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推广与应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城市是全省商品粮大县之一,全年水稻种植面积在4.67万hm2左右。近年来因防治水稻病虫害,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和水稻农药残留不断上升。为了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行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湖北省植保总站《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方案》要求,今年我市开展了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主要推广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控制水稻害虫基数,减少施药量。  相似文献   

2.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在都昌县、新干县早、晚稻田,综合应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绿色防控区病虫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农民常规防治区,二化螟枯心率减少41.1%~83.3%,稻飞虱百丛虫量减少39.5%~91.3%,稻纵卷叶螟卷叶率减少41.0%~49.1%,纹枯病为害率减少23.8%~36.2%。绿色防控区比常规防治区平均每季水稻减少打药次数0.8~1.5次,减少农药用量36.8%~80.0%,主要天敌数量增加33.3%~50.3%,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效果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应用,不仅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而且是深入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科学指导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应用各项绿色植保技术,包括农业、生态、物理等非化学技术以及选择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和农药增效剂等,创新水稻病虫害防控方法,有效、安全地控制病虫危害,  相似文献   

4.
江西水稻农药减量技术集成优化与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江西省水稻播种、水稻病虫害防控及大力推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减量技术的概况。优先应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控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优化新型药剂替代老药剂、高效植保药械替代传统施药机械、应用助剂等水稻农药减量技术,以统防统治方式,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效率和效益,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引领、加强宣传和创新融合等措施积极推进农药零增长行动。本省农药使用量连年减少,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农药利用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5.
天水市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麦积区苹果进行多种绿色防控措施应用示范,主要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80%以上。结果表明,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效果优于传统防治区,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6.57%以上;全年化学农药用药品种减少3~4种,使用量减少20%~30%,施药次数减少2~3次;生产成本降低,全年农药投入费用减少100元/667m~2左右:优质果品率得到提高,商品果率达88.89%;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均低于常规防治区。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建群  张润 《植物医生》2009,22(4):40-40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农业防控、物理防控、生物防控及精准用药等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综合防治效果,达到降低农产品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全国主要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6 133.3万hm~2次,占病虫害防治总面积的20.7%,比2006年增加7.2个百分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及时有效预防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从源头上提高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水平。2006年以来,农业部  相似文献   

8.
《植物医生》2012,(3):51
为切实保障江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降低农药残留,江西省植保植检局2012年继续组织全省各地大力推广使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农药防治等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目前.全省各地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正在稳步进行中.  相似文献   

9.
2016—2020年丰城市融合病虫害监测预警、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措施及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实施水稻主要病虫农药减量增效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在有效控制了水稻病虫灾害的同时,示范区化学农药用量比对照区减少30.80%,早稻平均增产5.27%,晚稻平均增产5.52%,全市累计推广面积22.9万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不断受到重视,并在全国范围内多种作物上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四川省乐至县自2016年以来开展油菜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结果显示,示范区油菜有效角果率、结实率、产量和质量等均比仅靠风媒自花授粉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667m2产量提高10%~15%,净收益提高194.40元;在病虫害控制与农药使用方面,化学农药使用量比常规防治区减少50%左右,对菌核病的防效59.58%,有效保护了蜜蜂安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总体收益提高.  相似文献   

11.
茶叶是贵州省普安县"一红一白"中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一县一业"中的主导产业,而病虫害的持续、安全、有效控制是保证优质茶叶生产的关键.本文从土壤改良、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等方面集成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病虫害暴发概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提高茶叶的安全质量,增加其市场竞争力,达到促农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水稻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和纹枯病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为评估水稻病虫害防控的植保贡献率提高作物产量。【方法】从万安县3个乡镇区域选择代表性样地,分别以水稻病虫害完全不防治为对照,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科学防治区、统防统治区、农户自防区、虫害不防治区和病害不防区6种处理控制试验,以分析水稻病虫害防控的植保贡献率。【结果】5种措施的植保防控贡献率分别为38.60%、28.97%、27.16%、17.84%、22.73%。结合2022年万安县域水稻田间病虫常年轻发生、中等发生和重发生统计面积与区域,植保贡献率分别为19.96%、21.59%和26.01%,县域水稻病虫害防控总植保贡献率为22.19%。【结论】研究结果对评估区域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农药科学管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天柱县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保障稻田生态安全。通过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横峰县主要示范推广的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稻田耕沤灭螟技术,抗病、抗虫品种推广使用技术;生物农药防控病虫技术,灯光诱控害虫技术,性诱剂诱控技术及"三高三低"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采取的示范推广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领导、技术培训和宣传、示范与推广相结合和确保项目实施经费的到位。项目实施以来,示范区单位面积内水稻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比非示范区为害损失率降低2.5%~5.3%,平均降低3.9%,示范区比非示范区每季防治次数减少1.5~2.5次,平均减少2次,单位面积内节约防治成本15.32元,单位面积内增收稻谷22.9 kg,增收节支82.32元。2009—2013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4万hm2,增收稻谷1 374万kg,增收节支4 939.2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利用意大利蜜蜂在怀宁县蓝莓主栽品种奥尼尔、巴尔德温、杰兔上进行蜜蜂授粉与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融合大面积示范。结果显示,示范区蓝莓的坐果率、平均单果重、单株平均产量等比仅靠风媒自花授粉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单位面积蓝莓鲜果产量比自然授粉(不放蜂)、病虫害常规防治对照区增加65.8%,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能有效地防治蓝莓病虫害并保护天敌,病虫害总体防效87.5%,鲜果损失率3.4%;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区比常规防治区减少农药制剂使用量41.3%,其效益比自然授粉(不放蜂)、病虫害常规防治对照区增加约1倍、投入产出比高出50.9%。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农作物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广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综合应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用农药等技术,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是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基本内涵。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可降低化学药剂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1]。近年来,在农业部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在各级植保部门通力协作,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本市突出都市农业特色,始终致力于绿  相似文献   

17.
针对江苏水稻病虫害灾变规律变化发展的新特点,以及农药减量控害难度加大、稻米品质质量要求提高等社会需求,结合农药残留风险关键控制点和农药施用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提出了水稻病虫害"前防、中控、后保"的全程简约化防控新策略.构建了以"种苗处理和穗期病虫绿色用药"为核心、以"生态调控"为配套的水稻不同生长时期防控技术体系和基...  相似文献   

18.
刘凡  赵瑜 《湖北植保》2024,(1):83-8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减少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减少农药残留,降低环境污染,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昌吉市农业部门加大投入,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本文简述了昌吉市的日常工作措施,提出了适宜昌吉市推广的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为确保蔬菜生产安全,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实现"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召陵区植保植检站结合大徐村蔬菜生产的实际,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摸索出一套经济适用、效果好的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使用性诱剂、黄板、防虫网、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和对天敌的影响,把蔬菜病虫害控制在经济损失允许范围之内,保护天敌,提高蔬菜产品的安全性,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中国植保导刊》2023,(3):98-99
<正>为指导各地开展豇豆绿色生产,提高蓟马、斑潜蝇、枯萎病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水平,保障豇豆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特制订本方案。1防控目标豇豆种植区主要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控效果80%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