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2019年5月,南通海关关员从一艘巴拿马籍入境船舶木材上截获多种外来有害生物,经送南通海关有害生物检疫实验室鉴定,后由南京海关实验室复核,确认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小外齿异胫长小蠹(Crossotarsus subpellucidus Lea),经中国检科院确认该害虫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同时检疫人员还在该轮上截获  相似文献   

2.
2008年底,苏州新区口岸从泰国进境集装箱内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雕花异胫长小蠹(Crossotarsus squamulatus Chapuis),该虫分布于印度、缅甸、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安达曼群岛、孟加拉国、婆罗洲、越南、苏门答腊岛、泰国、俾斯麦群岛.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3.
棘胫小蠹科和长小蠹科的区别棘胫小蠹科 Scolytidae跗节第1节略短於第2、3、4节之总和(图1、2)。头比前胸窄得多(图33—36)。眼卵形、肾形或分开(图12、13)。长小蠹科 Platypodidae跗节第1节比第2、3、4节总和长得多(图40)。头仅稍狭於前胸(图39)。眼圆形(图39)。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0月,连云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在对一批来自韩国的空集装箱进行现场查验时,截获小蠹虫1头,经江苏局植检实验室鉴定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嘎材小蠹(Xyleborus kadoyamensis),后经中国检科院确认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嘎材小蠹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材小蠹属(Xyleborus),该有害生物体型长圆柱形、深褐色,鞘翅光亮,小盾片三角形且隐藏于鞘翅下方;目前主要分布于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等  相似文献   

5.
2006年4月1日,泰州局检验检疫人员在泰州港对装载马来西亚原木的船舶开舱检查,发现在原木表层及舱壁上有大量昆虫,随即检疫人员关上舱门,在大轮上进行溴甲烷熏蒸处理。处理结束后进一步检查鉴定,共截获华莱士异胫长小蠹(Crossotarsw wallacei Thomson)、中对长小蠹(Platypus arallelus)、双棘长小蠹(platypus sp.)、材小蠹(Xyleborus sp.)、黄足长棒长蠹[Xylothrips flavipes(Illiger)]、星吉丁属(Chrysobothris sp.)、大眼象(Mecopus sp.)、澳洲脊虎天牛(Xylotrechus australis)、须白蚁(Hospitalitermes sp.)、大蕈甲科(Erotylidae)、拟步甲(Tenebrionidae)、步甲科(Carabidae)、蝽(Pentatomidae)、叶甲科(Chrysomelidae)、露尾甲科(Nitidulidae)、蠼螋(Dermaptera)等16种有害生物。其中华莱士异胫长小蠹,为国内首次截获。该批货物有马来西亚官方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并注明经溴甲烷熏蒸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3月,南通海关关员对入境国际航行船舶"凯洋"轮进行登轮检疫时,在其甲板、舱壁等处截获到多种形似小蠹和长小蠹的有害生物。经送南京海关实验室鉴定复核为附齿筒长小蠹(Dinoplatypus pallidus)、强生长小蠹(Platypus jansoni)、橡胶材小蠹(Xyleborus affinis)和暗翅材小蠹(Xyleborus semiopacus)。其中附齿筒长小蠹(D.pallidus),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确认,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月,海口机场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从老挝入境旅客携带的2.79 kg大米中检出若干活虫,经海南检验检疫局隔检中心实验室鉴定为小竹长蠹(Dinoderus brevis Horn,1878),并得到国家仓储有害生物检疫重点实验室(苏州)复核确认。小竹长蠹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长蠹科(Bostrichidae),竹长蠹属(Dinoderus),主要分布于  相似文献   

8.
2003年11月,张家港、苏州等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在美国输华木质包装上检获数种蠹虫,经江苏局植检实验室鉴定分别为红角双棘长蠹(Sinoxylon ruficorne Fahraus)、斑尖帽胸长蠢(Prostephanus punctatus Say),细齿叉尾长蠹(Xylion adustus Fahraus),松芽枝窃蠹(Ernobius mollis Linnaeus),赤材小蠹(Xyleborus ferrugineus(Fabricius)),锉小蠹(Scolytoplatypus sp.).其中,红角双棘长蠹、赤材小蠹和斑尖帽胸长蠹在我国既无分布记录,也未见中文描述.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皱纹棘胫小蠹皱纹棘胫小蠹Ruguloscolytus(Scolytus)rugulosus Ratz属小蠹科。它是形成层的害虫,几乎专门危害弱树。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被说成是“次生性的”害虫,与“原生性的”害虫,如蚜虫,区别开。分布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其中包括中东地区(Talhouk,1950,1954;Georghiou,1957)。成虫小而细长,体长约2—2.4mm。它的头和体未端多少呈圆形的。头部多毛,被  相似文献   

