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4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条件对ICR小鼠ES细胞的影响,试验以12.5~13.5 d 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为饲养层,以3.5 d ICR小鼠胚胎为试验材料,探讨了血清、生长因子及传代方法对ICR小鼠ES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15%FBS的ES细胞培养液的囊胚贴壁率及ICM增殖率(79.3%,69.0%)均比含15%KSR、5%FBS+10%KSR的细胞培养液高(42.9%,28.6%;75.0%,54.2%),ES细胞最高传至6代;培养液中添加10 ng/mL LIF+10 ng/mL SCF的效果比单独添加1种因子的效果好,最高传至6代,高于单独添加1种因子的传代数(4代,2代);用3种传代方法进行传代时,采用差异贴壁法传代效果最佳,最高传至8代,酶消化法传至4代,机械加酶消化法传至6代。  相似文献   

2.
由体外受精囊胚获得ICR小鼠ES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鼠卵母细胞和精子,采用体外受精技术,获得早期胚胎。体外培养胚胎至囊胚,分离内细胞团,获得ICR小鼠的ES细胞。结果不但获得了来自体外受精囊胚的ICR小鼠ES细胞,而且表明用体外受精方法获得的小鼠早期胚胎的数量明显大于常规方法,且比较稳定。ICR小鼠ES细胞的获得,为研究小鼠的ES细胞分化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某些因素对牛和小鼠类胚胎干细胞分离与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荷斯坦牛胚胎和小鼠胚胎为材料 ,研究了犊牛血清、饲养层、培养液、添加物和消化液对牛胚胎干细胞和小鼠胚胎干细胞克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 4h内使小鼠胚胎贴壁率达 86 %以上的犊牛血清可用于小鼠和牛胚胎干细胞的分离 ;在 ES细胞分离与克隆中 ,以 15 %~ 2 0 %犊牛血清为宜 ,在 DMEM(L)培养基中添加 0 .1μmol/LNa2 Se O3 0 .1mmol/Lβ-巯基乙醇 10 μg/L IGF 10 0 0 IU/m L L IF,能显著提高牛 ES细胞分离与克隆效率 ;在TCM199、DMEM(高糖 )和 DMEM(低糖 ) 3种培养基中 ,低糖 DMEM更适宜于牛 ES细胞的分离 ;优秀胚胎形成的团状 ICM更适宜于分离与克隆 ES细胞 ,在 37℃用低浓度消化液处理 ICM或 ES细胞集落 ,再以机械将其离散为细胞小块 ,ES细胞克隆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ICR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本实验以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为饲养层,以3.5dICR小鼠胚胎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胚胎发育阶段、不同胰岛素添加量和不同生长因子对ICR小鼠类胚胎干细胞(mESCs)分离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囊胚期的胚胎贴壁率和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集落增殖率(82.4%、64.7%)显著高于桑葚胚期(54.2%、41.7%)(P0.05);在添加不同浓度胰岛素时,0、5、10mg/mL组的胚胎贴壁率和ICM集落增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生长因子组的胚胎贴壁率和ICM集落增殖率显著优于未添加组(P0.05),而添加组中单独添加SCF稍逊于单独添加LIF和2种因子一起添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ICR小鼠胚胎干细胞建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旨在探讨消化方式和胚胎发育阶段对ICR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建系效率的影响。ICR小鼠3.5 d囊胚在饲养层上贴壁后采用单一酶消化或机械化与酶消化法相结合分离隆起的细胞集落,进行传代培养;然后选择二者中较优消化方式对不同发育时期囊胚所形成的细胞集落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化与胰酶消化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的类ES细胞超过7代的比率(85.0%)要显著高于单一的胰酶消化(15.0%)(P<0.05);当用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对ICR小鼠3.5 d(早期囊胚)、4.0 d(扩张囊胚)和4.5 d(孵化囊胚)所形成的细胞集落进行消化传代培养,三者在贴壁率和形成原代细胞集落率上均无显著差别(P>0.05),但传代超过7代的效率上早期囊胚和扩张囊胚均高于孵化囊胚(P<0.05)。结果提示,采用机械化与酶消化法相结合更适合于3.5~4.0 d ICR小鼠囊胚的ES细胞建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高效地分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本研究从饲养层、胚胎发育阶段和培养液方面进行优化。将3代以内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用丝裂霉素C处理后,分别按1×104、1×105、1×106·mL-1密度接种,以H-DMEM+15%KSR+LIF为培养液,观察不同密度饲养层对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研究胚胎发育阶段和培养液中分别添加干细胞生长因子(SCF)、SCF+胰岛素对昆明小鼠ES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结果显示,胚胎在密度为1×105·mL-1的饲养层上,F1代和F2代ES细胞克隆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囊胚的F2代ES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高于桑椹胚(P<0.05),培养液中添加SCF显著提高昆明小鼠胚胎贴壁率(P<0.05),同时添加SCF和胰岛素得到昆明小鼠最高胚胎贴壁率及F1、F2代ES细胞克隆形成率。所分离的ES细胞显示AKP染色强阳性,Oct-4、SSEA-1的免疫荧光检测阳性,具有ES细胞的特点。由此认为,发育至囊胚的胚胎在MEF密度为1×105·mL-1上,培养液中同时添加SCF和胰岛素更适合昆明小鼠ES细胞的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7.
