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稻田种植制度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辉  屠乃美 《作物研究》2006,20(5):498-503
介绍了国内外种植制度的研究概况,对我国南方稻田现有的种植模式按照熟制进行了归纳,并对稻田不同熟制种植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一熟制中超级稻种植的特点与多熟种植模式在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光热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优势以及立体种植制度带来的各种效益,展望了未来南方种植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辉  屠乃美 《作物研究》2006,20(Z1):498-503
介绍了国内外种植制度的研究概况,对我国南方稻田现有的种植模式按照熟制进行了归纳,并对稻田不同熟制种植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一熟制中超级稻种植的特点与多熟种植模式在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光热资源的利用率、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的优势以及立体种植制度带来的各种效益,展望了未来南方种植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稻田施用不同有机肥的效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余雄波 《作物研究》2006,20(2):121-123
2005年在临湘市进行了紫云英、厩肥、稻草和精制有机肥分别在早稻田、晚稻田施用的小区试验,以探索几种主要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培肥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对早、晚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增加水稻单产,提高种粮效益;能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容重,对土壤有良好的培肥改良作用。早稻应以紫云英为有机肥主要肥源,晚稻田应以稻草还田为主。  相似文献   

4.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具有高产稳产、轻型节本、安全环保等优点,如何选择操作方便、经济有效、安全环保的灭生性除草剂是推广普及该项技术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目前推荐使用的灭生性除草剂———20%克无踪、10%草甘膦、农民乐747均可取得理想的除草灭茬效果和显著的节本增收作用。内吸型除草剂的灭茬效果优于触杀型除草剂,但触杀型除草剂见效快速,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免耕抛秧比翻耕抛秧每公顷每年直接节约的翻耕费用和增产的稻谷,20%克无踪分别为1 170元和97.5 kg,10%草甘膦分别为1 230元和124.5 kg,农民乐747分别为930元和280.0 kg。土壤和稻谷送检均未检出除草剂残留。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种植制度对机插双季稻产量、干物质生产及其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常规稻‘中早39’为材料进行多点联合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和地点间产量均存在差异。地点间产量表现为衡阳岳阳长沙;早稻处理间产量整体趋势表现为稻—稻—油(RRO)稻—稻—紫云英(RRG)稻—稻—冬闲(RRF);晚稻表现为RRGRRORRF。与对照RRF相比,RRG和RRO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全年增产量分别为0.85 t/hm~2和0.99t/hm~2;同时,与RRF相比,RRG和RRO处理的总颖花数、干物质积累量以及氮吸收总量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作物生产力是世界各国农学及有关学科极为关注的问题。国内外作物生产力的研究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不同生态条件下作物的生产潜力、生产力的限制因子及提高生产力的途径。气候作为农作物的重要生态因子无时无刻不影响到生产力,因而研究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乃是农业气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内和省内农业气象界对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从农业气象的角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例如不同农业气候区主要  相似文献   

7.
我国稻田种植制度的演化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熟制是我国作物种植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进一步提高粮食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回顾了我国稻田复种制度的起源,简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稻田种植制度的演化历程,概述了当前我国主要存在的稻田复种轮作模式,并对我国稻田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永州市稻田种植制度新特点,讨论了稻田改制的主要模式及经济效益,提出了值得推广的几种主要稻田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9.
改革稻田耕作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双峰县稻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该县特点 ,提出了全县耕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推广模式和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南方丘陵稻田花生—稻种植制度研究/陈典豪(中国农科院红壤祁阳站),陈永安,游有文∥广西农业科学。-1994,(6).-276~277以沙质土壤作为试验田,一分为二,一块作为花生一稻种植制度试验,另一块以稻一稻为对照,管理、施肥措施相同。结果表明,花生...  相似文献   