10.
徐国淦 《植物检疫》1991,5(1):33-36
日本横滨植物防疫所调查研究部害虫课,早濑猛将1960~1979年20年间输入木材检疫截获小蠹科及长蠹科成虫标本,经有关人员鉴定确认者,件数多的苏联输入木材(日本称北洋材)小蠹13种218件,东南亚输入木材(日本称南洋材)小蠹8种432件,美国输入木材小蠹虫24种553件,按月分别集中统计其截获频度图型可分为3个类型。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2月,南通海关关员对一批入境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木材进行开箱检疫查验时在集装箱及箱内木材上发现大量活体有害生物。经送南京海关实验室鉴定复核,发现有中对长小蠹、橡胶材小蠹、剪长小蠹、双钩异翅长蠹、双齿谷盗、六脊坚甲、吉丁科、小粉盗、亚扁粉盗、扁蝽科、举腹蚁属、凹胸锥尾窄吉丁、小蕈甲科和新白蚁属等多种有害生物。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凹胸锥尾窄吉丁(Agrilus vestitus  相似文献   

12.
从印尼胶合板上截获一种双棘长蠹1993年10月13日,汕头动植物检疫局植检科对“布米”轮运载进口的印尼胶合板实施检疫时发现一长蠹科害虫,经鉴定该虫为SinoxylonconigerumGerstacker(长蠹科、大长蠹亚科、长蠹族、双棘长蠹属)。为...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4月,原连云港口岸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对一批来自马来西亚进境的空集装箱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小蠹虫成虫若干。虫样经原江苏检验检疫局植检实验室鉴定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四行尖齿材小蠹(Cyclorhipidion quadricuspe (Schedl, 1942)),后经中国检科院确认四行尖齿材小蠹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四行尖齿材小蠹隶属于小蠹科(Scolytidae), Cyclorhipidion属,该虫体长约3.5 mm,长为宽的2.4倍,体型大而圆,体表呈均匀的暗棕色到黑色,鞘翅颜色较深,前胸背板和鞘翅没有明显的边缘或脊,背面观前胸背板呈盾形,末端呈直角,侧面观前1/2弓突上升,后1/2水平而倾斜,背顶部高而不突出,瘤  相似文献   

14.
1979年从泰国进口的 TR694涤粘混纺布,在卷布用的木框芯的木材上,发现三种为害木材的害虫。经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赵养昌先生鉴定,属鞘翅目(Coleoptera)长蠹科(Bos-trychidae)的等钩异翅长蠹(Heterobostrychus cagulis Waterhouse)、双棘长蠹(Sinoxylon flabrarius Lesu)和粉蠹科(Lyctidae)的鳞毛粉蠹(Minthea rugic-  相似文献   

15.
2019年12月,南京海关所属南通海关从一艘巴拿马籍入境船舶上截获多种外来有害生物,经南通海关动植物检疫实验室初步鉴定并送南京海关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复核确认为凹额锥长小蠹(Platypus caviceps)、橡胶材小蠹(Xyleborus affinis)、中对长小蠹(Platypus parallelus)、 Platypus excedens等几种,其中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凹额锥长小蠹,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确认为全国口岸首次截获。  相似文献   

16.
星坑小蠹(Pityogenes),中文译名曾为雕工小蠹、刻小蠹及星形小蠹,后因其母坑道呈放射状自交配室向四周延伸,故名星坑小蠹.星坑小蠹属小蠹科(Scolytidae)齿小蠹亚科(Ipinae),是进境俄罗斯原木上经常截获的小蠹种群之一,其中包括多种列入我国检疫性害虫名录的种类,如二齿星坑小蠹、二钩星坑小蠹等.  相似文献   

17.
陈志麟 《植物检疫》1993,7(1):46-49
长小蠹科是为害木材的蠹虫,可为害整个木质部,钻蛀许多坑道,降低木材的使用价值。长小蠹多为害被伐倒、被风刮倒或树势衰弱的林木,因此,进口木材检疫常有长小蠹出现。几年来,从东南亚经深圳口岸进口木材截获的长小蠹种类也不少,尤其是在印尼、马来西亚产的柳桉、巴麻、木荷、山樟及梨木等边角料、原木及木方上较常发现。现将截获的8种长小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月,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疫人员对入境的巴拿马籍国际航行船舶"九阳"轮进行登轮查验时,在甲板、货舱等处截获到一种形似小蠹的有害生物,经送南通局有害生物检疫实验室鉴定,并经江苏检验检疫局动植食中心实验室复核确认为菲律宾船小蠹(Scolytomimus philippiensis(Egger)),这种小蠹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同时检疫人员还在该轮上截获到角面长小蠹、中对长小蠹、柳桉长小蠹等多种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我国口岸截获进境木质包装疫情进行了统计,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将主要疫情来源国家(地区)按照疫情截获情况分为4类。长蠹科、长小蠹科、小蠹科、鼻白蚁科、天牛科、蚁科(仅含红火蚁一种)等6科昆虫及线虫(主要为松材线虫)为进境木质包装中的主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因子分析表明,中国台湾、印度、东南亚地区及美国、俄罗斯、中国香港、德国、日本、韩国为木质包装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不同国家(地区)主要检疫性有害生物类别特征明显。此外,给出了木质包装中主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及检疫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我国专家对欧盟货物木质包装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结果 ,欧盟货物木质包装检疫风险很大 ,传带天牛科 (Cerambycidae)、小蠹科 (Scolytidae)、长蠹科 (Bostrychidae)、鼻白蚁科(Rhinotermitide)等多种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