以昆明系小鼠为对象,经过丝裂霉C处理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制备饲养层,对影响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分离培养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别收集小鼠3.5d的囊胚(扩张囊胚)和4.5d囊胚(孵化囊胚)进行培养,比较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的贴壁率、原代克隆率及传代率的情况。收集3.5d胚龄的囊胚,通过全胚法和免疫外科法对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进行分离培养ICM集落,确定离散ICM的适宜时间。用0.25%胰酶+0.04%EDTA,0.125%胰酶+0.02%EDTA和0.25%胰酶+1%小鸡血清等方法对小鼠ES细胞集落进行传代,观察不同酶浓度对ES细胞分离克隆的影响。结果显示,孵化囊胚的贴壁率高于扩张囊胚(P0.05),但传代率则相反(P0.05),原代克隆率差异不显著(P0.05);一般ICM增殖培养2~3d(免疫外科法)或4~5d(全胚培养法)后,出现典型的克隆集落,再挑取ICM;0.125%胰酶+0.02%EDTA及0.25%胰酶+1%小鸡血清,形成ES原代克隆率较高,2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ES细胞经形态学观察,AKP染色,体外分化试验等表明其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旨在为小鼠和猪多能性干细胞嵌合体制作提供参考,探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或Embryonic germ cells,ES/EG)显微注射及受体胚胎发育时期等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对小鼠ES细胞和猪EG细胞分别进行研究:(1)将小鼠ES细胞分别注入小鼠桑椹胚和囊胚,比较不同发育时期受体胚胎体外培养的发育率和孵化率,以及注射胚胎和未注射胚胎体外培养的发育率和孵化率。结果表明,显微注射后的桑椹胚体外培养发育率和孵化率分别为94.7%和70.2%,囊胚率分别为84.6%和80.8%,注射后桑椹胚体外培养发育率极显著高于囊胚(P0.01),但注射后囊胚体外培养孵化率极显著高于桑椹胚(P0.01);未注射胚胎(注射胚胎)的体外培养发育率和孵化率分别为96.6%(89.9%)和67.8%(75.2%),未注射胚胎发育率极显著高于注射胚胎(P0.01),但注射胚胎孵化率极显著高于未注射胚胎(P0.01)。(2)将猪EG细胞分别注入猪桑椹胚、早囊、囊胚及孵化囊胚,比较不同发育时期受体胚胎移植后妊娠率以及注射胚胎和未注射胚胎体外培养的孵化率,并对猪EG细胞显微注射针和固定针的规格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显微注射的桑椹胚、早囊及囊胚移植后妊娠率为67%,而显微注射的孵化囊胚移植妊娠率为0,桑椹胚、早囊及囊胚移植后受体母猪妊娠率极显著高于孵化囊胚(P0.01),由桑椹胚、早囊及囊胚注射后移植获得了两头嵌合体仔猪;显微注射和未显微注射的猪胚胎其孵化率分别为47.54%和72.97%,未注射胚胎孵化率极显著高于注射胚胎(P0.01)。确定猪EG嵌合体制作过程中,注射针外径约为30μm,内径约为25μm;固定针外直径约为130~150μm,内径约为40μm。嵌合体制作时,胚龄宜早不宜迟,桑椹胚显微注射更易操作,而且导入的时期较早,ES/EG细胞在嵌合体组织中可以有很高的贡献率,故选择桑椹胚进行注射。在本试验条件下,显微注射对小鼠胚胎发育影响不大,对猪胚胎影响较大,说明猪胚胎显微注射条件需要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无血清培养基为基础培养液,旨在探求小鼠ES细胞条件培养液(ESCCM)和2种不同饲养层对绵羊类ES细胞分离、克隆效率的影响.绵羊内细胞团从胚胎中分离得到后,分别以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和绵羊胎儿成纤维细胞(SEF)为饲养层进行培养.结果在MEF饲养层上,绵羊类ES细胞在ESCCM新培养系统中可稳定传至第10代,而使用基础培养液最多传至5代.而在SEF饲养层上,绵羊类ES细胞在ESCCM新培养系统中仅能传至3代.表明使用ESCCM和MEF能促进绵羊类ES细胞的分离和克隆.对类ES细胞进行核型分析、AKP染色及体外分化能力检测,证实所分离的类ES细胞符合ES细胞的主要特征,而且发现这些类ES细胞可以表达胚胎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Nanog.结果表明,ESCCM可显著提高绵羊类ES细胞的分离克隆效率,原因可能是小鼠ES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可能分泌某些重要的细胞因子,从而达到促进绵羊ES细胞增殖的作用.且MEF比SEF更适合于绵羊类ES细胞的分离和传代.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F1代(♀ICR×♂BALB/C6J)和ICR小鼠体外受精及体内受精两种不同来源获得的8-细胞胚胎玻璃化冷冻效果。不同来源的小鼠胚胎在预热到37℃1MDMSO溶液中处理后,转移到冷冻管中5min然后加入DAP213,并在0℃平衡5min后冷冻。体外受精及体内受精两种方法获得的F1代小鼠8-细胞胚胎解冻后的存活率分别为92.5%和93.33%;ICR代小鼠8-细胞胚胎解冻后的存活率分别为65.83%和67.50%。