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大肠杆菌C83549(O149:K88ac)、C83644(O68:K99)、C83710(O9:987P)菌株制备抗原,以蜂胶为佐剂,研制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蜂胶灭活疫苗,疫苗成品检验均符合相关要求。将疫苗免疫妊娠母猪并用凝集试验测定其所产仔猪的抗体消长规律,并研究疫苗免疫保护相关性。结果表明:妊娠母猪产前40d和15d各免疫1次所产仔猪母源抗体效价较高,仔猪在整个哺乳期都可以得到保护。同时也可运用产前30d和10d进行免疫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仔猪黄痢疫苗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猪场仔猪粪便中分离出10株大肠杆菌制备成疫苗,用于母猪免疫。免疫后仔猪死亡率由30%降到5%,仔猪黄痢发病率由70%降到20%.10株大肠杆菌血清型中O50,O64,O101,O18为可能的致病菌株。  相似文献   

3.
仔猪大肠杆菌K88-ST1-LTB三价基因工程灭活疫苗的应用实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妊娠14~16周母猪颈部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K88-ST1-LTB三价基因工程灭活疫苗(以下简称三价灭活苗)的结果表明:三价灭活苗可以大大降低仔猪大肠杆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仔猪生长安全、无副作用;三价灭活苗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仔猪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灭活疫苗(以下简称双价灭活苗); 疫苗现场应用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双价灭活苗,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采用猪大肠杆菌C83549(O149:K88ac)、C83644(O68:K99)、C83710(O9:987P)菌株制备抗原,以蜂胶为佐剂,研制仔猪大肠埃希氏菌病三价蜂胶灭活疫苗,疫苗成品各项检验均符合相关要求。将疫苗免疫妊娠母猪并用微量凝集试验测定其所产仔猪的抗体消长规律,并研究疫苗免疫保护情况。结果表明:妊娠母猪产前40d和15d各免疫1次,所产仔猪母源抗体效价较高,仔猪在整个哺乳期都可以得到保护。同时也可运用产前30d和10d进行免疫接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某种猪场用大肠杆菌多价菌苗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均发生仔猪黄白痢,。从患病仔猪肠内容物中分离出极少见的引起仔猪黄痢的O78血清型和O15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用分离出的菌株制成自家大肠杆菌中甲醛苗给怀孕母猪在临前前45d和15d各免疫1次,不仅控制了该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而且可使仔猪增重及成活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呈持续性感染,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部分规模化猪场未实施切实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免疫,呈慢性和潜伏感染,作者现场对妊娠母猪接种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减毒活疫苗(TJM-F92株),旨在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角度探讨妊娠母猪接种疫苗后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取妊娠60 d母猪随机分为A、B 2组,A组母猪接种HP-PRRS减毒活疫苗(TJM-F92株),B组母猪接种等量生理盐水,2组所产仔猪于10、20、30日龄时检测PRRSV、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 母源抗体,以MTT法测定外周血T、B淋巴细胞转化率、以琼脂平板法测定血清溶菌酶含量、以Griess试剂法测定NO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妊娠母猪免疫HP-PRRS减毒活疫苗(TJM-F92株)后,其所产10日龄仔猪PRRSV母源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仔猪(P<0.05),仔猪CSFV阻断抗体极显著增高(P<0.01),20日龄仔猪PRV感染抗体显著下降(P<0.05);免疫组和对照组所产仔猪的T、B淋巴细胞转化率及NO、溶菌酶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妊娠母猪免疫HP-PRRS减毒活疫苗(TJM-F92株),对所产仔猪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T、B免疫功能均无免疫抑制作用,仔猪抗PRRSV母源抗体、抗CSFV阻断抗体均显著增高且PRV感染抗体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制仔猪大肠杆菌病、C型产气荚膜梭菌病二联灭活疫苗,将大肠埃希菌C83549(K88)、C83644(K99)、C83710(987P)菌株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C59-2菌株分别接种适宜培养基,提取大肠埃希菌纤毛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外毒素,灭活和脱毒后加入冻干保护剂,冷冻干燥制成冻干灭活疫苗。该疫苗性状为类白色海绵状疏松团块,无菌检验合格,疫苗对仔猪和怀孕母猪安全,怀孕母猪免疫该疫苗后所产仔猪对大肠埃希菌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攻毒保护率均在80%以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该疫苗能明显提高免疫母猪的窝平仔猪成活数。  相似文献   

