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甘肃东部旱作区开展陇黄1号、陇黄2号和陇黄3号大豆新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3个大豆新品种株高、底荚高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有效分枝、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呈现下降趋势,荚粒数和百粒重变化不大,相对稳定;在种植密度12万~27万株/hm~2的范围内,大豆产量随种植密度变化可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表达,陇黄1号、陇黄2号和陇黄3号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14.5万株/hm~2、20.8万株/hm~2和18.1万株/hm~2;种植密度对大豆田间耗水量无明显影响,适宜种植密度能显著提高旱作区大豆产量和田间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山西省干旱少雨气候特点、大豆产量突破比较困难的现状,通过滚动筛选,对18份产量突出的不同生态类型大豆种质进行产量相关性状研究,以期为高产、超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参试材料采用聚类分析,划分生态类型;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相关性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OD=5.54处将其分为4类:第1类为多分枝结荚类型;第2类为中等分枝结荚类型;第3类为披针叶少分枝结荚类型;第4类为椭圆叶少分枝结荚类型。不同生态类型大豆种质产量与分枝数和三粒荚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质量、二粒荚数、荚粒质量、粒质量和茎秆质量、总荚数、总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分枝类型的大豆种质随密度变化,其产量达到最高值的点不尽相同,其中,多分枝类型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密度为24万株/hm~2时达到最高点;中等分枝类型的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升-降-升-降的趋势,密度为12,21万株/hm~2时呈现2个峰值,12万株/hm~2达到最高点;披针叶和椭圆叶的寡分枝类型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呈降-升-降的变化趋势,椭圆叶型密度为15万株/hm~2时达到最高点,披针叶型密度为18万株/hm~2时达到最高点。大豆高产、超高产育种应该关注多荚粒材料的应用和不同生态类型大豆材料的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3.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大豆产量和单株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种植方式和密度对高产、稳产、多抗大豆新品种濉科998产量和单株性状的试验研究表明:单位面积大豆子粒产量随密度变化而变化的关系可以用二次抛物线回归方程来表达。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单株茎重均趋于降低(减少),而底荚高度趋于上升,荚粒数、百粒重和粒茎比变化不大,相对稳定。濉科998适宜的密度为18万~27万株/hm2,最佳密度为22.5万株/hm2左右。最佳田间配置方式为行距40cm,株距11cm;或40-20cm宽窄行种植,株距14.8cm。  相似文献   

4.
密度对超高产春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底荚高度增高,茎粗、节数、分枝数、分枝总长度降低,倒伏加重,单株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籽粒重降低,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不显著。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以45.0万株/hm2处理最佳,产量达5547.81kg/hm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超高产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春大豆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和底荚高度增高,茎粗、节数、分枝数、分枝总长度降低,倒伏加重,单株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籽粒重降低,百粒重与种植密度关系不显著。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以45.0万株/hm2处理最佳,产量达5547.81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内蒙古东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绿豆种植的适宜播期及密度,以半蔓生型和直立型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播期、密度绿豆群体生长及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绿豆群体叶面积指数、株高、单荚粒数大体逐渐下降,单株分枝数、单株荚数、单位面积子粒产量大体先升后降。绿豆种植的适宜播期在5月下旬-6月上旬,半蔓生型品种在种植密度为23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若晚播应加大种植密度到27~30万株/hm~2;直立型品种适宜高密度种植,不适宜晚播,适宜种植密度为27~30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品种安豆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外观品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底荚高度、无效分枝数呈增加趋势,有效分枝数呈减少趋势;紫斑率、褐斑率、虫食率、瘪粒率呈增加趋势,完好粒率呈下降趋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有效荚、单株粒重及百粒重呈下降趋势;产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种植密度为1.8万株/667m2时产量最大,每667m2达135.62kg。  相似文献   

8.