同一品系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来源的8-细胞胚胎冷冻复苏后胚胎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同品系体外受精及体内受精来源的8-细胞胚胎复苏率差异均显著(P<0.05),表明8-细胞胚胎冷冻复苏率的高低与胚胎获得的方法无关,但与品系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鼠心肌条件培养基(RH CM)培养ICR小鼠的桑椹胚和囊胚,发现由囊胚分离的ES细胞传代后ES集落的出现率显著高于桑椹胚(P<0.05),囊胚更适合作为ES细胞分离克隆的材料。以RH CM为培养基的试验组ES细胞传代的平均时间间隔为38 h,对照组传代的时间间隔平均为78 h,两者差异显著(P<0.05)。表明RH CM能够促进ES细胞贴壁增殖和ES集落的形成,有效地维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试验中设计的3 种培养条件对原代ES集落的形成影响不显著,但对传代后的ES集落的形成和传代的代次有显著差异。其中以MEF作饲养层,添加RH CM培养基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正>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处理对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制备的影响,用于分离和培养干细胞。方法:取13.5d胎龄ICR鼠胚分离原代成纤维细胞,利用不同浓度MMC处理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饲养层,比较观察MM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制作细胞生长曲线;取妊娠3.5d的ICR小鼠胚胎在不同浓度  相似文献   

13.
牛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用来研究早期胚胎的发育和培育新品种,对加速牛良种化进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国内外很多研究者为建立牛ES细胞系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建立了一些牛类ES细胞系,但是迄今还未建立公认的牛ES细胞系。近年来,小鼠和人类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功能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然而小鼠和人ES细胞体外培养的条件并不适合培养牛ES细胞。影响牛ES细胞建系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如细胞因子、多能性标记基因与表面标记、传代方式和饲养层等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牛ES细胞研究进展和影响牛ES细胞建系的主要因素,以期为牛ES细胞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小分子化合物对维持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 Stem Cell,ES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试验使用2i/LIF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基N2B27(Knockout DMEM/F12+N2+Neurobasal+B27+20%SR)添加1μmol/L PD0325901(FGF-MAPK通路抑制剂)和3μmol/L CHIR99021(GSK通路抑制剂)两个小分子化合物以及10 ng/m L小鼠白血病抑制因子(m LIF),以丝裂霉素C处理过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为饲养层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进而探讨该培养基对维持ES细胞多能性的影响,并进行PCR和免疫荧光检测以及体内外分化试验,为应用该培养基到大家畜多能干细胞体外培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该培养条件能有效维持ES细胞的多能性。细胞具有典型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呈碱性磷酸酶阳性,表达OCT4、KLF4、NANOG、SOX2、REX1、DNMT3B、DAPP4和CDH1多能性干细胞标志基因,表达多能性相关蛋白OCT4、SOX2、NANOG、TRA-1-60、E-cadherin和表面特异性抗原SSEA-1,具有分化成3个胚层的能力。说明已经建立了利用2i/LIF培养基维持多能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培养基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培养基中各组成(基础培养基、添加物、血清)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的影响.结果如下:GMEM与DMEM这2种基本培养基在对ES细胞维持培养上差异不显著.GMEM 18%血清 4mmol/L谷氨酰胺 0.1mmol/L非必需氨基酸、DMEM 18%血清 4mmol/L谷氨酰胺 0.1mmol/L非必需氨基酸以及DMEM 18%血清,这3种培养基都有较好的对ES细胞维持培养能力.在培养基中不需要额外添加谷氨酰胺和非必需氨基酸.血清浓度会直接影响ES细胞培养效果,应使用18%的优质血清.  相似文献   

16.
