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晋早1号’是1998年以‘75-6-6’作母本,‘9333-10’作父本有性杂交,经各代鉴定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中早熟鲜食品种,商品薯率高,品质优良,块茎干物质含量24.90%,维生素C含量24.20 mg/100g FW,还原糖含量0.21%,粗蛋白含量2.34%。植株田间中抗晚疫病,抗卷叶、疮痂病,中感花叶病。‘晋早1号’适合山西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2.
‘昆薯5号’是由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提供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Achirana’בTPS-67’)中经无性世代选育而成,该品种2012年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编号为滇审马铃薯2012003号。在2009~2010年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冬作区域试验中,‘昆薯5号’平均产量2 148 kg/667m2,比对照品种‘中甸红’增产31.61%;在2010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 511 kg/667m2,比对照品种‘中甸红’增产7.80%。‘昆薯5号’中抗晚疫病,高感轻花叶病毒病,重感花叶病毒。蛋白质含量2.33%,维生素C含量32.7 mg/100g,干物质含量20.0%,淀粉含量13.36%,还原糖含量0.08%。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马铃薯早春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从根系分泌物角度阐释不同香蕉品种对香蕉枯萎病的抗(耐)性机理,通过离位溶液培养法收集对香蕉枯萎病抗(耐)性不同的3个香蕉品种‘GCTCV-119’、‘桂蕉9号’和‘桂蕉1号’的根系分泌物,测定其根系分泌物对香蕉枯萎病致病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分析其根系分泌物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总糖、有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抗(耐)病品种根系分泌物抑制香蕉枯萎病致病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而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则促进香蕉枯萎病致病菌的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抗(耐)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总糖及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感病品种,有机酸含量则比感病品种高。3个香蕉品种中,共检测到13种氨基酸。其中,甘氨酸、谷氨酸、胱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仅在感病品种‘桂蕉1号’中检测到;苯丙氨酸和脯氨酸只在抗(耐)病品种‘GCTCV-119’和‘桂蕉9号’中检测到。  相似文献   

4.
‘丽薯10号’是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的P03-S99组合(Serrana-inta×PB08)实生薯家系中系统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马铃薯2014006号)。该品种属中晚熟鲜食及淀粉加工型品种,薯块淀粉含量19.99%、干物质含量23.50%、维生素C含量23.00 mg/100g、蛋白质含量2.66%、还原糖含量0.16%。该品种植株抗晚疫病、感轻花叶和重花叶病毒病。‘丽薯10号’适合在云南省中北部大春马铃薯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龙薯1号’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以‘FL1533’为母本、‘克新16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合作选育而成的早熟鲜食加工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201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生育期67 d左右(从出苗至茎叶枯黄)。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浅。一般产量27 963 kg/hm~2左右。淀粉含量13.22%~15.21%,还原糖含量0.21%~0.22%,维生素C含量16.20~18.77 mg/100g鲜薯,粗蛋白含量2.07%~2.73%。块茎抗晚疫病,田间及窖藏腐烂率低,田间植株抗PVX、PVY病毒。蒸煮食味和炸片品质好,适于蔬菜食用和薯片加工。‘中龙薯1号’适宜在黑龙江省各地种植。  相似文献   

6.
‘天薯12号’是以自育品系‘天97-8-98’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6 d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块茎数4.1个,平均单薯质量105 g,大中薯率87.4%,产量在1 500 kg/667m2以上。块茎干物质含量23.14%,淀粉17.47%,维生素C 176.2 mg/kg,粗蛋白2.53%,还原糖0.159%。抗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等主要病害。‘天薯12号’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7.
‘川芋彩1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从引自国际马铃薯中心的杂交组合(C92.140×C93.154)选育而成的,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中早熟特色马铃薯,在生产试验中,鲜薯产量1 592 kg/667m2,比对照‘川芋56’增产22.2%。鲜薯块茎淀粉含量15.6%,干物质21.5%,还原糖0.23%,维生素C14.5 mg/100 g FW,花青素0.76 mg/kg。它抗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储藏性优于‘川芋56’。适宜四川成都平原及周边低山区、平丘陵区,以及甘孜、阿坝的高山高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冀张薯14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3号’为母本,‘金冠’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薯2013002号。该品种为晚熟鲜薯食用型品种,薯块淀粉含量13.22%,干物质含量18.68%,粗蛋白含量2.12%,还原糖含量0.34%,维生素C含量17.8 mg/100 g鲜薯。2012年参加河北省马铃薯品种生产试验,产量1 634 kg/667m2,比对照‘克新1号’平均增产16.76%。该品种抗马铃薯PVX、PVY、PVS和PLRV病毒病,抗晚疫病。‘冀张薯14号’适于河北省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宕薯6号’新品种是以‘陇薯3号’为母本、‘94-3-17’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利用杂种实生苗,经过系统定向选育而成。2009-2010年在甘肃省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 388 kg/667 m^2,比对照‘陇薯6号’增产52.5%。鲜薯维生素C含量14.88 mg/100 g,干物质含量23.90%,淀粉含量17.45%,粗蛋白含量2.48%,还原糖含量4.07%;中抗马铃薯晚疫病,对花叶病毒和卷叶病毒有较强抗性。2012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垦薯1号’马铃薯新品种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以гибрид128-6为母本,брянскийнадежный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经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种子管理局审定推广,品种审定编号为:垦审薯2014001号。该品种为中晚熟淀粉加工型品种,2010~2011年参加黑龙江农垦总局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为34 553 kg/hm2,比对照品种‘克新12号’增产19.60%。2012~2013年参加黑龙江农垦总局生产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9 766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2号’增产13.51%。块茎干物质含量23.69%~25.52%,淀粉含量17.69%~19.52%,维生素C含量89.60 mg/kg鲜薯,还原糖含量0.19%。田间茎叶中抗晚疫病,块茎高抗晚疫病,抗PVX和PVY病毒。‘垦薯1号’适合黑龙江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中国马铃薯》2017,(5):317-318