种植密度和施肥对菜用大豆产量性状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磷肥施用量对菜用大豆“绿75”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二铵能有效地增加分枝数、分枝荚数、主茎荚数、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单株粒数和小区产量。每公顷45万株的密度可提高单株荚数,但百粒重降低。不同因素间互作效应表明,每公顷施270kg磷酸和45万株密度,能增加单株的分枝数、分枝荚数、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每公顷在22.5万~45万株,施用磷肥能有效地提高单株的主茎荚数和单株总荚数。在施肥量相同时,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小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采用裂区设计,在平播、65cm垄作、110cm垄作方式下,研究9、13、17、21、25万株/hm~2密度对小豆子粒产量及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均在9万株/hm~2时最高,110和65cm垄作主茎荚数随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相同种植方式下,不同密度处理对小豆百粒重的影响较之对其他性状(分枝数除外)稍小,不同种植方式随密度增加小豆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小豆荚和子粒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进程呈上升趋势。平播和65cm垄作在17万株/hm~2时小豆产量最高,分别为1 387.67和1 723.53kg/hm~2;110cm垄作条件下,21万株/hm~2时小豆产量最高,为1 901.07kg/hm~2;故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地区110cm垄作,密度21万株/hm~2为小豆适宜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密度对鹰嘴豆主要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鹰1号鹰嘴豆为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鹰嘴豆株高、主茎一级分枝、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的增加,株高呈"∧"型变化,主茎一级分枝和主茎节数呈下降趋势;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呈"抛物线"形变化,峰值密度出现在52.5万株/hm2,但达峰值后,随着密度的继续增加呈下降趋势;种植密度对鹰嘴豆的生育进程和百粒重未产生影响,对种子产量的影响由高到低依次为M 3>M 2>M 4>M 5>M 6>M 7>M 1,以密度52.5万株/hm2的种子产量最高,达到4 032.06kg/hm2,较密度46.5万株/hm2增产28.9%。据此,在宁夏南部和类似地区以52.5万株/hm2密度种植鹰嘴豆,是获得理想产量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1.
Using bioinformatics methods and meta-analysis with BC1 map as reference, 92 cotton fiber quality QTL collected from both BC1 and BC1F2 populations constructed previously were used to construct a QTL integrated map for QTL analysis in this study. The five hundred ninety-nine loci were mapped into 26 chromosomes with an average distance between adjacent markers of 5.96 cM and covered 3,571.9 cM. Sixty-three QTL of fiber qualities related were integrated into the new reference map. The fifteen meta-QTL were mapped on 12 chromosomes by the meta-analysis method and also QTL clusters have been discovered on chromosome 9, 16 and 24. The major meta-QTL of Meta-QTL9-1 derived from five QTL on chromosome 9, could explain 17.16% of phenotypic variance. The meta-QTL16-1 derived from ten QTL on chromosome 16, could explain 12.28% of phenotypic variance. And three meta-QTL derived from nine QTLs on chromosome 24, could explain 16.12%,16.69% and 18.27% of phenotypic variance, respectively. On average, one meta-QTL derived from two QTLs on the other chromosom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se meta-QTL could be used in improving fine QTL mapping and molecular-assisted selection of cotton fiber qualities in breeding.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粒观察值的胚乳性状QTL图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谷物胚乳性状是决定谷物品质的一类重要性状。由于胚乳是由雌性的两个极核和雄性的一个精核受精发育而形成的三倍体组织,因此胚乳性状的遗传基础要比通常的二倍体农艺性状复杂得多。本文根据三倍体胚乳性状的数量遗传模型,提出利用分布于染色体上的所有分子标记对胚乳性状数量基因座位(QTL)进行区间作图的极大似然估计方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粳稻稻米外观品质、碾磨品质与植株农艺性状间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糙米长、糙米宽、垩白率、透明度等外观品质性状以及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碾磨品质性状与大多数植株农艺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正向或负向协方差.稻米外观品质性状与单株穗数、千粒重等性状间主要表现为遗传主效应协方差,垩白率、透明  相似文献   

14.