11.
以2004-2013年期间浙江水稻生产的成本、效益数据为依据,比较分析了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季节的水稻生产成本效益。结果显示,浙江省水稻生产的成本增幅高于谷价涨幅,成本推动型特征明显;双季籼稻成本利润率低于单季粳稻,单季化、粳稻化趋势将更加明显;成本利润率相对较高,规模增效是提高种稻收益的根本途径;种稻净利润持续下滑,稳定水稻面积的难度越来越大,最后提出了如何提高浙江水稻生产效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区粮食生产面临着两个新矛盾:一是人口逐年增加、生活逐步提高,需要粮食持续增长与耕地日渐减少、粮播面积下降,粮食供不应求的矛盾;二是社会需要食品多样化与粮食生产单一化的矛盾。面对这一现实,采取什么对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尤其是人多耕地少地区。为此,本文作如下初浅论述,以供讨论。 一、郴州地区粮食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13.
农业走向市场以后,给农业注入了新的尖力,同时也反映出农业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面临诸多复杂问题。本文就泰宁县现有稻田各种类型耕作制度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稻田春玉米不同育苗方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登海1号为材料,比较了不同育苗方式稻田春玉米的生长发育速度、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与直播相比,采用软盘育苗、营养方块育苗和一般育苗等育苗移栽方式的稻田春玉米,其整体生长发育进程加快,单株叶片数有所减少,叶面积指数上升较快,但最大叶面积指数相差不大;生育期缩短3-9d,株高和穗位高降低,秃顶长度减少,行粒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增加,经济性状明显改善,产量显著提高。其中尤以软盘育苗和营养方块育苗两种育苗移栽方式效果为好,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一般育苗移栽方式由于在移苛过程中根系损伤较大而有一个明显的缓苗期,生长发育进程前两种育苗方式略显迟缓,但产量仍比直播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1现状和问题盐都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也是全省的产棉大县。全县地跨沿海和里下河两个农业区,耕地面积6.9万hm2,棉花面积1.5万hm2,三分之二的棉田分布在里下河地区80年代初,麦套移栽棉普及,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80年代中期,鉴于粮食压力较大,粮...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南疆地区现有植棉面积约146.67万hm2(约2 200万亩),多为棉花单作的“一年一熟”种植制度,将其创新为棉花-小麦-棉花轮作的“两年三熟”种植制度,具有年增种66.67万hm2(1 000万亩)冬小麦的潜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创新技术。当前“两年三熟”种植制度在南疆地区已具备发展条件,初步形成了“接茬明确、效益显著、适应性强”的配套技术体系。后续将围绕“两年三熟”种植制度发展目标,在种植制度区划、品种筛选与技术研发、节水技术创新集成、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创建等方面持续攻关,扩大“两年三熟”种植面积和影响力。总之,“两年三熟”种植制度是优化调整南疆地区种植结构的科学尝试,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秦广才 《作物研究》2009,(Z1):106-107
要实现到2020年湘潭市新增3亿~4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的目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其根本出路就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构建粮食高产创建长效机制。介绍了湘潭市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洞庭湖环湖丘陵区几种代表性稻田作物生产子系统生态经济功能进行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稻-稻-大麦”系统和”稻-稻-油菜”系统的物质生产功能及综合经济效益明显强于“稻-稻-绿肥”系统。但能量转换功能则以”稻-稻-大麦”系统最优,“稻-稻-绿肥”系统次之,”稻-稻-油菜”系统较差。由于”稻-稻-油菜”系统能量转换功能弱的原因并非光能利用率低,而是生产投能转化率较差,这可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加以解决。从总体看,“稻-稻-油菜”和“稻-稻-大麦”系统的生态经济功能明显优于“稻-稻-绿肥”系统。  相似文献   

19.
娄底地区人多地少,人口与耕地,人口与粮食,农副产品与调市场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每年需调进口粮1.5亿kg左右,最多的年份调进2亿kg。因此,“八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并不断提高粮食的质量和生产效益,使粮食生产在数量、质量、效益三个方面同步增长,是我区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0.
在干旱条件下,将水田改为旱地,分别种植大豆、玉米与大豆间套种和玉米,并与种植水稻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效益最好的种植模式是玉米与大豆间套种,亩产值为1152元,其次是净种玉米,其产值为1037元,分别比种植水稻亩产值高351元和236元,净种大豆效益最差,亩产值仅为74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