‘希森6号’是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乐陵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夏波蒂’为母本,‘XS930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薯2016003。同年通过国家马铃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马铃薯2016003。该品种为中晚熟鲜食及加工兼用型品种,生育期91 d左右,薯块长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薯块干物质含量22.60%,淀粉含量15.10%,维生素C含量14.80 mg/100g鲜薯,粗蛋白含量1.78%,还原糖含量0.14%。‘希森6号’抗马铃薯Y病毒病,中抗马铃薯X病毒病。2013~2014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59 kg/667m2,较对照品种‘夏波蒂’增产46.40%。适宜在北方一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川凉薯10号’是由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选育,于2013年7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母本为‘会顺23’,父本为‘S01-266’,20102011年四川省区试,鲜薯平均产量1 476 kg/667 m2,比对照‘米拉’增产16.4%。‘川凉薯10号’干物质含量29.6%,淀粉含量22.9%,蛋白质含量2.66%,还原糖含量0.24%,维生素C含量18.3 mg/100 g FW。该品种抗晚疫病,高抗病毒病。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铃薯》2017,(5):319-320
马铃薯新品种‘达芋2号’是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2007年以‘鄂薯5号’作母本、‘991-18’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多代鉴定筛选育成。2016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薯2016001。2014~2015年在四川省马铃薯新品种(系)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5 242 kg/hm2,较对照‘米拉’增产23.10%。该品种中晚熟,淀粉含量15.20%,还原糖含量0.09%,维生素C含量8.62 mg/100g。高抗晚疫病,抗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适应性广,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中高山区域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云南省马铃薯主要品种的晚疫病抗性,利用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优势生理小种(1.2.3.4.6.7.9.10.11)和超级生理小种(1.2.3.4.5.6.7.8.9.10.11)对云南省马铃薯主要品种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0个品种中,没有对2个供试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的品种;对优势生理小种,‘云薯304’、‘云薯401’、‘镇薯1号’和‘紫云1号’4个品种表现抗病,‘合作88’和‘云薯505’表现中抗;对超级生理小种,仅‘云薯304’和‘云薯401’分别表现抗病和中抗。云南省种植的马铃薯主要品种中‘会-2’、‘丽薯6号’、‘宣薯2号’和‘青薯9号’对优势小种均已丧失抗性,‘合作88’仅表现中抗。生产上迫切需要晚疫病抗性强且抗性持久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减少晚疫病造成的产量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鄂马铃薯11’是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以‘南中552’(4x)作母本、‘DY4-2-10’(2x)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过育种程序选育而成,2013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薯2013001。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20102011年参加湖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920 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11.8%。该品种适于湖北省海拔700 m以上地区种植,属鲜食、加工兼用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中国马铃薯》2016,(1):63-64
‘昆薯2号’是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育种群体B3C1杂交组合391585实生种子(‘387132.2’ב387170.9’)中选育出的一个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8 d。块茎椭圆形,红皮黄肉,薯皮光滑,芽眼浅,耐贮性好。淀粉含量18.41%,维生素C含量33.70 mg/100g鲜薯,蛋白质含量2.49%,还原糖含量0.08%。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742 kg/667m2,较对照品种‘合作88’增产4.60%。201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审马铃薯2014003)。该品种适宜云南省冬作区和海拔相对较高的高寒山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中国马铃薯》2018,(2):124-126
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202’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2002年用‘Garant’作母本、‘合作003’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10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晚熟,生育期115 d。单株结薯数7~8个,产量在25 000~45 000 kg/hm~2,商品薯率83.70%。薯形长椭圆、薯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浅。2009和2012年2年平均淀粉含量17.94%,粗蛋白含量2.83%,维生素C含量42.70 mg/100g鲜薯,还原糖含量0.36%,干物质含量22.90%。‘云薯202’植株抗晚疫病,感轻花叶病毒病和重花叶病毒病。该品种适宜在云南1 900 m以上中高海拔区域大春种植及周边气候类似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8.
‘黔芋8号’是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育成的鲜食马铃薯新品种。2006年以‘托里登(Torridon)’作母本,‘杰奎林李(Jacqueline Lee)’作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黔芋8号’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芋8号’生育期82 d,块茎椭圆,黄皮黄肉,芽眼少而浅。商品薯率78.90%,淀粉含量16.15%,蛋白含量2.32%,维生素C含量25.08 mg/100g,还原糖含量0.22%,块茎干物质含量20.70%,中抗晚疫病。2014~2015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 769 kg/667m~2。‘黔芋8号’适宜在贵州省范围内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本薯4号’是由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于2004年以‘本200102-32’为母本,‘早大白’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5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薯4号’生育期73 d,为早熟品种。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芽眼较浅,大中薯率88.80%。‘本薯4号’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022 kg/667m~2。块茎淀粉含量15.69%,粗蛋白含量2.22%,还原糖含量0.17%,维生素C含量212.9 mg/kg。中抗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Y病毒。适宜在辽宁省二季作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新品种‘大同里外黄’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同里外黄’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于2004年用‘9908-5’作母本,‘9333-10’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植株较高,抗旱,抗晚疫病,黄皮黄肉,蒸煮食味优。淀粉含量19.1%,维生素C含量16.9 mg/100 g鲜薯,粗蛋白含量2.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