胡麻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研究胡麻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为胡麻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256份胡麻品种资源为材料,应用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胡麻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胡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地相关性,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可以归纳出6对主要典型变量,占两组性状间总相关信息的99.30%,在二者典型相关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性状有千粒重、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单株分茎数及含油率、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其中,前3对典型变量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分别占两组性状间全部相关信息的45.47%、30.53%和13.51%,所凝聚的生物学信息主要是千粒重与含油率、单株果数与油酸及亚麻酸含量、单株分茎数与含油率的相关性,表明千粒重大、单株果数多而分茎数较少的品种含油率及油酸的含量较高。因此,通过农艺性状可以实现对胡麻品质性状的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基于株平均值的胚乳性状QTL作图的极大似然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徐辰武  王伟  胡治球  孙长森 《作物学报》2005,31(10):1271-1276
根据三倍体胚乳性状的数量遗传模型,发展出一种新的专用于胚乳性状数量基因座位(QTL)区间作图的统计方法。该方法以分离群体中各植株的分子标记基因型以及植株上若干粒种子胚乳性状的平均值为数据模式,采用基于平均值混合分布理论的极大似然方法进行QTL分析。QTL效应估计通过EM算法实现。由于该方法利用标记基因型内QTL基因型的混合分布特性,因此,它比同样基于株平均值的最小平方QTL分析方法以及迭代重新加权最小平方QTL分析方法具有更高的统计功效和精确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计算机模拟数据分析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杂交早稻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7个恢复系及其与6个不育系配组的42个杂交组合的11个产量性状间和8个品质性状间作了相关分析,并对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从相关分析可以看出;高的整精米率,大的长宽比和低的低的垩白度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所以三者可以同时进行改良,从典型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播始历期载荷量较小,所以在一定的生育期内,实现早稻的高产是可能的,糙米率,精米率和垩白度的载荷量较小。它们的改良可以与产量性状的改良同步进行。粒宽和长宽比载荷量的负值较高,我们在选育时要协调粒宽,长宽比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徐翠莲  杨衍菊  王瑞清 《种子》2013,32(2):85-88
为了给南疆地区小麦育种和品质遗传改良提供参考,对疆内外引进的13个冬小麦地方品种的5个农艺性状和4个籽粒品质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单株粒重与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或偏相关;单株粒数与单株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或偏相关。因此,在保证单株穗数的前提下,可通过增加单株粒重和单株粒数来提高小麦的产量。(2)干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蛋白含量之间无显著正相关;沉淀值与蛋白含量也无显著相关性。(3)除穗长和蛋白含量在0.1水平上显著偏相关,偏相关系数达0.537外,其余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间均无显著相关或偏相关关系。因此,在育种中可以适当将高产和优质结合起来,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120个高粱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在今后的杂交育种实践中利用已有的高粱品系,此研究以120个高粱品系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田间调查数据的平均值作性状比较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低,株高、主穗长的变异系数中等,千粒重、单穗粒重受环境影响的变异系数大,这两种性状可利用于杂交和选择育种;120个高粱品系可分为2大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6大亚类,各亚类各有其特点,为今后的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贵烟5号适宜的种植密度,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贵烟5号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农艺性状来看,种植密度对贵5号生育期、团棵期农艺性状影响不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现蕾期,最大叶长、最大叶宽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以900株/667m2最高,达到68.6cm、37.4cm,1000株/667m2次之,达到64.8cm、34.6cm;移栽40d内,种植密度对根、茎、叶干重影响不大,移栽40d后,根、茎、叶干重表现出与现蕾期最大叶长相同的变化规律。从经济性状来看,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以1200株/667m2(168.4kg/667m2)最高;产值、均价、上等烟率呈1000株/667m2>900株/667m2>1100株/667m2>1200株/667m2的趋势,产值、均价、上等烟率以1000株/667m2最高,分别达到3933.2元/667m2、24.4元/kg、39.2%,较其它处理高0.2元/kg~4.2元/kg、112.0元/667m2~531.6元/667m2、0.4~13个百分点,推荐900株/667m2~1000株/667m2为贵烟5号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洛育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165-168
为了探讨寒地水稻根系性状与地上部性状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关系,以黑龙江省的3个超级稻品种和3个普通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根长在不同的生育时期与结实率、各节间长、粗和粒数、一次支梗数呈正相关;根系体积与粒数、株高、与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在分蘖盛期为负相关,拔节孕穗期以后为正相关;根系干重在分蘖盛期与穗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2**),而与穗粒数、一次枝梗数和一次枝梗粒数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的关系。根冠比在齐穗后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84*~0.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