胚胎干细胞简称ES细胞,是一种存在于尚未着床的早期胚胎中来分化的原始细胞,从早期胚胎中培养胚胎干细胞,首先必须分离培养出胚胎的内细胞团(即ICM团)。自1981年Evans、Kaufman及Martin等成功地培养出小鼠ES细胞以来.以胎鼠成纤维细胞(MEF)制作饲养层,培养早期胚胎.分离ICM团,进而在抑制分化的条件下,不断地进行  相似文献   

17.
比较了在无血清培养体系中分别添加小分子化学物质pluripotin(SCl)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昆明小鼠ES细胞未分化状态的维持作用,并探讨了SC1在培养液中的最佳浓度.以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为饲养层,以含LIF的添加血清替代品(KSR)的培养基(ESC-SR)为对照,分别用SC1浓度为0.3、1、3μmol/L的ESC-SR培养液对昆明小鼠胚胎进行分离培养.结果显示:胚胎在添加3 μmol/L SC1的ESC-SR培养液中ICM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形成的ES集落与对照组形态差异不明显,最高传至第7代,并且在无饲养层条件下可以传至第6代而保持未分化状态.不同浓度SC1培养液中,胚胎在SC1浓度为0.3 μmol/L组的F2代形成率显著高于1 μmol/L组和3μmol/L组(P<0.05),所分离的细胞AKP染色呈阳性,Oct4、Nanog和Sox2的免疫荧光染色均显阳性,具有ES细胞的特点.结果表明,ESC-SR培养液中SC1可以替代LIF用于小鼠ES细胞未分化状态的维持,并且可以在无饲养层条件下进行昆明小鼠ES细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处理对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制备的影响,用于分离和培养干细胞。方法:取13.5d胎龄ICR鼠胚分离原代成纤维细胞,利用不同浓度MMC处理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饲养层,比较观察MM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制作细胞生长曲线;取妊娠3.5d的ICR小鼠胚胎在不同浓度MMC处理的饲养层上培养,观察胚胎贴壁和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胎儿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增殖迅速,6代后细胞逐渐衰老;  相似文献   

19.
建立有效的昆明白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MEF)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分离和培养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的研究.(1)取怀孕14.5 d昆明白小鼠胎儿分离成纤维细胞,利用体外培养体系分离传代,选取生长旺盛并且已纯化的P3代的MEF,经丝裂霉素处理后.用细胞计数板计算活细胞数,分别按1×104、1×106、1×108/mL密度接种,制备饲养层,观察不同密度饲养层的生长状况.(2)取怀孕4 d的昆明白小鼠囊胚,接种在不同密度饲养层上.观察不同密度饲养层上囊胚、ICM及ES细胞的克隆生长情况.结果显示:囊胚在密度为1 × 106/mL的饲养层上,贴壁率和ICM孵出率分别为(97.0±3.606)%和(96.3±2.887)%,显著高于其他2组;密度为1×104/mL饲养层上的ES细胞克隆形成率高于密度为1×104/mL(差异极显著,P<0.01)和1×108/mL饲养层上的ES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异显著,P<0.05);而1×104/mL饲养层和1×108/mL饲养层上的ES细胞克隆形成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以1×104/mL密度接种的MEF作为饲养层,最适合用于分离培养昆明白小鼠ES细胞,有利于囊胚的发育,ICM的增殖,促进ES细胞的增殖,并起到抑制其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影响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培养、克隆、分离、传代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索研究。应用223枚昆明白小鼠胚胎和20枚129品系小鼠胚胎的研究结果表明,129品系小鼠胚胎比昆明白小鼠胚胎更适合作为ES细胞建系的材料,两者FS出现率差异显著(P<0.05);以DMEM+10%NBS+10%FCS为基础培养液,分别加入LIF、胰岛素、LIF+SCF,极显著提高昆明白小鼠胚胎贴壁率,ICM生长率及F1、F2出现率(P<0.01),而在DMEM+10%NBS+10%FCS+LIF+SCF为培养液,得到昆明白小鼠胚胎最高贴壁率、ICM生长率及传代率;4dpc胚胎传代情况显著好于3.5dpc胚胎(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