8.
仔猪黄痢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病发生于出生一周内的仔猪,以3日龄内的仔猪常发。只要有一头发病,1、2d内几乎全窝仔猪都会发病,同窝仔猪发病率常在9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接近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带菌母猪是本病发生的主要传染源,病原性大肠杆菌由带菌母猪排出,污染圈舍和用具,仔猪经消化道感染。下痢仔猪粪便中有大量病原菌。本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无论是初产母猪或者是经产母猪所产仔猪都可发病。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北省腹泻仔猪源产毒素性大肠杆菌肠毒素的流行分布情况,试验采用PCR方法以质粒DNA为模板对40株大肠杆菌进行肠毒素基因Sta和Stb的检测,并通过对其序列比对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表明:在40株大肠杆菌中成功扩增出Sta基因36株,Stb基因23株,其中有19株同时携带2种肠毒素,占全部菌株的47.5%(19/40);单独携带肠毒素Sta基因的有17株,占肠毒素阳性菌株的42.5%(17/40)。Sta和St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已测序的试验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在99.6%~100%之间。说明河北省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流行株所携带的肠毒素主要是Sta+Stb及Sta,各地区流行菌株所携带的ST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具有相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或新生仔猪腹泻,是发生在出生后几小时到1周以内的仔猪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感染初生后1周龄以内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同窝仔猪中96%以上发病,死亡率高,可达100%。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比经产母猪所产仔猪更易感,母猪在产仔前未曾接触过致病性大肠杆菌所产的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相似文献   

11.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或新生仔猪腹泻,是发生在出生后几小时到1周以内的仔猪的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1流行病学本病主要感染初生后1周龄以内仔猪,以1~3日龄最为常见,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同窝仔猪中96%以上发病,死亡率高,可达100%。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比经产母猪所产仔猪更易感,母猪在产仔前未曾接触过致病性大肠杆菌所产的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也高。  相似文献   

12.
某种猪场生产母猪虽经大肠杆菌K88、K99基因工程苗免疫注射,但初生仔猪仍普遍发生黄痢,为此本人在本校微生物实验室工作期间,对该场送检的病、死仔猪进行了病理剖检和病原学检验,结果均从病、死仔猪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而且从所分离的菌株中挑选毒力较大的GA、GB  相似文献   

13.
从江汉平原部分猪场严重腹泻的仔猪中采集24份仔猪黄痢、白痢粪便样品,共分离鉴定出8株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8株大肠杆菌对氧氟沙星、头孢噻肟、磺胺六甲、头孢拉啶等药物最敏感。利用强毒分离菌株研制成油乳剂灭活菌苗对产前15 d母猪和初生仔猪进行免疫,疫苗对仔猪保护率达到100%,结果表明利用地方流行强毒分离菌株作为抗原制备疫苗进行免疫可有效预防猪场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省致仔猪腹泻的大肠杆菌血清型的调查结果,筛选出致病力强、免疫原性好的优势O抗原血清型菌株C4(O119)、D31(O60)和N6(O75)作为广东代表菌株,与产粘附因子的菌株C83901(K88)、C83914(K99)、C83915(987P)制成多价灭活菌苗。5批多价灭活菌苗对小鼠的平均保护率达92.7%(38/41)。9501批在兔体内粘附因子K88、K99、987P抗体效价可上升3log2,母猪免疫一次后血清中粘附因子抗体效价上升0.8~1log2。免疫比对照母猪所产的仔猪腹泻发病率显著降低(p<0.01);死亡率也降低。断乳均重增加0.38Kg。  相似文献   

