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1998年我的堂弟花了5000元从人贩子手里娶了一个贵州女子为妻,也没有办理结婚手续。1999年,在公安人员要求我堂弟放人时,他死活不肯,结果被公安机关逮捕,并被法院判了两年刑。请问,买老婆也犯法吗?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相似文献   

2.
拐卖妇女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的行为之一的。《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犯该罪,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刊,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3.
律师同志: 村民张某某年届四十依旧打着光棍.1999年5月的一天,张某某明知女青年乐某是被拐骗来的,但他仍以3600元的价格从人贩子手中买来作为妻子.一个月后,乐某趁张某某熟睡之机逃出张家.近日,某县法院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依法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2年.  相似文献   

4.
侵占罪是修订刑法新增设的罪名之一,本根据刑法的规定,运用刑法理论,具体分析侵占罪的客观成立条件、侵占行为的界定、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并就该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差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普通货物、物品罪若干问题探讨最高人民法院于 1997年 12月公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 ,将走私犯罪确定为 10个罪名 ,其中《刑法》第 15 3条规定的走私特定物品以外的货物、物品的犯罪行为 ,被确定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一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罪名的确定。虽然《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将刑法第 15 3条的罪名确定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然而对这个罪名究竟如何适用 ,实践中做法不一 ,理论上也有分歧。有人认为 ,这一罪名必须完全适用 ,不能分开。但反对者则认为 ,这一…  相似文献   

6.
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被写入《刑法》以来,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定罪处罚的案件逐渐增多,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由于现行立法对于本罪犯罪主体、劳动者、劳动报酬范围以及主观故意、支付能力、其他严重后果如何界定等内容的规定不甚明晰,导致实务中个案的认定存在差异。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入刑的刑法取向进行法理分析,结合本土国情,建设性地提出本罪司法困境症结的破解对策,为劳动者合法权益提供刑法保障,维护社会经济政治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刑法第225条中关于非法经营罪有三处模糊性规定:作为构成本罪前提的“违反国家规定”这一空白罪状;描述客观行为的“其它”行为这一兜底条款;限定罪与非罪的“情节严重”这一概括性构成要件,这三个方面都会与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明确性发生冲突。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层面就刑法第225条中的空白罪状、兜底条款和情节犯规定三个方面予以论述,认为刑法对非法经营罪的规定是科学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刑法》介入环境污染控制领域主要经历了起步、形成发展及逐步完善阶段.《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六条关于污染环境罪的规定存在立法体例不科学、罪名设置不合理、犯罪构成要件引争议以及刑罚措施适用不当等缺失.应重塑污染环境罪立法体例、细化污染环境罪罪名、完善污染环境罪构成要件,并且丰富污染环境罪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虚假诉讼的情况,行为人为了达到某些不正当的目 的,采取捏造的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以骗取法院的裁判文书。虚假诉讼具有极大 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更严重的扰乱了司法秩序,长此以往,使得人们对 司法公正失去信心,从而极大的损害司法公信力。为了规制日益增多的虚假诉讼,2015 年《刑法 修正案(九)》中增设了虚假诉讼罪,并对该罪的犯罪构成、量刑幅度、单位犯罪以及同时构成他 罪和司法工作人员触犯该罪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我国刑法首次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明确的 刑法规制,使得惩处虚假诉讼行为有了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农业》2000,(1)
编辑同志:公安部发言人就通缉犯罪嫌疑人李洪志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该组织未经依法申请和许可,策划组织集会、示威,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等活动,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90条、第296条、第300条的规定,涉嫌犯扰乱公共秩序罪。”请问:这三个条款各是?..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00,(2)
编辑同志:公安部发言人就通缉犯罪嫌疑人李洪志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李洪志涉嫌犯扰乱公共秩序罪,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290条规定的扰乱社会秩序罪,第296条规定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和第300条规定的利用非法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请问:李洪志犯了?..  相似文献   

12.
正1.201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将"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增设为_。2.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达到_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照刑法规定以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3.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记_分。A.2B.3C.6D.12  相似文献   

13.
为依法惩处破坏草原资源犯罪活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审理此类刑事案件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违反草原法等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草原,改变被占用草原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草原大量毁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4.
对于毒品的含义 ,有多种不同的定义。现代汉语大词典规定毒品指做为嗜号品的鸦片、嘛啡、海洛因等 ;马克昌的《刑法全书》规定 ,毒品指吸毒者非法使用的危害其身体的麻醉物品 ;公安部的定义为 :吸食后能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当代英语大词典规定 :毒品是一种经吸食或注射入人体后产生快感和兴奋的违禁品 ;《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卖麻醉品和精神物品公约》规定 :毒品指国际公约规定的受控制的麻醉品 ;而根据1997年 3月 14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57条规定的 :“本法所称的毒品 ,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 (冰毒 )…  相似文献   

15.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是随着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单位犯罪是随着法人制度的建立、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被引进刑法领域的。我国 1 979年刑法没有规定单位犯罪问题。改革开放后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1 98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规定单位可以成为走私罪的主体。此后 ,相继有 2 0多个单行刑事法律和民事、经济、行政法律规定了单位犯罪。但这些基本上属于刑法分则的规范。 1 997年修订的刑法在总则第二章增设一节 ,对有关单位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醉酒驾驶机动车引起的一系列恶性交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是否"入罪"以及如何定罪与量刑的激烈争论。随着《刑法修正案八》的通过,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在规制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通过借鉴国外其他地区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及法律规定,探讨醉驾入刑有那些需要完善以及法定刑等方面的规定是否合理、醉酒标准的认定以及如何理解本罪的"情节严重"等问题,旨在为醉驾法律规定的完善和司法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通常所说的"欠薪入刑",法律上指的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其与"醉驾"(危险驾驶罪)一起于2011年被列入刑法,引发社会持续关注。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并于当年5月1日正式施行。"恶意欠薪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入刑,被认为是清欠风暴中的一大利器,是针对恶意欠薪的有效武器和有力手段。2013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次日开始正式施行,对"拒不支付劳动报  相似文献   

18.
陈丽  高继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09-309,348
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财富.为了加强对国有档案的保护,我国《刑法》规定了擅自出卖、转让国有档案罪,但在司法实践中对此罪名认定还存有争议.本文拟对该罪的司法认定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损毁农作物是一种侵犯财产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对施害人应当以破坏生产 经营罪进行定罪和量刑,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公 通字〔2008〕36 号)第三十四条立案追诉;对于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 九条规定追究施害人治安责任。同时,施害人还要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本文以三起农作物疑似被人施用农药进 行损毁案件的发生发展情况为案例,提出农业农村部门应当受理“被害人”的田间现场鉴定申请,建  相似文献   

20.
严琳 《湖南农业》2006,(9):26-27
1、检疫犯罪我国《刑法》第413条第1款规定,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疫结果的,应当以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罪定罪处罚。在实践执行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人员。第二,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第三,犯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检疫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疫结果的行为。第四,根据我国《刑法》第413条的规定,检疫人犯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