/hm2。LSD法多重比较表明,各处理间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干旱胁迫下不同燕麦品种光合荧光特性及其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2021,(2)
为研究水分胁迫下不同燕麦品种的抗旱性差异,明确不同燕麦品种在水分胁迫下的光合、荧光生理响应机制及其与燕麦抗旱性的相关性,设置干旱胁迫和充分灌水两种处理,分别在抽穗和开花两个时期对6个燕麦品种的光合、荧光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在成熟期对6个燕麦品种的经济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测定,并对不同生理指标和抗旱性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抽穗期和开花期,干旱胁迫导致胞间CO_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下降,且开花期受影响较为严重。水分胁迫导致Fo增加,Fm、Fv、Fv/Fm、Fv/Fo下降;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结果表明,0905-12-14为强抗旱型品种,张莜14号为抗旱型品种,张燕1号、张燕4号为中抗型品种,张燕3号、张莜7号为弱抗型品种;抽穗和开花期干旱胁迫下,产量性状和光合参数间的相关性较强,且光合速率和品种抗旱性间的相关性较强。充分灌溉条件下,产量性状和品种抗旱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有较强的相关性。综合分析表明,抗旱性强的品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调节能力强,0905-12-14抗旱性最强,张燕3号、张莜7号抗旱性最弱,利用光合指标、抗旱系数、抗旱指数、敏感指数可作为燕麦抗旱性初步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探究油莎豆在不同浓度自然盐碱胁迫下的生长及生理响应,揭示油莎豆在盐碱胁迫的耐盐碱机制与能力。本试验以‘中油莎1号’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采集自然盐碱土和农田土,分别按0%、25%、50%、75%、100%的盐碱土比例进行胁迫,观测油莎豆的生长发育、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及保护酶活性等生理代谢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大,油莎豆叶绿素合成受阻,其株高、分蘖数、结豆数、总粒重及生物量均显著下降;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在75%盐碱土比例下均显著上升;SOD活性呈先上升,在50%盐碱土处理下达到最大后下降。油莎豆在自然盐碱胁迫下生长受到抑制,出苗和分蘖期均显著延后,随盐碱胁迫程度的升高细胞膜脂过氧化逐渐加重,而油莎豆可通过提高体内SOD活性来缓解盐害,同时盐碱胁迫下油莎豆可通过调节脯氨酸与可溶性糖的积累,从而增强植株从环境中的保水能力,以提高植株对盐碱胁迫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工业大麻对盐碱胁迫适应机制,以耐受型品种火麻一号和敏感型品种金刀-15为试验材料,采集pH值为7.5、8.1、8.7和9.3的苏打盐碱土进行盆栽试验,研究盐碱胁迫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光合参数及根部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大麻受到的抑制作用随土壤pH值上升而增强,当土壤pH值超过9.3时,工业大麻全部萎蔫死亡。随着土壤盐渍程度的加剧,根部MDA和Pro含量、CAT和SOD活性呈上升趋势;Ca2+含量、K+/Na+值和叶片的光合特性呈下降趋势。土壤盐碱胁迫通过抑制气孔导度而抑制工业大麻的光合作用,进而抑制工业大麻的生长;根部通过积累脯氨酸、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强工业大麻对盐碱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烯效唑浸种处理对盐碱胁迫下藜麦幼苗生长的缓解效应,以陇藜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0、15、30、45和60 mg/L)浸种处理对不同程度盐碱胁迫(CK 0 g/kg、轻度盐碱3 g/kg、中度盐碱5 g/kg、重度盐碱7 g/kg)下藜麦苗期(播种后28 d)农艺性状及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幼苗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轻度盐碱胁迫(3 g/kg)下均有所提高,以应对盐碱环境,缓解氧化损伤;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在中度盐碱(5 g/kg)处理下达到最大;藜麦幼苗农艺参数、光合参数、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在重度盐碱胁迫下明显下降,丙二醛含量在重度盐碱胁迫(7 g/kg)下达到最大,说明盐碱程度的加深显著影响藜麦幼苗的生长。在同一盐碱水平上,低浓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后,藜麦幼苗的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渗透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有所下降,且浸种浓度在15 mg/L时缓解盐胁迫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作物增产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施肥对土壤等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鉴选与创制养分高效利用资源,选育高产、绿色品种已经成为目前高粱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高粱种质资源耐瘠性鉴定、养分胁迫对高粱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与生理学响应、养分效率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氮利用效率与根系分泌生物消化抑制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养分高效利用研究和氮高效利用品种选育进行了展望,为高粱新品种在中低产田产量提升、减施化肥和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