15.
鸡抗猪大肠杆菌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应用仔猪大肠杆菌标准菌株和地方分离菌株免疫商品蛋鸡,收获高免蛋制备多价卵黄抗体。经预防、攻毒试验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对仔猪免疫保护率可达90%以上,攻毒保护率98%以上,临床治愈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孙宇  沈玉春 《中国兽药杂志》2002,36(9):35-36,11
对妊娠14-16周母猪颈部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K88-ST1-LTB三价基因工程灭活疫苗(以下简称三价灭活苗)的结果表明:三价灭活苗可以大大降低仔猪大肠杆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对仔猪生长安全、无副作用;三价灭活苗的使用效果明显优于仔猪大肠杆菌K88-K99双价基因工程灭活疫苗(以下简称双价灭活苗);疫苗现场应用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双价灭活苗,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7.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灭活苗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海利  王瑞吉 《养猪》1995,(3):38-39
从山西某种猪场仔猪黄白痢粪便中分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O149:K88ac、O18和O112菌株,分别制成O149:K88ac单价苗和O145:K88ac、O18和O112多价苗,应用于该种猪场妊娠母猪,结果:免疫组母猪所产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多价苗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单价苗(P〈0.01),免疫组母猪所产仔猪因黄白痢的致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分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变异株,通过悬浮培养工艺制备成高效价的PEDV灭活疫苗。2017年从中国多个规模化猪场采集腹泻病死仔猪的小肠及其内容物200份,通过RT-PCR方法进行PEDV检测并测序,筛选一株PEDV变异株,将其在2 L反应器里悬浮培养的Vero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与传代培养,收获的病毒液鉴定后测定TCID50,经甲醛灭活后加入氢氧化铝胶佐剂配制成PEDV灭活疫苗,对其物理性状、稳定性、黏度、无菌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免疫妊娠母猪及所产仔猪,对其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0份病料中有86份为PEDV阳性,将筛选的PEDV变异株病料在Vero细胞上传至第5代时出现细胞病变,传至第10代收获病毒液,经鉴定后确定为PEDV变异毒株,并命名为PEDV-GF10株。收获的病毒液浓缩后测得病毒滴度可达1×108.0 TCID50/mL。疫苗检验合格后在母猪产前40和25 d时试验组后海穴肌内注射4 mL疫苗,空白组不免疫,结果显示试验组与空白组母猪的生产情况无明显差异,所产3日龄仔猪分别免疫不同剂量后体温无显著差异,表明该疫苗对母猪和仔猪均安全性良好。随机挑选试验组与空白组母猪所产3日龄仔猪各20头,分别口服4 mL PEDV-F10病毒培养物,空白组母猪所产仔猪在攻毒24 h后PEDV发病率为100%,抗体均为阴性;试验组母猪所产仔猪只有10%出现了轻微的腹泻症状,仔猪获得了高达90%保护率,且仔猪被动免疫后抗体能持续至35 d以上。以上结果表明,PEDV-GF10变异株通过悬浮细胞培养后病毒滴度显著提高,研制的PEDV-GF10株灭活疫苗安全有效,能够对中国的PEDV变异株达到有效防控,为国内PED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肉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蜂胶苗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离鉴定的49株大肠杆菌中筛选出5株致病力强、免疫原性好、具有优势血清型的大肠杆菌作为制苗菌株,经培养灭活后,以蜂胶为佐剂,研制出的肉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蜂胶疫苗,使用安全,免疫效果好。用该苗免疫后150d的保护率为100%,无不良反应。该苗4C下保存1年不失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苗性能好,免疫后对肉仔鸡、肉种鸡的生产性能无不良影响,鸡群大肠杆菌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选用4株带有K88、K99、987P、F41粘附素抗原的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分别接种于BBL、Minca、Slanetz和Minca培养基进行培养,将培养物加热提取粘附素抗原后,加入油佐剂制成四价亚单位疫苗。经成品检验合格后分别免疫小鼠和怀孕母猪,同时监测怀孕母猪抗体。最后1次免疫后15 d,分别用同源ETEC确定的攻毒剂量攻击。结果显示,经2次免疫后,K88、K99、987P、F41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与1次免疫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仔猪,1次免疫跟2次免疫均可显著地降低腹泻指数(P<0.05),2次免疫与1次免疫没有显著差异(P>0.05)。怀孕母猪免疫1周后(产前23 d)抗体开始上升,第2周(产前16 d)达到高峰。2次免疫后抗体迅速回升,第4周(产前2 d)达到最高峰,产后2 d抗体大幅度下跌,几近免疫前水平。二免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率明显低于一免母猪(P<0.05)。攻毒保护试验和抗体消长规律的结果表明,制备的仔猪大肠杆菌病K88-K99-987P-F41四价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有效预防仔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